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0672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4 .信息的提供方式(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 .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 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2 .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 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 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3 .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 态度转变。(四)情境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1

2、 .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 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2 .分心: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 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 效果。3 .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 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三、态度转变理论(P142)1 .海德的平衡理论2 .认知失调论3 .社会交换论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

3、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 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 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 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 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第三单元态度测量(P145)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P146)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

4、 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二、沟通的结构(P146)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因素构成。1 .信息源: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 择沟通目的。在沟通前一般还需要一个准备阶段,整理思绪使自我心理感受清晰与明确。2信息:信息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但个体的感受必须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以为他人觉察 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 沟通除了词语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

5、态的信息,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3 .通道:通道是沟通的信息载体。个体的感官均可接受信息,其中视听信息占的比例较大,人际沟通是 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4 .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根据自己的已有 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5 .反馈: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 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6 .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例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 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

6、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止匕外,沟通双方的主 观因素也可能造成障碍。如果彼此缺乏共同经验,也难以沟通。7 .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可能影响沟通的每一因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不仅许多意义是背 景提供的,而且甚至词语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三、沟通的功能(P147)1 .获取信息的手段;2 .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3 .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 .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5 .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四、人际沟通的分类(P148)1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3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4 . 口头沟通与书面

7、沟通5 .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五、沟通网络1 .正式沟通网络(P148) 在正式群体中,个体与个体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美国学者第维特把这种网络 分为五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五种沟通网络的比较指标,常用的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2 .非正式沟通网络(P149)第二单元体语沟通体语是身体语言的简称。体语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 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通过体语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专门研究体语沟通的领域是身体语言学。一、目光与面部表情(P150) 1 .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效

8、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都 可以从眼睛中显示出来,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观察力敏锐的人,能从目光中看到一个人真实的 心态。个体的情绪变化,首先反应在瞳孔变化上。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对使 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情绪状态由“睛”转“阴”时,亦有同样反应。可以说,眼睛 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其它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中如果缺乏目光 接触的支持,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可产生极其 丰富的表情,准确传

9、达出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一般地,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眉、额;表 现厌恶的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是眉、额、眼睛及眼睑;表现恐惧的是眼睛和眼睑。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目光与面部表情是相互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 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表情。二、身体运动和触摸(P151)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触摸是人际沟通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日常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 烈情感的方式。三、姿势与装饰(P152)四、人际距离(P153) 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由

10、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 人际距离。1 .公众距离(12-25尺)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它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2 .社交距离(4-12尺)是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3 .个人距离(L5-4尺)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接受大量体语信息;4 .亲密距离(0-18寸)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 温等私密性感觉刺激。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概念(P153) 人际

11、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1 .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2 .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 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 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3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 倾向有二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二、人际关系的建立

12、与发展的阶段(P153)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1 .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2 .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 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3 .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 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 真诚的赞许和批评。4 .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

13、, 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P154)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P155)1 .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 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 喜欢是相互的。2 .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 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3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 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

14、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 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 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4 .平等原则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P155)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FIRO)理论。其要点是:1 .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2 .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它严重问题,如精 神崩溃。3 .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

15、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4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5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 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 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 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支配需要: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

16、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 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 者形成拒绝式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儿童焦虑过重,防御行为明显。感情需要: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 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关 系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 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 自己。舒茨的三维

17、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是按开始是包 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 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第四单元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P157)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P158) (-)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邻近性指的是,如果其它条件大体相当,个体喜欢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 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产生吸引 力,使他们的心理空间距离拉近。常常见面容易彼此了

18、解,因而相互喜欢,但是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 关系呈倒U型曲线,即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条件使彼此喜欢的程度都不高,而中等交往频率条件下, 彼此喜欢程度较高。(二)相似性: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包括:1 .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2 .吸引力的相似。3 .社会地位的相似。4 .年龄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三)互补:互补对于喜欢也是重要的,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有三种互补:1 .需要的互补。2 .社会角色的互补。3 .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 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的;(四)外貌:容貌、体态、

19、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形成人际情感中的作用往往是很大的。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容易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作用,即倾向认为外貌美的 人也具有其它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五)才能(六)人格品质: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下表是其主要结果。可以看出,排 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 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系列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 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第五单元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P159) 二、人际互

20、动的形式(P159)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1 .合作及其基本条件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目标的一致;共识与规范一一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 可的社会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以上基本条件只有在合作者双方人际互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2 .竞争及其基本条件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21、。3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众社会心理学者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理论一一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体 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 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 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 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 竞争关系。第七节社会影响第一单元从众从众的概念(P161)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

22、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 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二、从众的功能(P161)三、从众行为的类型1.真从众四、从众行为的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五、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因素(P162)2. (P162)2. (P162)2.权宜从众对偏离的恐惧个体人格因素3.反从众3.群体凝聚力3 .情境的明确性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P164)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 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社会促进有二种效应:1 .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2 .

23、观众效应:个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二、优势反应强化说一一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P165)三、社会惰化(P165)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也称社会抑制。 即由于他人在场而使绩效降低。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P166)1 .模仿的概念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 便随之而来。其特点是: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

24、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相似性 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2 .模仿的意义3.模仿的发展4.塔尔德的模仿律二、暗示(P167)1 .暗示的概念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 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2 .暗示的分类3.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三、社会感染(P168)1 .社会感染的概念翁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它方式引起众 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

25、转换,即你感染我,我感染你;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爆发,导致非理 性行为的产生;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2 .社会感染的分类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单元爱情一、爱情的概念(P169)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 情感。二、爱情与喜欢(P169)三、爱情发展的阶段(P170) 社会交换论者把求爱者视为理性主义者,他们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作伴侣;而所有导致 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两者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

26、、心理的因素。据此理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 .取样与评估:互不相识的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 成本及其相抵销后的赢余。如果收益及赢余超过自己期待值,对方成为追求的目标;2 .互惠:在此阶段,双方尽可能交换收益,即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如 一起聊天,互赠礼品,共同讨论有兴趣问题等,但避免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在交换中,双方互惠,两个人亲密感加强;3 .承诺: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因此停止与其它异性的交往,双方关 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频繁交往;4 .制度化:亲密感的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

27、,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 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契约使双方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实。四、爱情的形式(P170)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P171)第二单元婚姻一、婚姻的概念(P174)婚姻是男女个人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 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婚姻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包含经 济方面的考虑。婚姻的动机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有的学者认为,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 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

28、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 第三。现代社会,由于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生活的准则,爱情成为婚姻的主导动机, 余次是繁衍和经济。二、夫妻关系的类型(P174)第三单元离婚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P175) 夫妻心理冲突多由下列因素引发:(一)需求不满婚姻是双方为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的,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双方均在共同生 活中得到需要满足,任何一方都不觉得感情疏离和心理孤寂,其婚姻就是稳定的。反之,某些需要得不 到满足(社会心理学称之为欲求不满)则会感到心情不舒畅,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争吵和持续的冲突。 欲求不满包括:1 .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

29、承认,自尊心受损;2 . 一方或双方性要求得不到满足;3 . 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如温存和体贴得不到满足;4 .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如因种种原因支出过多、入不敷出;或过于奢侈,正当生活没有保障; 或一方或双方无经济来源等;5 .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需要与兴趣差别太大。(二)价值观念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表现在言语沟通中。如丈夫把社会看成一个竞技场,把人与人关系说成是“弱肉强 食”,而妻子信奉天主教,认为应该与人为善,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必然表现为经常的激烈的争吵。 表现为行为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更具有实质性,其后果是较为严重的。只要一方不放弃自己的某些价 值观及相应行为,冲

30、突就会存在。在人生目的、对幸福、成就看法的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往往是持续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 的,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的问题,往往双方互相指责,行动背道而驰。(三)远离的“自我”自我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婚姻不仅是双方在法律、经济、生理等方面的合二为 一,也是两个“自我”的结合。同理,夫妻心理冲突是由两个“自我”远离而引起的;“自我”的远离表 现为:1 .两个“自我”基本利益相异,各趋己利;2 .由于利己的婚姻动机,爱是满足自己需要,而不是为对方做贡献;3 .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4 .对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使婚姻具有的促使双方心理健康功能丧失;5

31、 .双方心理调适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心理合谐状态。(四)夫妻的性差异夫妻在性欲及其满足方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的原因。男性的性欲往往是难以抑制的性兴奋,有较强的自主性,因而新婚时可能就得到满足;女性的性欲 则随性生活的增加、性体验加深而逐渐觉醒、增强,有的甚至到中年才达到较强水平。这样,在婚姻初 期丈夫往往有性欲得不到满足的现象。男性的性欲具有冲动性、“征服”性和求异性的特点,往往在婚后不久对现有的性生活方式感到厌倦, 特别在妻子容貌、言谈失去风采后。可此时,正是妻子性欲处于较高水平。许多中年妻子感到性欲不满。 在传统的性交关系中,男方处于主动地位。只要他愿意发生性关系就会对妻子积

32、极挑逗,女方即使不喜 欢或不愿意此时满足他,最终还是依从了;女方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她最多只能有挑逗,但“操作”权 还是在男方,如果他不为所动,女方的性欲不能满足。而女方挑逗是否成功,还取决于自身的魅力。这 里存在一个问题,女方只有在性欲水平较高的中年才可能积极进行挑逗,而此时其魅力由于年龄、生育 等原因大不如前。因此她往往不满。男方既使到了老年也会被年轻女子的性魅力所吸引,而且选择女性的标准也不大严格,有时只要能 消除性欲不满就可以。当他对现有配偶厌倦后,倾向寻找婚外情。相应地,年轻女性对不同年龄层次男 性作出的反应的范围较大,这样使男性婚外情成功可能性提高了。当然,女方也可能去寻求婚外情,但

33、比男方遇到的困难可能多一些。除了自己因素外,女性倾向于只与 自己感情好的男性有性关系,选择机会较小。加之,传统的社会舆论压力对女性相对较大。如对失贞行 为往往采用双重标准,对女性较严,对男性较松,较为宽容。男女性差异,如果调适较好不会引起夫妻冲突。这需要求助于专业的性医学专家。二、离婚的原因(P176) 离婚的原因分析是根据对离婚案例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 素及其它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以下原因在导致离婚中占的比例较大。1 .过早结婚 结婚年龄较低的容易离异;2 .因未婚先孕而结婚,往往容易离异;3 .短时相识的结婚,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共同点

34、很少,容易离异;4 .父母离婚提供了离婚的榜样;5 .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6 .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7 .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第四单元家庭一、家庭的概念(P177)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 系构成的。其特点是:1 .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是姻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 是血亲(收养关系的是准血亲)。传统社会中,血亲重于姻亲,是由于那时注重传宗接代;现代社会注重 婚姻质量,姻亲日益显得重要。2 .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间,面对面交往,直

35、接互动与合作。3 .与其它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它包括性、生育、赡养、生活、事业、经济、政治、 伦理道德、教育等多种关系。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P177)1 .家庭结构2 .家庭的功能经济功能:它是家庭功能的经济基础,包括家庭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财等;性的功能: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夫妻间的性关系是社会(法律、伦理与道德)认可 的性关系;生育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种族繁衍的保证;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双向义务与责任。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抚育培养;赡 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教育功能: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中的

36、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为重要;感情交流功能:它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休闲与娱乐功能:随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3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三、家庭生命周期(P179) 这一概念反映了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是美国学者研究人口问题时提出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通常把它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解体结婚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配偶一方 死亡 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 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对于

37、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咨询学等学科有较大意义。因为婚姻、生育、死亡这些人 口过程都发生在家庭中,而且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应该指出,这一概念的局限性是忽视了诸如离婚、丧偶等因素对家庭的影响。因而它的适用范围不 够宽泛,它不适用于残缺家庭和无子女家庭。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和提问的技巧、追问技巧问卷法: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叫问卷法。(P100)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分类问卷的构成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食目的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全面性原则

38、: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非歧义性原则: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适度规模原则:问卷设计时,尽量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不要牵涉面太广。如果问卷过长,问题太多, 会引起被调查者的疲倦甚至反感。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P103)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 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1.简史2.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 3.观察学习二、社会交换论

39、(P104)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 物质的一种交换”。三、符号互动论(P105) 主张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精神分析论(P106) 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 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一、社会化概念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P108)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

40、视角 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 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 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 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P108)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P108)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条件(P108) 1 .人

41、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 社会化的基础)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四、社会化的载体(P109) 1 .家庭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介4.参照群体五、社会化的分类1 .语言社会化(P110)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2 .性别角色社会化(PUO) 性、性别、性别角色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3 .道德社会化(P110)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

42、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 机。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 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4 .政治社会化(P111)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P111)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 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个体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

43、互动中演戏和表现自己, 把握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目的。二、社会角色的分类(P112)三、角色扮演(P112) 1 .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 与期望。如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2 .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3 .角色实践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四、角色失调(P112)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一、自我1 .自我的概念(P11

44、3)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 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镜我:是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 我概念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我的。2 .自我的结构(P113) 物质自我:物质自我是其它自我的载体。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 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

45、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 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3 .自我概念的功能(P114)4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P114)5 .自我概念的测量(P114)二、身份1 .身份的定义(PH5)2 .身份的特点(P115) 客观性: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主观性:身份以自我概念为表现形式,因为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多重性: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具有许多身份,因为每一个体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至于个体的处境 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稳定性:某些

46、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有些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 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 个体的社会地位往往有较大改变,个体可能失去自我。如失去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对其心理健康是有 害的;契约性: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 体应予履行。三、自尊1 .自尊的概念(PH6)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2 .影响自尊的因素(P116) 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以下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

47、、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 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行动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自尊水平。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能使个体获得的行动表现是正反馈, 有益于增加尊。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 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3 .自尊的测量(P116)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认知)一、基本概念(P117)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 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