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讲话】副厅长在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建讲话】副厅长在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住建讲话】副厅长在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在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07年4月3日)同志们:这次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韩长赋省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总结和交流各地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表彰2006年度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样板工地”及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研究探讨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部署2007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签定安全生产承诺书、责任书,动员全行业的同志扎实做好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为安全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下面我就2006年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和2007年安全生产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关于2006年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回顾2006年,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领域各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努力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认真部署全年工作和阶段性任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安全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强化机构建设,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首先调整了厅安全生产委员会。其次,下发了关于加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市州要尽快按照安全生产层级管理的原则,在种各级建设行政主管
3、部门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科)。文件下发后,各地十分重视,延边州、松原市、梅河口市、前郭县、抚松县等市县先后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夯实基础,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为做好2006年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我们从制度入手,努力夯实工作基础,新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安全培训制度。下发了吉林省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对培训对象、培训组织实施部门、培训方法、培训的主要内容、学时要求、师资条件等做了明确规定。2006年先后培训了各类特种作业人员近千人;三类人员3000余人。二是全省建设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零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建设行
4、政主管部门和中、省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联络员,于每年的施工期412月将上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及事故情况报厅安全处。事故零报告制度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事故迟报、瞒报的现象。三是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登记制度。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检验检测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实行安全检测后,起重伤害事故逐年减少(2004年34%、2005年19.2%、2006年9.7%)。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将监管关口前移,2006年我省实行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登记(即“报户口”)制度。凡在我省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
5、升机等符合使用登记条件的各类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必须登记。未办理登记的起重机械设备一律不得在我省范围内安装使用。同时,对登记程序、方法、时间等做了明确要求。目前全省共登记了3678台。四是安全生产危险源警示制度。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阶段存在的危险源的共性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对各阶段危险源进行了预警,2006年先后已下发了基坑支护、起重机械设备使用、汛期施工、越冬准备等危险源警示及相关注意事项。(三)集中开展了安全防护、高处坠落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专项整治工作。为了搞好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认真布置,精心安排,不走过场,注重实效。通
6、过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下半年比上前些年事故率明显下降。仅以七、八两月为例,7月份比6月份的6起下降了50%,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40%;8月份比6月份下降了50%,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20%。二是加大了事故处罚力度。暂扣了27个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吊销了21名项目经理、22名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10个监理单位给予停业整顿;对发生死亡事故的部分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约谈。三是强化了安全防护网的管理。过去全省多数工地使用的都是普通不合格网,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2006年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选择了生产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立网的厂家,并与厂家协商了价格,调整了颜色,
7、鼓励施工企业购买合格网。去年8月份,辽源市东星建筑公司承建的龙山新城工地,三名工人从六楼坠落均被安全网接住,未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四是取消了自制式吊篮作业。针对我省建筑施工现场连续发生3起因自制吊篮设计、制作、安装和使用不当的死亡事故。为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我厅下发了关于在施工现场停止使用自制式吊篮作业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施工企业购置、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吊篮。此项工作受到了建设部的好评。五是促进了样板工地建设。延边州建设局积极扶持了延边天宇、江苏长安的2个项目部创建标准化工地活动,三个工地不仅按规定进行了各项防护,而且自筹资金购置了自动化监控设备,全年未发生伤亡事故,成为全州乃至全省的一
8、面旗帜。松原市江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立足现有条件,从细微处入手,严格按标准进行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达到了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连续多年未发生死亡事故。(四)严格许可证的动态监管认真执行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严格审查,不够条件决不放过。去年为120余户施工企业发放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对不积极申领许可证的单位在网上公布、发文件通报、限期登记等办法,督促企业按时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已经上网公布的未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禁止从事建筑施工活动,还要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一律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按有关规定重新审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
9、件;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单位,视其情节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对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实行了动态管理。(五)适时开展了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安全督查2006年我们重点抓了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的安全工作。下发了“五、一”“十、一”黄金周安全工作方案,节日前,我们对长春市净月潭风景区、动植物园、南湖公园进行了安全督查。督促各风景区进行自查,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督促景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危险路段、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安装警示标志,做好各种隐患排查和应急预案的演练。为确保“亚冬会”、省“两会”和春节期间供气、供水的安全,对长春市、吉林市供气、供水进行了检查。狠抓了燃气安全供应工作。
10、要求各地认真做好燃气安全管理,对安全供气中存在的各种隐患认真查找和排查,并分类排队,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定期完成;为确保冬季供暖,在开栓供热前和供热期间,省厅组织人员专门对供热生产情况进行了检查,全省冬季供暖期未发生重大事故。亚冬会前,为确保供水安全,专门给长春市政府下达了改善宾馆供水水质的建议。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一年来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2006年我省棚户区改造量和建设量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年初对形势估计不足,监管力度不够,致使今年上半年发生事故较多;二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机构不健全,现有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不到
11、位,特别是施工旺季监管缺位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虽然我省大幅度提高了安措费标准,但是,费用使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不按清单计价、低价中标、未按指定帐户存储等等;四是各级领导重视不够,“大安全”理念尚未建立,对建筑施工安全抓得多,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安全、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城市综合防灾管理力度不够,未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认认真真地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年提高,争取尽快赶上先进省份。三、2007年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安排2007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我们要再接再励,把各项安全生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针对建设领
12、域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攻坚,确保2007年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今年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两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和涉及建设领域自然灾害防御等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紧依靠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全省建设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主要工作目标是,2007年全省建设行业事故死亡人数
13、比2006年下降3%,遏制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控制一次12小时以上、有较大影响的供水、供气、供热、公交等事故。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高度重视并抓好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首先要树立“大安全”理念,一方面要落实政府的监管主体,责任,全面履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缺位也不越位,提高政府安全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责、权、利相统一。特别是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关键行业,保证这些设施的安全运营是最大的民生。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切实履行法定安全责任,逐步形成自
14、我约束、自我完善、形成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这些行业的服务水平。三是逐步建立起层级管理制度,发挥各级安全生产联络员作用,层层落实责任,尽快建立起市政公用行业事故快报机制,做到事故发生24小时之内逐级上报。改变事故上报不及时的现状。四是完善市政公用行业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今年适当时机将对各类应急预案及预案演练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以提高各级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营水平。(二)切实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今年要做到“三个有所突破”、“五个必须达标”。三个有所突破:即安全生产层级监督管理制度方面有所突破;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方面有所突破;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方面有所突破。五个必须达
15、标:即施工现场各类人员配备必须达标;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必须达标;密目式安全立网防护必须达标;施工现场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必须达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达标。进一步加强地方各级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落实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为各级建设安全管理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加强建设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强建设安全和监察执法工作。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和跟踪整改、责任追究制度等。今年开始实行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督查员制度。安全生产督查员有权对全省范围内的施工现场进行安
16、全督查。发现安全隐患有权要求立即整改、建议停工、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罚等。继续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今年重点做好管理标准化:即全省将实行统一的内业资料管理。各施工单位应将内业资料填写作为安全生产考核的一项基础工作,真实客观地记录施工现场安全情况;人员行为标准化:即今年工作重点放在专职安全员配备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杜绝挂名、漏岗现象发生。监理单位和人员要按照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做好监理安全的“四项具体任务、五个审核审查、六个检查督促、两个报告”。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持证上岗率的要求,并认真履行相关岗位的职责;设施设备标准化:即今年将严格执行各种机械设备使
17、用登记、安全检测、使用备案规定,防护设施必须做到质量达标、数量达标、规范使用达标。按照建设部今年评选第一届“1125”工程示范企业、项目和个人的精神,全省县以上建设主管部门“一把手”都要按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抓一个“示范工地”(简称“局长工地”)。明年全省安全会上将评选出“局长样板工地”、“局长优秀工地”、“局长达标工地”,并将隆重表彰,以激励广大安全生产管理者、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探索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准用证制度。针对我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低、基础差、安全防护薄弱、高处坠落事故频发的实际,依据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的通
18、知(建建1998164号)和建设部强制性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今年我省将逐步实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密目式安全立网、安全帽、安全带、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具等实行准用制度。具体办法另行规定。(三)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监管和建设领域自然灾害防御工作一是切实保证市政桥梁运行安全。认真贯彻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强化桥梁质量安全的检测与维护。建立健全科学的检测评估体系,特别是长春、吉林、通化、松原等城市桥梁较多的地区,要加大对桥梁工程使用安全的研究,建立桥梁安全使用档案,确保城市桥梁使用安全。二是加强危旧房屋和公共建筑的使用安全监管。以地级市为单位,重点排查各类危旧房屋和公共建筑
19、,对排查出的危险房屋,要督促相关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依法采取观察使用、处理使用、停止使用和整体拆除等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房屋使用安全。三是加强对村镇建设的安全监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建立符合村镇建设工程特点的监管体制和机制,建立村镇安全事故上报制度,确保农民依法建房、规范建房。四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城乡综合防灾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预防、接报与应急处置工作程序,推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综合防灾管理体系,提高城市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对各地发生的应急突发事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指导、及时应对,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同志们,做好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求真务实,齐抓共管,扎扎实实、保质保量的完成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推动全省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