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应知应会》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应知应会》PPT课件.ppt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学习普外一科医院感染监测手卫生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多重耐药菌管理职业防护传染病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医院感染诊断原则(一)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二)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三)下列情况也属于医院感染: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医院感染监测2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的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
2、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3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4由于诊疗操作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5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四)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三、医院感染病例判断方法1.体温单:观察体温变化(38应重视);2.病程记录单:了解疾病发展变化情况,综合分析;3.检查单:结
3、合检验结果、影像诊断结果等判断;4.具体诊断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四、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四、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及暴发上报(一)散发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后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预保科,出现暴发流行趋势应即时报告院感-预保科。(二)当发现以下情形时,院感-预保科应当于12小时内向龙泉驿区卫计局报告,并同时向龙泉驿区疾
4、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三)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在2小时内向龙泉驿区卫计局报告,并同时向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一、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u 洗洗 手手: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u 卫生手消毒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u 外科外科手消毒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
5、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u目的目的:通过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30%40%,特别是耐药菌株的感染传播,绝大部分是通过医务人员手进行传播的。手卫生二、手卫生中“六步洗手法”步骤 1、手指并拢,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相互揉搓,两手互换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 4、双手互握互搓指背,两手互换 5、拇指在掌中揉搓,两手互换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两手互换 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三、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基本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体液或其他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必须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6、。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四、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五、手卫生的五个指征(即五个时刻)“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六、实施手卫生的具体要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
7、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七、手套使用具体要求 【使用指征】1诊疗操作中,当医务人员手部有破损时须使用手套;2在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须使用手套;3对“接触隔离”患者实施操作时须使用手套。【手套使用中注意事项】1、护理不同患者时应更换手套;2、护理同一患者,从污染部位再到清洁部位,应更换手套。4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脱去手套后必须洗手。八、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哪些要求?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一、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灭菌:灭菌: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8、,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胞。消毒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可能仍存活。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2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3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消毒。三、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要求1进入人体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消毒灭菌四、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使用管理1、抽
9、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 超过24h。2、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3、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4、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5、无菌物品存放存放环境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低于70%,同时应离顶50cm,离地面20cm,离墙5cm.6、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
10、、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应一次性使用。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如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曲松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如头孢西丁、拉氧头孢、头孢唑肟、头孢地尼、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
11、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如美罗培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1.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医嘱2.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医嘱3.紧急情况下(仅限于非正常工作时间)临床医师可以越权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一天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三、抗菌药物治疗性使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
12、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四、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手术部位细菌污染机会和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
13、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二、多重耐药菌管理与处置流程 1.检验人员检出多重耐药菌后,出具报告至临床并报告院感-预保科;2.临床医生:接到微生物报告通知
14、后,下达“实施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3.临床护士参照“接触隔离”要求,实施接触隔离措施并记录。多重耐药菌管理三、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的基本要求1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生要下接触隔离医嘱,护士在患者床单位显眼处悬挂接触隔离标识。2首选单间隔离,条件不允许时可床旁隔离,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可收治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床旁放置快速手消液。4非急诊仪器设备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做到专人专用。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环境、仪器设备的表面每日应彻底进行清
15、洁消毒处置。6医务人员在实行诊疗、护理操作中,当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手套、穿隔离衣。7所有废弃物归为医疗废物处置。一、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二、标准预防具体措施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医护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体液等溅到时,
16、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3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刺伤;4患者接触的环境及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应及时消毒;5接触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需戴外科口罩;6接触空气传播的疾病患者,需带医用N95口罩。职业防护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分类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分类: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四、感染性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方法1保持镇静,按常规脱去手套,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冼
17、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3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发实施时间?修订实施时间?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发实施时间是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后实施时间是二、传染病的分类1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9种。2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3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
18、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4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5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与防控。传染病管理三、传染病的上报时限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
19、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通过网络报告。2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四、传染病上报的流程步骤 首诊医生诊断传染病 首诊医生按病种类别要求在HIS系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院感-预保科专职人员审核医生报卡专职人员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上报一、医疗废物定义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二、医疗废物收集要求1医疗废物必须分类收集,严禁将医疗废物混装入其他废物或生活垃圾中
20、;2黄色垃圾袋收集医疗废物;黑色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和非医疗性废物;利器用利器盒收集;3废物盛放不能过满,大于3/4时就应封口转运;4做好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和数量、交接时间、及经办人签名等,资料保存3年。5对垃圾暂存处、设施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6科室医疗垃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每日工作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7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在48小时内及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导致传染病发生时,按有关规定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三、临床科室废弃物分类原则1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签、纱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属于医疗废物。2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输液瓶(袋)、药物废弃瓶、药品包装盒(袋)等不属于医疗垃圾,不按医疗废物处置。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放人感染性废物袋内,但应在标签上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