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问答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问答题》word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答:.失钠失水,细胞外液减少并处于低渗状态,水分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致使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易发生低容量性休克。.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早期ADH分泌减少,形成多尿和低比重尿,晚期血容量显著降低时,ADH释放增多,出现少尿和尿比重升高。.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间隙移入血管内,产生明显的失水体征。.经肾失钠过多的患者,尿钠含量增加(20mmol/L),肾外原因所致者,因低血容量致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RAAs,尿钠含量减少(10mmol/L)。试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答:.水潴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
2、稀释。.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引起细胞内水肿 .细胞内外液容量增大,易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引起脑疝。.细胞外液低渗,ADH释放减少,尿量增加(肾功能障碍者例外),尿比重降低。试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答:.失水失钠,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中枢,引起口渴。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升高,ADH分泌增加,因而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细胞外液高渗,致使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使细胞脱水、皱缩,严重患者因颅骨与脑皮质间的血管张力加大,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以及醛固酮分泌增加,有助于血容量恢复,故血液浓缩及外周循
3、环衰竭远比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为轻。试述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及其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一)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固定酸产生过多; .固定酸排泄障碍; .HCO3-丢失过多; .高血钾; .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二)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变化为:HCO3-原发性降低,AB、SB、BB值均降低,ABSB,BE负值增大,pH下降,通过呼吸代偿,PaCO2继发性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是如何进行代偿调节的?.血液及细胞内的缓冲作用:H+HCO3-H2CO3CO2+H2O H+Buf-Hbuf,细胞内外K+-H+交换,进入细胞内H+被细胞内缓冲系统缓冲。.肺的代偿调节:H+浓度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
4、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使血中H2CO3(PaCO2)继发性降低。.肾的代偿调节:代谢性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肾泌H+及泌NH4+及回收HCO3-增加,使血浆HCO3-浓度有所恢复。酸中毒时对机体有哪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可引起CO2麻醉及肺性脑病。.心血管系统:可产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及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高钾血症。.其它:酸中毒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启动凝血系统,促进血液流变学障碍;可使溶酶体膜稳定性降低,溶酶释放,细胞受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和晚期均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生机制有
5、何不同?慢性肾衰早期产生的酸中毒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产NH3和重吸收NaHCO3减少所致,Na+、水排出增多,因而细胞外液容量有所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NaCL滞留,发生高血氯性酸中毒。晚期发生酸中毒是因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正常人的20%以下时,血浆中非挥发性酸代谢产物,特别是硫酸、磷酸等在体内蓄积,发生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常发生何种酸碱失衡?其血气分析参数有何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常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其血气分析参数变化为:PaCO2原发性增高,pH降低,通过肾代偿后,SB、AB、BB值均升高,ABSB,BE正值增大。在各种单纯性酸碱失衡中
6、血浆中HCO3-浓度有何变化?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中HCO3-原发性降低,代谢性碱中毒时,血浆中HCO3-原发性升高;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中HCO3-呈代偿性升高,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浆HCO3-则呈代偿性降低。试述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原因及机制。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试述引起钠、水潴留的原因及机制。(1)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见于广泛肾小球病变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2)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ANP分泌减少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3)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醛固酮分泌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心性水肿的主要发生
7、机制是什么?(1) 钠、水潴留: 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2)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心输出量减少使心腔残余血量增多,心内压增高,引起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交感 - 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引起小静脉收缩,加之钠、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导致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组织间液生成增多。 (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钠、水潴留使血浆蛋白稀释;胃肠粘膜淤血可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使蛋白质摄入减少;若同时伴有胸水和腹水,也可造成少量蛋白质丢失。 此外,体循环静脉压增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淋巴回流的代偿作用。钠、水潴留:肝
8、静脉回流受阻和门静脉高压使较多血浆成分进入腹腔,使血容量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试述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肝静脉回流受阻:肝静脉分支和肝窦受压迫,肝窦内压增高,肝淋巴生成增多,液体经肝包膜渗出,滴入腹腔而形成腹水。 门静脉高压:肠系膜区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使肠壁和肠系膜水肿,并进而使液体进入腹腔。 试述CO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1) CO与Hb的亲合力比氧大210倍,Hb与CO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2) CO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不易释出,加重组织缺氧。(3) 当CO与Hb分子中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
9、其余三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左移。简述循环性缺氧的机制及血氧变化的特点。单纯性循环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是正常的。由缺血或淤血造成的血流缓慢,使血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的时间延长,细胞从单位容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增多,致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但由于供应组织的血液总量降低,弥散到组织细胞的总氧量仍不能满足细胞的需要而发生缺氧。低张性缺氧时呼吸系统的代偿反应的机制和意义是什么?肺通气量的增加是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其机制是: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kPa时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肺通气量增加。意义: 呼吸加深
10、加快可把原来未参与呼吸的肺泡调动起来,以增大呼吸面积,增加氧的弥散,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大。 使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肺泡,提高肺泡气氧分压,进而增加PaO2。 胸廓运动增强,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进而增加心输出量及肺血流量,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试述低张性缺氧时循环系统的变化。代偿反应: 心输出量增加。由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静脉回流量增加所致; 血流重新分布。皮肤、腹腔内脏骨骼肌和肾的血流量减少,心和脑供血量增多; 肺血管收缩。可能与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介导的细胞内钙升高、交感神经兴奋、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有关,这有利于维持V/Q正常比值; 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有利于氧向组织细胞弥
11、散。损伤性变化: 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室负荷,久之造成肺心病,右心肥大甚至右心衰竭。 心肌缩舒功能降低。 心律失常 。严重缺氧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甚至发生心室纤颤致死。 回心血量减少。进一步降低心输出量,使组织供血、供氧量减少。试述慢性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机制。 PaO2降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氨释放增多使肺小动脉收缩(后者-肾上腺素受体密度较高); 活性物质失平衡:缺氧时肺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合成、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其中缩血管物质(ET-1、TXA2、Ang)多于舒血管物质(NO、PGI2),使肺小动脉收缩;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介导的细胞内钙升高:缺氧抑制肺
12、动脉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亚单位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去极化,从而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钙内流增加,引起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重塑:钙内流可导致肺血管重塑,表现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肥大增生;血管壁中胶原和弹性纤维沉积,使血管增厚变硬,肺血流阻力增加。发热与过热有何异同?发热与相同点为:两者均为病理性体温升高;体温均高于正常值0.50C。发热与过热不同点为:发热是由发热激活物经内生致热原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节定点上移,而过热是由产热、散热障碍或体温调节障碍,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并未上移;发热时体温升高不会超过体温调定点水平,而过热时体温升高的程度可超过体温
13、调定点水平;从体温升高机制来说,发热是主动性体温升高,而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为什么发热时机体体温不会无限制上升?在体温上升的同时,负调节中枢也被激活,产生负调节介质,进而限制调定点的上移和体温的升高。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体温上升的水平。因而发热时体温很少超过410C,这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和自稳调节机制作用的结果,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体温上升期有哪些主要的临床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畏寒、皮肤苍白,严重者出现寒战和鸡皮。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表现为皮肤苍白。因皮肤血流减少,皮温下降刺激冷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有畏寒感觉。鸡皮是经交感神经传出
14、的冲动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所致。寒战是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是由寒战中枢的兴奋引起,此中枢位于下丘脑后部,靠近第三脑室壁,正常时被来自于POAH的热敏神经元的神经冲动所抑制,当POAH受冷刺激时,这种抑制被解除,随即发生寒战。试述高热稽留期的体温变化及其机制。当体温调节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就波动于较高水平上,这段时期就称为高温持续期,称为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此期病人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病人的中心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体温调定点新水平,故下丘脑不再发出引起“冷反应”的冲动。皮肤血管有收缩转为舒张,浅层血管舒张使皮肤血流增多,因而皮肤发红,散热增加。因温度较高的血液灌注使皮温升高,
15、热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中枢而使病人有酷热感。高热时水分经皮肤蒸发较多,因而,皮肤和口舌干燥。试述体温下降期的体温变化及其机制。此期机体的体温开始下降。机体经历了高温持续期后,由于激活物、EP及发热介质的消除,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返回到正常水平。由于血液温度高于调定点的阈值,故热敏神经元的放电增强,使散热增加,患者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由于冷敏神经元活动受抑制而使产热减少,体温开始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发热时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哪些变化?体温每升高10C,心率增加18次/分。这是血温增高刺激窦房结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结果。心率加快可增加每分心输出量,是增加组织血液供应的代偿
16、性效应,但对心肌劳损或有潜在性病变的病人,则因加重心肌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寒战期动脉血压可轻度上升,是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心率加快,使心输出量增加的结果。在高峰期由于外周血管舒张,动脉血压轻度下降。但体温骤降可因大汗而失液,严重者可发生失液性休克。试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概念和分期。GAS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警觉期:是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 抵抗期:表现为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程度增强,但同时机体的防御贮备能力消耗,对其
17、他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衰竭期: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的抵抗能力耗竭,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试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胃粘膜缺血,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 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 其他:如酸中毒;胆汁返流等。试述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及临床特点。(1)在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全身小血管(心、脑除外)如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其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显著,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2)导致微循环持续
18、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休克动因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其他体液因子如血管紧张素II、加压素、血栓素A2、内皮素、心肌抑制因子等也促使血管收缩。(3)临床特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烦燥不安,血压不会下降但脉压差减小。试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及组织灌流变化的特点。(1)休克期时,微动脉和后微动脉的痉挛较休克初期有所减轻,此时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微循环多灌少流,灌大于流,血液淤滞。(2)现认为休克期微静脉往往扩张而并非持续收缩,微循环的淤滞是由于微静脉端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白细胞滚动,粘附,贴壁嵌塞,血小板聚集等而致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此
19、时组织处于严重低灌流状态,缺氧更为加重。试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淤滞的机制。(1)酸中毒:缺血缺氧酸中毒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2)局部代谢产物:组胺、激肽,K+等增多,导致血管扩张。(3)内毒素:引起血管扩张、持续低血压。(4)血液流变学改变:休克期白细胞滚动,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上,增加了毛细血管后阻力。此种粘附受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所介导。此外还有血液浓缩,粘度增大,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等都造成微循环血流变慢。为何称休克晚期为难治期,并简述其机制。休克进入晚期即微循环衰竭期,由于发生DIC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故而难治。(1)DIC:原因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即血细胞血小
20、板聚集,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和休克动因直接启动凝血系统如感染、创伤等。后果:微栓塞致回心血量减少,出血加重循环障碍,器官栓塞加重功能障碍等。(2)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微栓塞以及持续低血压引起心、脑、肝、肺、肾功能障碍,尤其是许多体液因子如溶酶体酶加重重要生命器官的不可逆损伤。试说明休克与DIC之间的相互关系。(1)休克可引起DIC休克动因的作用:如内毒素、创伤等启动内、外凝系统缺氧、酸中毒损伤血管内皮血液流变学改变:流速、血粘度血细胞血小板聚集应激反应高凝状态TXA2与PGI2失衡MC障碍(2)DIC可引起休克回心血量a.微血栓阻塞微血管b.出血c.微血管通透性冠脉内血栓形成引起心功
21、能障碍外周阻力a.缓激肽b.补体c.FDP试述感染性休克的病人易伴发DIC的可能机制。在感染性疾病中,内毒素可通过多途径引起DIC(1)致血管内皮受损:a.激活XII,启动内凝b.表达TF,启动外凝(2)激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粘附、活化、聚集(3)损伤白细胞,诱导TF表达(4)本身作为异物颗粒,激活XII,启动内凝试述DIC的发生机制。(1)组织严重破坏、组织因子大量入血、启动外凝。见于:产科意外、外科手术及创伤、肿瘤组织大量破坏等(2)血管内皮受损,激活XII,启动内凝。见于: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休克和高热、中暑等。(3)血小板被激活,血细胞大量破坏。见于血小板被激活引起血小板
22、聚集、红细胞破坏释放出ADP和红细胞膜磷脂、白细胞破坏释放出组织因子。(4)促凝物质入血:例如:异物颗粒、蛇毒等。试述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为何易诱发DIC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体内凝血、抗凝血、纤溶等发生紊乱所以易诱发DIC即:(1)肝脏合成抗凝血酶III、PC、纤溶酶原(2)肝C灭活a,a,a,a能力(3)肝炎病毒等激活凝血因子(4)肝C大量坏死,释放组织凝血活酶(因子III)样物质(5)处理乳酸能力,形成酸中毒。试述DIC患者发生出血的机制:(1)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大量消耗而明显减少(2)纤溶系统同时被激活,纤溶酶增加,使得纤维蛋白凝块溶解,同时纤溶酶还可水解因子,a等使之进一步减少。(3)
23、FDP形成:可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抗凝血酶作用。DIC患者为何会出现贫血?DIC病人伴发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纤维蛋白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当红细胞流过网孔时,引起红细胞破裂(2)微血流通道受阻,红细胞可由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裂隙挤出血管,致红细胞破碎(3)DIC病因(如内毒素等)可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易碎试述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清除能力(2)血液凝固的调控失调:即PC、PS、AT-III(3)肝功能严重障碍:使凝血、抗凝、纤溶过程失调(4)血液高凝状态:见于孕妇和机体酸中毒病人(5)微循环障碍影响缺血再灌
24、注损伤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哪些?(1) 缺血时间的长短,(2)侧支循环;(3)组织需氧程度;(4)再灌注条件 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是什么?缺血期组织含氧量减少,作为电子受体的氧供不足,再灌注恢复组织氧供,也提供了大量电子受体,使氧自由基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生成:(1)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2)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3)线粒体功能障碍;(4)儿茶酚胺自身氧化。简述自由基的损伤作用。自由基具有极为活泼的化学性质,一旦生成,即可与各种细胞成分发生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膜脂质过氧化增强,造成多种损害:破坏膜的正常结构;间接抑制膜蛋白的功能;促进自由基及其
25、它生物活性物质生成;减少ATP生成。(2)蛋白质功能抑制(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论述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内Ca2+超载的机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a2+超载主要发生在再灌注期,且主要原因是由于钙内流增加。(1)Na+/Ca2+交换异常:细胞内高Na+对Na+/Ca2+交换蛋白的直接激活;细胞内高H+对Na+/Ca2+交换蛋白的间接激活;蛋白激酶C活化对Na+/Ca2+交换蛋白的间接激活;(2)生物膜的损伤:细胞膜的损伤,对Ca2+通透性增加;线粒体及肌浆网膜损伤,造成ATP生成减少,肌浆网膜上Ca2+泵功能障碍,摄Ca2+减少。试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减轻缺血性损伤,控制再灌注条件。减轻缺
26、血性损伤是防治再灌注损伤的基础;控制再灌注条件,采用低压、低流、低温、低pH、低钠及低钙液灌注可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适当补充糖酵解底物和外源性ATP。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常见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哪些?(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损害:心肌炎、心肌病,克山病,心肌中毒,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代谢障碍;维生素B1缺乏,缺血缺氧。(2)心脏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动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瘘,室间隔缺损,甲亢,严重贫血;压力负荷过重: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肺源性心脏病。简述酸中毒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酸中毒时(1)H+竞争性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抑
27、制Ca2+内流和肌浆网Ca2+释放,使心肌收缩力下降。(2)H+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使心肌收缩障碍。(3)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4)酸中毒并发高血钾抑制动作电位二期Ca2+内流,心肌收缩性下降;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肌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从而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衰时发生心肌细胞凋亡的因素(1)氧化应激: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和/或抗氧化功能减弱导致氧化应激发生,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2)细胞因子:心衰时某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多,如TNF、IL-1、IL-6、干扰素等不但可抑制心肌收缩,也可促进神经酰胺的合成和产生氧自由基来诱导心肌细胞的凋
28、亡。(3)钙稳态失调:心衰时能量代谢紊乱ATP生成减少,或自由基过多损伤细胞膜等可引起钙稳态失调,诱发心肌细胞的凋亡。(4)线粒体功能障碍:心衰时由于缺氧和能量代谢紊乱,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引起凋亡启动因子和凋亡诱导因子的释放,导致心肌细胞的凋亡。简述心源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肺水肿是急性左心衰竭的最严重表现,其发生机制主要是:(1)肺毛细血管压升高:当急性左心衰发展达一定程度,肺毛细血管压升高超过4kPa,而肺抗水肿代偿能力不足或输液不当,则肺水肿发生;(2)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由于肺循环淤血,通气/血流比值失调,PaO2下降,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渗入肺泡形成肺泡水肿。 简述心输出量明
29、显下降时主要表现及其机制。心输出量下降心衰时最特征性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主要表现为:(1)皮肤苍白或发绀,由于心输出量不足、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引起皮肤苍白,皮温下降;由于循环时间延长,组织摄氧过多静脉血氧含量下降,可出现发绀。(2)无力,失眠,嗜睡:心输出量明显下降,脑供血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3)尿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交感神经的兴奋,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加强,可使尿量减少。(4)心源心休克:急性、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动脉血压下降,微循环灌流减少,机体陷入休克状态。一侧肺叶不张和一侧肺叶切除何者更易引起呼吸衰竭,道理何在?
30、一侧肺叶不张易引起呼吸衰竭,是因为一侧肺叶不张无通气但有血流,这样混合静脉血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组织缺氧;而一侧肺叶切除患者只是减少了肺泡毛细血管膜面积,静息时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正常。试述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慢性呼吸衰竭引起的右心肥大与衰竭称为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如下: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酸中毒使肺小动脉收缩,增加右心后负荷;肺小动脉长期收缩可引起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肥大和增生,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从而形成稳定的肺动脉高压;长期缺氧引起代偿型红细胞增多症可使血液的粘度增加,而加重右心负荷;肺部病变使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如肺小
31、动脉炎、肺栓塞也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缺氧和酸中毒也可降低心肌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呼吸困难时,用力吸气或呼气可以使胸内压异常波动,从而影响到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试述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其发病机制如下: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I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脑充血;II血管内皮受损,通透性增加 ,脑间质水肿;ATP生成减少, 钠泵功能障碍 导致脑细胞水肿;都会使 颅内压升高 , 压迫脑血管加重缺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促进脑疝的形成。缺氧和酸中毒对脑细胞的作用I酸中毒使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加,GABA生成增加,使中枢抑制;II酸中毒增强磷脂酶活性,膜磷脂降解,溶
32、酶体酶释放,造成神经和组织细胞的损伤。呼吸衰竭在氧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呼吸衰竭时病人的氧分压下降,吸入氧气十分必要,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其氧疗策略不同:对于I型呼衰:可吸入较高浓度的氧,一般不超过50;对于II型呼衰:持续吸入较低浓度的氧,一般不超过30,将氧分压提高到6.657.98 kPa(50 60 mmHg)即可,这样既可以给组织必要的氧,又能维持低氧血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因为II型呼衰时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抑制了呼吸中枢,所以此时的呼吸主要靠低氧血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维持,如果过快纠正缺氧会使呼吸运动进一步减弱,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而产生二氧化碳麻醉。试述ARDS的发病
33、机制。ARDS是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机制为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产生渗透性肺水肿,致弥散功能障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或消耗增加,顺应性下降,造成肺不张;水肿液阻塞、支气管痉挛导致肺内分流;肺内DIC形成及炎性介质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可导致死腔样通气增加。所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最终会造成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ARDS病人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氧分压下降、肺充血、水肿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和对J感受器的刺激,呼吸加深加快,产生呼吸窘迫及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所以这类病人通常发生I类呼吸衰竭。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表现形式及其病理生理意义?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大于0.8,可形成死
34、腔样通气,常见于肺动脉栓塞、肺内DIC、肺血管收缩肺泡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小于0.8,形成功能性分流,即静脉血掺杂,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以上两种形式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都会导致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为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试述肺水肿引起呼吸衰竭的机制。肺间质水肿使弥散面积减少和弥散距离扩大而造成弥散障碍;肺泡水肿使通气减少而血流量未相应减少,使通气/血流比例下降,即静脉血掺杂,引起呼吸衰竭。水肿液稀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阻塞气道,分别可产生限制性通气和阻塞性不足试述COPD与呼吸衰竭的关系 COPD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阻塞性通气障碍:因炎细胞浸
35、润、充血、水肿、黏液腺及杯状细胞增殖、肉芽组织增生引起的支气管壁肿胀;因气道高反应性、炎症介质作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因黏液分泌多、纤毛细胞损伤引起的支气管堵塞;因小气道阻塞、肺泡弹性回缩力降低引起的气道等压点上移;限制性通气障碍:因型上皮细胞受损及表面活性物质消耗过多引起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因营养不良、缺氧、酸中毒、呼吸肌疲劳引起呼吸肌衰竭;弥散功能障碍:因肺泡壁损伤引起的肺泡弥散面积减少和肺泡膜炎性增厚;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因气道阻塞不均引起的部分肺泡低通气,因微血栓形成引起的部分肺泡低血流。请说明高血氨和氨基酸失衡在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相互关系。临床在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时,为什么强
36、调降低血氨的同时要纠正氨基酸失衡?1.高血氨可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导致来自氨基酸的糖异生与产氨的进一步增加。为了保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这时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可以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BCAA,使血浆中BCAA水平下降,同时胰高血糖素使分解代谢作用加强,使AAA水平升高,共同促进了氨基酸失衡的发生;2.高血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的增加可促进中性氨基酸(此时主要为AAA)通过血脑屏障入脑,或减少中性氨基酸从脑内流出;所以说高血氨与血浆氨基酸失衡是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主要通过它们的代谢、转化而密切联系在一起。给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注射BCAA溶液,将有助于
37、控制高血氨的毒性作用。这是因为BCAA的分解可形成谷氨酸,后者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加强了对氨的利用,而使血氨降低,所以说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不仅要降低血氨水平,更要强调防治氨基酸失衡。简述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机制,并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说明。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机制为:1.氨的负荷增加;2.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 3.提高脑组织对神经毒质的敏感性。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消化道粘膜淤血水肿,以及胆汁的分泌减少,使食物消化、吸收和排空障碍,肠道菌群丛生,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蛋白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氨;大出血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生肾功能障碍,尿素肝肠循环增加,产氨;大量失血引起低血压,休克
38、,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诱发脑病的发生。试述肝性功能性肾衰的发生机制。大都数肝硬化晚期患者和少数爆发性肝炎患者都会伴有功能性肾衰,但肾脏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肾血流减少、GFR降低,肾小管功能基本正常,这种肾血流量与GFR的严重降低目前认为是肾血管持续收缩的结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不能有效清除循环中的有毒物质,如内毒素和假性神经递质以及ET、TXA2等;2.门脉高压、低血容量都会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两者通过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引起肾血管收缩,再加上肾内血液的重分布(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更为明显)肾皮
39、质缺血、GFR降低,而发生功能性肾衰。试述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及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食物蛋白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酪氨酸在肠道细菌脱羧酶的作用下可生成苯乙胺和酪胺。当肝功能严重障碍,经肠道吸收的这些生物胺不能被充分清除;或者由于门-体分流的形成使生物胺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后在脑细胞内非特异性-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其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为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当脑干网状结构中假性神经递质大量蓄积,则竞争性地取代真性神经递质而被神经末梢所摄取、储存,导致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失
40、常,传至大脑皮质的冲动受阻,而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产生多尿的机制有何不同。ARF多尿期产生多尿的机制:1.新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浓缩功能未恢复;2.蓄积的大量尿素经肾小球滤出而导致渗透性利尿;3.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CRI时,(1)由于多数肾单位遭到破坏,流经残留的肥大的肾小球的血量呈代偿性增加,滤出的尿量超过正常量;(2)同时原尿中溶质多,流速快,通过肾小球时未能及时重吸收,从而出现多尿;(3)当肾小管髓绊受损时,髓质的高渗环境破坏,尿浓缩障碍。试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渗透压有何改变。CRI早期,肾浓缩功能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因而出现低密度尿,尿
41、相对密度最高只能到1.020,即为低渗尿,随病情发展,肾浓缩、稀释功能均告丧失,终尿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081.012,即为等渗尿。试比较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钾代谢的特点。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出现高钾血症,原因为1.钾排出减少2.组织分解代谢增强,钾从细胞内释出3.酸中毒使钾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4.低血钠时,肾小球滤过液中钠减少,致使远曲小管中钾与钠交换减少。在多尿期,由于尿量增多,肾浓缩功能尚未恢复,钾丢失过多,常有低钾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只要尿量不减少,血钾可长期维持正常,尿中排钾量固定,与摄入量无关,因此当摄入量超过排泄速度可出现高钾血症,反之,如患
42、者进食甚少或有腹泻则可出现严重的低钾血症。试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钙磷代谢障碍及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有血磷增高,血钙降低。高血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磷上升,刺激甲状旁腺分泌PTH,后者可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磷排出增多,当GFR极度下降,继发性PTH分泌增多,不能使磷充分排出,故血磷水平显著升高,PTH增多又加强溶骨活动使骨磷释放,导致血磷水平升高。低血钙:(1)血磷升高(2)维生素D代谢障碍(3)降钙素分泌增多(4)毒性物质滞留使肠黏膜受损。试述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导致细胞死亡的机制。神经细胞 Ca2+超载可通过下述机制导致细胞死亡:Ca2+超载时,大量 Ca2+沉积于
43、 线粒体,干扰氧化磷酸化,使能量产生障碍;激活细胞内 Ca2+依赖性酶类,其中 Ca2+依 赖的中性蛋白水解酶过度激活可使神经细胞骨架破坏;激活磷脂酶 A 和磷脂酶 C,使膜磷脂降解;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特别是花生四烯酸,后者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血栓素、白三 烯,一方面通过生成大量自由基加重细胞损害;另一方面可激活血小板,促进微血栓形成, 在缺血区增加梗死范围,加重脑损害;脑缺血时,脑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均有明显 Ca2+ 超载,前者可致血管收缩、痉挛,血管阻力增加,延迟再灌流,使缺血半暗带内侧支循环不 能形成,从而使脑梗死灶扩大;后者可致内皮细胞收缩,内皮间隙扩大,血脑屏障通透性增 高,产生血管
44、源性脑水肿。简述脑组织中蛋白质异常聚集的机制。 (1) 基因异常:例如,在 PD 患者有-synuclein,parkin 和 park3 基因突变等,在 AD 患者,APP、PS 基因突变和 ApoE 基因多态性可导致 APP 异常降解,产生大量淀粉样多肽 (A) ,过量产生的 A不断在神经细胞间聚集形成老年斑。(2)蛋白质合成后的异常修饰: 蛋白质的异常修饰导致其结构异常、 功能降低或丧失。 如在 AD 患者存在 tau 蛋白异常糖基化、异常糖化和异常泛素化,而 tau 蛋白被异常磷酸化 可能与蛋白磷酸酯酶和蛋白激酶调节失衡有关。(3)脑组织慢病毒感染:如朊蛋白所致的 CJD。简述意识障碍
45、的发病机制。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实质上就是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层系统发生器质性损伤、代谢 紊乱或功能性异常的机制。 (1)急性脑损伤:如颅内弥漫性感染、广泛性脑外伤、高血压脑病等。上述病因可导致 急性颅内压升高,进而引起脑血管受压而使脑供血减少;还可使间脑、脑干受压下移,使脑 干网状结构被挤压于小脑幕切迹与颅底所围成的狭窄孔中, 从而导致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功能 受损,出现意识障碍。(2)急性脑中毒:内源性毒素损伤:各种代谢性毒素或感染性毒素均可通过神经递质 合成及释放异常、脑能量代谢障碍、神经细胞膜和突触传递异常,导致意识障碍;外源性 毒素损伤:如药物、毒物可通过增强 GABA 能神经的效应产生
46、突触抑制或抑制多突触传递 等机制导致意识障碍。(3)颅内占位性和破坏性损伤:主要机制是脑受压,特别是脑干网状结构受压,也可以 由位于脑干网状结构的病变直接导致意识障碍或昏迷。试述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危害。(1)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是昏迷病人极常见的一类损害,主要由于呼吸中枢 受压及合并的肺部感染造成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2)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意识障碍病人常有渗透压调节中枢、口渴中枢受损,多 器官功能障碍,因此机体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相对较差,加之脱水、利尿剂等治 疗患者很容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高钠、低钠血症,脱水,水肿,水中毒, 高钾、低钾血症以及各种类型的
47、酸碱失衡。(3)循环功能障碍: 在意识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除引起意识障碍的许多原发病因可 导致脑灌流不足外,脑水肿、颅内压升高造成的脑循环障碍、血管活性因子失常导致的脑血 管痉挛、继发性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脑缺氧等,常常引起继发性脑灌流不足,导致脑功能的 进一步损害,加重意识障碍。(4)其它:继发于昏迷的功能代谢障碍,如:体温调节障碍导致病人出现过热或体温过 低;丘脑下部和脑干受压可引起上消化道的糜烂、出血,出现应激性溃疡;昏迷病人由于脑 的病变或中毒、代谢异常等因素出现抽搐。简述MODS的发生机制(1)全身炎症反应的失控。感染、损伤等均可促进机体产生炎症介质,引起SIRS,随促炎症介质的增多,体内开始产生内源性的抗炎介质,产生抗炎反应,适适量的抗炎介质有助于控制炎症,恢复内环境稳定,但抗炎介质过量,可产生免疫功能抑制及对感染的易感性,导致CARS。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若保持平衡,则维持内环境稳定,无论哪一方过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