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获奖科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获奖科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 微文化渗透校园,已然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增味剂”。研究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了解其对微文化的认知与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影响,尊重微文化的特点与现实问题,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多层面应对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微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研究 大数据时代,“微”字头产品相继问世,催生了一种涵盖社交、文学、电影、传媒、公益等多方面的“微文化”,以“微乎其微、神乎其神”的方式吸引并影响着这一代青年大学生。微文化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强大,已然成为舆论战场的主力军并渗透进社会文化的骨髓。微文化带来的影
2、响具有双面性,决定了其在教育领域必然饱受争议。正因如此,了解微文化,探索其实际影响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研究的实施 为了全面了解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和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影响,面向省内8所高校师生分别设计了问卷1与问卷2,涵盖上网时长、上网设备、上网内容、对微文化的认知(尤其思想教育功能)及微平台应用。公共政治课通常开设在第1至4学期,故此次调查仅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思政任课教师。随机调查师生,问卷1发放300份,收回289份,有效样本285份(包括大一112份,大二173份),问卷2发放42份,全部收回并有效,借助EXCEL等统计工具作统计分析。 二、
3、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 可以看出,约五成学生上网时长趋于合理,每周均控制在10小时以内,近四成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1020小时,略微偏多,有35位同学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其中8位超过40小时。数据反映当代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属普遍现象,超八成学生日均上网约2至3小时,12%的大学生达4小时或以上。电脑与手机是学生上网的主要媒介,正常网络活动包括购物、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查阅学习资料。通过调查时侧面了解,网上学习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的意愿不太高。与大学新生相比,二年级学生上网时间明显增加,智能手机上网更普及,课内外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更普遍。 数据显示,与学生
4、相比,教师的“网瘾”更重,21%每周上网2040小时,12%达40小时以上,电脑与手机上网使用频率仍然排在前两位,但两者差距悬殊,55%的教师选择电脑上网。可能因为高校教师可支配时间较多,教学与科研活动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这在手机上操作非常不方便。不少教师表示,他们愿意在电脑上工作,在手机或平板上休闲娱乐,这解释了为何使用平板电脑的教师较学生比例更高。 2.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知及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91%的学生和73%的教师对“微文化”有一定了解,100%的学生和90%的教师都已开通微博或微信,说明微文化已正式进入师生的生活圈。87%的学生与59%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
5、或有愿意通过手机等移动传媒进行思政教育,但学生却反映只有41%的高校开通官方微平台,说明高校公众微平台仍未建立或只留于形式。不愿通过移动传媒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均表示他们担心这会让本就深陷网瘾的大学生愈演愈烈,而且对大学生能否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没有信心。不少学生表示自己无法辨识网络信息的真伪,曾经有过转发虚假信息的经历或泄露个人隐私的担忧。 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就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微文化既带来了希望,又多了一份担忧。微文化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以更具时代感的多样化教育内容,吸引青年学生的眼球。然而,飞速发展的移动网络服务于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显
6、示出其带来的副作用。大学生弹指间便可传播或获取信息,极易对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产生不满,从而弱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微时代网络泛滥的信息严重限制了校内舆情的可控性,一些失实报道或诈骗信息一旦传出,就会迅速传播散开,严重影响校园安全稳定。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方面。 (1)忽视了微平台的教育功能 在大众眼中,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平台主要用于抒发情感、交友聊天、收发红包等社交娱乐功能,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他们并未对微平台有清晰的认识和有效利用,忽视其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功能。高校微文化建设尚未完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力并未撼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还是以发表个人生活与情绪、转发他人内容居多,极少
7、借助微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2)微媒介的应用水平不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例不均衡,这可能造成生理机能、学习技能、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均衡,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媒介的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微媒介缺乏认知与认同、疏于学习与应用,易造成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落伍过时,教育内容与高校大学生完全脱节、与时代的发展脱节,极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与厌恶感。 2.大学生群体方面。 (1)对网络生活缺乏自我掌控能力 面对充满无限诱惑的网络,大学生自控力缺失表现在目的不明确、生活无规律、情绪易失控、道德责任感缺失等方面。高校教育秉承“教是为了不教”,强调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寄予以自控能
8、力为主的自我教育人格的形成。从紧张的中学生活懵然进入大学,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尚不能适应相对宽松、彰显个性自由的高校生活,加上仍处青春萌动期,社会阅历不足,解决问题显草率、意气用事。自我控制力意味着人的成长与成熟,通过控制注意力、情绪和行为实现自我潜能。 (2)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缺乏辨识能力 时下晋升“第一传媒”的网络,有着无法比拟、不可取代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呈现“裂变式”传播,不良或虚假信息容易泛滥,消极情绪容易滋生。这无疑会“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慢慢地“吞噬”他们的认知力和判断力。面对网络信息的挑战,大学生务必用“鹰”一样的睿智头脑、犀利眼神审视与辨识,拒绝扭曲的价值追求与低俗的行为
9、方式。 四、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政府净化网络,营造良好的微文化大环境。 政府需积极应对,尽快出台详尽的行业准则,监督并干预网络微媒介,做到时时监管微文化。软件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对微内容进行实时净化过滤,从根源上斩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杜绝“危文化”,确保风清气正的微文化环境。同时,加大宣传规范网络行为,广泛普及网络道德教育,因为良好微文化环境的塑造,需要社会的共同监督、行业的自我约束与个体的自觉执行。 2.高校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微文化思想教育功能。 微文化渗透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坦然理性地面对形势的变化,提高自身现代文化接受与应用能力,“以小
10、见大”、“见微知著”,将其发展为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新阵地。借助“微”字主题的核心圈,洞察青年学生的思想动向与需求,倡导主流价值形态。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不拘泥于理论灌输,通过校园微论坛、微报纸、微广播、微公益、微视频等多元教育平台,在师生的参与互动中以文化促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受尊重。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应充分彰显微文化的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与育人功能。 3.大学生加强自律,提高媒介素养与价值判断能力 作为微文化的主要受众群,大学生应辩证看待微文化,抛开个人情感与偏爱,洞察微文化的教育价值内涵,时刻保持谨慎态度,学会自主甄别真伪,做到“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同时,作为未来社会核心,大学青年应以高度的自控力与严格的自律能力,合理安排时间,明确上网需求和上网目标,拒绝成为“刷屏一族”;培养社会责任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创造并传播更有意义、有价值的“微内容”,让“微文化”生长在阳光下;抱着正确、坦然的上网心态,既保持对新奇事物的好奇与学习态度,又学会主动驾驭信息,自动屏蔽不良信息的毒害,不哗众取宠,不盲目追求点击率,做到“慎言、慎行、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