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分析讲解学习.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75554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分析讲解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分析讲解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分析讲解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分析讲解学习.ppt(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分析二、银翘散证二、银翘散证基本药物:基本药物:薄荷5g牛蒡10g荆芥5g豆豉10g桔梗5g生甘草5g银花15g芦根30g竹叶10g功效: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适应证:适应证:发热较高,39上下,扁桃体红肿,咽部赤红者。加减:加减:咳嗽者:加生枇杷叶。恶心者,加竹茹、藿香。小便短赤者,加滑石、山栀。不恶寒者,去荆芥。按本方谓辛凉平剂,治风温发热,微恶寒,无汗。银花、连翘既清热解毒,又能解表透邪,荆芥、薄荷、牛蒡子、豆豉疏风解表,桔梗、生甘草利咽喉,芦根肃肺以清上焦。三、柴胡清宣汤证三、柴胡清宣汤证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柴胡5g炒黄芩5g连翘10g芦根20g焦山栀6g荆

2、芥5g炒牛蒡子5g桑叶5g薄荷5g通草5g功效:功效:和解,清宣,退热。适应证:适应证:发热较高,一般在39以上,时热时寒,夜热较甚者。加减:加减:鼻闭咳嗽明显者,加前胡、杏仁、川贝母。呕吐者,加姜半夏、姜竹茹。咽痛、扁桃体肿大者,加射干、知母、胖大海、银花。按本方为老师自拟方,源于伤寒论和解之法,以柴胡、黄芩为主药,加入辛宣透表清热之剂组方。柴胡苦辛微寒,能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利,黄芩苦寒泄热,二药合用,可和解少阳之邪热。薄荷、桑叶、荆芥、炒牛蒡乃辛凉中配少量辛温之品,既利于疏风透邪,双不违辛凉之旨。山栀清泄肺热,芦根、通草甘、微寒、清热利尿,可使邪热从小便而出。四、新加香薷饮证四、新

3、加香薷饮证基本药物:基本药物:香薷4g川朴4g扁豆6g银花6g连翘6g黄芩6g柴胡5g功效:功效:祛暑解表,清热化湿。适应症:适应症:暑温夹湿,复感于寒症。发热39以上,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加减:加减: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再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清热;偏湿重加佩兰、霍香、豆豉祛暑利湿;呕吐加竹茹降逆止呕;大便溏薄加葛根、苍术清肠化湿。按本方出自温病条辨主治夏月感寒,暑湿内蕴,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脉数。香薷发汗解表化湿;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暑;厚朴行气和中,理气除痞

4、;扁豆健脾和中,利湿消暑。老师加柴胡、黄芩意在少阳之邪热。五、蒿芩清胆汤证五、蒿芩清胆汤证基本药物:基本药物:青蒿10g炒黄芩6g姜竹茹9g碧玉散9g姜半夏9g陈皮6g赤茯苓6g炒枳壳6g功效:功效:清胆利湿,和胃化痰。适应证:适应证:夏季感冒发热,体温39以上,寒轻热重,或高热不退,朝轻暮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吐黄涎,鼻不闭,咳嗽不多,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者。加减:加减:发热伴鼻闭咳嗽者,加荆芥、薄荷、炒牛蒡、前胡、桔梗。发热伴尿短赤者,加芦根、通草、淡竹叶。热甚者,加银花、连翘、焦山栀、生石膏。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玄明粉或大黄。纳呆苔厚者,加藿香、佩兰、神曲、麦

5、芽。发热伴头痛、畏寒无汗者,加香薷、川朴、扁豆。小儿夜寐啼器者,加蝉衣、钩藤。按本方是通俗伤寒症俞氏经验方,针对江南的气候温暖潮湿,入夏以后暑湿尤甚,暑湿之邪容易侵入人体,留恋胆经,损伤脾胃功能而设。方中青蒿味苦气香、清芳透络,能从少阳领邪外出,配合黄芩、竹茹等内清胆热,橘红、半夏、桔壳化痰和胃,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暑为火热之邪,故加连翘、芦根、山栀加强清热泻火、解毒作用。暑湿发热,往往热退后又上升,反复发作,此乃热退湿未清,湿郁化热之故,所以清除湿邪是退热的关键。六、典型案例六、典型案例孔某,男,6岁,因“反复发热3天,伴咽痛”于2012年7月16日就诊。患儿3天前因受寒后发热,伴咽痛,

6、体温晨低暮高,经外院西医抗生素输液治疗三天,高热仍不退。昨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刻下见仍发热,口渴面赤,恶寒无汗,息粗,口气臭秽,小溲黄,大便两日未行。查体:T39.5R27次/分P108次/分双侧扁桃体II。肿大,可见脓点。舌红苔白腻,脉浮而数。血常规示WBC1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1。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乳蛾。此乃暑湿袭表,入里郁而化热。治宜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用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5g川朴5g扁豆6g银花6g连翘9g黄芩9g柴胡5g淡竹叶3g芦根10g薄荷后下5g焦山栀9g三叶青10g。服药三剂症热退,偶咳,便通小溲正常,舌红苔转薄,脉细略数,此乃余热未尽,

7、阴液已伤。改沙参麦冬汤加浙贝、忍冬藤、山楂、炒谷芽三剂善后收功。体会:体会:发热为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多由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咽部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西医常用的退热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其虽有见效迅速的优点,但是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且退热后极易复升,疗效不佳。中医中药对此症有良好的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少。林老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颇有心得。根据辩证,常灵活选用以上5个方剂,或单用,或组合运用,每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在治疗以上方证时,必须注意:辨证是关

8、键:因时因地制宜是辨治外感疾病的基础,外感发热是由六淫致病,又与气候、季节、时令密切相关,因此常呈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六淫邪气以风、火、暑、湿为主。辩证准确、方药对证是取得疗效的前提,正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暑痉中说:“小儿肤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耐三气发泄。邪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外感发热病势多急,需积极把握治疗时机。注意邪有去路:山栀清泄肺热,芦根、通草甘、微寒、清热利尿,可使邪热从小便而出。重脾胃保护,切忌辛燥猛烈药物:在治疗期间要注意扶助患儿生生之气。不论病中和病后,合理调护均有利于康复。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靠脾胃化生精微之气以充养。老师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之气,切勿使之损伤。末期佐以养阴: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热病更易伤阴,故末期佐以养阴。用知母、玄参等养阴之品。及时中病即止:小儿由于脾胃不足,运化失司,易引起食积内热,内热又易外感,故小儿发热多为内热外感,在临床治疗中,解外感之邪的同时应注重清小儿里热,但切不可太过,以免伤津伤胃,务必做到中病即止。谢谢 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