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通用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通用14篇).docx(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通用14篇)第1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控制 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应同时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
2、告。 五、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a、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3、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f、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六、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七、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关于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及时做好下述工作: 1、组织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协助医院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当地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
4、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八、当其它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地区或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九、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内容: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等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病理改变以肝脏炎症后坏死病变为主,主要的传播途径多类以口及血液或体液,临床常见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可有黄疸,元疮状感染常见,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急性肝炎为主,而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临床诊断 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不洁食物
5、史、肝病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1、发热 2、厌食 3、恶心呕吐 4、肝区疼痛 5、黄疸 病原及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清甲、乙、丙、丁、戊、庚等任何一种肝炎病毒活动性标志物阳性 说明 应排除感染性病因(如:al-抗胰蛋白酶缺乏、酒精、药物等)和胆道疾病引起的肝友或损害。 预防 1、控制传染源对携带者应给予隔离、禁止献血及从来托幼和餐饮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加强卫生措施来减少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丁型病毒性肝炎则需要通过预防血液及体液传播来预防 3、保护易感染人群甲型病毒性肝炎主免疫应用减毒活疫苗,妇产科医
6、务人员应向HBS和(或)搞HIV阴性的育龄妇女广泛宣传并于防止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传染其婴儿及其他人群的注意事项。对HBSAg阴性的孕妇所生婴儿、用乙型肝炎疫功预防;HBSAg及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用乙型肝友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功联合免疫,对其他所有所生儿于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内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二、医院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从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7、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三、每次购置,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四、医院保管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
8、生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五、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六、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七、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采购部门。 八、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九、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十、医院感染管理科
9、须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责。 内容:胸膜腔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0106/L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 说明: 1、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果如何,均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2、应强调胸水的厌氧菌培养。 3、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发于肺炎、支气管胸膜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感染;诊断操作促使感染扩散者则属医院感染。若肺炎系医院感染,如其并发脓胸按医院感染肺炎报告,另加注括号
10、标明脓胸。 4、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 5、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延感染时,仅需报告下呼吸道感染。 第2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一、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职责明确 二、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统计指标: 医院感染率6%;医院感染漏报率10%;I类切口感染率0.5%;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达100% 四、医院污水与污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密闭运送; 一次性用品,医疗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生活垃圾按规定分类收集。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外标识明确; 医疗废物用黄色有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包装物。 3、医疗废物交换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
11、齐全;有签字记录。 4、医疗废物暂储存设施及设备符合国家要求,暂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由专人及时收集,专车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得露天存放。 、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 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易于清洁和消毒; 、避免阳光直射; 、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5、微生物培养物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丢弃前必须高压蒸汽消毒或焚烧; 五、按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
12、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 1、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消毒或灭菌方式,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凡接触人体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 2、能够合理地使用化学消毒剂 2%戊二醛消毒要求20分钟,灭菌要求10小时; 含气氯消毒剂,浓度10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碘伏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30分钟。 六、医院感染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1、医院感染管理职能不到位,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的落实; 2、硬件建设不到位; 3、建筑布局十分不合理; 4、普遍广泛地使用湿式灭菌法; 5、消毒措施不规范; 6、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普
13、遍较欠缺; 7、门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 8、医院疫情报告制度陈旧; 9、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10、医疗废物无集中处置点; 七、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有如下途径: 1、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有如下四种途径:患者传染医生;医生传染患者;患者和医生传播到器械和物品或床椅里面;这些物品或床椅感染患者或医生。 2、疹疗科室一般工作量大,器械周转快,凡是进入病人身体的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如按每人一用一更换需求量非常大,高压灭菌后损耗也大,采用化学消毒灭菌需要的时间太长,所以必须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周转。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 3、诊疗器械多为含腔器械,形态不规则,
14、价格昂贵,内腔清洗存在问题,这也给消毒灭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与医务人员的手清洗存在隐患。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等都可能造成空气污染。 5、大多数医师在治疗期间不戴口罩和手套,戴手套在多位患者之间共用,未能做到每治疗一位患者清洁消毒一次手,存在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 八、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损伤的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 应用于所有病人和所有医务人员,以防止病人之间的传播和病人与医务人员的传播。
15、1、落实医务人员基础防护措施: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在治疗前后均应用抗菌液洗手,并做到每治疗一例患者必须更换一双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2、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防护目镜。 3、加强隔离措施:由于有些慢性传染病不可能通过问诊或物理检查确定,在治疗过程中对每一位患者应严格按预防交叉感 染原则进行。如对治疗室的空气、治疗台、诊治用品、地面等进行定期定时清洁、消毒。 4、治疗实行一人一用一更换,所有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类等废弃物放于锐器盒。 5、注重手的消毒:在临床,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感染的重要载体。为尽量减少手表面微生物数量,减少交叉感染。最简单的方法就
16、是规范的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认真搓揉双手及腕部1015秒,用流动水冲净,无菌纸巾擦干。 6、提倡医师在诊治时戴手套,但治疗中不能用戴手套的手打电话,触摸其它物品。治疗结束时,脱下手套才能书写病历。每治疗一位患者更换一双手套,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 7、改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方法,器械在每一次使用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中空器械和小器械。 8、每治一位患者之间,冲洗水路2030秒。 9、凡是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的器械,如拔髓针、拔牙钳、手术刀等每人用后均采用高压灭菌。 总之,医务人员预防交叉感染的最好办法是了解易被感染因素、传播途径,加强防范意识,把每一位患者视为感染
17、带菌者,并采取最好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九、医疗感染暴发的处理 第3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主讲人:XXX 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感染源 三、传播途径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五、标准预防 六、医疗废物 七、职业暴露 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
18、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 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
19、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 (一)外源性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 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三)环境储源 感染源来自污染的环境,如手术室或产房的环境或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化脓菌,接受手术的病人、分娩的产妇及婴儿可能会受到感染而发病就属此类。 三
20、、传播途径 (一)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医院内病原微生物从一个人传给其他人的最常见方式,常在感染源周围发生。 1.直接传播:在医院内,当病人与病人之间,医护人员与病人相接触时,如握手、查体或进行其它操作时可将传染性物质(如排泄物、分泌物等)传给对方,而引起感染。 2、间接接触传播:最常见的方式是:从病人传播出的病原微生物湖沼医护人员的手、医护用品或诊疗器械、病人用过的物品感染其他病人。 (二)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病原体通过浮游在空气中的尘埃、飞沫核与微粒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传播方式。通常有三种方式: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三)共同媒介传播 在医院内的水、食物、血液及血液制品、药物及各种
21、制剂以及一些医疗设备等,是全院或某一专科的病人共同或常用的,一旦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常可在短期内或同时引起多人感染。这种传播称为共同媒介传播,或共同途径传播,常可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 (四)医院感染易感人群 医院住院病人中有许多人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老年病人的要体免疫力已经衰退、刚出生的新生儿是免疫功能降低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硬化等病人、放疗与化疗、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也使病人免疫力下降。此外,长时间住院、手术病人及其他行插入性操作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我们把这些人视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对于这些病人,我们要进一步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和养活近视及陪护,同时更应该做好环境消毒,
22、减少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包括 在医院中有些部门的工作性质、病人的体质、环境的特点决定了这些部门的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ICU病房、产房、新生儿科、血液透析室等。上述科室一般都有门关、鞋关等,进入时要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要限制人员进入;工作人员患有传染病时不能进入;安排传染病人住院或手术时要注明;在布局上要区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等;要有各自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六)传染病的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中一般非特异性感染较为多见,然而,传染病的病原体赞成的特异性感染也不能忽视,如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23、都可在医院内发生扩散或爆发流行,另外,如艾滋病病毒感染、乙肝、丙肝、梅毒等经血传播疾病也是可以发生医院感染的。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一)医院感染的控制 医院感染的控制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二)医护人员自身防护 为了减少医护人中在工作中发生医院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医务人员要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2.医护办公室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医护人员进入传染病区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做好必要的防护。 4.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三)手卫生 在下列情况下应当及时洗
24、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第4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答:洗手啊 2、何为手卫生 答: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一般手卫生设施包括: 答:洗手用的流动水、洗手池、清洁剂、手消毒剂、水龙头开关、干手纸巾、干手机或毛巾。 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25、答: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5、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答: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a)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b)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26、;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d)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e)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g)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6、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答: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7、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
27、: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8、何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暴发流行的常见传播方式有哪几种 答:共同来源、带菌者传播、交叉感染、空气传播和其他方式。 10、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包括: 答: 11、标准预防的概念 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
28、员将疾病传染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12、标准预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答: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当医务人员每一次进行可能与污染物接触时,必须戴手套,有可能污染其它部位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戴手套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规定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防止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
29、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焚烧处理。 急救场所可能出现呼吸骤停等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消毒、清洗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复用的衣服置于
30、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消毒、清洗,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13、微生物的感染途径有以下5种,以前三种最为常见。 答: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媒介物传播、昆虫媒介传播。 1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何时发布实施?答:2023年9月1日。 15、原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何时废止?答:2023年9月1日。 16、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应包括哪些?答:(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医院感染科和专职人员。(3)各科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和护士。 17、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答: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
31、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的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消化道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包括生活卫生用品
32、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茶具、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等。 18、医疗废物含义? 答: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9、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如何贮存? 答: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20、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保持镇静。 2)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污染的粘膜。 3)刺激局部出血:有伤口,应在伤
33、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4)受伤部位的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职业暴露以便进行调查、监控、随访。6)感染风险的评估及提出整改措施。 2 7)高风险时药物预防:例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损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 21、常见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 22、医疗废物分类 23
34、、凡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洗消程序 答:凡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性疾病(破伤风、碳疽、朊毒体等)污染的器械应执行专门的操作规程和处理流程。 24、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答: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25、如果遇见HIV初筛(+)的病人,应该如何处理? 答:应该马上上报防保科,如不能单间隔离的情况下应对病人进行床旁隔离,保护病人隐私,但应该让本科室医护人员知道,在对病人进
35、行诊疗护理时注意自身防护,具体措施如下: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需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
36、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第5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一、手卫生 请对照张贴在洗手池旁的七步洗手法示意图进行学习。 洗手步骤可概括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洗手指征: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揉搓双手的时间不少于15秒。 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如为针刺伤,立即(轻轻地)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同
37、时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伤口,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并填写登记表,后核实病人情况(暴露者必要时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再进一步处理。 可简略为一挤二冲三消四包五报 如为皮肤或粘膜暴露者及时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并填写登记表,后核实病人情况(暴露者必要时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再进一步处理。 三、安全注射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
38、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6.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 四、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及医院感染暴发
39、(医师着重掌握)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才属于医院感染。 2、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与住院期间接受的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应属于医院感染。如在住院期间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出院后出现在相关部位感染而再次入院,该感染直接与上一次侵入性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 4、住院期间,患者在原有的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患
40、者住院期间在原有的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可表现为两种情况: (1)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其他部位感染(排除脓毒血症所导致的迁徙性病灶)。 (2)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有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5、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生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而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等不属于医院感染。 6、患者住院期间,只要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到细菌就可诊断为医院感染吗? 答:不可以。患者在住院期间,如果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培养到细菌而无炎症表现,这只是细菌定
41、植,不属于医院感染。只有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既培养到细菌,又有明显局部炎症表现,才能诊断为医院感染。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直接由烫伤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由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如烫伤、手术缝线刺激导致的轻微炎症等不属于医院感染。 9、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的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 10、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感
42、染等,属于医院感染。 具体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见早先下发的人手一本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第6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有何不同?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在早期,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医院感染这两个术语一直被使用,由于医疗保健和医疗保健流行病学的服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医院感染定义也在扩大。美国CDC将患者因其他状况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
43、员在医疗环境中履行职责时获得的感染定义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2、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的是什么?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感染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4、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是怎么分类的?分两类,即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5、你知道内源性感染是怎么一回事吗?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体内和体表,多数为在人体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当它们与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成为条件致病菌,造成各种内源性感染。如细菌的移位、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6、你知道什么是外源性感染吗?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环境和人员,如由其他病人、工作人员、物品以及医院环境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