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5篇 在清明节,柳树是绿色的。心想老挚友,断柳给。送上我的祝愿和真情。没有鬼魂,没有毒药。趋利避害,消灾除恶。你一切顺当。我的家人平安欢乐。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爱。 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1 清明日对酒 朝代:宋朝|作者: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翻译/译文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飘舞,凄惨地哭泣,犹如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清寂的坟场一片荒芜,独
2、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当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注释 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九泉:指人死后安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赏析/鉴赏 诗歌首联两句是远景,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据此,我们不妨这样想,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北”当是虚指,意即四面八方。是不是就可以解成“四面八方的山头上有许多墓田”了呢?莫非我们竟没有体会出诗人说这句话时无限悲凉的口吻吗:“(你
3、看啊!)四面八方的山头上竟然有这么多的墓田,(那些可都是死去的人啊!)”这样解就丰满得多了。下面人景也就很是顺理成章了,墓地多,自然来祭扫的人也就多了:“清明祭扫各纷然”。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各”指每家祭扫每家的毫不相干,“纷然”则指人数众多。那么既然人数众多,何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呢?莫非不会出现相互帮助、相互劝慰的场景吗?须知道,人们一般只有在什么状况下才会互不搭腔,就是已经苦痛难受到了极致,以致习惯成自然,各自心知肚明,无需多言。 颔联两句,诗人走上前去,镜头拉近,细微环节刻画物景与人景:“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字面上很好说,就是说冥纸成灰,灰飞漫天,好像白色的蝴蝶;相思
4、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可为什么要以纸灰作蝴蝶,泪血作杜鹃,而不是旁的什么?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漂亮的神话中有庄周化蝶、杜鹃啼血的范式。那么就清晰了:原来蝴蝶是沟通阴阳二界的使者啊,冥纸当然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样的,相思要怎么样来表达才最恳切,总不至于老是“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一类的吧,这样就浅薄了。“我”要告知阴间的人,“我们”想你想得都把眼泪哭干了,现在啼出来的是血啊!这种震撼力,实在是难以言表的。 颈联承接上句,依照时间发展续写诗人的所见所想:“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句当然是虚景,哪里会有这么巧让诗人遇到狐狸在冢穴里面睡觉呢!不过是说,一天的祭扫结束了,日薄西山
5、,人人各自归家,但“我”知道,只有一种动物是不会离开的,那便是狐狸。你凭什么这么说?虽然“我”没有望见,但“我”竟连“狐死必首丘”的道理也不懂吗?你们这些人,祭扫之时哭哭啼啼,平日里哪里见到你们有丝毫的难过难受?狐狸却不同,它们始终对同伴、对“家庭”忠诚无二,即使死了,也要将头对准丘穴的方向!真是“狐如同此,人何以堪”啊!这一层剧烈的反差不经细致的推敲是得不到的。可是哪里知道反差更剧烈的还在后头:晚上回到家来,看到孩子们在灯前玩闹游戏,他们怎么会知道“我”的心酸,怎么会知道生离死别的苦痛?这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可是还不止如此,我们再挖掘下去就发觉:这些孩子都还那样弱小,是那么天真烂
6、漫,可是终归要长大,终归要苍老,终归也要死去,这是天命所在,是多么得令人缺憾,令人神伤。你看,这里正好与首联我们提到的诗人厌倦死亡的思想相照应了。是不是吃了一惊,短短十四个字,尽然内涵多至如斯境地,且皆为感人心魄,发人深省之语。 尾联诗人要总结了,也算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应当说这是比较易见的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态,就是刚好行乐。我们读到这里,定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古诗十九首里那么成系统地高唱“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或者会更干脆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但果真如此简洁吗?我认为关于这一点我们存在一种相识上的误区:即并未区分与
7、推断抒发刚好行乐思想原委是已臻化境,心本开阔,还是无奈愁极,故作旷达,这一点是极重要的问题,是可以作为专题来探讨的。就高翥这首诗而言,明显是故作旷达无疑。你看,诗人尚在阳间,就已经想到死后别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尝不到了,可见他对这个世界是何其留恋!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由此可见欲望能使人丢失本我,渐成依靠。 原本下面该是艺术手法的分析,因又要涉及理论,与我想要表达鉴赏的最初的心理流变旨趣不合,故略去。高翥是南宋后期江湖诗派的重要作家,且为宁波人,可以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我近来探讨的楼钥有偶合之处。 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2 三台清
8、明应制 词牌名:三台|朝代:宋朝|作者: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春游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古诗简介 三台清明应制是北宋词人万俟咏创作的一首应制词。这首词运用赋法极力铺叙京都清明的节序风光。第一片以写景为主,并总
9、叙太平盛世景象。其次片转入详细描写,写出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快乐的情形,间以景物点染,笔调明快。第三片描绘清明季节宜人而往往阴晴不定的天气,极有情味,并化用韩翃寒食诗意,切合节令,归结到宫廷生活景象。铺叙勾画,层次分明,语言雅洁富丽,修饰精工自然。 翻译/译文 梨花还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早晨的雨露,皇家宫苑关不住阳春,春光延长到遥远的城门。御沟里涨满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细柳垂丝丝金缕,东风平和静穆。望壮美宫阔高耸入云,那并不是烟雾霏霏的仙境。清平常代,朝中和民间多么欢悦。帝城条条大路,喧响着箫声鼓乐。 黄莺儿歌声断续,小燕子飞来飞去。绿水中倒映着岸边台榭,秋千影随水波荡漾不伍。一对对游
10、女,聚集着做斗草嬉戏,春游路上洋溢着卖糖的香气,到处是携酒野宴的人,你或许会幸运地相识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门。少年跨着雕鞍宝马,向晚时在一起团聚,酣醉中,衣襟上沽惹着片片落红、点点飞絮。 正是轻寒轻暖宜人的长昼,云天半阴半晴的日暮,在这禁火季节,青年们已把新妆试著。岁华恰到最佳处,清明时看汉宫传送蜡浊,翠烟缕缕,飞进门前种槐的贵人府。兵卫全都撤除,皇宫放开千门万户,不再听到传诏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务。 注释 三台:唐教坊曲名。宋李济翁资暇录:“三台,今之啐酒三十拍促曲。”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乐部中有促拍催酒,谓之三台。”单调二十四字,四句两平韵或单调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韵。应制:即应诏,指奉皇帝
11、之命写作诗文。 内苑:皇宫花园。 青门:汉长安东南门,后泛指京城城门。 浦:水边,这里泛指京城外面的江河。 凤阙:汉代宫阙名。史记孝武纪:“于是作建章宫其东则凤阕,高二十余丈。”三辅故事:“北有圜阙,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日凤阙也。”后泛指宫殿、朝廷。 非烟非雾:指祥瑞之气。汉书天文志:“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困,是谓庆云。”庆云是一种彩云,古人迷信,认为是祥瑞之气。 九陌: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年旦开。” 乍:恰好,正是。啭:鸟声宛转。 榭:建在高台上的宽敞屋宇。 斗草:古代的一种嬉戏,也叫“斗百草”。南朝梁宗懔荆楚
12、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白居易观儿诗:“弄尘斗百草,尽日乐嬉嬉。” 饧(xng):糖稀,软糖。 春游:指春天郊游。 夭桃:茂密而明丽的桃花。语出诗周南桃夭:“桃之天夭,灼灼甚华。” 漏永:夜漫长。 禁火:古俗寒食日禁火三天。 三分:很,最。 汉宫传蜡炬:唐韩翃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槐府:贵人宅第,门前植槐。 收敛,引申为撤离。阊阖:宫之正门。 住传宣:停止传旨、宣官员上殿。 休务:停止公务。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徽宗时万俟咏任大晟府乐官时奉皇帝之命所作。 文学赏析 全词用赋的铺张扬厉之笔法极力铺叙京城清明季节的节序风光,粉饰出一片虚
13、假的太平旺盛景象。词分上、中、下三片,上片写宫苑中的春景,由内及外;中片写郊外之游,详细描写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快乐的情形;下片写贵族宅院中的喜庆景象。 上片写春到京城,将美丽的春景,归结为“朝野多欢”、“箫鼓”盈衢的“太平气象”。“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首二句写景,收入了梨花、海棠、夜月、朝雨这一系列意象,色调清丽,并未沾染上多少宫廷的富贵气息。“内苑春”四句写春意由皇宫内苑延向民间,渲染出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东风静”四句,描写东风拂柳的春日景象和皇宫楼阙的雄伟,烘托出帝王之家的祥和与名贵。东风和煦闲静,细柳静静地垂拂着金黄色的柳丝,远远望去,皇宫楼阙金碧辉煌,朦朦缥缈,却非烟
14、非雾。“好时代”四句全是颂扬之词,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平景象。 中片写市井之繁华喧闹。流莺宛转,燕子去来,近水台榭映秋千,成双游女戏斗草。卖场携酒,春游祭扫,游人来回不绝,犹有留情于“夭桃朱户”人家者。仍归结为贵族子弟纵马豪饮的游冶逸兴。“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这二句写莺歌燕舞,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太平盛世的祥和安静。“近绿水”四句描写了荡秋千和斗百草两种嬉戏场面,姑娘们的嬉耍在无形之中为春天增加了不少美色。“饧香更”四句描写了春游路上的喧闹景象,示意了这也正是青年男女们恋爱的季节。“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中片歇拍二句描写了富贵子弟的狂饮醉归,暗衬出一派醉生梦死的
15、承平景象。 下片借寒食清明习俗禁火,宫中以蜡烛分赐近臣,及弛禁开门,住宣休务等事,写皇上降恩,与百僚同乐,以此颂圣。“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这二句交待了天气和节候特征,示意天下风调雨顺,人心安逸。“禁火天”描写了民间“试新妆”的喜气,呈现出一派万象更新的可喜气象。“清明看”四句,描写了宫廷传蜡烛“燃薪火”的盛况,进一步渲染了万象更新的盛世气象。“敛兵卫”四句描写了节日里皇宫朝廷的安静气象,“敛兵卫”而洞开宫廷大门,详细印证了前面的“太平”;“又还休务”则是对“朝野多欢”的一个总的收束。全词也在这样一片太平祥和的氛围中戛然而止。 统观全篇,是一种竭力排列铺陈的赋体写法。比之于出自真情实
16、感的抒情词作来,其文与价值或要逊色得多,但就当时文学现象中不行缺少的一种诗词体式“应制体”来看,也还是写得比较胜利的,故得到一些评词者的赞许。全词铺叙勾画,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到处照应;语言雅洁富丽,修饰精工自然,既具音律美,又具意境美。 名家评价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铺叙有条,如整理天下春归肺腑状。” 黄昇花庵词选:“雅言之词,词之圣者也。发妙音于律吕之中,运巧思于斧凿之外,平而工,和而雅,比诸刻琢句意而求精丽者,远矣。 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3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词牌名:渡江云三犯|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
17、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古诗简介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是宋代词人的吴文英作品。这首词上片先描述西湖清明景色,突转入追忆初遇爱妾的情节;下片自忆与爱妾聚散的情节,切入无限思念。全词抒发了作者对亡妾的深切悼念之情。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其时春,其地杭州者,则悼杭州亡妾。”这首词与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都为同一时期悼念杭州亡妾的作
18、品。 翻译/译文 娇美的红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脸,嫩绿的叶片点缀在她的鬓边,仿佛轻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风为什么不把花儿全部都吹落下来,这样飘落的花瓣就像彩绣点缀着厚厚的绿茵般的草地。那苏堤与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桨的舟船像轻轻浮荡的水鸥,我骑着勒缰的宝马就像倚在黄昏的残云边上。千丝万缕的绿柳丝轻轻漂流令人伤神,水中的轻舟沿着柳径慢慢进入一个花丝环绕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肠荡气。我在岸上紧紧跟随着画船。为她美貌风情而消魂。隔着花朵柳丝,我时常地望见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条婀娜的细腰身。 我迟疑不决,好不简单才找寻到你的家门,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满心怅惘地留言题门。后来最终可以得尝所愿,我
19、脱下双鞋子进入你的闺中,那种欢爱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时时刻刻地计算着下次幽会的日期,虽然有时也没有一个定准。不久我渐渐地发觉,情思缭绕全是因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带渐宽是因为感伤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烟一样清冷,满潮的凄风苦雨实在令人倍感忧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无迹。 注释 渡江云三犯:词牌名,周邦彦创调,又名渡江云。双调,一百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后片第四句为上一、下四句法,必需押一同部仄韵。 羞红:脸上因惭愧而泛出的红晕。 重茵:芳草地。 燕尾:西湖苏堤与白堤交叉,形如燕尾。 桂棹:以桂木为棹之舟,即芳舟。 宝勒:以珍宝、金饰勒马络头,此指代宝
20、马。 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千丝:柳条。 迷津:迷失津渡;迷路。 楚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借指细腰女子。 逡(qn)巡:徘徊不进;滞留。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题门:世说新语载,嵇康与吕安是挚友,安探望嵇不遇,嵇康子嵇喜出门让吕安进屋,安未入,在门上题写“凤”字而去,意谓喜是一只“凡鸟”。此处单作“不遇”解。 堕履:留宿。 牵萦:纠缠;牵挂。 宽带:衣带宽松。形容腰变瘦。 留情缘眼,宽带因春:一本作“留情缘宽,带眼因春”;一本作“留情转瞬,带减因春”。 山黛:青葱浓郁的山色。 暝:一本作“映”。 尘:一本作“澄”。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21、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其时春,其地杭州者,则悼杭州亡妾。”这首词与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都为同一时期悼念杭州亡妾的作品。 文学赏析 词主要是写西湖访情人不遇的惆怅。开头三句写落花,接由各种景物,渐渐引入仙坞深处,见美人倩影,引起无限怅惘。下阕写到了伊人门前,人却不在,更惹闲愁。悬想“明朝”事,更觉风雨愁人。 上片追忆与杭妾始遇时的情景。“羞红颦”三句,描绘出湖边暮春景色。“重茵”,原指厚席,这里喻厚厚的芳草地。此言暮春的湖边阵阵晚风吹得落英缤纷,点缀着绿茸茸的芳草地。
22、这落英恰像那少女们浅颦含羞微怨的娇态。“旧堤”三句,述湖景。“旧堤”指西湖苏、白两堤;“燕尾”言两堤在湖上交叉形如燕尾。“桂棹”,以桂木为桨的船,这里泛指西湖中游船;“宝勒”,即用珍宝装饰的马络头,这里指代马儿。三句言远望湖上苏、白两堤交叉,形如燕尾,湖中众多的游船与鸥鸟一起荡漾在碧波之中。词人骑着马,背衬着西天的彩云伫立在岸堤上欣赏远近景色。“千丝”两句,游湖思亡妾。“千丝”指堤岸边的柳枝。此言眼前这些既青柔又浓密的柳枝却不能为词人挽留住就在这儿相识的亡妾。词人到了这湖边,像又回到了刘阮入天台而遇仙的地方(即点明词人与杭妾在此初见之事)。“柳”即留也,所以古人多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今杭妾不幸亡
23、故,不禁使词人见柳丝而“怨碧”。“肠漫回”两句,因思之深而致幻。“楚腰身”,楚谚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里泛指美人的细腰身。此言词人对亡妾牵肠挂肚朝夕相思,以致伫立在这两人初识之处,幻觉中向花丛中望去好像隐隐看到了她奇妙的背影。 下片追忆不遇以悼念亡妾。“逡巡”四句,忆不遇。“题门”,事见世说新语吕安访嵇康不遇,题字其门。此处借代不遇。“堕履”,本史记留侯世家,张良遇黄石公故事。这是作传艺、钟情解。此言词人想起从前初识之时曾多次来到她的门前徘徊,终因两人不能见面而心情惆怅,词人像张良盼望黄石公传艺那样希望她能对其钟情,但又因为好几次约会都没有实现而感到牵肠挂肚。又“堕履”,事见北史韦琼
24、传,有“不弃遗簪堕履”之语。“还始觉”两句,“缘”,因也;“宽带”,语出沈约与徐勉书:“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柳永蝶恋花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词人用柳词意境。此言词人对亡妾难舍难忘,细想缘由,一是因为她有一双令人消魂的多情的媚眼。照现代人的说法,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而古时作画也有“画龙点晴”之说,所以词人突出了亡妾双眼摄人心魄的魅力。二是词人值此清明季节,自然引起了对亡妾的怀念,以致因对她的刻骨相思而日渐消瘦。“明朝”两句,点出悼念。因为今日正是清明节,是祭祀亡灵之时,所以词人想到如今自己与杭妾早已阴阳异路,两人往日的恩爱情景已似幻梦般的风消烟散,词人对亡妾的
25、悼念,也如那湖上的风风雨雨一样愁煞人啊。“山黛暝”一句,以景作结,点明游湖。此句语出苏轼次韵促仲殊游西湖诗:“水光潋滟犹浮碧”,言山色空蒙,湖面浮碧似镜,一切都归结于这安静之中。 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4 点绛唇时霎清明 词牌名:点绛唇|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翻译/译文 点绛唇,词牌名,取以江淹“明珠点绛唇”诗句而命名。调见南唐冯延巳阳春集。又名“十八香”“沙头雨”“南浦月”“寻瑶草”“万年春”“点樱桃”。双调,四十一字,仄韵。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 园:一本作“湖”。 赏析/
26、鉴赏 “时霎”两句,言时间消逝如白驹过隙。词人说:“当时我与苏妾就是在清明季节始识,转瞬间又到了一个新的清明节,而我却再也不能开心地手捧鲜花回到苏州的西园旧居去与伊人相聚了。因为那里已是人去楼空,假如归去只能徒增烦忧罢了。”“西园”,在苏州,梦窗在苏州寓居所在地居所旁花园。在梦窗词集中,词人多次提到“西园”,如: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风入松桂“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残蝉度曲,唱彻西园”,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可见“西园”并非泛指。“嫩阴”两句,追忆西园景色。清明季节,西园四周茸茸绿树生气勃勃,正是游春的好去处,但
27、景色虽美,伊人却去,所以词人只愿追忆,不愿回去而触景生情,引起苦恼。 “燕子”两句,将燕比人,是想象之词。言燕子尚能一年一度按时飞回老家,而那位离他而去的伊人,却像东流之水一去而不复返,所以剩给词人的惟有对往事的苦痛回忆。“征衫贮”三句,言词人整理身边的衣箱,里面只剩下一件她缝制的旧衣,所以面对着这柳絮飘舞的景色,词人忍不住流下了难过的离别爱人的相思泪。苏妾虽弃他而去,而词人却情绵绵,思切切,时刻追忆,实是一位至性至情人也。结句与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结句“一帘风絮”情味同而风韵也同。 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5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朝代:唐朝|作者: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
28、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古诗简介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是唐代诗人祖咏所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叙述清明节诗人在刘郎中别墅的宴饮状况。第一句写刘郎中在田野有别墅,为人亲善,其次、三联写刘郎中在清明前后以文会友,第四、五联写别墅中的池塘、药酒、花儿和鸟儿的景象,最终一联总写别墅就是一个室外桃园,很合适隐居。作者善化用和拟人的手法,动静结合描绘一幅以文会友的情景,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对隐士生活的憧憬。 翻译/译文 皇帝的亲信刘郎中在田野有一座清幽的别墅,但不愿独自行乐,常常找亲近的人设宴共享。 这一每天气放晴,愈
29、觉园林景致幽美,清明设宴,想必是用皇帝赐给近臣的新火了。 刘郎中常以文章学问聚会挚友,有道德不会孤寂,自有人来结伴为邻。 池中的阳光照窗,阴影荡漾,会客肯定到晚上兴尽才回去I杯中的春酒带着药的香味,宴客必定拿出佳肴美酒来款待。 屋檐前落花满地,竹丛里的鸟儿常来窥看客人。 身居于这样清幽的地方,何必再问什桃花源,或者找别的什么地方归隐。 注释 1、刘郎中:郎中,官名,作者的友人。别业:别墅。本宅之外另建的园林游息之所。魏晋以来,达官贵人多有别业。唐时此风尤盛。 2、近臣:皇帝的亲信。 3、违:离开。亲:指双亲。 4、霁(j)日:指雨过天晴。 5、烟火新:是指古时习俗清明节前一天禁烟火,清明皇帝才
30、颁新火给贵戚近臣,故叫“烟火新。 6、池照:是指阳光在池水上返照。 7、桃源:桃花源。晋陶渊明有桃花源记并诗,述避世而居桃花源中之人的状况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后世因以桃花源代指避世隐居之地。 8、隐沦:隐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前后,是作者参与司勋刘郎中别业的宴会后而写的。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酒宴席上的酬和之作,所以诗中多有对主子的颂赞之语,格调自然不高,但是,在这首诗中,除文人之间的那种唱和之外,祖咏对“司勋刘郎中”之别业及其生活的描写,的确有一种清爽之气,诗中描绘园林之景的文字,写出了清明季节的景象,又让人的确想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情
31、景。 诗的首联“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起而破题,点明“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之事。诗的其次联,便来承接上联,进一步写出清明的情景:清明多雨,而“霁日园林好”,这一天更是到处传接“新火”,但这只是大处来写清明春日之景,第三联:“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是对主子的称颂,同时也将作者的笔转到眼前之景:“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是写主子居住的环境及其悠游、闲静的生活情态。“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属对工整,写景更是传神,虽然也只是平常的句子,但它写出了仕途之外最令文人士子们憧憬的一种生活。 同时“花覆地”、“鸟窥人”写出了这园林、居处的幽静、适意。有了这样的描写、渲染,诗的结句中,诗人自然要
32、有感慨了:“何必桃源里”,这就是一个世外的桃花源。不必去苟营于仕途、官场,有这样的环境,正可以“深居作隐沦”。 诗人的感慨,表面看来自然是有一份潇洒,可这一些或许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是面对窘困、穷愁时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劝慰,当然在席筵之上,更有它的一种应酬意味,诗的本身当然也不会再隐含什么深意,但当读诗的人,明白了诗人的那种心态,又听他吟诵这样的诗句时,在心中才起了一种别样的味道,这感受中有一种无奈,这只是读者内心的事了,但它是由诗作引发而起的,那么就不能不说诗歌本身也确有一些言辞之外的东西。这样说来,这酒席上的应酬之作,也有可读之处了。 优秀的清明节古诗词吟诵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