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展。 由于数学学问具有抽象性,所以要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索,培育学生把握技能技巧,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让学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外表积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剖”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现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的6个面。然后通过比拟分析,深刻地体会长方体或正方体各自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外表积。 2.合作探究,实现自主发觉。 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学问的理解。在学生感知了外表积的意义之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沟通,自主探究长方体外表积的不同计算
2、方法,然后依据正方体的特征归纳出正方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培育学生的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预备长方体牙膏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猜想质疑,引入新课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特别广泛,教师也收集到这样两个纸盒(出示两个大小比拟接近的长方体纸盒),怎样才能比拟出这两个长方体纸盒,谁用的纸板比拟多呢?(学生争论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比拟谁用的纸板比拟多,使学生产生拆开纸盒讨论长方体外表积的想法,从而主动探究体与面的关系,同时引发学生的争辩,使其主动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1.感受外表积的意义。 (1)把长方体牙
3、膏盒沿棱剪开并绽开,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并让学生观看后答复: 长方体哪几组面的面积相等? 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看后汇报) 师明确: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2)什么叫长方体的外表积? (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外表积)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剪开并绽开长方体实物,让学生真正参加猎取学问的过程。在实际观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建立外表积的表象,从而发觉并
4、归纳出外表积的意义。 2.探究求长方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预设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议一议。 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 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 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 (3)总结长方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长方体的外表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2ab+2ah+2bh。 方法二长方体的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ah+bh)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
5、00以内的质数,熟识20以内的质数。 3、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力量。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留意指导。 (2)依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展分类。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肯定是什么数
6、?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假如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推断。 推断以下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22、29、35、37、87、93、96 教师引导学生应当怎样去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依据因数的个数来推断) 质数:1、7、29、37 合数:22、35、87、93、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依据质数的概念逐个推断。 用筛选法排解。 留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人教版五年
7、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设计说明】 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统计学问特别重要,统计学问的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熟识统计的根本思想和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把握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因此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1.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上运用了比拟策略。 闻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拟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根底,我们正是通过比拟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拟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简单承受新学问,防止学问的混淆,提高区分力量,从而扎实地把握数学学问,进展规律思维力量。本
8、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拟,可以让学生很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一样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反映了两者在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2.注意在分析与猜测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受统计的过程,并能依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简洁的推断和猜测。本节课的例题呈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不但能依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展简洁的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能依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进展合理的推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育了学生描述、分析数据和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统计的力量,激发了学生
9、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回忆导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爱机器人吗? (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情境图) 2.回忆旧知。 (1)课件出示下面的统计表。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年份 _ _ _ _ _ _ 20_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观看,汇报时说出各个年份参赛队伍的支数) (2)动手操作。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再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
10、。 教师巡察指导。 (3)汇报展现。 各小组展现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4)师生共同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画出纵轴和横轴,标明起点。 依据纵轴长度并结合所给数据确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的数据是多少;在横轴上确定各工程的位置,即等距离确定各直条的位置。 取各数量对应的点,画出直条,并在直条上标明数据。 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时间等。 3.导入新知。 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大家一起看(出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通过教材中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既回忆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学问,又激发了学生的学
11、习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一、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学生38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下列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数学学科有较深厚的学习兴趣;有肯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爱钻研,敢于探究,爱提问和质疑。五(1)班共有学生38人,相比之下,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成绩也不好;近10名成绩过差,牵强到达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学问欠账过大,承受力量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长方体 (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和总复习
12、,共计7个单元。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生活”、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有: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2.重点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主要针对分数应用题);3.了解长方体的几何构造,把握其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4.熟悉百分数的意义,探究并把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5.熟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有:1.整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之间的联系;2.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要结合详细情境与操作来理解;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4.感受1立方米(m3)、1立方分米(dm3)、1立方厘米(cm
13、3)以及1升(L)、1毫升(mL)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把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娴熟地进展计算。能依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 2.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构造,理解外表积和体积的含义,把握其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其外表积和体积,并运用所学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根本问题。 3.把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展计算,把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学问和技能解决较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熟悉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探究并把握百分数与分数、 小数互化的方法
14、,能在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和题目数量关系的根底上,正确的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5.熟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选择使用;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针对详细问题选择使用。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仔细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仔细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阅历,进一步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力量,使他们学的轻松欢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15、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效劳,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根底。 4、抓好每月一次的单元测试,以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绽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对后进生赐予更多的关怀,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怀,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念,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要点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法(二)(整数乘分数)、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练习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把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娴熟地进展计算。能依
16、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 2.经受观看、猜测和证明等数学活动,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分数乘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有条理、清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通过观看、猜测、试验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条理性。熟悉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借助分数乘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沟通,从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 三、单元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四、单元教学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五、单元课时划分 共7课时 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受探究分
17、数乘以整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娴熟精确的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力量目标: 能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进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力量。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娴熟的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难点: 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分数加减运算题。(临时定题) 教师:来回巡察学生的做题状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查找完毕,纷纷举手预备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先通分,再进展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留
18、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下列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争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1/53=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争论:1/53表示什么(表示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该如何计算?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1/53=1/5+1/5+1/5=3/5; 学生2:1/53=? 教师和学生总结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三、稳固练习: 1、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 让学生娴熟计算,教师准时订正学
19、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2、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学生答复) 五、布置作业: 课本2页3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53=1/5+1/5+1/5=3/51/5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整数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是多少。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情景,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学会进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探究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
20、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娴熟计算。 教学理念: 组织学生争论、沟通,使学生体验学习中通过合作沟通带来的便利和欢乐。 教学预备: 课件。 学生预备: 预习课前学问。 教学过程: 一、实践调查 课前让学生在汇景新城作实地调查,调查本小区住户状况 二、课内沟通 1、让同学们依据调查所得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依据所编的题目独立列式 3、探讨和沟通如何解决问题。 (1)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争论不同的计算过程 B、师:依据以上的结果你能推断“这栋楼能住150户吗?” (2)争论算法 三、习题稳固: 1、试一试 114324124421 2、练一练: 第1、2题 3、第3题,学生独立思索,理解题意,再进展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教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11元,买书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