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概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化概论教案.doc(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语 言言 文文 化化 概概 论论序序论:语言文化概说论:语言文化概说“留心你的思想,思想可以变成言语;留心你的言语,言语可以变成行动;留心你的行动,行动可以变成习惯;留心你的习惯,习惯可以变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可以决定命运。”富兰克林一、语言文化的含义一、语言文化的含义语言是人类创制的特定的传达信息的符号系统,人类在创制和发展这种符号系统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融进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多方面的认知理解,并在特定民族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历史文化传统。在特定的语言文化传统中,人们能够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共同的心理感受和信念。语言文化就是人们通过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来传达
2、共同的文化信念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文化研究即是研究语言文化现象的学科,它与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关系密切,但又有不同。社会语言学着重语言的社会实践和应用研究,考虑的是社会不同阶层的语言使用状况;应用语言学实际交际状况入手,从认知、关联和语用原则的角度研究;语言文化则更多地从民族的、历史的、风俗和习惯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语言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广泛性和人文性的特点:1、民族性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特定的民族,或者说有其基本使用族群,虽然英语日益使用越来广泛,日益成了跨民族的交际用语,但英语也是根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部语支盎撒格鲁民族的深广的传统,后来影响波及世界,又构成了特殊的文化现象。
3、波兰柴门霍夫曾创制世界语,但缺少其使用的民族根基,因而至今不能构成社会影响,仅在学界有其价值。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是民族的语言”,“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研究语言文化,必须与其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研究相结合。2、传统性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社会生活长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语言得以全面、深刻地展现。一方面学习语言的过程,绝不是单纯的学习语言技能,而更多地是认知社会,学习文化,小孩子中呀呀学语开始,就从父母那儿开始接受文化传统的教育。另一方面,人类历史文化传统性的东西,主要凭借语言得以保存和彰显,由于时间的原
4、因,古代的文物中的实物,保存下来的很少,缺少系统,而通过语言文字记录的文化传统性的古籍却比较多,也较为系统,同时现代人也在应用这些可知可感的语言形式张扬着文化的传统,如诗朗诵和书法比赛等。3、广泛性文化象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尽管有着许多文化的定义,但人们仍说不清文化的边界在那儿,一时间,什么都成了文化,这种“泛”文化的现象,正说明文化的多元性、广泛性。语言文化也具有这样一种广泛性的特征,在语音表达的声气吐纳之间,在文字书写的行笔之间,在句法组织的行文之间,都会透露出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素养,同时文化也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能做,什么
5、不能做,文化都有着深广的制约,有人说,人类不仅仅是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中,更重要的是生活在语言世界中,确切地说,生活是语言文化的世界中,萨丕尔说:“我们之所以看,所以听,或甚至所以经验,正如我们之所以做这个或那个一样,都是我们社会的语言习惯预先安排好了一定解释的选择”。4、人文性语言是人类创制的特定的符号系统,在产生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地留下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和梦想世界的印迹,留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出来的精神和情感。一方面语言文化是人类心灵性的呈现,人类的思维、情感、意志、品质、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等都会以语言的形式多方面、多层次的显现出来,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著述和文学作品,即是语言文
6、化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情感的展现;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演进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开拓新的精神家园,人类的灵性在语言使用中,也不断创新发展着语言,语言不是僵死的制成品,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东西,创造性是语言文化人文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理解语言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文化要告知人们的是:语言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语言规定着人的行为举止,语言也在塑造着人的形象和品格。二、语言关联问题二、语言关联问题相关语言问题的理论探讨,基本点都是“语言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许多语言学家都进行的认真的研究和讨论,都有了许多各自不同的答案,无疑给我们理解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我国古代人们理解的语言是“
7、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是心志的产物;而在古印度和古希腊,语言就是法则,波尼尼把古代梵语的语法进行研究,归纳出近四千条的规则;近代欧洲的学者们开创出了历史较语法,在他们看来,语言就是比较和揭示系统关系;而现代语言学的祖师爷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结构和规则系统,人文主义学者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凡此种种,不一一道来,下面仅就几个相关问题进行说明。1、工具论和文化论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兴起和确立,语言工具论思想应运而生,索绪尔建立起一套静态的、抽象的、描写性的结构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的结构,语言学研究就是找出其结构规则,由此观念出发,语言形式的观念就自然产生。思想情
8、感是内容,语言只不过是表现形式,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文化论的基本思想是语言就是人的生活,语言就是人的存在,语言就是人本身。离开了语言生活,人即不再是人。春秋谷梁传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把语言与人的生活割裂开来思考,则会舍本逐末,或者本末倒置,或者本末不分。人不能离开语言而空想存在、发明和创造,语言是人的生命或生活状态的展现,学习语言即是在学习生活,具有更好、更多的语言能力则意味则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层次更高。2、语言和思维逻辑学是探讨思维规律的科学,可以说是研究人的思维意识和存在规律的学科,但逻辑学的方法仍然是西方传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层层分
9、解剥离,而更重要的是逻辑学建立的基础是语言学,整个逻辑学都是建立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相互浇融在一起,语言只是逻辑分析的对象和形式吗,思维能够离开语言而存在吗?二是逻辑条分缕析的、结构解析的方式真的就能说清人类的思维现象吗,或者说逻辑学说清了的那些东西真的是人类的思维现象吗?简单的说,人们不依赖学清了逻辑的知识才会思考,就象人不会依赖学会了语言的知识才会说话一样,人的语言和逻辑的能力自有其文化生活和传承的综合效能。不能否认逻辑学在清理人的思维意识方面的重要功能,但那是在单向描写方面所进行的解剖,也仅有清理的功能罢了,而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高下与
10、语言能力的高下密切关联,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人类所特有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功能,则更不是语言科学和逻辑科学所能解释清楚的。3、语言认知功能语言具有认知功能,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对现存世界的理解,就是认知世界存在的内容和方式,语言认知总存在由少到多,举一反三的功能,近年来关联语言理论的创立,就特别重视了语言认知的关联性。关联理论的目标是:“发现植根于人们心理的,可以对彼此之间是如何实现交际进行解释的隐含机制。”(Sperber&Wilson,1986a/1995:32)它从信息处理的认知特点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人们通过相关知识来推导新信息,从而理解话语,认识世界的过程。所以语言的学不仅在学习形式中学习
11、,也在语言意识中学习,人们语言能力的提高,根本上离不开使用环境,人们的语言认知能力的高下,也必须在使用环境中检验。这就涉及一个基本的问题语言意识,我们不光要学习语言的表象,更须要学会语言的意识。“学外语要用外语思维”,“学普通话要用普通语思维”,这就是语言意识。语言意识存在的基础就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决定着语言意识的内涵。而语言的综合文化意识越强的语言,语言使用中关联性越强的语言,则是越难学的语言,或者说是更具人文性的语言,或者说是更高层次的语言。三、语言文化哲学观三、语言文化哲学观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
12、一切能力与习惯。”马林诺夫基认为文化是“一群利用物质工具而固定生活于某一环境中的人们所推行的一套有组织的风俗与活动的体系”。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的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1、超自然性。超自然性。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状态中的猩猩和猿猴具有个体之间互相进行交际的能力、区别物体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科学家们用一批不同触觉和形状的用彩色塑料片做成的“语词”,代表各种物体、行为和人。受训练的黑猩猩就能把物体按颜色、大小、味道等来分类,能理解“莎拉在碟子里放一块糖”这样的句子,并照着去做。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在电子计算机上使用的词汇、语法都有限
13、的语言,受训练的黑猩猩能按规定的“语法”依次按动键钮,组成句子,提出要求或回答问题。黑猩猩之间还能通过电子计算机谈话,甚至谈不在眼前的东西,并能互相交待“任务”。在科学家的长期训练下,黑猩猩还能掌握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语汇达数百个,并能创造新的用法,如第一次看到一只鸭子,就称之为“水鸟”;第一次看到一只橘子,就称之为“橘子色的苹果”。珍尼古多尔是一个英国女青年,二十七岁时,只身深入非洲丛林,与黑猩猩交朋友,长达十多年,细致考察了黑猩猩的生活情况,写出了黑猩猩在召唤一书,产生了很大影响。她发现黑猩猩有其社会组织,会争权夺利,甚至会搞阴谋诡计,有简单的信息交换,但没有语言。动物虽然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14、,经过特殊训练也能达到相当的理解水平,但没有人类的系统语言,就没有文化传统。语言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他的超自然性。2 2、符号性符号性京剧“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古代中国服装等级规范:帝王服装为黄色,高级官员为朱红或紫色,中下层官员为青绿色,衙门差役为黑色,平民为白色,囚犯为赭色。中国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具有悠久传统的文化象征品味,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人格的理想追求;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典雅的四字格成语、世俗的三字格惯用语,都具有极强的文化符号功能,成了区别性的文化象征符号元素。而人类使用的最系统完备的符号就是语言。
15、莱斯利怀特“所有人类行为都起源于象征的使用”。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正是象征,它把人类从一个婴儿变成了成人。”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动物只能对“信号”(signs)做出条件反射,而人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symbols),由此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一系列的符号世界中,卡西尔甚至给出了人类生活的公式:“人符号(语言)世界(文化)”,他说:“我们可以说动物具有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而只有人才发展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人类在创造语言符号的同时就开始创造世界
16、,创造自身的进程。语言符号不仅拥有人的心灵,它还在一定意义上塑造着人的灵魂。任何文化都表现为一些象征符号或符号系统,也表现为人在创造和使用这些符号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语言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二就是它的符号性。3、整合性。整合性。在中国古代,“一”作为至高无上的被称为“泰一”,双作“太一”。礼记礼运中讲:“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孔颖达注:“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在老子的教诲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成了老庄哲学的最高意义,是整合世界的最高元素。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
17、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地理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告子上“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文化是由多方面要素综合而成的复杂的整体,是特定区域内的一定文化群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创造的一整套生活、思想、行为的模式。语言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三就是它的整合性。4、可变性可变性古代文体论中表述“文以代变”:先秦诸子散文、汉赋、魏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表明了语言文化随着时代生活
18、内容变化而变化。而更多的如古代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为男身,到中国后变为了女身等,这是文化的使之然也。而现代不胜枚举的流行歌、流行色、流行装、流行语等也在充分说明着文化符号的内容和功能的变化。“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变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文心雕龙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中国的智识线和外国的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并依此提出“中国之中国”(先秦)、“亚洲之中国”(汉唐以后)和世界之中国(近代)三阶段说。这也从对外交流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文化变化的现象。文化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文化交流范围的扩大而变化,语言文化的本质属性
19、之四就是它的可变性。5 5、民族性和地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从大处而言,不同的语系有不同的语言文化特征,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表象,而文化又集中的表现出民族的特征,“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这成了最基本的文化符号表征。具体来看汉语,就戏剧而言,安徽有黄梅戏、北京有京剧、浙江有越剧、陕西有秦腔,不同地域有不同地方的戏剧表演形式。就武术上而言有“南拳北腿”之说。就人的性情上而言有“北粗南细”之说。中国古代文化(战国时代)分为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西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
20、已成性,谓之俗也。”刘子风俗四川人把“头”称为“脑壳”,把“腿”称为“脚杆”,把自己的丈夫称为“我们那个老几”,把某条街称为称为“脚板街”、“狗屎街”,虽不雅,却有生活气。而吴语区的人精细,思考问题有深度,产生了许多才子佳人。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表征。文化现象总是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域中表现出不同的内容,语言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五就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第一章语言起源的文化学思考“对于他们来说,有效的是抑扬的腔调、跌宕的节奏、丰富的表情、饱满的情绪、神秘的氛围,以及由此而生的意象的幻觉,这些由心灵深处升起的东西,足以使语言发挥出无比的神力或魔力。”鲁枢元超越语言一、语言起源学说人类语言起源的问题长期
21、以来是一个复杂而古老的话题,在十八与十九世纪初期成了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但一直得不到完满的解释,后来语言学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而将之搁置下来,以致 1866 年巴黎语言学会在会章里正式宣布:“不接受任何关于语言起源的报告”。但至今仍然阻止不了人们对语言起源的探究。从古至今,语言起源的学说大致有几类:1、神授说、神授说神授说主要盛行时期为从远古至十七世纪。其主要依据来自于基督教圣经创世纪。“耶和华把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的走兽和空中各样的飞鸟,都带到那人(亚当)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
22、地起了名。”由此神仅把语言给了人而没有给其他一切的生物,语言也就成了区别人和其他一切物的标志。而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民族和众多的语言,为什么会这样呢,基督教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又说,最初“天下人的口音都一样”,他们齐心协力要修建一座城市,盖一座通天高塔,耶和华不高兴了,他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然做起了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了天下人的语言,所以那座未竣工的城池就叫做巴别(变乱之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中记载:
23、古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为了查考世界上哪个民族和哪种语言最古老,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两个刚生下来的孩子交给一个牧羊人带到没有人的地方去抚养,并且下令谁都不准和这两个孩子说话。两年后,有一天牧羊人去看这两个孩子,他们张开双臂大叫“bekos”向他奔来。牧羊人报告了法老,法老亲自听了这两个孩子的话后,下令查找“bekos”是什么话、什么意思。结果查明“bekos”是腓尼基语,意思是“面包”。于是法老相信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是腓尼基人,最古老的语言是腓尼其语。因为语言是神授的,如果不受干扰,人生下来说的话自然就是神的语言。主张语言神授的人认为原始语言和后世语言一样是尽善尽美的神的语言,是有声语言,但不同
24、的宗教则又有不同的信念,信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的语言就是希伯莱语,信伊斯兰教的的人认为神的语言就是真神安拉的阿拉伯语言,佛教是多神教,信佛教的人认为神的语言就是梵语了(古印度语)。中国关于语言的起源没有一个明确的宗教之神,但伏羲画卦和仓颉造字应该算为语言的神授说。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帝王世系中,伏羲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显赫。晋代皇甫谧所著专述帝王世系的帝王世纪,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继天而王”、“作八
25、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功业卓勋,伏羲被推为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肇始者。在传世的古代典籍中,伏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对伏羲的记载从凌乱到系统的衍化过程。因而伏羲的产生,是人们历史意识不断丰富的结果,伏羲及其赫赫功业,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层累”地造成的。事实上,伏羲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祗。而相对于神祗的伏羲,仓颉则只能算个官吏。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
26、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被尊为“造字圣人”。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尽管伏羲画卦和仓颉造字有多种多样的说法,尽管伏羲画卦和仓颉造字描述的仅是语言中的文字,但这一神话传说,也表明了中国固有的语言神授观念。语言神授说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期,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神话色彩,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标识性。2、人创说、人创说人创说主要盛行的时期是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十七世纪,现代科学已经有了初步发展,欧洲已经摆脱基督教会的愚昧统治,哲学理性主义兴起,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以往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此时变为了上帝是按人的模样创造的,由此语言也成了人的创造物。人创说本身又有多种说法。(1)理性
27、说在哲学史上,为了与“经验主义”进行对比,所以产生了“理性主义”这个术语。“理性主义”被定义为知识可以从理由与推导中得到,而与感觉,体会等无关。笛卡尔、斯宾诺萨、莱布尼兹代表了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者,例如笛卡尔,受到柏拉图的影响,认为人脑在出生以前就已经被打印上了某些天生的想法;比如对于神的概念,对于三角形的概念等,还有对于话题和原则的概念,对于矛盾以及逻辑的认识等。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一种专门用于思想的语言,它是全人类生而知之的语言。莱布尼兹在他的人类理解新篇“New Essays on HumanUnderstanding”中说:人类在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块
28、大理石,虽然每块大理石的形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适合,并准备接受根据它们的形状所进行的雕凿。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赋予了某种深层结构的原则。它使得儿童能够从最贫乏和含混的语言数据中学习语言。笛卡尔的理性是如何表现的呢,在 1629 年 11 月的一封信件中已经谈到:采用十进位系统,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如何命名所有的数字,而且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语言,或者说用“符号”来书写它们。因此,他建议创造一种类似于这个系统的新语言,一种通用的、可以覆盖人类所有思想的语言体系,而这个语言体系就是理性的显现。莱布尼兹在年轻时代最大的梦想就是寻找笛卡尔提出的,人类思想的字母和处理这些符号的数学工
29、具。虽然他懂得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的,但是他一生都没有放弃为了这个目标而思索和写作。从数学、化学、天文学以及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的符号中,他感到符号对于各种科学研究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世界上一定有一种真实的字符应该是一种宇宙通用的字符,它们不仅绝对真实,而且能够包罗人类所有的思维。1702 年,一位去过中国的耶酥会传教士伯维特(Bouvet)送给莱布尼兹一本中国的易经。其中的八卦符号唤起了莱布尼兹研究二进位小数的热情。他后来提出的为现代电脑普遍接受的概念,其灵感就是来自八卦。由于八卦中阳爻代表有,而阴爻代表无,所以莱布尼兹认为数字一代表着上帝,或者说是上帝及整个世界,而
30、数字零代表一片空虚,或者说是除了上帝以外的那个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世界。从零到一,也就是空虚到上帝及整个世界的过程,就是万物产生的过程。乔姆斯基则用自然科学中常使用的演绎方法来研究语言。他认为重要的是对语言能力加以解释。如果建立模型能对人类的语言能力加以比较充分的解释,比如对“有限的工具无限地使用”的原理加以解释,那么演绎的方法就是可取的。乔姆斯基假设在一个理想的说话听话人的大脑中存在一套语法。语言学家应该运用明确、清晰的理论精确地表述这套语法的规则和原则,也就是建立一个模拟人脑中语法的语法模型。语言学家构拟的语法模型属于科学理论,只要它与假设的人脑中的语法相吻合,它就是正确的。如何判断两者是吻
31、合的呢?这就要看语言学家的语法能否正确地生成讲该语言的人所能接受的句子并对句子的结构加以说明。乔姆斯基赞成语言先天假说并不是说人生来就能使用某种语言,而是说人与生俱来就有语言禀赋,就像鸟具有会飞的禀赋一样,不需要很多学习。实际上任何人从遗传获得的语言能力可以看作是相同的。这部分能力是进化的结果,并且是学习具体语言的基础。(2)摹声说“摹声说”首先是由古希腊哲学派别之一的斯多葛学派提出的。17 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他的语言起源一书中也力主摹声说。我国清代学者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一书中也有“字音每象物声”的主张。摹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对外界声音的模仿。根据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摹声词。鸡鸣“叽叽”,于
32、是就叫作“鸡”;鸭叫“嘎嘎”,所以就名之“鸭”;猫唱“瞄瞄”,故称之“猫”,蛙唤“哇哇”,便给它起个“蛙”的名字。“布谷鸟”在英语中是 cuckoo,读音与布谷鸟的叫声也非常相近。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数量不等的摹声词,但这并不能证明语言起源于摹声。其一,任何语言中的摹声词都是少数,靠这些少数的摹声词,根本不能形成最起码的语言系统。其二,客观世界的事物非常之多,有许许多多的事物根本无法摹声,如“太阳”。“月亮”、“火苗”、“帽子”、“大腿”、“黑夜”、“思想”、“苦恼”等是无声可摹的。其三,如果语言起源于摹声,各种语言的摹声词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汉语的“猫”,英语却是 cat。即使是象声词这种以模拟声
33、音而构成的词,各语言也有差异。例如:汉语英语咔塔click噼啪smack咯吱squelch嗖zing嗖嗖、嗡嗡singsing此三点,说明摹声说不能解释语言的起源问题,虽然通过摹声说可以解释一些词语的构词理据。(3)感叹说“感叹说”是由古希腊的另一哲学派别伊壁鸠鲁学派最早提出的,18 世界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卢梭所说的“感情论”也有此倾向。我国的一些学者在词源解释中也有采纳感叹说的。感叹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对各种感受而引起的感叹,人类的原始语言就是由这种感叹声演变而来。根据是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感叹词。但是,任何一种语言中的感叹词都数量很少,而且,语言中的主要成分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实词,
34、感叹词是表示情感的,感叹词何以衍变出各类实词,感叹说无法作出说明。因此,感叹说作为语言起源的学说是有很大缺陷的。(4)契约说十八世纪中期法国卢梭和亚当斯密主张这一学说,他们认为原始人类在没有语言之前,通过互相约定,规定了一些物体的名称,相沿成习,这样就创造了语言。语言的确具有约定性,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示什么样的事物,本质上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社会契约说或语言约定论的提出,对于揭示语言的符号性质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语言学说史上应该为其置出一席之地。但是,用社会契约说来解释语言的起源并不是很合适,因为制定“语言契约”,需要使用一定的商约工具,也就是“元语言”。原始人没有这样的交际工具,怎样“经过详细
35、考虑相互约定”。(5)劳动叫喊说“劳动叫喊说”是由 19 世纪 70 年代的哲学家诺埃利提出的。劳动叫喊说认为,语言起源于伴随劳动而发出的叫喊。这种叫喊声演变为劳动号子、并进而演变为原始语言。劳动叫喊说,把语言起源问题同劳动联系起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一般的个体的劳动叫喊声,只是减缓疲劳的本能反应,不具有语言的交际作用。集体的劳动号子,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减缓疲劳的功能,但是,“吭哈吭哈”的劳动号子要转化出语言的词,在理论上也是有较大困难的。3、进化说、进化说二十世纪初至今仍然被普遍认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科学家们开始对语言的起源问题有了兴
36、趣。他们用比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使用的更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起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从三个领域展开。(1)生物学研究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现在,有一批动物学家潜心研究人类近亲黑猩猩的语言能力,发现黑猩猩不仅可以用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简单的交际,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交流信息。美国的哈涅尔毕生研究猿类,他发现猴子能用两种不同声音分别表达“走”和“危险”的意思。洛德希娜考茨观察到一个取名“约娜”的小猩猩,可发出 23 种不同的声音,会摇头表示否定。英国女青年珍妮古多尔,独自深人非洲丛林,耐心观察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黑猩猩长达 10 年之久,写出了黑猩猩在召唤一书。她发现,黑猩猩
37、可以用不同声音来招引同伴、取得联系、求欢异性、通报危险、发出警告、进行威胁。如用急促而不断重复的“呼呼、哇哇”声引起同伴注意,用“呜呜”声表示悲哀,用“呜啦”声表示恐惧。黑猩猩的“体态语”也较发达,会拍肩以示友好,会伸掌乞讨食物或乞求抚慰,会紧搂其他猩猩以求保护,紧闭嘴唇是将发动进攻的威胁信号,呢牙露齿是惊恐或极度愤怒的表示。在动物界中,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大约是最具语言才能的了。经过训练的黑猩猩,可以利用手指语或符号学习一些语汇,甚至可以创造一些新鲜的用法。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凯洛克夫妇把 7 个月的雌性黑猩猩“古娃”同其 10个月的男孩一起抚养,古娃连一句话也没学会。1951 年美国
38、的海斯夫妇收养了一头取名“维基的黑猩猩,悉心照料,精心教话,历时 6 载,维基学会了数数和“爸爸、妈妈、茶杯、起来”等几个词,但发音很不清楚。黑猩猩的发音器官同人类差别太大,难以发出人类灵活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各种语音,学不会有声语言。1966 年,美国的加德纳尔夫妇教 6 个月的雌性黑猩猩“沃秀”学习美国聋哑人的手势语,这种手势语在英语口语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包含口语所必需的逻辑内容。严格训练 3 年,沃秀掌握了 85 个手势语词;9 年学得 250 个词。令人关注的是,沃秀有一定的造词能力。它第一次见到鸭子,称为“水鸟”,第一次拿橘子,称为“橘色苹果”;用已学得的“水、鸟、橘色、苹果”构成新词。
39、弗茨训练的一头名叫“露茜”的黑猩猩更有趣。露茜不仅自造“喝水果”来表示西瓜,而且还能分出“搞痒了露茜”和“露茜搞痒了”的不同,似乎具有分辨不同语序的朦胧意识。大约与弗茨同时,普莱马克夫妇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塑料片作语言符号的代用品来训练一只名叫“萨拉”的黑猩猩。当教会“巧克力糖”和“颜色”两个符号,并告诉它“褐色”即“巧克力糖的颜色”之后,不拿巧克力糖给它看,萨拉也能从一堆五颜六色的小圆盘中挑出褐色小圆盘。这似乎说明萨拉可以谈论不在眼前的事物,并能通过语言进行学习。萨拉还具有理解复合句的倾向。当对它发出“萨拉、香蕉、提桶、放”的指令,它会从水果中选出香蕉,从容器中选出提桶,并把香蕉放人提桶中。
40、据称,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训练,萨拉能掌握“和、或、同、异、如果”等抽象的甚至是意义十分虚灵的词。70 年代,美国耶克斯灵长目地区研究中心的兰纳等人,再次更新研究方法,用计算机控制的键盘来训练黑猩猩,发现黑猩猩具有一定的造句能力。现在,美国在俄克拉何马建立了一所灵长目研究所,把一些学过美国聋哑人手势语的黑猩猩集中了起来,发现它们竟慢慢开始用手势语交际。下一步准备放它们回丛林,并期待它们生儿育女,目的是观察黑猩猩能否把手势语传授给它们的同伴和后代,以判定黑猩猩是否具有文化传授能力。对黑猩猩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黑猩猩可以滋生出语言能力的萌芽,可以极其艰难地极其有限地学会些十分初级的人类语言的代用品,但需
41、要人类的帮助。虽然,动物的交际与人有重大差异,但是,由此也可窥到人类语言的最初发育点。灵长目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展出极为简单的语言能力。(2)考古学研究有声语言的出现,必须具各两个条件:一是发音系统必须能够发出清晰的语音;二是有一定发达程度的思维能力。不能清晰地发音,就难以用声音准确地传达信息;不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形成一定的语义。一些考古学家通过测量古人类化石的脑容量来判断思维发展的水平,从而推断语言起源的相对年代。分期代表类型年 代脑容量(毫升)早期猿人东非人300200150 万年前600800晚期猿人北京人20015040/30 万年前7801075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302
42、05 万年前13001350晚期智人山顶洞人515 万年前1400现代人1500研究发现,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脑容量为 1400 毫升,现代人的脑容量为 1500 已经相差不多。从脑容量可以推测,晚期智人可能已经具有了产生用言所需要的思维水平。美国科学家利伯曼曾经利用计算机模拟属于早期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的发音系统,认为尼安德特人还无法清晰地发出aiu这三个最基本的元音。语言类型学的研究表明,这些元音是有声语言不可能没有的,并认为是构成初始语音系统的“语音三角”。(3)儿童心理学研究科学已经证明,个体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种系发生发展的一个缩影,比如人的胚胎发育,几乎是重复由细胞发育成动物再
43、发育成人的整个生命的进化史。幼儿的语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缩影。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手势语和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声音交际手段,比如想要摇铃就用手去指摇铃,饥了就哭,饱了就笑。细心的父母会从这些手势和哭笑声中了解孩子的愿望。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同黑猩猩的语言是极其接近的。到了一岁左右,孩子就开始说单词句,后来又发展出双词句,到了三岁左右就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交际,在学龄前就基本上掌握了口语系统。当然儿童学习语言,是在成人引导下进行的,而人类创造语言是一种无师的摸索,二者之间显然会有诸多差异。但是,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显示,语言是进化的产物,是从第一信号系统的声音进化为第二信
44、号系统的。二、语言起源的断想(1)语源起源的推想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旧石器时代延续了近 300 万年,在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社会的发展异常缓慢。但是,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突然加快。这种突然加快的发展步伐,意味着这时人类获取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魔力般的东西,这种东西很可能就是语言。把这些不同学科的研究结果放在一起考察,形成了当今人们对语言起源问题的新认识。有声语言产生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既不是神授的,也不是在短时期内由人造出来的。在晚期智人之前,猿人或原始人已经可以用比黑猩猩的叫唤声更复杂一些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
45、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些声音也逐渐清晰起来,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语流,于是真正的语言也就产生了。人类语言由动物似的叫唤声进化而来,是依据现代科学提供的新资料作出的关于语言起源的新构想,而不完全是主观拟测。当然它还不是最后的结论,随着科学的新发展和有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对这一科学之秘的解答会有新的发展。(2)语言起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人类感受、认识客观事物能力的丰富和提高,具有了初步的联想、分类、概括能力,就是说生活范围领域的不断扩大,包括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空间的拓展,必然引发早期的人类的区别、归类和概括能力的逐步提高;二是人类的喉头、口腔和声道必须能进化
46、到能发出清晰的声音,由于人的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和学会用火等条件的改善,必然从生理上逐步改变、并丰富人的发音功能和所能发出较多的音型;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如人口的增多,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不同部族之间的交流等,使得早期人类“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恩格期在 1876 年自然辩证法中说道:“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47、3)最初的语言形态。早期语言从形态上应该有四个特征。一是模糊性,人类发出的音型仍然比较少,音义联系仍然不太稳定,更多时候表现为简单的呼叫,更谈不上系统的音与义关系;二是态势性,人们说话时总是伴随着手势和躯体的行为动作,所谓“言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加上身体动作,明确表达的意义,帮助交流沟通;三是具象性,最初的词汇常常与具体物象、动作联系紧密,具体名词、动词较多,而抽象的形容词和虚词较少,如有许多具体的表示“公马、母马、老马、小马、花马、黑马、白马等具体的词,但没有“马”的总概念;四是表情性,早期语言的表达感情的要素甚至高于表意的要素,人们总是把喜、怒、哀、乐等感情融在表达意义的过程中
48、,极富表演性。三、语言起源的文化学思考1、语言的起源标示着人的觉醒在语言起源的最初阶段,语言尚未充分形成,人们在互相传达信息,相互交际的东西,必然是人类的情感,即对大自然各种现象和事物的喜、怒、哀、乐而发出的呼叫。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人类言语源于某些具有单纯情感性质的音节”,即遍及于整人有机界的那种由于不安、痛苦、饥饿、畏惧、恐怖而发出的叫喊。卡西尔明确指出:“人类语言可以归溯到自然赋予一切有生命物的一种基本的本能:由于恐惧、愤怒、痛苦或欢乐而发出的狂叫。”但仅此而已仍然不够,人与动物仍没有区别,卡西尔进一步指出“例如,一些声音的组合,如果能和着某种旋律来唱,而且在击败或杀死敌人后用作欢庆胜利
49、的赞歌,就可能变成代表那个杀敌英雄的专有名称。通过这种表达隐喻地转移到似的情况,人类语言就和以发展下去。但恰恰正是这个隐喻转移一语概括地包含了我们的全部问题。这样的转移意味着,以前一直只是强烈情感的无意流露和吼叫的音调,正履行一个全新的任务:它们在作为传达确定意义的符号而被使用。”声音一旦被赋予了意义,原始的先民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可为或不可为,期待的达成或无奈,得或失的欢喜与悲怆,都具有了全新的意义,歌舞、图腾、祭祀、美感等文化要素随之产生。语言起源的感叹说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诠释了文化的相依相随。但人类的不仅限于自身的情感渲泄,还需进一步拓展对世界的认知,由周围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声
50、音联想则成了最容易做到的事,由鸟、猪、狗、马、牛及大自然各种物象发出的声音,再由口模拟发出相似的音调,并被赋予特定的意义联系,由此也逐步开启了对大自然的认知空间,从而也增进了自我意识的空间,也就是说语言起源在走着一个由简单语调到意义确立,从情感到理性的过程。所以叶斯柏森在语言它的本质、发展与起源一书中提出语言起源四个学说:摹声说或哮说、感叹说、拟声说和劳动呼喊说,都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语言起源的人的主体能力提高与空间拓展,标示着人的自我觉醒意识的初步达成。这可以算作原初意义上的“心动”。2、语言起源标示着人的社会文化的开端语言的产生,一个更本质的东西就是:人的需要。即恩格斯所说“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