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例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例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例子 物理老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动身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试验探究。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一:比热容 一、基本说明 1、本教学设计参加人员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学内容 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化出版社 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 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 4)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实力;尝试用比热
2、容说明简洁的自然现象。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育实践实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学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物体温度上升时汲取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学问。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动身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试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实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改变、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
3、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学问来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驾驭探究的程序,基本驾驭了限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纳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建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 主要采纳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限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 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建性,引导学生独立找寻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激励学生对课本供应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育创
4、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学看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胜利的愉悦。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当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燥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吵,甲主见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漫步更凉快,你认为谁的看法对? 学生思索、猜想、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究竟哪种观点对呢 ?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 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推动新课 一
5、)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试验之一,设计和试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须要留意刚好指导和帮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视察到相应的试验现象,得到较好的试验结果。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详细说明。 (1)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详细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老师可以予以引导:假如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上升的温度也相等,明显,它们汲取的热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上升的温度相等时,它们汲取的热量也相等吗? 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
6、如质量相等、上升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试验技术条件予以限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试验供应了基础。 (2)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须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上升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汲取热量的多少。这仅仅是一个试验安排而已,还要详细设计怎样 实现这些要求。详细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平称 量;上升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汲取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推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平安性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另外,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7、。通过视察水和砂子上升同样温度汲取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须要不停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匀称。试验中也可选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对比进行探讨,可以省去搅拌的麻烦。 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属易燃品 ,试验时肯定要留意平安。由此看来,本试验对学生来说是有肯定难度的。 记录试验数据的表格可以干脆采纳教材上的,也可依据须要自行设计。不管采纳哪种,老师都应引导学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义,包括其中的单位等,这是以后阅读、运用和设计表格必备的学问。 试验的步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以熬炼他们设计试验和语言表达的实力。兹举一例,仅供参考:根据图16.3-1和图16.3-2所示,用
8、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组装两套器材;用天平分别称取100 g水和砂子,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记录水和 砂子起先时的温度;同时对水和砂子加热,记录在加热1 min、2 min、3 min时水和砂子各自上升的温度。 本试验的操作具有肯定难度,须要同组学生相互协作,对试验结果不要过于追求完备,只要能得出定性结论即可。 (3)分析与论证 学生试验取得数据后,老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砂子,上升相同温度时,加热的时间长短是否相同?这说明白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描述结论时,初学的学生不肯定能做到简洁而精确,只要能大致地将问题表达清晰,就应当予以确定和激励。但老师肯定要规
9、范描述到“在质量相等、上升的温度相同的状况下,不同物质汲取的热量不相等,水汲取的热量比砂子汲取的热量多”。 二)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可以干脆给出,但老师要引领学生解析其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如为什么要限定“单位质量”“温度上升1 ”,这是因为比热容是以热量来定义的,而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上升的温度都有关。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出现的一个由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物理概念,老师对概念的表述与单位的教学都要充分估计学生认知的困难,把铺垫和引导做得细一些。 对于比热容的单位,要结合阅读数据表“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明确其含义。因为热量计算公式课标没有要求,教学不必要补充传统教材中的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不引入相关计
10、算,而是把重点放在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上。 通过阅读数据表,要求学生知道水的比热容,会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说明有关现象。这里可以设计学生探讨沟通活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水来取暖?汽车中为什么用水来做冷却剂?这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具有肯定难度的。为了突破难点,老师应先让学生充分思索沟通,然后汇报辨析,老师梳理总结。对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老师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其两方面的含义:质量相同、上升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汲取的热量多,所以用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热水来取暖。 三)热量的计算 展示问题1:1 kg水温度上升1
11、汲取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很简单即可得出:汲取的热量Q1=4.2103 J。 展示问题2:2 kg水温度上升1 汲取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探讨得出:汲取的热量Q2=24.2103 J=8.4103 J。 展示问题3:2 kg水温度上升50 汲取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探讨得出:汲取的热量Q3=508.4103 J=4.2105 J。 展示问题4:物质汲取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改变、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学生探讨得出:物体汲取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上升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 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放=cm(t0-t)。 四)课堂小结 1
12、.引导学生回顾一个完整的探究应包括哪些过程。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3.Q吸=cm(t-t0)。 4.Q放=cm(t0-t)。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二:力学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实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试验和操作试验的实力。 3。知道试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真实精确
13、地记录试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看法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在体验用简洁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育学生擅长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推断和弹力方向的推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试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推断及弹力方向的推断。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探讨、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打算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运用撑杆,跳水时要运
14、用跳板,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吗?由此引入新课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学问。 新课教学 试验演示 演示试验1:弹簧挂上钩码后伸长。 演示试验2: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试验3:粉笔用力被折断。 学生视察思索什么是形变 给出形变的定义物体形态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简单视察到,假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生1:没有。 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视察不出来。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三:功率 1、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
15、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学问的学习爱好,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学问和生活阅历,接触很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教学流程图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播
16、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白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索) 老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留意,启发学生思索,并干脆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 想想议议学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学问。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供应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
17、in D 6000J 1min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学问的相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便利精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老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
18、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纳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探讨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探讨过程。 老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老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相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
19、题,老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老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学问均有所帮助。 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探讨,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相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假如老师在学生的探讨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探讨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探讨也会出现分歧,老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按部就班,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干脆比较)。
20、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详细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驾驭功率的相关学问,包括公式的运用。 学问的运用与迁移 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学问的运用实力。 1、 想想议议: 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须要表示一个物理量改变快慢的? 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实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若: (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 (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 (3)孙
21、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 以上三种状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 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 老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频率(振动),拓展学问。 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探讨及训练,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学生边边思索,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老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探讨,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老师在课室巡察,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老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改变率,增长率的相识,让学生拓展学问 使学生加
22、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学问的应用实力 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相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小结 四、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有哪些收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老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老师也能借此机会发觉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点评 功率的教学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过程按教科书的思路进行授课,课堂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热忱不高。本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识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留意和思索,再以想想议议学生小组探讨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相识和功率的学问,最终让学生用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现到学致用的乐趣。本人教学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