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2015教科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声测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解2015教科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声测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图 1第三章声检测题(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声3.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2、)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4.(2015济南)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5.如图 1 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A.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高,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B.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高,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
3、”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8.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焰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9.人们把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A.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用仪器监听海
4、啸10.(2015广州)如图 2 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录到的有高、低音,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图 3远距离的声音是()图 211.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12.如图 3 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D.以上方式都有二、填空题(每
5、空 1 分,共 22 分)13.(2015 福建厦门)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_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_。14.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_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_;相比较而言,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_。15.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能够传声。16.(2015山东济宁)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
6、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 4 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17.中医经常通过“望、闻、问、切”四步诊法来诊断。其中_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情的例子。医生还经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18.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
7、发出声音的_不同。19.如图 5 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20.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图 6 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图 4图 5图 4色”)。21.“无声手枪”上的消声装置是在_处减弱噪声。小孩在放鞭炮时常捂住耳朵,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
8、或植树造林,这是为了在_中减弱噪声。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22.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敲击乐的表演,现在给你同样的玻璃瓶若干个,水,线和一根小木棒。要求你用以上的器材自制一敲击乐器并进行演奏,并说出你这样做的原理。23.在一次校园歌咏比赛时,小鹏同学发现女生的声音尖而细,男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2.C解析: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说明空气能够传声,选项 A 错误。此实验中未涉及液体,故不能说明液体的传声情况,选项 B 错误。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说明空气在减少时,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充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选项 C
9、 正确。此实验中未涉及固体,不能说明固体的传声情况,选项 D 错误。3.D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不但能够传递信息,而且声音还具有能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故 D 选项错误。4.B解析:题目中的声音太小指的是声音的强度太弱,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意思是让他提高声音的强度,所以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 B 选项正确。5.B解析:音叉的振动不易觉察,用乒乓球被弹起来的高度转换音叉的振幅的大小。敲击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高,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此装置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选项 B 正确。6.A
10、解析:笛子是靠笛管里空气的振动发声的,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振动的频率,即改变了音调。7.B解析: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交流的声音,选项 A 不符合题意。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利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大小、距离等信息,选项 B 符合题意。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选项 C 不符合题意。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特别洪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选项 D 不符合题意。8.C解析:敲
11、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选项 C 符合题意。9.D解析:声呐,又称超声雷达,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海洋深度,选项 A 不符合题意。蝙蝠发出超声波来定位,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海豚也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来判图 6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海啸可以发出次声波,用仪器监测次声波,可以为海啸预警,降低海啸带来的灾害,选项 D 符合题意。10.A解析: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距离较近的 录到的有高、低音,而距离较远的 录到的只有低音,这说明低音
12、(音调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传播的距离较远,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所以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频率较低的,故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距离声源越远,能量和响度都会减小,所以能量和响度越小的声音传播的距离越近,故 C、D 选项均错误。11.B解析: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阻断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B 选项符合题意。12.C解析:禁止鸣笛,即让发声
13、体不再发声,故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 C 正确。13.音色音调(频率)解析: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李健嗓音的辨识度高,是指李健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是通过改变弦的长度来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声的音调。14.空气柱大高解析:“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柳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用力吹柳笛,空气柱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细而短的“柳笛”内,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高。15.振动液体(水)解析:感觉喉头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水能够传声。
14、16.音调响度解析:吹口琴时,声音是由铜片的振动产生的,对不同气孔吹气,振动铜片的长短、厚薄都不同,铜片越短、越薄,振动频率就越大,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只影响音调,所以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所用力度越大,铜片的振幅越大,而振幅只影响声音的响度,故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17.闻传递信息响度解析: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闻”是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18.音调音色解析: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
15、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小号是空气柱在振动,钢琴是弦片在振动,振动的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分辨小号声和钢琴声。19.振动音调解析:在吹吸管做的笛子时,吸管内的空气柱由于振动而发声;若用手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吸管内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导致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发生改变。20.不同音色响度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
16、色不同;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同时还与声源离人的距离有关,声源离人越远,响度越小,因此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21.声源人耳传播过程解析:手枪的消声装置可以使枪击发时发出的声音减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堵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屏障、树林可以吸收声音和反射声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2.器材:玻璃瓶四个、水、木棒。演奏过程:玻璃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用木棒敲击,就能发出:dou()、ruai()、mi()、fa()。这样做的道理是: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3.一般女生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声带发声时,声带振动较快,但是振幅不大,所以音调高,响度小,听起来尖而细
17、;而男生的声带厚而宽,发声时振动较慢,但振幅较大,所以,音调低,响度大,听起来这种声音低沉而有力。24.因为蜜蜂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它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也不同,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 300Hz,频率低,音调低;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 440Hz,频率高,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25.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幅度(或振幅)控制变量解析: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时,要控制振动的振幅等其他因素相同,只是振动的频率不同,这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26.解:在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声音传播的距离:,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 s,则:,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