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瑞金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瑞金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澎湃(pi)发源(yun)屏障(zhng)B浊流(zh)流泻(xi) 构筑(zh)C哺育(b) 山巅(din)劈开(p)D体魄(p) 宛转(wn) 扮演(b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奠基绞肉秩序鞠躬尽悴B选聘谣言伴侣锋芒毕露C深霄澎湃碗碟深恶痛绝D抱歉硕果薪金妇儒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老李最近不但失业,又生了重病,可真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啊。B华为员工在世界各国间飞来飞去做生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C赵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D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
3、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填空。(1)念天地之悠悠,_!(2)不畏浮云遮望眼,_。(3)落红不是无情物,_。(4)当人们爬山登临山顶时,心中会顿生豪情,自然想起杜甫的望岳中的诗句:_,_。(5)同桌小明这几天心情苦闷,你便用普希金的诗句去安慰和鼓励他:_。二、文言文阅读
4、(每小题3分,共12分)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微颔之(颔:点头)B康肃笑而遣之(打发)C康肃忿然曰(然:的样子)D惟手熟尔(熟:熟悉)2下列句子中关于“而”字的用法,说法正确的是()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康肃笑而遣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肃遂
5、拜蒙母,结友而别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相同,和相同3对原文中的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翻译:曾经在自己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久久不离开。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翻译: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C尔安敢轻吾射!翻译:你可以轻视我射箭的技术吗?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翻译:油从钱的孔进入,但是钱却没有打湿。翻译:油从钱的孔进入,但是钱却没有打湿。4关于卖油翁这篇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人的性格特点,刻画了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陈尧
6、咨自矜自傲,卖油翁从容自若、不以为然。B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南宋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本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故事主要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D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我所见的叶圣陶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
7、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刊,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圣陶来信说:“我们要痛痛快快游西湖,不管这是冬天。”他来了,教我上车站去接。我知道他到了车站这一类地方,是会觉得寂寞的。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好像
8、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他是最反对形式主义的。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他
9、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他往往称述结尾的适宜,他说对于结尾是有些把握的。看完,他立即封寄小说月报;照例用平信寄。我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得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十六年一月,我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
10、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那晚快夜半了,走过爱多亚路,他向我诵周美成的词,“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我没有说什么;那时的心情,大约也不能说什么的。我们到一品香又消磨了半夜。这一回特别对不起圣陶;他是不能少睡觉的人。他家虽住在上海,而起居还依着乡居的日子;早七点起,晚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好门了。这种自然的,有秩序的生活是对的。那晩上伯祥说:“圣兄明天要不舒服了”想起来真是不知要怎样感谢才好。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的
11、懒。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出他心境的迁变;这个我要留在另一文中说。(选自朱自清散文集背影,有删改。)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2说说你对第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3文章第段详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两部分内容?4为什么本文的标题是“我所见的叶圣陶”,而不是“我所知道的叶圣陶”?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诗阅读。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B第一句中的“来者”是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C前两句的朗读节奏是“前/
12、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D第三、四句中各增加一个“之”“而”,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2)结合背景和诗歌,说说你对“独”的理解。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诗人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不为武则天采纳,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志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他们与老王一样同属“不幸者”吗?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施以援手,奉献爱心吗?你对“不幸者”有怎样的认识?七、作文(共40分)作文【写作题目】记叙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令你深受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