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货币银行学货币政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货币银行学货币政策.pptx(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二、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三、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回本章 至下节第1页/共67页 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即: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即: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标;货币政策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货币政策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
2、规定的总和。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1.1.1.含义含义含义含义 2.2.2.2.构成要素构成要素构成要素构成要素图示图示 货币政策三要素及其关系货币政策三要素及其关系第2页/共67页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1.1.1.货币政策目标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内容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种类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种类型:单一目标型,即稳定币值。单一目标型
3、,即稳定币值。双重目标型,即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双重目标型,即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三重目标型,即前两个目标加上国际收支平衡。三重目标型,即前两个目标加上国际收支平衡。四重目标型,即前三个目标加上充分就业。四重目标型,即前三个目标加上充分就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别、因时期不同而不一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别、因时期不同而不一致、因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问题。因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问题。第3页/共67页 西方七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化一览表(二战以后)西方七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化一览表(二战以后)第4页/共67页uu稳定币值。稳定币值。即稳定货币的价值,在纸币
4、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即稳定货币的价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这样稳定币值就成了稳定货币购买力的简称。本身并没有价值,这样稳定币值就成了稳定货币购买力的简称。uu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之间的统一。uu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即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即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uu平衡国际收支。平
5、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2.2.2.2.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第5页/共67页3.3.3.3.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uu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uu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uu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
6、盾与统一。uu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uu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uu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才能把握全局。第6页/共67页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
7、特征:可测性;可测性;可控性;可控性;相关性;相关性;抗干扰性。抗干扰性。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1.1.1.中介指标的涵义及其标准中介指标的涵义及其标准中介指标的涵义及其标准中介指标的涵义及其标准 第7页/共67页回本章 至下节 优点:优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不足:不足: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也中央银行对
8、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会影响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滞。2.2.2.2.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第8页/共67页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回本章 至下节第9页/共67页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
9、信用总量进行调节,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三大法宝”。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1.1.1.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
10、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来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来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第10页/共67页uu效果表现在:效果表现在: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力度大、反应快的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力度大、反应快的“烈药烈药”。uu局限性:局限性: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对各类银行和不同
11、种类存款的影响大小不一致。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大小不一致。2.2.2.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第11页/共67页uu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uu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多层次的存款准备金率;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多层次的存款准备金率;uu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央行总行统一使用的办法;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央行总行统一使用的办法;uu协调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协调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3.3.3.3.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2、的方法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方法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方法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方法第12页/共67页1.1.1.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l l涵义:涵义: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l l作用作用: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它既能起到引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
13、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二)再贴现政策(二)再贴现政策(二)再贴现政策(二)再贴现政策 第13页/共67页l l优点:优点: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
14、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l l缺点:缺点: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2.2.2.2.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第14页/共67页l l观念上的转变。观念上的转变。必须大力宣传票据贴现及再贴现知识,努力创造适必须大力宣传票据贴现及再贴现知识,努力创造适宜于票据贴现、
15、再贴现业务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宜于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的社会氛围和环境。l l体制上的完善。体制上的完善。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适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l l运用上的配套。运用上的配套。再贴现要与超额准备金的管理相结合;再贴现要与再贴现要与超额准备金的管理相结合;再贴现要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相配合;逐步实现银行商业化经营和利率的市场化;建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相配合;逐步实现银行商业化经营和利率的市场化;建立企业信誉评级和信誉档案等制度,对于完善和运用再贴现政策都是非常必要企业信誉评级和信誉档案等制度,对于完
16、善和运用再贴现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的。3.3.3.3.我国拓展再贴现政策的思路我国拓展再贴现政策的思路我国拓展再贴现政策的思路我国拓展再贴现政策的思路第15页/共67页 1.1.1.1.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l l涵义:涵义: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l l特点:特点
17、:公开性;公开性;灵活性;灵活性;主动性;主动性;直接性。直接性。(三)公开市场业务(三)公开市场业务(三)公开市场业务(三)公开市场业务 第16页/共67页 图示图示 公开市场业务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公开市场业务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第17页/共67页2.2.2.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l l优越性:优越性: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致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致
18、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烈的冲击;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l l局限性:局限性: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第18页/共67页(1 1)构建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构建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2 2)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3 3)注重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注重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4 4)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
19、5 5)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3.3.3.3.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第19页/共67页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1.1.1.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2.2.2.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
20、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第20页/共67页 3.3.3.3.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4.4.4.4.优惠利率优惠利率优惠利率优惠利率 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指中央银行
21、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第21页/共67页回本章 至下节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1.1.1.直接信用工具直接信用工具直接信用工具直接信用工具 2.2.2.2.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 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
22、对商业银行和其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第22页/共67页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 机制和时滞回本章 至下节一、一、一、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二、二、二、二、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第23页/共67页 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行现实操作开始,到
23、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 第24页/共67页 图示图示 对货币政策传导主要路径的横向描对货币政策传导主要路径的横向描述述第25页/共67页(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1.1.1.1.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现代经
24、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从凯恩斯开始的。凯恩斯现代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从凯恩斯开始的。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作用: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作用: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通性偏好;即流通性偏好;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利率弹性的途径。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利率弹性的途径。他的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产生的影他的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产生的影响是使利率下降,然后又促成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过响是使利率下降,然后又促成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
25、过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所得增加。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所得增加。第26页/共67页 上述表达式中,上述表达式中,MMs s表示货币供给量,表示货币供给量,i i 表示利率,表示利率,I I表示投资,表示投资,P P 表示物表示物价,价,y y 表示收入。表示收入。上述传导机制很可能因以下两个因素而被堵塞:上述传导机制很可能因以下两个因素而被堵塞:“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的出现;的出现;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但是,这种增加是随不同条件而发生变化的。但是,这种增加是随不同条件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在作进一步分析时,还应考虑一些复杂因素。因此,在作进一步分析时,还应考虑一些复杂
26、因素。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第27页/共67页 (1)(1)(1)(1)q 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按照托宾的定义:按照托宾的定义: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上述表达式中,上述表达式中,MMs s表示货币供给量,表示货币供给量,I I表示投资,表示投资,P Ps s表示股票价格,表示股票价格,y y表表示收入。示收入。1.1.1.1.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第28页/共67页 上述表
27、达式中,上述表达式中,V V为金融资产的价值,为金融资产的价值,为财务困难的可能性,为财务困难的可能性,C CAA为耐为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其他符号含义同前。用消费品的支出,其他符号含义同前。(2)(2)(2)(2)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米什金描述的米什金描述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为:第29页/共67页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较为直接和迅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较为直接和迅速,并不像凯恩斯学派认为的那样间接和迂回。两者可用以下模式区别。速,并不像凯恩斯学派认为的那样间接和迂回。两者可用以下模式区别。uu
28、凯恩斯学派的一般模式是:凯恩斯学派的一般模式是:uu货币学派的一般模式是:货币学派的一般模式是:3.3.3.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第30页/共67页 上述表达式中,上述表达式中,A A为金融资产,为金融资产,C C为消费,为消费,P P为价格,为价格,代表可能存在代表可能存在但还未被揭示的过程,其他符号含义同前。但还未被揭示的过程,其他符号含义同前。货币学派认为,从短期来看,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决定名义收入和实际收货币学派认为,从短期来看,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决定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主要因素,或者说
29、,货币数量变化是决定经济变动的主要因素。而从长入的主要因素,或者说,货币数量变化是决定经济变动的主要因素。而从长期来看,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对实际产量产生期来看,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对实际产量产生影响。影响。uu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第31页/共67页 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基本公认的有: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基本公认的有:货货币数量增加后,对金融市场的利率会产生影响,同时对股票价格或债券价币数量增加后,对金融市场的利率会产生影响,同时对股票价格或债券价格也会产生影响;
30、格也会产生影响;利率或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家的利率或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家的投资热情和个人的消费欲望及现实支出;投资热情和个人的消费欲望及现实支出;投资和消费变化后,国民生产投资和消费变化后,国民生产总值自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总值自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为:4.4.4.4.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第32页/共67页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所描述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的变化传导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所描述的货币政策是通过
31、利率的变化传导的,但实践证明,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非只注重作为资产价格的的,但实践证明,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非只注重作为资产价格的利率,还必须考虑其他若干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例如:利率,还必须考虑其他若干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例如:汇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化;权益价格的变动;权益价格的变动;银行信贷的调节;银行信贷的调节;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调节。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调节。5.5.5.5.影响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新变化影响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新变化影响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新变化影响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新变化 第33页/共67页 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多种经济成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多
32、种经济成分分并存的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并存的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贷支持的重点已由生产转向生产和消费并重信贷支持的重点已由生产转向生产和消费并重;经济增长已经从注重速度向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方面转变经济增长已经从注重速度向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方面转变。所以,央行货币政策的重点既要致力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央行货币政策的重点既要致力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长期稳定;既要缓解通货紧缩,又要防止又要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长期稳定;既要缓解通货紧缩,又要防止潜在的通货膨胀;既要积极支持企业发展资
33、金的需要,又要防止不良贷款的潜在的通货膨胀;既要积极支持企业发展资金的需要,又要防止不良贷款的攀升,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攀升,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目前中国而言,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因就目前中国而言,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因素也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素也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34页/共67页所谓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所谓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它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它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货币政策的时滞按发生源和
34、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货币政策的时滞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大类。大类。二、货币政策时滞 1.1.1.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第35页/共67页 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不是指货币政策的最初入点到最终出点之间所耗用的时间,而离。外部时滞不是指货币政策的
35、最初入点到最终出点之间所耗用的时间,而是货币政策的最初入点到最初出点之间的时间过程。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最初入点到最初出点之间的时间过程。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3.3.3.3.货币政策作用时滞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作用时滞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作用时滞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作用时滞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灵敏程度、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灵敏程度、预测能力以及货币当局根据自己的预测采取行动的意向,这种时滞长短不定。预测能力以及货币当局根据自己的预测采取行动的意向,这种时滞长短不定。2.2
36、.2.2.外部时滞外部时滞外部时滞外部时滞 第36页/共67页 图示图示 货币政策各种时滞之间相关关系分解图货币政策各种时滞之间相关关系分解图第37页/共67页回本章 至下节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货币政策力度、社会公众的预期等。应、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货币政策力度、社会公众的预期等。货币政策时滞究竟有多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证经济学问题,货币政策时滞究竟有多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证经济学问题,西方有不少经济学家对此进行过探讨,但结论存在颇大差异。西方
37、有不少经济学家对此进行过探讨,但结论存在颇大差异。与内部时滞相比,外部时滞比较客观,而非与内部时滞相比,外部时滞比较客观,而非中央银行能直接加以控制。中央银行能直接加以控制。第38页/共67页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理论一、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涵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涵义二、二、新古典学派的新古典学派的“面纱面纱”论论三、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四、四、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论回本章 至下节第39页/共67页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涵义 1.1.1.1.货币政策的绩效考察货币政策的绩效考察货币政策的绩效考察货币政策的绩效考察2.2.2.2.货
38、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货币政策的绩效最终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它在多大程度上引起货币政策的绩效最终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它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通货膨胀;二是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推动作用究竟有多大。了通货膨胀;二是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推动作用究竟有多大。指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指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多大程度上以尽可能低的通货膨胀来获取尽可程度,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多大程度上以尽可能低的通货膨胀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能高的经济增长。第40页/共67页
39、 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货币当局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量的多少。货币当局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量的多少。4.4.4.4.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发展的线索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发展的线索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发展的线索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发展的线索uu自由与干预是西方经济学的主线索;自由与干预是西方经济学的主线索;uu对货币控制的认识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变;对货币控制的认识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变;uu对货币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从中性到非中性的转变。对货币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从中性到非中性的转变。3.3.3.3.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
40、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 第41页/共67页二、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该学说产生于普遍实行金币本位制的该学说产生于普遍实行金币本位制的19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其代表人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甘末尔、费雪、马歇尔和庇古。物有甘末尔、费雪、马歇尔和庇古。其基本信条在于货币数量的增减必然会引起物价的升降。其基本信条在于货币数量的增减必然会引起物价的升降。该学说有两大分支,一支是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另一支是庇古的现该学说有两大分支,一支是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另一支是庇古的现金余额数量说。金余额数量说。第42页/共67页现金交易数量说以货币行使流通手
41、段职能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费现金交易数量说以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费雪给出交易方程式:雪给出交易方程式:MVMV=PTPT2.2.2.2.现金余额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把因人们贮藏而处于现金余额数量说把因人们贮藏而处于“不动不动”状态的货币(即执行状态的货币(即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剑桥方程式:贮藏手段的货币)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剑桥方程式:M=kPYM=kPY 1.1.1.1.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 第43页/共67页 简要评价:简要评价:总体而论,新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仅
42、仅是笼罩于实总体而论,新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仅仅是笼罩于实质经济之上的一层质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面纱”。实质经济可以自行其是,与。实质经济可以自行其是,与“面纱面纱”多多大全然无关。用宏观经济模型来概括,即不管货币如何变动,经济始大全然无关。用宏观经济模型来概括,即不管货币如何变动,经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第44页/共67页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哈耶克在维克塞尔中立货币概念的启发下,进一步研究了货币与物价、货哈耶克在维克塞尔中立货币概念的启发下,进一步研究了货币与物价、货币与经济的均衡关系,在币与经济的均
43、衡关系,在19311931年出版的年出版的物价与生产物价与生产一书中,提出了著名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中立货币说。的中立货币说。他认为,在静态的均衡经济中,货币数量是一定的。在动态经济中,如他认为,在静态的均衡经济中,货币数量是一定的。在动态经济中,如果变动货币供应量,就将使货币失去中立性而引起经济失衡。果变动货币供应量,就将使货币失去中立性而引起经济失衡。哈耶克哈耶克认为,物价体系很难灵活地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因此,要实现认为,物价体系很难灵活地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因此,要实现货币完全中性,有一定的困难。货币完全中性,有一定的困难。第45页/共67页四、凯恩斯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1929192
44、919331933年大萧条的残酷现实粉碎了古典主义的充分就业美梦,并迫年大萧条的残酷现实粉碎了古典主义的充分就业美梦,并迫使经济学家重新思考,凯恩斯的使经济学家重新思考,凯恩斯的通论通论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凯恩斯主义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不仅包括凯恩斯本人的外生货币论及凯恩斯主义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不仅包括凯恩斯本人的外生货币论及其对货币变动效应的阐述,而且应包括其对货币变动效应的阐述,而且应包括ISIS-LMLM模型对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模型对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1.1.1.1.外生货币论外生货币论外生货币论外生货币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
45、济运行,但自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第46页/共67页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利率来实现的。这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利率来实现的。这可表示为:可表示为:MMs s超额超额MMs s债券购买债券购买债券价格债券价格利率利率投资投资总需求总需求产产出、就业或物价出、就业或物价 凯恩斯还注意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否顺畅地传导到最后环节并提高社凯恩斯还注意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否顺畅地传导到最后环节并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还受制于以下三个条件:会总产出水平,还受制于以下三个
46、条件: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否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否降低利率;降低利率能否扩大投资;降低利率能否扩大投资;是否已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点。是否已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点。由以上归纳,凯恩斯对货币政策总的看法是:货币政策很重要,但财政政由以上归纳,凯恩斯对货币政策总的看法是:货币政策很重要,但财政政策更为重要。策更为重要。2.2.2.2.货币变动的效应货币变动的效应货币变动的效应货币变动的效应第47页/共67页模型中的模型中的ISIS曲线反映了产品市场中储蓄与投资相等时的所有收入(曲线反映了产品市场中储蓄与投资相等时的所有收入(Y Y)和利率(和利率(i i)的组合,而)的组合,而LMLM曲线则反映了货币市
47、场中货币供求达到平衡时的曲线则反映了货币市场中货币供求达到平衡时的所有收入(所有收入(Y Y)和()和(i i)的组合。通常情况下,)的组合。通常情况下,ISIS曲线的斜率为负,曲线的斜率为负,LMLM曲线曲线的斜率为正。其曲线形态及其政策含义见下图:的斜率为正。其曲线形态及其政策含义见下图:3.3.3.3.ISIS-LMLM框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条件框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条件框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条件框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条件 第48页/共67页 图示图示ISIS-LMLM曲线形态及其政策含义曲线形态及其政策含义 第49页/共67页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凯恩斯主义阵营分化为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世
48、纪五六十年代,凯恩斯主义阵营分化为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在货币理论方面,它们修正和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的外生货币论,分别派。在货币理论方面,它们修正和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的外生货币论,分别提出了形式外生货币论和内生货币论。提出了形式外生货币论和内生货币论。新剑桥学派认为,从形式上看,货币供应量虽然由中央银行资产运用新剑桥学派认为,从形式上看,货币供应量虽然由中央银行资产运用渠道投放出去,但从实质上看,这个量的大小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渠道投放出去,但从实质上看,这个量的大小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而货币需求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适应公
49、众货币需求的结果,而货币需求的大小又取决于经济的盛衰及人们的预期。的大小又取决于经济的盛衰及人们的预期。4.4.4.4.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可控性理论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可控性理论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可控性理论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可控性理论 第50页/共67页 货币需求高涨时,商业银行会设法逃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主动增加贷款,货币需求高涨时,商业银行会设法逃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主动增加贷款,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扩大;金融体系和私人部门可以变相地金融体系和私人部门可以变相地“创造创造”货币,货币,如商业票据等;如商业票据等;货币供应存在方向上的不对称。货币供应存在方向上的不对称。中央银
50、行减少货币供应的阻力很大,致使其增加货币供应的能力远大于其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的阻力很大,致使其增加货币供应的能力远大于其减少货币供应的能力。而这些阻力往往来自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部门。减少货币供应的能力。而这些阻力往往来自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部门。尽管形式外生货币论从尽管形式外生货币论从“形式形式”上承认货币的外生性,但它却包含了内生上承认货币的外生性,但它却包含了内生货币论的内容。货币论的内容。uu央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和效果有限的原因:央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和效果有限的原因:第51页/共67页新古典综合派彻底打破了新剑桥学派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一致性,鲜明地新古典综合派彻底打破了新剑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