《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1-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1-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科地理学段: 学期中年级高一年级教材书名:地理 必修第1册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 6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毕大玉北京师范大学实施者毕大玉北京师范大学指导者王韬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课件制作者毕大玉北京师范大学其他参与者无无无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教学背景分析课标要求
2、:一、基础知识要求: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二、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1通过相应图表或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了解岩石圈的组成。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对课标的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通过相应图表或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了解岩石圈的组成,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结构。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介绍地球最显著的结构特征具有圈层结构,从整体观念分析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从地球内部探测的主要手段-地震波入手,讲解了地
3、球内部三个圈层划分依据及主要特征,同时指出了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外部圈层主要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指出了每一个圈层的特点,包括范围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并且重点介绍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前三节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学习,对地球运动等地球知识有了较好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读图、绘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并且根据已学知识,能够自我建构新的知识,高一的学生随着地理,物理课程的学习,已开始关注地球本身的结构,本节将内部圈层结构,外部圈层结构安排在同一章节,利于学生形成地球圈层结构的整体观念,同时,为下一章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4、由于本课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要求较高,教学时宜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尽量将复杂问题条理化,深奥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启发提问与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形式把复杂关系条理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教科书文字及相关图片,了解地震波的分类,特征及划分依据。2、通过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
5、,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树立“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思想,应当努力保护它。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利用“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教学难点:高一的学生对地震波的有关知识不太清楚,如何利用其速度的变化来获取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应当是本节课的难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学流程示意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1. 从“天高地厚”的地理原理谈起,引入新课。2. 幻灯片展示“地球圈层结构”图
6、片大气圈圈物生圈水地壳幔地地核3. 提问:地球内部可分几层,外部结构包括哪几部分?4. 总结:外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内部:地壳,地幔,地核; 积极探究教师所提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直观,清楚的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索: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方法及地震波利用转承:人类通过改进钻探技术,火山喷发物质,温泉,遥感等手段来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1资料展示:人类挖井,钻探技术。A 人类目前最大的钻探深度是14公里;B 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米,还不到地球半径的500分之一;1 讨论地质工作者寻找石油的方法。2 幻灯片展示地震波波速变化示意图,讲解地震波的定义,地
7、震波分类及在不同介质波速变化。3 总结:地震波的利用-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都会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传播速度物质状态共同点纵波较快固液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横波较慢固阅读资料并从呈现材料中得出结论,同时在教师引导下获取新知识。掌握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方法,认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地球的内部圈层转承:我们现在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1.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设计问题: 地震波可分哪两类?哪种波速快? 波速在什么地方发生突变?2讲解两个不连续面。 莫霍面 古登堡面3. 活动:莫霍面古登堡面 黑板上画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文字 要求完成: 地球内部可分几层?写出每一层的名称。 地幔,
8、地核又可分为?写出每层名称。 指导学生上黑板画出软流层和岩石圈的范围。5. 总结通过阅读图片回答问题;在教师讲解中获取新知识。通过教师设计的图形及课本相关文字,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同时图文结合,将地理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地理图形。深刻理解地球内部圈层;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训练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强化了地图知识。 总结本节知识结构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 设计表格,根据课堂时间及不同班级学生接受情况灵活安排。学生归纳,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学会用图表归纳知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板书设计: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1:内部圈层结构探索:引出对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的方法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9、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地幔地壳下地幔外地核地核内地核圈层结构图:下 地 幔外 核地壳地 幔地 核内 核上 地 幔岩石圈软流层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检测试题评价。评价习题或量规课堂检测:1.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A.位于地幔的上部 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点拨:本题需要学生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仔细辨别每一选项,得出正确选项,牢记软流层的位置,并能在图上准确标出。答案:C。2
10、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图1-16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在左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 S:横波。(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其以上部分B为_。答案:(2).a:莫霍 A:地壳; b:古登堡 C:地核 B:地幔3.读图1-17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1)填图: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为共同球心的圈层。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发生在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圈传播。答案:地心; 岩石; 水; 生物。教学反思(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