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广灵五中高中语文教师 王德峰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2、 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学习难点: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学习过程一、导入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体会一下孔子的政治思想。二、人物春秋让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
2、,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广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标准等,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三、了解?论语?学生发言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与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与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与?孟子?全称为“四书。四、检查预习情况1、字音饥馑 哂 俟 舞雩 2、 通假字鼓瑟希 希通“稀,稀疏。莫春者 莫通“暮,暮春
3、,指阴历三月。唯求那么非邦也与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3、 一词多义 如或知尔 如果如 如其礼乐 至于 尔何如 “何如即“如何,固定搭配“怎么样 如会同 或者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圆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道,指是非准那么 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 毋吾以也 以为以 那么何以哉 用,做 为国以礼 用4、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与现代汉语不同 不吾知也 毋吾以也 那么何以哉? 明确:没有人了解我。 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 这几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 寻找规律与方法: 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的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以构造助词“是、“
4、之提前宾语。 5、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五、研习课文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坐在一起谈话的整个过程。 谈话的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明确:围绕“言志展开的。围绕“言志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3、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读出原文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
5、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4、 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拟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拟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慎重,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
6、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那么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慎重。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那么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防止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与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
7、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5、 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明确: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与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让。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6、孔子对曾皙言志持什么态度?“与点6、 讨论: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7、 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与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答复,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答复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
8、文的理解会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管。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点的答复吧。“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拟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可以根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
9、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答复,孔子当时不语,在答复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那么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教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教师的“礼治思想表达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教师的赞赏呢?8、 集体朗读课文。六、写作指导第一、扣紧人物的性
10、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符合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第二、成功地运用对话与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七、课堂小练习 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一个人,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八、课后反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相对较长的篇目,不光有孔子与四个弟子的对话,还有动作、神态的描写,完整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虽然文中没有孔子政治理想的明确表述,但通过细致品味五个人的言行是能觅端倪的,曾点的述志是本文的难点,学生理解有困难,历来的评论家也见仁见智评价不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便以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为切入点,设置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并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不求得出什么统一答案,只想教给他们从文本中去找信息的方法,教他们怎样一步步研究文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想到激出了他们思想的火花,这些火花甚至也擦亮了我的思维空间。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