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讲义-贺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讲义-贺佳.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导论导论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的角度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性和规律性,也就是每个个体所熟悉的事情。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第一是一般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是专门方法论,即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应采用的专门方法论;第三是具体方法,也即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和手段。2、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直
2、接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并将结果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人们的社会心理。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a,参与观察指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研究者的活动和表现。b,非参与观察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2)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不相关变量的情况下,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法可以分成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三种。a,实验室实验法研究者在严格控制较多外部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确定因果
3、关系的方法。b,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c,现场实验法-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情况。(3)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等手段,系统地、直接地收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概括,从而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以分为: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a,典型调查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选取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总体情况。b,个案调查指个别地对于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搜集关于这些特定对象的客观情况加以分析。c,抽样调查-是从全体调查
4、对象中,随机地选取一部分对象作为代表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推断全体调查对象状况的方法。(4)跨文化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法是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它的形式可以有:现场考察、心理测验、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的分析.(5)其他的研究方法:如档案研究法、相关研究法、非强迫性测量法等.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 世纪上半叶,又称为:社会哲学阶段,主要是西方的一些哲学思想。有两条理论线索:(1)柏拉图:从人的生物学基础上理解“社会心理学”,把人的生物本性分为:头、心和胃三部分,与之对应的心理成分是:理智、意志和欲
5、望。(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理气质决定的。提出“宣泄说”。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 世纪下半叶-20 世纪初,又称为:社会经验阶段,此阶段有三大理论来源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形成:(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著有民族心理学,认为民族心理学应该研究那些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如语言、神话、习俗等。(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勒朋,著有模仿律,提出模仿理论。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连犯罪也是通过暗示、模仿等产生的。(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著有社会心理学导论,提出先天的和
6、遗传的倾向即本能,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动力和源泉,列出了人类的12 种本能及其对应的情感。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现在。在此阶段对社会心理的研究从三种角度来进行:(1)心理学角度:主要是奥尔波特在 1916 至 1919 年间进行的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勒温 1939 年所作的有关社会气氛的研究;色斯顿1928 年对态度的测量等.(2)社会学角度:乔治米德对社会行为的研究;梅约进行的“霍桑实验”等。(3)文化人类学角度:分析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特征,揭示一定文化因素与某种社会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节第二节 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概
7、述1、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人一生中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获得并履行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角色,以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2、社会化分类,横向角度可以划分为: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心理素质社会化、政治社会化五种.纵向角度可以划分为:早期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主要是让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发展社会化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经历不同的情境,使个人取得发展;反向社会化-指青年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再社会化-与过去一刀两断和将截然不同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3、社会化的特点:终身性、能动性和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辨证
8、的统一过程.二、社会化的途径二、社会化的途径1、内在途径:(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指由上代传给下代的关于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的因素,它为个体社会化奠定了生物学上的基础。(2)人的自主性因素2、外在途径:(1)社会文化的影响;(2)家庭;(3)学校;(4)同龄群体;(5)大众传播工具三、社会化的结果三、社会化的结果1、通过社会化,促进人格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推动社会发展。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4、在社会化的同时,促使个人个性化的形成。四、自我意识四、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理论(1)弗洛伊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个性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9、三部分,本我的内容完全是无意识的,并要求不断及时得到满足;超我是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它会限制和压抑本我的冲动,因此,就需要自我(ego)的出现,来协调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自我是个性中能够自觉的部分,理智地在本我和超我的驱力之间求得平衡。(2)库利的理论库利的自我理论即为“镜中我的概念。此概念由三重涵义构成,第一,感觉阶段-我们所想象的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第二,解释阶段-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和判断;第三,自我反应阶段-根据上述的想象的感觉和判断而产生某种自我感觉,从而产生镜中我的形象.库利的这种自我概念表明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的,他人是一面镜子,决定性的还是自己
10、。(3)米德的理论米德认为,个人的社会化使个人有能力预料他人对我们的期待并据此形成我们自己的行为,并且他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即本能的、自私自利的、任性的和未经社会化的自我)和“客体我”(即了解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期待的社会化的自我).米德认为,主体我不会完全处于客体我的控制之下,因此,我们也会有能力打破社会规则,违背他人的期待.2、自我意识的定义和内涵(1)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2)
11、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觉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情感自我控制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自豪感或自卑感追求身体的、外在的、物所有物等的认知质欲望的满足社会的自我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名望地位、自成就感或失败感追求名誉、地位和权力己拥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认识精神的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自我实现感或自追求信仰、要求智慧、能趣等身心特点综合认识我缺失感力与心灵的发展和成长3、自我意识的结果(1)分析自我:包括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识和评价;(2)表现自我:主体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下表现出的客观我的不同方面;五种自我表现的方式:迎合、恐吓、自我促进、示范
12、、祈求.(3)控制自我: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物质的自我第三节第三节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概述1、社会认知是认识人的第一步,它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出与判断的过程。它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是认知者、被认知者和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个体对社会刺激加以综合的过程。2、社会认知的特点直接性、整体性、选择性、防御性、惯性。3、社会认知的途径社会认知的途径有: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反映了个体的身心状态,可以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判断其情绪、情感、意图等内在心理活动;身段表情是指人的
13、饿身体姿态、动作变化等,是一种非言语的形式;言语表情-是指人们说话时的语音、声调、节奏变化等,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人际距离-是指人际交往时相互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可以反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二、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的内容:对他人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1、对他人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认知;对他人人格的认知。2、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3、自我知觉:认识自己,也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偏差。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三、影响社会认知的
14、因素1、认知者因素:(1)原有经验;(2)价值观念;(3)情感状态;(4)认知偏见。认知偏见包括:相似假定作用-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类化原则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都有一个有关人格的假定,而且总会按照自己这个隐含的对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2、认知对象因素:(1)魅力、(2)知名度、(3)自我表演3、认知情境因素:(1)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显示交往双方的接近程度;(2)背景参考:认知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称为判断的参照系统。四、印象形成四、印象形成1、
15、社会印象指的是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2、社会印象的特点:间接性、综合性和固执性。3、社会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1)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2)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4、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差(1)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又成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就叫做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
16、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仅依据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3)光环效应指的是,当某人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好的特征之后,那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4)热情的中心性品质作用在对他人的品质进行认知时,“热情-冷酷”居于人类品质词的中心,它们决定着某个人其他一些品质的有或无,因此起到中心性品质的作用。五、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五、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海德的常识心理学(1)此理论认为,人们需要预见他人行为,控制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2)海德把人们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即内因或叫
17、个人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等;还有外因或叫情境原因,如外人、奖惩、运气等因素。2、维纳的归因理论在海德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归因向度,即稳定性。根据稳定性可以将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原因。该理论认为:根据内外和稳定性两个维度,可以将原因类型分为四种,即:稳定的内在原因如能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如努力,稳定的外在原因如工作难度,不稳定的外在原因如机会、运气等。3、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说(1)对应推论的基础和条件。基础:人们只能通过观察行为和后果,然后推测对应的行为意图和个人品质。两个条件:一是行为者本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后果是有所预见的;二是观察者对于行为者的能力、经验等是有所了解
18、的.(2)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一是行为的社会赞许性,即该行为是否被社会接受,社会赞许性低的行为可以做对应推论。二是行为的非共同后果,非共同后果越少,越能做对应推论。总之,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低,非共同后果越少,越能做对应推论。三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自由选择性越高,对应推论正确性越高。4、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1)行为的三种原因.凯利认为人们行为的原因有三种,一,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主体,即主体归因;二,归因于行为的对象特征,即客体归因;三,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即情境归因。(2)归因的三条原则。一、区别性原则,指行动者在对待不同对象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区别。二、一致性原则,指行动者的行为与周围其他人
19、的行为是否一致。三、一贯性原则,指行动者在其他情境下,其行为表现是否相同。(3)三种归因判断。归因的三条原则可以有不同的组合,但只有三种有效的归因判断组合.一、区别性低,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做主体归因;二、区别性高,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做客体归因;三、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做情境归因。即,如下表所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归因判断低高高低高低高高低行动者对象情境第四节第四节 人类的攻击性人类的攻击性一、攻击性行为一、攻击性行为1、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侵犯是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本能论威
20、廉詹姆斯、弗洛伊德和洛伦兹都认为,攻击是人类生而具有的一种本能,人类没有办法摆脱攻击行为,只有通过替代性活动,如体育竞赛等,消耗攻击的动力,才能使攻击的倾向得到控制.(2)社会学习与攻击行为班杜拉等一些学者认为,攻击性行为是社会习得的结果。它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3)挫折-侵犯理论多拉德等认为,人的攻击行为是因为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即攻击是挫折的后果。三、降低攻击性行为的途径三、降低攻击性行为的途径(1)宣泄:指以各种方式使自己的攻击性的能量发泄出来,如体育运动,或在被社会认可的情况下表现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和举动。(2)社会制约(惩罚):社会增加对攻击行为的社会制约力度
21、,可以实现攻击行为的外部控制。(3)提供非攻击性的榜样:非攻击性的榜样可以降低人们的攻击冲动.(4)培养对他人的感情移入:教育人们爱护自己的同类,可减少攻击行为。(5)感情净化第五节第五节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1、利他行为-指的是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2、利他行为的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任何物质或精神的回报;(3)自愿的;(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利他者的因素:1、性别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女性的利他倾向比男性更强。2、年龄对利他行为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利他行为有所增加。
22、3、人格特征:社会责任感高的人利他行为更多。4、助人者的心境:积极的心境更倾向于利他;消极心境则不容易利他.(二)求助者的特点1、性别:女性被帮助的可能性更大;2、年龄: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3、魅力和人品:有魅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三)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个人的利他行为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道德观念的影响;2、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和榜样对孩子利他行为影响深远;3、自然环境:天气、噪音等自然条件通过影响人们的心境而增加或减少利他行为;4、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其他人的利他行为能激发一个人的助人行为。三、旁观者效应三、旁观者效
23、应1、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进不会使个人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被称为“旁观者效应”。2、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1)社会抑制作用;(2)社会影响的结果;(3)多数的忽略;(4)责任扩散.第六节第六节社会态度社会态度一、态度概述一、态度概述1、态度-态度是指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2、态度的特征(1)社会性: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是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而逐渐形成的;(2)对象性:任何态度都是针对某一对象的;(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将会持续较长时
24、间而不会轻易改变;(4)内在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历程,无法直接观察得到;(5)协调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所组成,三种因素相互协调;(6)系统性:每个人各种态度组成一个态度系统。3、态度的功能表现方面(1)认知方面功能: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2)情绪方面功能:与态度相一致的事物可以给自己带来满足;(3)动机方面功能:态度驱使人们趋向或逃离某些事物;具体有三种:适应功能、表现功能、防御功能。4、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首先,态度由知、情、意三个因素所组成,它必然与行为有内在的联系,对行为具有动机功能和驱动作用。态度的情感因素与人的行为是紧密联系的,积极的
25、情感会趋向于接近该态度的对象,消极的情感则趋向于逃避该态度的对象。其次,态度与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态度的知、情、意各个层次对行为的调节不同,造成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第三,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三个原则: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2)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其他因素A,同一对象往往具有多种特征;b,个体除了受态度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特别是当时情境的影响;c,个体的态度不应以语言为标准。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一(一)社会态度形成的过程社会态度形成的过程1、服从: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
26、取的表面上的行为。2、同化: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3、内化: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二)态度改变的理论1、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认为,我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上的各种人、事物和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联成一体被我们认知,海德将联成一体的两对象间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个体对单元两个对象的态度通常是一个方向的.此时,单元内的两对象的认知和评价一致,其认知体系就呈平衡状态。反之,当评价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将引起不快和紧张,个体会设法解除.我们的这个认知体系,总是从平衡到不
27、平衡,然后再到平衡的过程.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相互联系的。有相互关系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呈协调关系,有的呈不协调关系。当人们的认知体系是协调时,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矛盾的信息。当人们的认知体系不协调时,就会设法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关系。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他认知元素趋于协调;第二,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第三,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引起失调的原因:第一,威慑不足;第二,诱因不足;第三,公开观点;第四,引起与态度相反的结果;第五,自由选择.(三)态度转变方法(三)态
28、度转变方法转变个人态度的方法有:1、说服宣传:注意四点:(1)在说服宣传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4)说服宣传有时要逐步提出要求,有时也可先提高的要求。2、积极参加活动3、强迫接触:强迫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有助于态度的改变.4、群体规定:群体的公约、规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三、态度的测量三、态度的测量1、总加量表法:由李克特创出,测量每一中态度就用一个态度量表,态度量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而设计的,它由若干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做的反应而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一个问题所持态度的强弱。2、社会距离尺度法由布加达斯创
29、立,以衡量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测量方法是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应不同社会距离的意见,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意见内打记号,然后把一个群体所有成员的态度距离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此图可以反映一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的态度的距离分布。3、语义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目的在于分析人们对于特定的对象所给予的意义,分析该对象所具有的形象,以测定和判断其态度的一种方法。4、投射法投射法是通过间接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这是通过分析人们对某个刺激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这种联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象、愿望、要求及思想方法等无意识的反应.投射法有两种方式: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5、生理反应法生理
30、反应法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生理反应法测定人们态度的情感因素,情感在人们的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七节第七节群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一、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概述一、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概述1、群体心理-群体成员在群体状态下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现象。2、构成一个群体应该具备的特征:(1)各成员间具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群体要满足成员的归属感(4)群体之间要有交流。3、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4)假设群体与实在群体。二、群体
31、压力与规范二、群体压力与规范1、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个体的约束力,即对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的特有的约束力。2、群体压力发生作用的不同阶段:(1)辩论阶段;(2)规劝阶段;(3)攻击阶段;(4)心理隔离阶段。3、群体压力的意义群体压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群体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完成群体的任务,维护群体的存在和延续。(2)群体压力下所产生的一致性有助于建立社会真实性和增加个人的安全感。4、群体规范的分类:(1)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2)所属规范和参照规范;(3)专制型群体规范和民主型群体规范;(4)一般的社会规范和反社会的规范。5、群体规范的功能表现:(1)群体规范制约着每个成员的
32、行为,使之保持感情和认知上的一致,还维护了群体的整体性。(2)群体规范在向每个成员提供行为标准的同时,也提供了认知标准。(3)群体规范为成员的活动划分了范围,确定了每个成员的活动方向,具有行为导向功能。(4)群体规范形成后,既可以约束成员的行为,又可以维护自身生存的需求。三、群体决策与问题解决三、群体决策与问题解决1、群体决策的类型(1)集体讨论法又称“头脑风暴法”,此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主意者”首先讨论,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阶段不对他们做任何限制。第二阶段,“批评者”对提出来的各种建议进行分类,把不能用的去掉,把有争议的放在一边,采纳合理的建议,然后讨论有争议的建议。
33、第三阶段,对剩下来的不同方案优选,作出群体的最后决策。(2)综合法-此方法由高尔顿提出,实质是将各种观点尤其是对立的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评价,弥合极端,采取大家都满意的决定.2、群体决策的意义:(1)减少偏见;(2)获得决策者们的支持;(3)满足成员自尊心、增强成员责任感;(4)提高成员执行决策的效率。3、群体决策的局限性(1)解决问题方法的数量和创造性都低于个人决策;(2)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和速度都低于个人决策;(3)当解决步骤多,解决方法不确定时,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4)个人解决问题的逻辑性优于群体决策;(5)在一些非连续性的工作中,个人决策更优越。四、合作与竞争四、合作与竞争1、合作
34、-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2、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目标展开竞争,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3、合作与竞争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多种形式中的两种基本形式,对于合作与竞争的一系列研究认为,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行为方式。4、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1)动机;(2)威胁;(3)沟通第八节第八节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1、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相符行为则是社会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从众、顺从和服从等行为。一、从众一、从众1
35、、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2、从众的原因:(1)信息压力:别人提供的信息称为个人行动的重要参照依据;(2)规范压力:处于某一群体中,会受到该群体规范的压力和约束。3、影响因素(1)个体特点:a,性别:女人比男人更容易从众;b,年龄:儿童更容易从众;c,地位:在群体中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容易从众。(2)群体因素:A,群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越大,越容易发生从众行为;B,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成员意见一致性高,更容易使其他人从众;C,群体的凝聚力:凝聚力强的群体,成员更容易从众;D,群体成员的权威性:
36、群体成员权威性越高,越容易导致其他人从众;E,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越高,越拒绝从众。二、顺从与服从二、顺从与服从1、顺从-是指一种行为的歪曲,即顺从者在群体压力下,表面上接受群体的意见,但实际上是不同意这种意见。产生顺从行为的原因:(1)维护群体的一致;(2)希望被人喜欢;(3)维护既有关系。2、服从是指受他人和群体压力,被迫作出附和规范和他人意志的行为,而且所受的群体压力更具有强迫性。产生服从的原因:(1)合法权利:一方有更多的影响力,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2)责任转移:服从时可以在心理上将责任转移给施加命令的人。三、模仿、暗示和感染三、模仿、暗示和感染1、模仿是
37、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这即为模仿.(1)模仿的种类: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对个人的模仿和对群体的模仿(2)影响模仿的因素:a,年龄:儿童的模仿性大于成人。b,威信:具有威信的人容易称为他人模仿的对象。c,类似:模仿的对象往往是类似自己而又要高于自己的人。2、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暗示的种类:(1)直接暗示、(2)间接暗示、(3)自我暗示、(4)反暗示3、感染-是指个人的情绪反应受到他人的或群体的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或群体的某种心态的无意识
38、、不自觉的遵守.(1)感染的特征:a,感染的实现是通过传播某种情绪状态实现的;b,这种情绪状态是产生与大众之中,是大家对一般心态的共同感受;c,感染是一种群众性的模仿,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对大量的人群产生一定的整合作用.(2)心理学对感染行为的解释a,社会感染是一种循环反应刺激下产生的;b,去个性化的责任分散:社会感染时,每个人会出现去个性化的倾向,导致个人的责任分散。四、时尚、流言和舆论四、时尚、流言和舆论1、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社会上或某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范或样式。时尚的种类:(1)阵热:一种在短时期内流行起来又迅速平息下去的生活方式。(2)时髦:泛指一种新的行为模式的流行
39、。(3)时狂:是时尚的一种极端行为,指时尚达到丧失理智的狂热程度。2、流言-是相互传播关于某现实社会问题的不明确的消息,一般是口头的、非形式化的和非官方的.3、舆论-是指众人对某种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公开表明一致意见,即在背离通常行为规范的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社会价值进行评论,表现出他们的一般认识和情感,并产生影响这一事件发展的巨大力量。引起舆论的事件必须是违反常规或反道德的行为,也包括超越一般人思想觉悟能力水平的新人新事;另外这一事件还必须涉及人们的价值观和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五、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五、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1、社会促进-指的是,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他人在场
40、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就叫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2、社会抑制指的是,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就是社会抑制或叫社会致弱或社会干扰。3、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1)优势反应强化说优势反应是指哪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称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引起行为者的是一种普遍而为特定化了的驱力,由这种驱力激发的动机,将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作用,即对于简单的或个体已经熟练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将产生助长影响;但是,对过于复杂的、个体还很生疏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只会起到妨碍的作用。(2)注意力转移说
41、该理论通过实验证明,当在场的观众注意力转移到被观察者身上时,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第九节第九节人际吸引与亲和人际吸引与亲和一、亲和一、亲和1、亲和指的是,人类的群集性,是指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的倾向。2、亲和原因的解释(1)本能麦独孤认为,人类天生带有许多先天固有的特性,其中有一种就是要寻求伙伴,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倾向.即人生而具有与他人亲和的本能。(2)内在决定因素人类在生命早期不能自助的特性,引起了人类个体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3)学习认为和他人在一起生活是逐渐学习得来的一种习惯、特性.(4)需要的满足由于生命中不断涌现出许多需要,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
42、,个体在孤立的状态下很难实现,只有跟他人在一起才能满足需要,长久之后,这种亲和也变成了一种人类的特性。3、亲和的影响因素(1)恐惧与亲和:恐惧的情绪体验会增加人们与他人亲和动机的强度;(2)排行与亲和: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在害怕时,比非长子、长女有着更强烈的要和其他人呆在一起的愿望.二、人际吸引二、人际吸引1、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就是人际吸引。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能力与吸引:有能力的人比没能力的人更能吸引人;但人们并不是总喜欢才能高的人,有能力的、并犯有小错误的人会增加其吸引力.(2)外貌与吸引:外貌较好的人,对其他人的吸引力更大。(3)报酬与吸引:人际吸引具
43、有相互的原则,即当知道某人喜欢我们时,我们也会喜欢对方;反之亦然.(4)相似、互补与吸引:在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相似的人,之间的相互吸引程度更强;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5)邻近、熟悉与吸引距离上的邻近、交往上的熟悉都会增加吸引程度。三、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三、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1、简单相识阶段此阶段的人际关系只包含交往双方微乎其微的接触,始终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的了解,而没有任何实际交往。2、表面性接触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人际关系水平上,一个人有许多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表面特征,如外貌、穿着、微笑等,决定着人际关系是否会进一步发展.3、亲密阶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将此阶段的人际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只有在此水平上,交际双方才存在一定程度的真正的个人涉入和亲密性.此时,我们会把自己的交际伙伴看作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理解并欣赏她(他)内心对世界的主观看法,彼此在感情、认识和行为上存在一种亲密关系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