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至2006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至2006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0052005 年至年至 20062006 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 A A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A)20052005 年年20062006 年第二学期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学生姓名 _学号_专业_年级/班级_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二三总分阅卷人签名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每题以文字修正。(每题 3 3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使
2、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2.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3.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4.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5.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6.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为化学学习方式。()二、简答题:(每题二、简答题:(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知识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知识支柱”。2.简述
3、21 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3.初中化学教学大纲(A)与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B)建构的内容体系分别如下:A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B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4.以“分子”为例具体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三、设计题:(共三、设计题:(共 5050 分)分)1通过“从碳酸饮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15 分)2为高中教材“氯气的性质”一节内容(见附页)编写出教学目标,并设计一段教学情景,引入新课。(20 分)3.为高中教材“氯气的性质
4、”一节内容(见附页)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15 分)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0062006 年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年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A 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判断题(每题 3 分)评分:应判断出“正确的”得 3 分,应判断出“错误的”得 2 分,修正 1 分。1错误,修正:不仅要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获得”和“如何应用”,以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过程就基本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2正确。3错误,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错误,“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
5、涉及的内容应达到的最低(基本的)学习要求。5错误,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是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6错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修正:化学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二、简答题(每题 8 分)、1该书提出的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中英文各一分)2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课程:化学 1化学 2认识化学科学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实践
6、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每项得分为 1 分)3A:内容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知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提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揭示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 分)(评分的标准是以学生的语句含义考虑)4在绘制概念图时,首先要抓住核心概念的定义及其直接相关的中心内容,其次要抓住其它的性质特征,然后再抓住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1 分)物质微粒特征 分子 构成原子保持小,运动,间隔化学性质种类改变种类不变化学变化物理变化(3 分)上图的制作过程:“分子”这个核
7、心概念是与微粒和“化学性质”这两个概念联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1 分)然后,再去完善“微粒”和“化学性质”这两个相关概念。(1 分)“微粒的上位概念是”物质”,“化学性质”的下位概念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 分)此外,也不能忽略“分子”这一核心概念直接体现的性质特征:如“质量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1分)三、设计题1通过“从碳酸饮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15 分)本题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包含五个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每个步骤答案合理就给 3 分。参考下列方案:【问题的提出】炎热的夏天同学们都喜
8、欢喝碳酸饮料,当打开碳酸饮料时,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你们知道这气体有怎样的性质呢?【提出假设】假设: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证假设】打开一瓶汽水,用一个塑料袋罩住汽水瓶口,手机适量的气体。再把收集的气体倾倒到燃着的蜡烛上,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打开一瓶汽水,用一个塑料袋罩住汽水瓶口,手机适量的气体。再把收集的气体倾倒到燃着的蜡烛上,可以看到燃着的蜡烛熄灭了。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交流与应用】由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我们可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2为高中教材“氯气的性质”一节内容(见附页)编写出教学目标,并设计一段教学情景,引入
9、新课。)(20 分)【教学目标】(分类 1 分)(1)知识与技能(3 分)(1)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中提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3 分)(1)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实验设计方法,体验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 分)(1)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情景】(10 分)写出一种方法且描述合理、清晰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可给分,本题参考答案如下:A:化学事件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再网上有这样二则新闻报道:南昌某游泳馆发生氯气中毒事件;吉林乾安发
10、生氯气泄漏事故 2 万群众被紧急疏散。通过两个事件引起同学思考为什么氯气会引起人们中毒,那么氯气有怎样的性质呢?B:直接导入法: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了解到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类非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它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C:化学史导入法: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 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的气体后,他又感到由衷的快乐。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
11、都具有永久性的漂泊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发生反应。直到1810 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 1774 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 1810 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 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3高中教材“氯气的性质”一节内容(见附页)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15 分)评分标准:下列三点叙述合理的给满分。教学任务(5 分)学习活动(5 分)设计意图(5 分)。参考以下方案。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和氯水的性质及其用途及会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学习活动内容:(1)回忆原有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者谈论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2)阅读课本,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3)观察教师做氯气燃烧化学性质实验。(4)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氯水的化学性质。(5)小节氯气的性质。设计意图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激起学生探究的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及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培养学社国内整理、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