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课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时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课时.ppt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唐诗凉州行王建 凉州四边沙浩浩,汉家无人开旧道。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万里征人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疋帛,那将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第3页/共24页二、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安史之乱是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思明(也指史朝义)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汉人大量南迁。
2、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此次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大批难民涌向淮南、江南、江西。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西路自关
3、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亦是移民的选择之一。此次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第4页/共24页第5页/共24页三、唐代古地图解读洱海图(899年)系根据神话传说绘制,用颜色形象逼真的绘出了双蛇,其内又绘有一鱼一螺,在洱海周围还注出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及江河的名称。现藏于大理市博物馆。第6页/共24页敦煌星图(618-907年)是用红、黑两色绘出,并用符号以圆圈和实点两种形式共绘出1350多颗恒星。前者表示石申和巫咸星表中的星,后者为甘往星表中的星。地图还将
4、北极附近的星画在圆圈上,把赤道附近的星画在横图上,开创了我国星图的科学绘制法。也是世界上现存古老的全天星图。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第7页/共24页五台山图 公元947-955年绘于石壁上的彩色壁画地图,4601300cm。表现了五台山佛教圣境全貌,图面主要描绘了五台山的地形和寺庙,图的下部绘出了由太原、镇州通往五台山两条道路。图上还表示了河流、山峰、寺庙、村镇、树木以及名称注记。本图是一幅较早的佛教圣境专题地图,是中国唐代建筑、社会历史和地图绘制的珍贵史料。现藏于甘肃敦煌英高窟第61窟。第8页/共24页第9页/共24页第二节 辽夏金的民族迁徙与建国历史一、风起“松漠”镇“黄龙”:契丹人与辽国
5、民族起源 北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万岁通天(696697)中,契丹别部酋领万荣反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8世纪中叶后,唐朝由盛转衰,无力顾及对边疆民族的管理。而契丹西北面的两个强邻突厥、回纥,早已分别在8世纪中叶和9世纪中叶衰落,契丹逐步强大。契丹建国 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即可汗位,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
6、。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契丹国。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打到甘州回鹘,东灭渤海国,南占燕云十六州。第10页/共24页契丹人与契丹军队第11页/共24页第12页/共24页兴盛 930年(天显六年),契丹东丹(原渤海国)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947年(会同七年)正月十日,契丹攻克后晋首都东京,灭后晋。二月,以晋国称大辽,改年号为“大同”。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前锋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并与西夏结好,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亡国 1114年(天庆四年)春,女真部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
7、辽。天祚帝亲征,但被女真打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1116年(天庆六年)五月女真就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1117年(天庆七年)攻占春州。1125年(保大五年)二月,天祚帝在应州被俘,被降为海滨王。西辽 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众向北进入漠北地区的可敦城,依靠回鹘的支持,又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即黑契丹),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1218年哲别攻破西辽,西辽遂亡于蒙古帝国。第13页/共24页第14页/共24页二、崛起于“银、夏之间”:党项人与西夏国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
8、项羌”的称谓。羌族发源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代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过着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唐初,散居在今甘肃南部和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南迁。安史之乱后,唐廷把散居在灵、盐和庆州一带的党项羌部落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县)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县)以东地区。党项羌从这时起,进入阶级社会。唐末,党项族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政府以夏州为定难军,封拓跋思恭为节度使,封爵夏国公,赐姓李,从此党项族便据有银、夏、绥、宥、静五州。宋初,李彝殷附宋。1032年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弃李姓,自称嵬名氏,次年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在其后几年内建宫殿,立文武班,定兵制,创造西夏文。公元1038年10月1
9、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西夏的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末期,长期内乱,蒙古汗国建立后,几次征讨西夏,末帝宝义二年(公元1227年)灭西夏。第15页/共24页古画中的西夏人第16页/共24页第17页/共24页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第18页/共24页三、辉煌与苦涩:女真人
10、与金国 女真源自中国史书中3000多年前的“肃慎”,公元2至4世纪时期称“挹娄”,公元5世纪时期称“勿吉”,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公元11世纪,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向契丹人称臣。完颜阿骨打在1115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很快攻占了辽国首都上京。然后入侵并占领了宋朝的大部分土地,并建立了齐、楚等傀儡政权。稍后,建立金国。1126年,金人入侵宋朝,攻陷开封,宋朝退到长江以南,两国军队经常对峙于淮河一带。1234年,在蒙古人的打击下,盛极一时的金国土崩瓦解。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第19页/共24页第20页/共24页金国古地图解读灵岩寺田园界至
11、图 金明昌六年(1195年)碑刻,91.595cm。该图主要表示了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县东西方山灵岩寺地图,明昌五年经管府允准划定的灵岩寺属地界范围以及附近地区的山峰、河流、村庄、道路、林木及地理要素,地图采用传统形象绘制,刻工精巧,线条粗细均匀,清晰可辨。现藏于山东省长青县灵岩寺文物管理处。第21页/共24页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 金承安五年(1200年)碑刻,124.565.3cm。本图表示了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地图对所有的寺、院、殿、楼进行了详细描绘,还相应地表示了牌楼、古树、碑石,在庙的四隅各绘有角楼一座,在绘制中注重图形平面位置的准确和建筑物形象的逼真,该图为寺庙地图之佳作。现藏于河南省登封县中岳庙。第22页/共24页基本概念和思考题本章基本概念:胡越一家、安史之乱、第二次汉人南迁高潮、胡化、契丹、辽国、党项、西夏、女真、金国。复习思考题:1、谈谈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汉人南迁高潮的原因和过程。2、解释安史之乱。3、简述契丹族的历史和辽国的兴衰。4、归纳唐代前期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第23页/共2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