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甬梁线鄞州段(K0+900-K8+300)改建工程 第三合同段 良和建设 ZHEJIANG L1AGHE C.C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 总结报告 浙江良和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第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施工总结、工程概况:甬梁线鄞州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起点位于新丰路(桩号K3+800),终点位于绕城高 速公路高桥互通西侧,与老甬梁线公路顺接(桩号K7+470),全长。我项目部于2015年10月1日在K3+800K4+105左幅进行沥青混凝土(AC-25C试验 段的施工,当天天气为晴,气温 26C。本次沥青混凝土试验段长度为305米,其宽度为米,厚度为8cm,沥青混合料用量为。试验
2、路段油石比,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拌制,根据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及结构类型,采用两台TITAN325型号摊铺机,一前一后并排摊铺前进。于 10月1日上午7:00正式开始 混合料拌和,7:40开始摊铺,13:30摊铺完成,于14:10完成碾压。二、沥青混凝土(AC-25C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 2.1.1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2011)4.甬梁线鄞州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1.2设计过程 2.1.2.1 原材料 本次试验所用石料为宁波宏业采
3、石场,矿粉为长兴矿粉厂石灰岩矿粉。沥青为道路石 油70#A级沥青。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了各种材料的试验检测,试验结果都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原材料检测结果见表 2-1,表2-2,表2-3。表2-1石油70#A级沥青检验结果 检测项目 试验结果 技术指标 针入度 100g,5s,25 C()65 6080 延度 5cm/min,15 C,(cm)100 100 软化点TB&B(C)48 46 表2-2集料检验结果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 1030mm 1020m m 510mm 35mm 河砂 技术要求 压碎值%,/26 表观相对密度(g/cm3)0.075m颗粒含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18 粘附性
4、 5级 5级/4级以上 表2-3填料(矿粉)检验结果 检测项目 试验结果 质量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g/cm3),粒度范围 (%)100 100 (%)90-100 (%)75-100 外 观 无团粒结块 无团粒结块 加热安定性 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测 亲水系数 15-3-6 11 55-70-检测数据结果,综合施工经验及相关指标,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试验结果见表 表2-7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姑(量过通 O 1OOOOOOOOO oooooooooof 2-7。筛孔尺寸(mm 2.124最佳油石比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 水稳定性检验 在最佳油石比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来检验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5、能。试验结果 见表2-&表2-8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 沥青含量(%)油石比(%)毛体积相对 密度(g/cm3)理论最大 密度(g/cm3)空隙率 VV(%)矿料 间隙率 VMA(%)沥青 饱和度 VFA(%)稳定度(kN)流值 残留 稳定度%/3-6 11 55-70 15/85 2.1.3设计结论 综上所述拌和站沥青混合料 AC-25C目标配合比采用如下所示,其最佳沥青用量 为4%。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混合料 类型 下列各种矿料所占比例(%)沥青 用量(%)mm mm 矿粉 AC-25C 17 15 30 9 25 4 4 、生产配合比设计 2.2.1设计过程 2.2.1
6、.1 材料 依据设计要求对委托材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集料、矿料相对密度实验结果表 矿料 表观相对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吸水率(%)石屑 /矿粉 /沥青相对密度实验结果表 沥青品种 沥青相对密度 70号道路石油沥青 2.2.1.2矿料合成级配 矿料合成级配明细表 材料名称 碎石 碎石 碎石 碎石 石屑 矿粉 配合比例 28 17 16 10 25 4 筛孔 19 16 合成级配 100 78 39 4 级配上限 100 100 90 83 76 65 52 42 33 24 17 13 7 级配下限 100 90 75 65 57 45 24 16 12 8 5 4 3 222设计结论 矿
7、料配合比及油石比 混合料类 型 各种矿料所占比例 油石比(%)石屑 矿粉 AC-25C 28 17 16 10 25 4 4 最佳油石比及密度、孔隙率 混合料类 型 油石比(%)试件毛体 积相对密 度 最大理论 相对密度 矿料合成 毛体积相 对密度 孔隙率(%)矿料间隙 率 AC-25C 通过混合料级配调试和相关性能验证实验,表明所设计的 AC-25C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各 项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三、施工前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详细的技采交底,掌握规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指标要求,理解设计图纸。、计算路段内各点设计高程,10 米断面三点。、各种记录及表格准备
8、(内业、外业、质检、化验、统计等方面)、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报告;2、人员准备、现场施工负责人一名,负责施工生产的协调工作:、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完整的施工人员,包括工程、质检、材料、机务、拌和场以及民 工连队等人员,工段内应保持从施工开始到结束相对不变(所有上述人员应选有经验的,最 好以专职的形式固定下来)。、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沥青面层的施工人员安排。2.3.1、摊铺作业现场 1、施工管理人员 、施工负责人一名,负责协调施工各环节,处理突发事件。、工长两名,一名负责摊铺机的工作,保证摊铺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该平整度 指以 4m 直尺测得);另外一名负责碾压,对初压后不合格点及时整修,保证压实
9、后的平整 度合格率在 98以上。、测工两名负责摊铺前的施工放样和压实后的跟踪测量。、试验员二名:负责温度控制(摊铺、碾压)。.2、力工配备:共计 27 人,分别如下:清扫基层34人:指挥卸车 1 人,保证料车不撞击摊铺机:跟摊铺机料斗 2人,保证摊铺机履带下无散料。传感器 2 人,保证传感器不脱落和灵敏度。跟测工放样、校桩等工作 2 3 人;4m 平整度尺 2 人。检测厚度 1 人。捡大料 1 人。收边 2 人。推小车 3 人。推耙的耙手 2人。临时装车、打替班 3 4 人。人员组成后分别结合各工种特点进行培训,并为试验,测量,拌合站、运输队、摊铺、碾压、透层油的洒布编写操作要点并严格执行。3
10、、设备准备 根据每台机械的性能,把每台车的技术要求及作业方法制成图板,悬挂在相应车上,要求操作手严格按规定进行作业,并使施工全员都能够了解、熟悉每台机械的技术要求,再 根据作业程序进行机械编号,按编号顺序进行作业。、根据运距、拌和、摊铺能力确定运输车辆。、满足摊铺宽度的摊铺机。、8-10T 压路机一台:用于初压。、双钢轮双振动压路机三台:用于复压。、30T 胶轮压路机一台:用于终压。、水车一台:压路机加水。、水准仪两台、经纬仪一台,用于施工放样。、特制钢钎、高强钢线、紧线器若干,用于施工放样。4、施工现场准备、下承层的准备:下承层经过验收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测量放样,安装路缘石。
11、、恢复中线、加密中桩线、中桩线间距为 、校核水准点,并增设临时水准点,每 200m增设一个。、根据中桩和摊铺宽度定出边桩,在摊铺面层时应先安装路缘石而且路缘石标高应比 设计标高低2-3mm,这样可使其与沥青面层衔接流畅美观,更便于排水。、在摊铺宽度两侧各0.4m处钉上钢钎,并按设计标高、松铺系数(暂定)调好钢钎,挂上钢丝线。、清扫下承层,保证施工层与下承层粘结良好。10m。四、施工过程及相关情况:1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控制 1)、流程图:2)、主要工序控制情况:施工时拌和出料温度、摊铺、碾压温度均采用均值的控制。混合料拌和:沥青加热温 度150C,矿料加热温度180C,混合料拌和时间50s(其中
12、干拌5s),混合料出厂温度平均 160C,拌和站矿粉及水泥各用一仓;混合料运输:每车重 18t-24t,用篷布覆盖,测车中出 厂温度在150-170C,测车中现场温度在145-155C,拌和站及现场各用一支红外线测温仪;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相距 10-13m,台宽6m,一台宽,摊铺机熨 平板重叠10cm,采用双侧导线控制摊铺,导线10米一桩,摊铺速度min,起始摊铺前一台 摊铺机前3车料,一台摊铺机前2车料,起始速度逐渐加大到1m/min,在5-10m内按测量 结果调整好两边传感器厚度及坡度控制;碾压:本次试验段采用了以下几种情况的碾压设备组合及碾压方法。段落 碾压 顺序 压路
13、机种类 碾压方式 碾压 遍数 碾压速度 Km/h 备注 组合一 1 DD110 静压 1 初压 2 SR20 MP 振压 4 静压 2 复压 4 DD110 静压 1 终压 组合二 1 SR20 MP 静压 2 初压 2 SR20 MP 振压 3 静压 2 复压 4 DD110 静压 1 终压 说明:(1)、终压的原则是保证温度在70C以上的前提下消除轮迹;(2)、所有碾压均是由低边向高边进行;(3)、初压温度在135-1420(起始温度),复压在125-1100(起止温度),终压在90-75 E 起止温度)。2、施工过程控制:1)、标高、横坡控制:采用 2 台水准仪,一台进行松铺后的检测及摊
14、铺时的基准线监 控,一台进行终压后的检控;厚度控制:松铺后左、中、右三处多点检控与松铺后水准检控双控制;温度控制:前后台各一支红外线测温仪及多支普通温度计检控;宽度控制:松铺后、终压后分别进行检控;平整度控制:专人(2 人)四米直尺检控,最大间隙 3mm 内,大者,双钢轮立刻 纵横振动碾压(700以上);6)、试验控制:拌和站取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流值、饱和度、孔隙率、密度试 验,进行抽提、筛分试验。3、混合料摊铺、整平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先修筑路缘石,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同时配备标准的自动 找平装置。松铺系数的确定:在铺筑沥青混和料前,每 l0m 一个断面测定三点结构层标高,然后按
15、等厚(5cm)放铺筑标高线,铺装并测定各点松铺标高,控制好摊铺方法、压实方法、压实温度达到压实标准,成型后。重新测定各个点位,根据结构层标高,松铺标高、压实后 标高,得出成型前、后的厚度值便可总结为松铺系数。1)、摊铺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全幅施工,采用半幅施工时,可阶梯进行或每天一侧半幅 摊铺一个台班,便于处理接缝。2)、调整好熨平板的高度和横坡后,进行预热,要求熨平板温度不低于 800。它是保 证摊铺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注意掌握好预热时间预热后的熨平板在工作时如铺面出现少 量沥青胶浆,且有拉沟时,表明熨平板已过热应冷却片刻再进行摊铺。3)、正确处理好绞笼内料的数量和螺旋输送器的转速配合,绞笼内
16、最恰当的混合料数 量是料堆的高度平齐于或略高于螺旋叶片,料堆的这种高度应沿螺旋全长一致,因此要求机 械手操作螺旋的转速配合恰当。4)、热拌料运到路段上、化验员检测温度后,由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卸料,最好 4-5 台 料车排好卸料,减少摊铺机停机次数,保证摊铺的连续性。5)、为消除纵逢,采用全幅摊铺,但需调整好路拱,对不能全幅一次摊铺的沥青路面 上下两层之间的纵逢,应至少错开 30cm,如果行车道为两条,则表层接缝应在路中。6)、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新铺路面平整度的主要措施,根据施工经验,保证连续摊 铺的几种解决方法如下:2)、3)、(1)、摊铺机的摊铺速度 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
17、情况及摊铺厚度、密度进行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防止铺 筑厚度、温度发生变化,而影响摊铺质量,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拨料器不停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拨料高度 23 的混合料。一但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应随意调 整。摊铺机的速度应符合 26mmin 的规定,一般采用 4.5m min 时摊铺的效果比较好。(2)、采用大吨位的运输车辆,富余的运力进而减少停机的次数,增长连续摊铺的长 度。运输车辆需用数量一般根据拌和场至路段之间的距离来确定。(3)、机前的清扫工作要保证 1km 的作业面,作业面内不得有闲杂人等,不得停留车 辆,以
18、保证摊铺的连续性。7)、摊铺机推动运料车进行混合料摊铺,摊铺时测工利用水准点随时跟踪检查摊铺厚度 和标高,根据测量的数据调整传感器,掌握好松铺系数,使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路面符合设计 要求。8)、摊铺机铺筑不到的地方,桥面边部,应由人工摊铺后夯实成型,并由一名有施工经 验、技术强的工长,带两名技术工人和部分民工跟随摊铺机修补摊铺缺陷。9)、碾压 运用二十四字方针碾压:程序碾压、适时碾压、先静后振、直进直出、分段碾压、打 斜摸平。程序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适时碾压:沥青只有成为起润滑作用的流体时,混合料才能被充分的压实,最佳碾压 时间是压实阻力最小时,而且混合料有能够承受住压路机的重量,且不产生
19、过多推移。先静后振:初压时静压,使混合料摊铺面稳定,不造成推移。复压以振动碾压为主,对摊铺面起到振捣击实的作用,胶轮压路机主要是垂直正压力,它对混合料有一种糅合力,压实效果好。直进直出:打斜摸平:米,横向间距 角度为 40-50 度,把雍包摸平。具体采用插旗控制的方法。第一段碾压要求在摊铺 进行初压,以下各段控制在 5070 米,初压控制六个碾压带。由摊铺边缘向外 设置一面标志旗作为第一轮带控制标志,其它 5 个碾压,每一轮带与下轮带纵向 向间距 2 米处设标志旗,当压路机行至旗与驾驶员平齐时返回,在摊铺面上形成梯形断面,完成一遍初压过程。在初压完成一遍后,把以标志旗为核心的六面指示旗依次向前
20、移动,紧 跟摊铺机进行碾压,用一面标志旗代替另一面标志旗,控制复压、终压的终止点,当标志旗 再次移动时,第一段初压完成。依次类推,进行各段的碾压。从起点或接缝处开始取 25 米长为第一碾压段,并在分段处插旗,形成阶梯式断面。交做到不忽左忽右、转向、掉头、突然刹车,以及在未成型的路面上停留。为了防止横断面出现拥包运用梯形碾压方法,每一轮带与下轮带纵向间距 4 2 米形成一个梯形断面,对于推移产生的雍包,压路机进行打斜碾压,控制 25 米时 20 厘米处 4 米,横 错长度为45m,依次进行第二段、第三段碾压。除第一段外,其余各段长度均为50 70M 之间(改性沥青混合料可适当缩短)。如下图:(1
21、)、沥青路面压实程序 初压(810T双钢轮压路机)、复压(双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终压(关闭振动的压路机或 双光轮、胶轮)(2)、沥青路面压实方法 A、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不低于110-140C,碾压速度-2.0km/h,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a)、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I/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 部分,若单幅从低向高处碾压。压完全幅为一遍,每条碾压带折回点部都应等距错开,一遍 完成进行第二碾压时,用压路机将所有错开的折回点打斜摸平,提高平整度。(b)、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810T)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其压力不 宜小于
22、350N/CM,初压后质检员、测工检查平整度。测工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 适当调整。B、复压(1)、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经试压确定,不少于 46遍,温度为不低于90110C,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速度为 4.0km/h。(2)、采用振动压力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4550 Hz,振幅0.55mm并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厚度选择,层次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重叠宽度为 1020cm,振 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C、终压 终压紧跟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光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 不宜小于两遍并无轮
23、迹,终了温度不低于 80C。压实过程中随时用四米检查,用压路机趁 热反复碾或用细料修补。4、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必须切实 做好路面排水。当气温低于10C其他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5C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 10cm 压路机在碾压一个轮迹,折回点必须错开,形成一个阶梯,用压路机打斜摸平。当使用平衡粱时,必须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平衡梁下的两行轮迹。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而且停机时应停靠在硬路肩上或倒到后面温度低于 70C的 地方,并且再起机时,要把停机造成的轮迹碾压到没有。(7)、碾压与构造物衔接处或
24、桥面及路面边缘时,工长要亲自随机指挥碾压,压不到的 死角应由人工夯实。(2)、(3)、(4)、(8)、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洒柴油,严重时派民工用锹清理干净,同时修补沾起的路面。(9)、进入弯道碾压时,应从内侧向外侧高处依次碾压,纵坡段时不论上坡还是下坡应 使驱动轮朝向坡低方向,转向轮朝坡面方向,以免温度较高的混合料产生滑移。压路机应由较低的一边向较高的一边错轮碾压。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以减少波纹和热裂缝。变更碾压路线时要在碾压区内较冷的 停车应在硬路肩或温度低于 50C的已成型的路段上。热拌沥青混合料待摊铺后完全自然冷却,沥青路面表面温度低于
25、 50 r后,方可开 五、质量控制点及措施 1、工作缝处理、横向接缝(1)、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铺上一薄层砂带,再摊铺、压实混合料,待混合料稍冷却 后用四米直尺找平,将低的部分(12米),用粉笔划一条垂直于路中线的横线。(2)、接缝时用切割机沿划好的横线,将低的部分(12米)切割整齐后取走,用干拖布 将横缝处冷却水吸走,待完全干燥后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接头处必须保持干燥。(3)、摊铺机的熨平板应放在已铺筑完的路段上,距横缝 510cm并在下面按松铺系数 放上垫片,其长度应超过熨平板前后边距,厚度应小于松方数,调整初始工作仰角,让提升、油缸处于浮动状态。加热熨平板 1530分钟,熨平板温度
26、达到 140度以上时进行摊铺,对 于加热不到的死角要用喷灯烤。用热混合料对接缝垂直端烫缝,以避免粘附的粒料拉裂铺层 表面形成沟槽现象。摊铺机在设定好初始工作仰角等工作参数后进行摊铺,起车的速度一定 要慢,要渐渐加速到规定速度。(4)、由工段长亲自带领技术工人(耙工)和民工进行横缝处理,用四米直尺按松铺系数在 成型路面上垫板条,从边缘纵向向前每 l 米宽推四米长浅槽,然后耙工按此槽找平,找平速 度要快,以免温度降低的过多。不得向新铺混合料方向过分推刮,应拣出表面粗料用细料填 补,要用 4m 直尺反复找平,缝隙要控制在 2mm 以内。(5)、找平后必须用扫帚将新铺表面及旧路面上的大颗粒扫干净,然后
27、用 68T 光轮压 路机从低处向高处错20cm,先碾压横缝10m长,再向前碾压。(6)、初压后再用 4 米直尺检查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再对其进行处理,如出现麻面时,可筛取热料中的细集料填补,然后用振动压路机从成型路面向新铺路面横向以 15-20cm 的 宽度横向深入新路面中碾压,直至伸入轮宽 23为止。、纵缝处理(1)、采用梯队作业时,纵缝应用热接缝。为了不使接缝处的混合料两侧温差过大,尽 量减小两台摊铺机间的距离,最大不得超过 10米。这样可使两侧混合料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把两台摊铺机的振动夯频率设定同一值,使其摊铺后的松方尽量相同,以防止压实后两 半幅出现“台阶”,并(10)、(11)、
28、一端进行。(12)、(13)、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可洒水冷却降温。配备专人看守绞笼绞料,保证接缝处结合紧密且无多余混合料。碾压 时将先铺好的部分靠纵缝处留 10-20cm 宽度,暂不碾压,作为后幅的铺筑高程和基准面,由耙工将纵缝找平并清理好现场,用压路机跨缝碾压。(2)、半幅施工不采用热接缝时,必须将纵缝处清扫干净,保持干燥,并涂少量的粘层 沥青,铺筑时应重叠已铺路面的 5-10cm,摊铺厚度应高出成型的半幅,其高度按松铺系数 确定,面层一般为5-8mm,由工长亲自带耙工将己成型路面上的料耙除,并用手推车将清 扫出的干净的料推到前方及时利用。压路机将轮大部分放在已成型段上,深入新铺面 l
29、5 20cm碾压一遍。,然后再将轮大部分放在新铺段上,深入已成型面 1520cm碾压一遍,接 着正常碾压。纵缝的碾压必须跟上摊铺机,以免温度低不利于碾压工作。2、桥头的处理 为了防止桥头处理不好出现跳车问题,采取在铺筑桥头前先将伸缩缝拆除并简单填塞,桥头两侧人工找平各 20m 长,使摊铺的厚度保持一致,然后将桥头清理干净,涂粘层沥青,从桥头向两侧进行机械摊铺,然后切缝安装伸缩缝。3、中途停机处理 因为沥青路面施工受许多因素影响,期间有许多是偶然的因素,停机过久不及时处理,会使混合料温度低而无法达到压实标准。而且平整度也较差,尤其是熨平板下 20-30cm 范 围被压成板体的硬块。(1)、当混合
30、料的温度降低不大仍在120C以上可以继续摊铺时,最后摊铺的混合料的温 度、周围环境的温度允许不提机时,但压路机必须尽可能靠近摊铺机碾压,不允许有人在未 碾压的地方行走,待料来时选择温度较高的混合料起机。开始摊铺时应降低振捣力(频率降 低30-50HZ),同时减慢摊铺速度,因停机未及时碾压的部分直接用振动压路机启动强振系统 碾压 4-6 遍,若摊铺机熨平板下的部分比别处低时,可用耙子耙松-2cm 然后填补新料按松 方系数人工摊铺,用振动压路机横向碾压即可。(2)、当混合料温度降低很大,不能继续摊铺时,此时必须提起摊铺机。再次摊铺时需 重新接横向缝。六、试验成果 1、设备匹配及生产效率情况:在天气
31、温度较低情况下,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 160 C 左右时,摊铺机摊铺速度控制为 min,碾压方式按后一种组合进行碾压,半幅每小时工作量 一般为 100m 左右;2、生产配合比验证情况:通过取样试验,生产配合比沥青用量、矿料级配及混合料各 项指标、拌和温度、出料温度均满足规范有关要求,试验结果详见“附表”;3、拌和站生产操作工艺情况:拌和时间 50s(干拌5s),拌和数量每锅,产量140t/h,沥青加热温度155C,矿料加热温度180C,出料温度160C左右;4、摊铺参数确定情况:摊铺速度梯队两台间距 10-13m,中间搭接(重叠)10cm,松5、6、7、铺厚度;5、压路机的组合及压实工艺、遍数
32、等情况:见组合二;6、松铺系数:经现场测量标高后利用松铺后确定的松铺系数为;7、环保情况:拌和站经设备改造后污染较轻,行车道路通过洒水除尘;8、交通管制:设置禁止通行标志,专人看护,沥青砼 50 C后开放交通。结论:本次下面层试验段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取得预期效果,试验成果达到指导今后施工目的。8、沥青厚度评定表 附件 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实验检测报告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实验检测报告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实验检测记录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检测报告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检测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实验检测报告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实验检测记录表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