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药.ppt(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九节第九节n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药药n n一抗结核病药n n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某一器官,亦可累及多个脏器。结核病中肺结核最为常见,其次是淋巴腺结核、肾结核、骨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常用的抗结核病药(antinitubercu1osisdrugs)可分为第一线和第二线药两类。第一线抗结核病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定、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它们的疗效好且毒性较小,能有效地治疗大部分结核病;第二线抗结核病药包括对氨水杨酸、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等,此类药物或因疗效n n较差,或因毒性较大,仅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或与
2、其它抗结核药配伍应用。n n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联合用药和督导服药。联合用药可防止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督导服药,即在医护人员监督下服药,以确保病人完成全疗程,达到彻底治愈。目前广泛采用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为主要药物的6个月短程疗法以及利福平、异烟肼为主的9个月短程疗法;通常在上述疗法的开始2个月加用乙胺丁醇。n n异烟肼isoniazidn n(雷米封,rimifon,INH)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g/ml,本品对生长旺盛的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它易于渗入细胞内,故对胞内的结核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本品对实验性结核病疗效极佳,明显优于链霉素。n n【临床药动学】n n口服或
3、注射均易吸收,口服常用量后12小时血浆浓度可达峰值。INH穿透力强,广泛分布于肝、皮肤、肺、脑和肾中,易于扩散至全身的组织细胞和体液中,可渗人纤维化或干酪样病灶及淋巴结,亦能进入吞噬细胞内。在关节腔、胸腔和腹腔液内的浓度相当高。脑脊液中的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20,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的浓度可与血浆中的浓度相似。主要在肝内代谢成无活性的乙酰异烟肼和异烟酸,代谢产物及少量未代谢药物经肾排出。INH的乙酰化率明显受遗传基因n n影响,根据乙酰化速率可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两种。前者t1/2为70分钟,后者t1/2为2小时。中国人慢代谢型者约占256,快代谢型者约占493。n n【适应证】n n主要用于各
4、型肺结核的进展期、溶解播散期、吸收好转期,尚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等,包括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本品单用可适用于结核病的预防,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以增强疗效和减少耐药菌的出现。此外可用于治疗痢疾、百日咳、麦粒肿等。n n【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n n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治疗量时发生较少,有报道2000名用药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4%。n n1周围神经炎如果不同时应用维生素B6,每日剂量在6mg/kg时,周围神经炎发生率约为20%。应用维生素B6有防治作用。这可能由于INH的结构与维生素B6类似,竞争相同酶系统妨碍维生素B6吸收,或二者结合促进排泄,导致维生素B
5、6缺乏所致。预防性应用维生素B6可防止周围神经炎及其它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发生。n n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中毒性精神病可能与该药引起的维生素B6缺乏,谷氨酸脱羧酶活性降低,导致氨基丁酸(GABA)生成受阻有关,表现为失眠和精神兴奋兴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抽搐、昏迷和中毒性精神病。癫痫和精神病患者均应慎用。n n3.肝损害较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致肝细胞损伤、黄疸,严重者出现多发性肝小叶坏死、甚至引起死亡。服用本品的病人中约有12%出现转氨酶升高。用药期间应每月检查肝功能,肝病者慎用。肝损伤机制尚不清,可能由于INH的代谢产物乙酰肼与肝脏蛋白n n质结合引起肝坏死有关,故快乙酰化者可能更易受损。n n4变
6、态反应可见各种皮疹、发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多发生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个体。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与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有关的脉管炎,停药后可消失。n n5关节炎综合征少数病人出现背痛,膝、肘和腕关节痛等症状。还可见排尿困难等。n n【剂量与用法】n n治疗结核病:口服,成人每次0103g,g。对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每次0.203g,1日3次。静注或静滴:对较重度浸润结核,肺外活动结核等,每次0306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20 40ml,缓 慢 推 注,或 加 入 250500ml输液
7、中静滴。胸腔内注射治疗局灶性结核等局部应用:每次50200mg。n n治疗细菌性痢疾:每次200mg,1日3次,连服37日。n n3治疗百日咳:1日按1015mgkg,分为3次服用。n n4治疗麦粒肿:1日按410mgkg,分为3次服用。n n【相互作用】n n可加强香豆素类抗血凝药、某些抗癫痫药、降压药、抗胆碱药、三环抗抑郁药等的作用。n n抗酸药尤其是氢氧化铝可抑制本品的吸收,不宜同服。n n利福平rifampinn n(rifampicin)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利福平抗菌谱广泛,有强大的抗结核杆菌作用,体外抑菌浓度为0.00502g/ml,它能加强链霉素和INH的抗菌活性,兼有
8、抑菌和杀菌作用,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对实验性结核病疗效与INH相似,而比链霉素强;对麻风杆菌也有明显作用;对多种G(+)和G(-)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一些阴n n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对衣原体和某些病毒也有作用。本品抗菌作用的机制为特异性抑制细菌体内依赖DNA的RNA多聚酶,抑制此酶反应的起始过程,从而阻碍mRNA的合成。对人体细胞内的RNA多聚酶无影响。高浓度的利福平也能抑制病毒的依赖DNA的R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n n细菌对利福平迅速产生耐药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菌的RNA多聚酶性
9、质发生改变所致。对利福平耐药的细菌的毒力也减弱。n n【临床药动学】n n口服600mg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但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9。广泛分布到全身许多器官和体液,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也可渗人吞噬细胞杀灭胞内结核杆菌。此药从胃肠道吸收以后,很快经胆汁排入小肠,随后进行肠肝循环。主要在肝中代谢,其去乙酰化型代谢物的抗菌活性相当于原形药物的1/10。t1/2为155小时,肝功能不全时可延长t1/2。利福平对肝微粒体药酶有诱导作用,每日连续用药,其本身血药浓度可逐渐下降,t1/2亦缩短。服药n n期间,尿、粪、唾液、痰、泪液和汗液等呈桔红色(为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颜色),宜事先告
10、知病人,防止引起恐慌。n n【适应证】n n本品常与其他耐结核药联用治疗各型结核病,为防止产生耐药性;亦用于治疗麻风病和抗药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本品在胆汁中浓度高,可用于严重的胆道感染。n n【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n n1.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胃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还可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细胞增多、脱发、头痛、疲倦、蛋白尿、血尿、肌病、心律失常、低血钙等反应。n n2.可引起多种过敏反应,如药物热、皮疹、急性肾功衰竭、胰腺炎、剥脱性皮炎和休克等,在某些情况下尚可发生溶血性贫血。n n3.个别病人可出现肝功能受损、肝损害,可见黄疸、肝大,停药后可恢复。有报道在50万用药
11、患者中有16人因此而死亡,故应谨慎。肝损伤在正常肝功能者罕见,在慢性肝病、酒精中毒患者和老年人单用利福平或与异烟肼联用时,肝损伤发生率增加。肝功能n n不全者慎用。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及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禁用。婴儿、一般肝病患者和妊娠3个月以上孕妇慎用,用药期间应检查肝功能。n n4.服药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显桔红色。n n5.食物可阻碍本品吸收,空腹服药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常见,但一般不严重。个别病人可见疲乏、嗜睡、头晕、头痛和运动失调等。n n6.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畸作用。n n【剂量与用法】n ng,于早饭前服用,疗程半年左右;112岁儿童1次量为10mgkg
12、,1日2次,新生儿1次5mg/kg,1日2次。n n2其他感染1日量0.61g,分23次给予,饭前1小时服用。n n3沙眼及结膜炎0.1滴眼剂,1日46次,治疗沙眼的疗程为6周。n ng加TMPO.2g,1日2次,连用1日。n n【相互作用】n n1利福平是肝微粒体酶的强诱导剂,它能使许多药物(洋地黄毒甙、奎尼丁、普奈洛尔、美托洛尔、维拉帕米、氯贝特、茶碱、氟烷、美沙酮、巴比妥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抗凝剂、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避孕药、氟康唑、酮康唑和环孢素)的半衰期缩短,降低这些药物的药效。n n2延缓对氨水杨酸吸收,若二药同时服用,应间隔812小时。n n与异烟肼联合使用,对结核杆菌
13、有协同的抗菌作用。但肝毒性也增强,应予以注意。与对氨基水杨酸钠合用也可加重肝毒性。n n4与乙胺丁醇合用有加重视力损害的可能。n n利福定rifamdinn n利福定是我国首先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半合成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本品口服迅速吸收,24小时血药浓度即达峰值。体内分布以肝脏和胆汁中浓度最高。本品的抗菌作用及不良反应均与利福平相似。抗菌谱与利福平相似,对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对麻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眼病毒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品它对结核杆菌和麻n n风杆菌的作用比利福平强。临床用量为利福平的13时,可获得近似或较高的疗效。本品与利福平有交叉耐药性,故不适用于利福平治疗无效的
14、病例。与INH、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和氨硫脲等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并延缓耐药性的产生。n n用于治疗结核病和各型麻风病,也可用于其它敏感菌所致的感染,以及砂眼、急性结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等。n n乙胺丁醇ethambutol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乙胺丁醇是人工合成的抗结核药,对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对耐INH和链霉素的结核杆菌也有效。其抗菌机制可能与二价金属离子(如Mg2+)结合干扰细菌RNA的合成有关。单用时可产生耐药性,但较缓慢。与其它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n n【临床药动学】n n口服吸收迅速,24小时血浆浓度即达高峰,广泛分布于全身。一般情况下在脑脊液n n中药物浓度较低,但
15、脑膜炎时可达有效浓度。部分在肝中代谢。50以原形经肾排泄,其余以代谢产物形式经肾脏排出,t1/2为34小时。n n【适应证】n n主要用于治疗各型结核病,特别是经链霉素和INH治疗无效的病人。由于治疗量毒性小,耐药性产生慢,目前已有取代对氨水杨酸的趋势。n n【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n n1视神经炎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视神经炎,引起弱视、视野缩小和红绿色盲等。其发生率与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目前所用治疗量已很少见,即使出现也很轻微,停药后可恢复。应定期检查视力。n n2一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n n偶见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及高尿酸血症。可表现为下肢麻木、关节炎、粒细胞减少
16、,高尿酸血症、精神症状(幻觉、不安、失眠)、肝功损害等。有痛风史者、老年人、n n孕妇、肾功不全者慎用,婴幼儿禁用。n n4糖尿病患者必须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方可使用本品。已发生糖尿病性眼底病变者慎用,以防眼底病变加重。乙醇中毒者禁用本品。n n【剂量与用法】n ng,每日O.50.75g。也可开始时每日服25mg/kg,分23次给予,服药至第8周后减量至1日15mgkg,分为2次。在长期联合用药方案中,本品可1周服用2次,1次50mg/kg。n n链霉素streptomycin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一般为05mg/L。链霉素对
17、许多G(-)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肠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布鲁菌属、巴斯德杆菌属也具抗菌作用,但由于耐药菌株广泛存在,链霉素已不适宜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链霉素对多数G(+)球菌的抗菌活性差。在常用剂量对肠球菌属无抗菌作用,但与青霉素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而具杀菌活性。各种链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厌氧菌n n对本品均耐药,非典型分枝杆菌对本品亦大多耐药。n n【临床药动学】n n口服不吸收。肌注后,血药峰浓度于3045分钟内达到。肌注051g后,血药峰浓度可达2040mgL,g,有效浓度可维持12小时。注射后24小时内,有3090的药物以原形从肾排出。t1/2随年龄增长而延长,年轻人t
18、1/2为23小时,40岁以上者可延长到9小时或更长。肾功衰竭患者t1/2可延长至50110小时。链霉素很容易渗入腹腔和胸腔,有炎症时渗透性增强,其浓度几n n与血药浓度相等。常用剂量时药物可渗入结核性脓腔中,甚至在干酪化脓腔中也可达到有效浓度。链霉素可透过胎盘进入羊水和胎儿循环中,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n n【适应证】n n主要用于结核病初始阶段,与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等联合应用。n n本品可单独用于兔热病,疗效良好,疗程6天。n n与四环素联合为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亦可用于布鲁菌病。n n由于临床上耐药菌株的普遍存在,目前链霉素已很少用于治疗其它G(-)杆菌感染及尿路感染。n n【
19、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n n见第七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n n【用法与剂量】n n肌注,成人每日0751g,分12次用,严重感染者可加至每日2g,但疗程不宜超过一周。40岁以上需较长时间应用链霉素时(如结核病),以每日075g为宜。儿童每日1530mgkg,分2次;长期应用于结核n n病治疗时宜每周给药23次,每次20mgkg。新生儿及早产儿每日1020mgkg。n n吡嗪酰胺pyrazinamide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本品在体外微酸条件下有杀菌作用,在体内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较INH、链霉素和利福平弱,但较对氨水杨酸钠(PAS)强。单用时可迅速产生耐药性,与INH和链
20、霉素无交叉耐药性。n n儿每日1020mgkg。n n吡嗪酰胺pyrazinamide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本品在体外微酸条件下有杀菌作用,在体内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较INH、链霉素和利福平弱,但较对氨水杨酸钠(PAS)强。单用时可迅速产生耐药性,与INH和链霉素无交叉耐药性。n n【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n n长期应用可致肝细胞损伤,若每日用药3g,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5%,黄疸发生率为23%,极少数患者因肝坏死而死亡。应当在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每月检查肝功能,肝病者应慎用。抑制尿酸排泄,有诱发痛风可能,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血中尿酸。偶有皮疹、药热、光过敏等变态反应发生。有报
21、道,用药过程中可发生严重咯血。n n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para-aminosalicylaten n(PAS-Na)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本品通过抑制结核杆菌合成对氨基苯甲酸过程,产生抑菌作用,抗菌作用较链霉素和INH弱,单用时对结核病无效,与链霉素或INH联用均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延缓耐药性发生。本品还有抑制甲状腺摄取碘的作用。及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n n【临床药动学】n n口服吸收良好,Vd为0.23L/kg。主要排泄n n途径为肾脏,约80%的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经肾脏排出。t1/2约1小时。n n【适应证】n nPAS属二线抗结核药,与INH和链霉素等合用增强疗效,延缓
22、耐药性产生;也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于甲亢合并结核患者较适用,在用碘剂无效而影响手术时,可短期服本品为手术创造条件。n n【不良反应】n n对氨水杨酸毒性小,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1030。n n1胃肠道刺激症状较常见,饭后服用或与食物或抗酸药同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n n2本品乙酰化物代谢产物溶解度低,经肾排出时,在尿中浓度较高,少数病人可析出结晶损害肾脏。加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防结晶尿。偶见肝脏毒性,引起转氨酶升高。肝肾功障碍时应慎用。n n3偶见过敏反应和干扰甲状腺摄取碘,使腺体肿大,停药后可恢复。n n【剂量与用法】n n1口服:每次2g,1日812g,饭后服,小儿每日200300m
23、gkg,分4次服。n n2静脉滴注:每日412g(先从小剂量开始),以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液溶解后,配成34浓度滴注,小儿每日200300mg/kg。n n3胸腔内注射:每次1020溶液1020毫升(用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n n甲亢手术前:1日8g,分4次服,同时服用维生素B和C。服药时间不可过长,以防毒性反应出现。n n【相互作用】n n1与利福平合用,可明显抑制后者的吸收,两者不宜同时口服。n n2注射用溶液宜新鲜配制,并于24小时内应用,药物变色后不宜使用。n n3本品干扰利血平的吸收,二药合用时,至少需相隔6小时。n n4与异烟肼合用时,可因酶抑作用使后者代谢减少,血药浓度升高,
24、在慢乙酰化型者中可因而增加毒性,应予注意。n n卷曲霉素capreomycinn n卷曲霉素属多肽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产生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抗结核作用较INH弱。单用可产生耐药性,与卡那霉素和新霉素有交叉耐药现象。临床用于复治的耐药病例。使用链霉素无效的患者,改用卷曲霉素往往有效。n n不良反应与链霉素相似。可有显著的肾毒性,表现为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蛋白尿、管型尿、肾功障碍等。可引起听力与前庭功能障碍,一般在用药至24月可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听觉损害则较少见。有一定的n n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也可产生过敏反应。儿童及孕妇应禁用,哺乳期应慎用。细菌对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和其
25、他同类抗生素(如紫霉素)间可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n n环丝氨酸cycloserinen n环丝氨酸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但作用较弱,对结核病的疗效也较低,单用可产生耐药性,但比其它抗结核药发生缓慢,与其它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其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从而使细胞壁缺损。本品口服吸收迅速,34小时后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n n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近似。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约35被代谢。本品与其它抗结核药伍用,主要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或对其他抗结核药不能耐受者。n n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嗜睡、眩晕、震颤、反射亢
26、进、抑郁等。偶见惊厥和中毒性精神病,有癫痫或精神病史及肾功不良者不宜使用。n n二、抗麻风病药n n氨苯砜diaminodiphenylsulfonen n(dapsone,DDS)n n氨苯砜和苯丙砜(solasulfone,phenprofone)均 属 砜 类(sulfone)化合物,是目前重要的抗麻风病药物。苯丙砜是氨苯砜的前体药。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氨苯砜(DDS)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机制均与磺胺类相似,其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n n【临床药动学】n n氨苯砜从胃肠道吸收缓慢而完全,48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060,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易存留于皮肤
27、和肌肉,特别是肝和肾中,病变部位皮肤中的药物浓度远比正常皮肤为高。DDS在肝内乙酰化,代谢物主要经肾排出,部分药物可经胆汁排泄,经小肠再吸收,延长在体内的存留时间,t1/2可达2030小时。服用期间应周期性地中断药物,以免出现蓄积中毒。n n【适应证】n n主要用于麻风病的治疗。麻风病人用药36个月后自觉症状改善。鼻、口和咽喉等处的病变好转较快,皮肤病变恢复较慢。约需时13年,细菌逐渐消失。瘤型麻风患者细菌消失所需时较长,甚至服药5年后,半数瘤型麻风病人涂片检查仍可为阳性,因此应坚持长期用药,不得随意减少剂量或过早终止治疗。瘤型和结核型麻风病患者,在达到治疗标准后,继续巩固治疗时间不得少于5年
28、。为了减少和防止毒性反应,用药时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增至最适剂量。n n近年来有报道,本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等有一定疗效。n n【不良反应】n n1常见不良反应是溶血性贫血和发绀,G-6-PD缺乏者尤易发生,大剂量应用时,发生率几乎可达100%。n n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常见。在红细胞内还可见到海恩茨氏体(HeinzBody)。n n3胃肠道反应及头痛和周围神经病变(认为后者系由于轴突退行性变所致);也有诱发药热、皮疹、血尿和精神病的报道;偶见致命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n n4可引起瘤型麻风病加剧。称为“砜综合征”(sulfonesyndrom),表现为发烧、不
29、适、剥脱性皮炎、黄疸伴肝坏死、淋巴结病变、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贫血等。出现轻度“砜综合征”一般不需停药,症状严重者酌情减量或停药,可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或糖皮质激素类制剂进行治疗。沙利度胺有严重的致畸胎作用,孕妇禁用。n n5治疗中须定期检查血象和肝肾功。严重贫血、肝肾疾患、对砜类过敏者及有精神病史者禁用。n n【剂量与用法】治疗麻风病口服,1次50100mg,日100200mg。可于开始时每日口服12.525mg,以后逐渐加量到每日100mg。由于本药有蓄积作用,故每服药6日后停药日,每服10周停药2周。必要时可与利福平每日600mg,mgkg。n n其他治疗红斑狼疮:
30、1日100mg,连用36月。痤疮:1日50mg;银屑病或变应性血管炎:日100150mg;带状疱疹:1日3次,1次25mg,连服314日;糜烂性扁平苔癣:日50mg,连用3个月。上述应用,均应遵循服药6日停药1日的原则。n n氯法齐明c1ofaziminen n(氯苯吩嗪lampreneB663)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氯法齐明对麻风杆菌有杀菌作用,它能抑制DNA的模板作用,可在几个月内使麻风杆菌消失,应用合适剂量时也表现抗炎作用,治疗麻风病效果比较稳定而且能控制反复发作的急性麻风反应。n n【临床药动学】n n口服能吸收,肌内注射吸收缓慢且不规则,吸收后可沉着于皮下组织、单核吞噬细胞系
31、统。n n【适应证】n n用于治疗瘤型麻风和界线型麻风,6个月后呈现一定的细菌学和临床疗效。由于该药尚具有抗炎作用,应用时不易引起急性麻风反应,即使发作,持续时间亦短暂。故适用于其他抗麻风药引起起急性麻风反应者,以及对砜类药物有过敏或对砜类药物产主耐药性者。n n【不良反应】n n本品副作用较小,常见的不良反应为:n n1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如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急性电解质紊乱。n n2引起皮肤瘙痒、皮肤红染、色素加深。红染部位以面部和暴露处及麻风瘤浸润性损害部分表现更为明显。本品蓄积于皮肤和角膜,可显红棕色。结合膜呈不同程度的红棕色、尿、痰、汗液亦呈淡红色。亦可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
32、使胎儿和哺乳儿皮肤染色。上述色素变化在停药后缓慢消退。n n【剂量与用法】n n口服治疗麻风病,每日100mg;治疗麻风反应,1日200400mg,麻风反应控制后,逐渐减量至每日100mg。n n麻风宁mercaptophenylimidazolen n麻风宁是一种较新的抗麻风病药,其特点是毒性较砜类低,疗效好,疗程短,病人易于耐受,不引起蓄积作用,但亦可产生耐药性。适用于各型麻风病或对砜类药物过敏者。可有局限性皮肤瘙痒和诱发“砜综合征”。n n沙立度胺thalidomiden n(反应停,酞胺哌啶酮)n n【作用与作用机制】n n本品为一镇静剂,对麻风病无治疗作用,可与抗麻风药同用以减少抗麻风病药物的不良反应。n n【适应证】n n可用于各型麻风反应如发热、结节红斑、关节痛、神经痛、淋巴结肿大等,有一定疗效。但对结核样型的麻风反应疗效稍差。近年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骨髓移植。n n【不良反应】n n本品有严重的致畸作用,可引起胎儿出现短肢畸形,属孕妇绝对禁忌,非麻风病患者不可使用此药。此外,尚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面部浮肿等副作用。n n【剂量与用法】n n口服,每日100200mg,分4次服对严重麻风反应可增至300400mg,反应得到控制即逐渐减量,需要较长期服药者,每日或隔日服用25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