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9153.doc

上传人:muj****520 文档编号:7751989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专题—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915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学专题—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915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专题—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915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9153.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又称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该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一、病原学特征肠炎弧菌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等细菌,都是弧菌科弧菌属的成员。但是,肠炎弧菌和其他弧菌在一些特征上,有着相当的不同。肠炎弧菌的长度约是0.32m,其细菌本

2、体不像典型弧菌的弯曲状,反而是笔直的棒状(类似杆菌)。此外,肠炎弧菌不能使乳糖及蔗糖发酵,与可以发酵葡萄糖及蔗糖的其他弧菌科细菌不同,这也是区别肠炎弧菌与其他弧菌的方法之一。由于这个特性,肠炎弧菌在tcbs培养基上呈现亮绿色,与一般弧菌的黄色不同。 肠炎弧菌对酸碱改变敏感,适合生长的pH值约在7.5-8之间,可耐受的酸碱值为pH5-11。肠炎弧菌与霍乱弧菌相同,都喜欢偏碱性的环境,但是与霍乱弧菌不同的是,肠炎弧菌必须要在环境有氯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增殖(但是如果使用血液洋菜胶培养基时则不需要添加氯化钠)。适合肠炎弧菌生长的盐度约在2-3%,超过10%或低于0.5%均不能增殖。 适合肠炎弧菌生长

3、的温度约在20以上,温度在15以下时,生长会受到抑制。肠炎弧菌对热的耐受力相当低,使用一般的高温灭菌法即可完成杀菌。因此,因肠炎弧菌而造成食物中毒的患者,通常是肇因于食用未经煮熟的海产。此外,肠炎弧菌菌株在低温时也容易死亡。肠炎弧菌不耐干燥(aw=0.948时无法生长),在干燥环境中会迅速死亡。 肠炎弧菌的增殖速度很快,在含3%氯化钠的脑心浸出物培养液中,只要8分钟左右就会分裂一次。而该菌在海产中的繁殖也相当迅速,例如:30时,肠炎弧菌在章鱼中从102CFU/g繁殖到107CFU/g仅需六小时。肠炎弧菌的增殖迅速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一大原因。 肠炎弧菌拥有一大一小的两个染色体(分别有3.2106和

4、1.9106个碱基对),是人类首次发现拥有复数染色体的细菌品种。(1)形态染色:革兰阴性菌,随培养基不同菌体形态差异较大,有卵圆形、棒状、球杆状、梨状、弧形等多种形态。两极浓染。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胞、无荚膜。(2)培养特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适量NaCl即能生长。NaCl最适浓度为35g/L,在无盐培养基中不生长。本菌不耐热,不耐冷,不耐酸,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弱。生长所需pH为7.09.5,最适pH为7.7,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膜。在35g/L NaCl琼脂平板上呈蔓延生长,菌落边缘不整齐,凸起、光滑湿润,不透明;在副溶血性弧菌专用选择培养基上形成12.5m

5、m,稍隆起、混浊、无粘性、绿色菌落;在SS平板上不生长或长出12mm扁平无色半透明的菌落,不易挑起,挑起时呈粘丝状。在羊血琼脂平板上,形成23mm、圆形、隆起、湿润、灰白色菌落,某些菌株可形成溶血或溶血。在TCBS琼脂上不发酵蔗糖,菌落绿色。(与霍乱弧菌相区别)(3)生化反应:本菌在30g/L NaCl和 70g/L NaCl培养基中生长,在无盐或100g/L NaCl培养基中不生长。神奈川试验是致病菌株能使人或兔红细胞发生溶血,对马红细胞不溶血,称神奈川试验阳性。二、食品污染的来源途径该菌分布极广,主要分布在海水和水产品中,我国华东地区沿岸的海水的副溶性弧菌检出率为47.5%-66.5%,海

6、产鱼虾的平均带菌率为45.6%-48.7%,夏季可高达90%以上。除了海产品外,畜禽肉,咸菜,咸蛋,淡水鱼等都有发现有副溶性弧菌的存在。海水是本菌的污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食物传播,比如海产品,海盐,盐腌渍品等,常见者为蟹类,小龙虾,牡蛎,乌贼,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另外有肠道病史的患者、沿海带菌人群也是传染源之一。三、对食品安全学的影响传染源传染源为病人,集体发病时往往仅少数病情严重者住院,而多数未住院者可能成为传染源,但由于病人仅在疾病初期排菌较多,其后排菌迅速减少,故不至因病人散布病菌而造成广泛流行。传播途径本病经食物传播,主要的食物是海产品或盐腌渍品,常见者为蟹

7、类、乌贼、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进食肉类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易感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夏秋沿海地区,常造成集体发病。近年来沿海地区发病有增多的趋势。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

8、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四、文献参考【1】DA Rowe-Magnus,D Maz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M Furushita,T Shiba,T Maeda,.-Applied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3】张海龙,李苑,赵德坚,.-国际病毒学杂志【4】李宇聪,杨丽,方昌勇,.-华南预防医学【5】胡婕,陈茂义,胡静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内容总结(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 HYPERLINK t _blank 食物中毒(又称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该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企业培训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