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7854994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下册教案 总复习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本册各单元的根底学问。 2、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计算力量以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经受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稳固所学学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念,促进学习力量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展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

2、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娴熟地进展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力量。 3、使学生能够敏捷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简洁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娴熟地把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预备:口算卡

3、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提醒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学问?从今日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学问进展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指名读题。 笔算加减法应留意:A.一样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4、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仔细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信任同学们的计算会更娴熟,在计算时只要仔细审题,看清运算符号,信任大家会很棒! 其次课时 表内乘法的复习

5、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局部名称。 2提高计算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预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课题

6、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局部的名称。 出示下列图: 【5+5+5+5=20(个)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5 4 = 20 . . . . . . . . . . . .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教师小结: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背乘法口诀。 采纳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依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

7、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认真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仔细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五、今日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展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晰的吗?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熟悉,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看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熟悉,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仔

8、细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熟悉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预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量、画线段。 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量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答复。 动

9、手量一量,验证你估量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推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X”。 ( ) ( ) ( ) ( ) 推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头,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10、 相互沟通,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推断锐角、钝角?。 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 第四课时 观看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看、比拟、争论等活动,培育学生观看力量,初步识图力量,帮忙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重难点:知道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

11、物体外形是不同的,帮忙学生建立简洁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观看物体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 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方法呢? (我们应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看物体) 教师: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看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看,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外形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熟悉时间的复习 熟悉时间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2题。教学目标:学问技能(1) 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 进一步使

12、学生知道“1时60分”。(3) 进一步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受总结归纳学问的过程,体验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熟悉。难点: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力量。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练习法。教学预备:练习课中的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启发谈话: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认真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熟悉时间。二、复习几时(1)谁来说说钟面上

13、有什么?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个小格,共60个小格。(2)教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应。并引导学生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3)复习“1时60分”。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引导学生一起答复: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教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板书:1时=60

14、分三、做一做(1)教师拨时刻(7:45、10:50、11:15、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2)教师说时刻(3:45、1:25、4:05、6:55),学生拨钟面。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四、复习经过的时间(1)4时再过5分是()。(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3)8时45分再过5分是()。(4)5时56分再过()分是6时。五、稳固练习(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评议。六、总结提升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晰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熟悉厘米

15、熟悉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学问技能(1) 通过量一量,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与沟通,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演示。学

16、法:自主探究。教学预备: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课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教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觉差了截,同学们预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为了精确的测量,人匀创造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日就来熟悉“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熟悉厘米用厘米量)二、 探究新知(1) 熟悉厘米。熟悉刻度尺。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0刻度线熟悉1厘米。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

17、也是1厘米)熟悉刻度尺上的几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汇报。(2) 用厘米量。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量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三、 拓展延长,学会应用(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相互看一看比一比。四、 回忆全课,总结提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熟悉厘米用厘米量(1) 熟悉厘米熟悉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熟悉几厘米(2) 用厘米量人

18、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熟悉线段 熟悉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的例6、做一做。教学目标:学问技能(1) 使学生初步熟悉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2) 使学生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和整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探究线段的特征,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认真、精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线段和量线段。难点:把握线段的特征,会辨别线段。教学方法: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预备;绳子、直尺、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 探究新知(1) 感知线段的特征。 教师预备一根绳子,提问: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样

19、使它变直?学生观看汇报。教师示范:两手一拉绳子变直了。小结: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日我们就来熟悉线段。(板书:线段) 看看线段的特点。小组争论,汇报。教师指导:直的、有两个点。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出示拉直的绳子。提问:现在这条绳子是线段吗?为什么?学生观看汇报。 出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提问:这些线段长短一样吗?教师总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2) 完成“做一做”(3) 找线段小组争论汇报。查找我们身边的线段。(4) 连线段、数线段。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小组争论汇报。(5) 量线段长。二、 稳固

20、练习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三、 总结;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熟悉线段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采集贝壳标本 采集贝壳标本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2页。倍的熟悉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展观看、比拟、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力量。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把

21、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喜爱到海边捡拾贝壳吗?下面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观看情境图,说出信息,提出问题。师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有关问题:李飞拾得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刘林拾得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林杰拾得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二、合作探究、鼓舞创新。1、建立倍的概念(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建立倍的概念。用学具来摆出李小飞和王一丁拾的贝壳数,第一行摆3个方块(小棒),其次行的小方块(小棒)不要一

22、个一个地摆,要以第一行的根数为标准,3个3个地摆,要明确李小飞的贝壳数是2个3只。在操作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说出王一丁拾的贝壳数是一份,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有2份,就可以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2倍。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只,就可以说成6是3的2倍。在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拓展一下:假如其次行摆4个3只,假如摆5个3只那么可能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可以再让学生摆摆学具,然后再说一说。(2)为了加深对倍的理解,可以增加这样的练习:在第一行摆4根小棒,在其次行摆12根小棒,其次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或者苹果有3个,桃子有9个,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解

23、决问题。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要操之过急,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通过摆一摆解决问题即可,但肯定要让学生有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机。这样学生就能在头脑中渐渐形成了清晰的“倍”的概念。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活动后沟通: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和争论沟通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和动手操作,把要求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数学问题,联系除法的含义,来确定解决方法。即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个里面有几个4个,8就是4的几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刚的操作过程,结合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可

24、以用除法计算。(2)绿点例题让学生运用初步构建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还要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借助操作活动,看出18是6的3倍;有的学生则可能在直观的根底上,将求18是6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18里面有几个6的数学问题,并能依据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列出算式。这两局部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不同步是正常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合作沟通,引导学生渐渐地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会应用所学除法的含义来分析数量关系,初步理解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3、 回归生活,体验胜利设计一组练习题:以教室中的实物和人为内容的:红粉笔有5支,白粉笔有10支,白粉笔的支数是红粉笔的

25、几倍?一组有4名同学,第一小队有20名同学,第一小队的人数是一组的几倍?以班级的评比活动为内容的:谭颖得了6朵大红花,刘鹏得了18个大红花,刘鹏的红花数是谭颖的几倍?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内容的: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等等。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由于有了前面动手操作的阅历,能够在头脑中对这些数据进展分析,从而可以脱离学具解决问题,逐步把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对“倍”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熟悉。三、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圈一圈,再依据操作结果填一填,帮忙学生理解算法。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

26、:李飞拾得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7课题 信息窗4-采集贝壳标本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倍的熟悉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展观看、比拟、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力量。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把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教学方法

27、: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自主练习。自主练习第23题是练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习题呈现方式由详细的操作活动到生活里的现实问题第2、3题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这两道题不能像第1题那样先圈圈、画画找到答案。需要从“倍”的含义动身,经过推理,确定算法。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推理的过程,即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第4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第5题是“倍”的学问的综合应用的题目。题中的成绩单以表格的形式供应了许多的数据。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先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沟通思路。接着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

28、组织全班沟通。需要留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缺乏实际意义,如王军投进的球是范明没投进的几倍,教师要留意赐予恰当的引导。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时不能整除,可以让学生列出算式即可。二、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三、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制作植物标本 制作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教材7879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2、经受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

29、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上次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许多的植物的叶子,今日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出示78页情境图)师:快来说一说你观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观看画面的根底上答复。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2片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56片黄叶能做几件标本? 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解决长叶能做几件标本。师:长叶子标本能装几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729师:729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

30、然后在小组里沟通,假如需要可以使用学具。(教师巡回指导,参加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索和合作的状况。)学生在独立思索的根底上进展合作沟通。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学生可能消失:(1)、用小棒来摆一摆。(2)、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来计算。(3)、教师总结:同学们刚刚想出了很多的好方法算出了728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师板书:(八)九七十二 商是8师:你喜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2、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一算红花能做几件标本,列算式表示出来。师:说说你是怎么样来计算的?师:刚刚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小朋友,你现在能再来试

31、一试吗?师:谁能用竖式的方法表示出来?3、学生独立解决黄叶能做几件标本,集体订正。三、自主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729 (八)九七十二 商是8 5课题 信息窗3-制作植物标本练习教学内容:教材7980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2、经受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

32、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1。用口诀求商的预备练习。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再沟通。沟通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2、自主练习2。我说你写,学生自己完成。3、自主练习4、5、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自主练习7。练习时,先让学生了解图意,并说一说篮球竞赛的相关学问,再引导学生依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留意引导学生找到隐含的信息。5、自主练习8。综合运用乘、除法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沟通想法和算式。二、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

33、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三、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 单元教学规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局部: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熟悉;观看物体;统计。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留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展整理和比拟,加深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熟悉。同时留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到达通过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来稳固计

34、算娴熟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稳固,计算力量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稳固,计算力量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娴熟把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展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

35、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力量。 教学过程: 一、根底学问 1、 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留意什么? 2、 学生小组内沟通。 3、 全班反应,归纳小结。 4、 稳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沟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根底上把握计算方法。 二、进展练习 1、 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 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赐予他们辅导和时机,培育他们学习的自信念。 3、 里能填几。

36、(补充练习题) 5 7 5 7 5 4 + 6 - 3 - 3 + 2 5 7 4 3 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确定。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根底上进展进展练习,让学生敏捷运用学过的学问,在体验学习胜利的同时进展思维的灵敏性,培育学习的自信念。 三、实际应用 1、 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沟通。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小东小丁45下36下53下60下(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实际应用的力量。 四、课堂总结。

37、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6、10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局部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娴熟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 学生会依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 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依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根底学问 1、 同桌相互背乘法口诀。 2、 沟通反应: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娴熟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 教师抽查。 4、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依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38、 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根底上把握计算方法。 二、进展练习。 1、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 沟通反应。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根底上进展进展练习,让学生敏捷运用学过的学问,在体验学习胜利的同时进展思维的灵敏性,培育学习的自信念。 三、实际应用 1、 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番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沟通反应。(教师多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时机。) 2、 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规划。

39、(1)、读题,帮忙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规划。 (3)、全班沟通。鼓舞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展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实际应用的力量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沟通力量。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学生进一步娴熟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角

40、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 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 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力量。 教学预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 回忆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学问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沟通,答复。 2、 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 估量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量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量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准时发觉消失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量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量。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量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根底上进展估量与测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状况下两次估量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二、复习角与直角 1、 角及各局部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