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至2005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0178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至2005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至2005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至2005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至2005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0042004 年至年至 20052005 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 A A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A)20042004 年年20052005 年第二学期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学生姓名_学号_专业_年级/班级_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生注意: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考生注意: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三一二总分阅卷人签名一、是非题是非题(20 分,每题 5 分)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括号内标 T 或 F):1、“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的同义语。()2

2、、化学课程就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3、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关于科学概念的知识。()4、教材栏目的设置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简答题简答题:(40 分,每题 10 分)12003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化学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化学”的目标得以实现。请分析该标准的基本结构与特色。2pH=6.0 的盐酸用水稀释 100 倍 pH 值是否会变化为 8.0,为什么?试对中学生做出解释。3.这是现行的 A、B 两本初中化学教材中对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定义。请对这两组化学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做一评注。教

3、材 A教材 B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基准,其它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称为这种原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附图:4某学生在区九年级的三次化学测验的得分均为 85 分,其全区化学测验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 85、5;83、5;80、5。根据这些数据,你认为该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有所进步,为什么?三、设计题三、设计题(40 分,每题 20 分)1、请设计一学习活动方案,探究水与酒精混合后的现象。2 按给出的教材内容(溶液的酸碱性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三化学)完成下列要求:(1).编写一

4、节课的教学方案;(2).设计引入新课的情景片断。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0052005 年化学教学论年化学教学论 A 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是非题(20 分)F;F;F;T(每题 5 分)二、简答题)(40 分)1、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有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10 分)2 个必修模块:化学 1(2 学分,36 课时);化学 2(2 学分,36 课时);6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均为 2 学分,36 课时)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6 分)学生在学完必修课时化学 1 和化学 2 后,至少要在 6 个选修模块中

5、任选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选修课程则在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功能有所侧重。设置了模块内容的体系有所不同,有的着力反应现代化学的基本原理,有的则充分体现了化学对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 分)2、PH=6.0 的稀盐酸大量用水稀释(100 倍),PH 不会变为 8.0(4 分)。由于水的大量存在,谁的 电离程度加剧,H2OH+OH-由于产生的 H+将抑制溶液中H+的进一步降低,近似溶液的 PH 无限接近于 7.

6、0,而不会降到 8.0。(6 分)3、教材 A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科学性,但对初中生而言较难理解,可读性较差。(4 分)教材 B,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从抽象和复杂中摆脱出来,用图式的方法,使概念具体化,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6 分)4、(10 分)(1 分)(1分)(1 分)T1=10Z1+50=50(1分)T2=10Z2+50=54(1分)T3=10Z3+50=60(1分)T3T2T1,说明学生成绩进步提高(4 分)三、设计题1、体积变化温度变化实证操作方案预测结果测量结果预测结果测量结果 50ml 水与 50ml 水混合 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合 50ml 酒精与 50ml

7、水混合选题反思总结()(4 分)2、单元教学方案(10 分)21 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2 分),本单元内容体系的重点、难点分析(2 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可能性分析(2 分),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 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和主要措施(思路、程序)(2 分)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2 分)教学目标(2 分)1、

8、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 PH 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知道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及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3、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重点难点(2 分)重点:1.理解溶液的酸碱性;2.掌握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的显色情况及操作方法;3.了解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初步学会 pH 试纸的使用方法。难点: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单元学情分析(2 分)学生在前几个单元已初步认识了一些常见酸、碱的名称、化学式,接触了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酸和盐的反应,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

9、顺序并以此规律来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所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酸、碱知识的系统化,但由于本单元涉及物质种类及名称较多,物质的化学式较前几单元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较多,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利用好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策略(2 分)(1)学生初学酸碱知识时既有兴奋之情,又有畏惧心理(知道酸和碱都有腐蚀性),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做实验,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认识酸碱的性质。研究化学性质时,可以将实验现象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联系,做到具体形象与符号抽象结合。(2)本节教材采用分组学习、对比的编排形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理解和利用这一意图。(3)从学生熟悉的酸入手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认识酸和碱。播放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寻找指示剂,利用自制的指示剂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2 2 情景导入:导入的过程和方法(5 分),趣味性与科学性,真实性(3 分),学生的可接受性(2 分)。情境导入利用生活中有酸味的食品,如:食醋、酸奶及一些常见的水果等,引出“酸”的知识。(1)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物质有“酸”味?(2)你能否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这些物质的溶液是否呈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