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问(ji)取缔(d)忿然(fn)骇人听闻(hi)B震悚(sng)凹凼(dng) 惶恐(hung)自矜(jn)C荒僻(p)麦茬(ch) 门槛(kn)微颔(hn)D掳掠(l)塌败(t)骷髅(lu)孤孀(shu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量体裁衣全神贯注声名显赫B屏气凝神一如即往欲盖弥彰C通霄达旦默默无闻远见卓识D贪赃枉法无遐顾及不辞而别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特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尴尬至极。有一次,鲁迅在上海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个小特务盯梢。鲁迅在我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
3、发直立、横眉怒目、呆板、严肃、无趣。走着走着,鲁迅突然转身,故意把特务当成乞丐,掏出一块银圆递过去,说:“拿去买饭吧。”鲁迅则哈哈大笑,昂首而去。可现当代作家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当代画家陈丹青也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ABC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词填空(1)春
4、潮带雨晚来急, _(韦应物滁州西涧)(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 _,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4)江山代有才人出 , _(赵翼论诗)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5、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河中石兽,人民教育出版社)【乙文】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适有中人过,亦取数茎去,云欲进呈。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邪? 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皆有成石者,然皆其地本有之物,不足深怪。此深地中所无,又非本土
6、所有之物,特可异耳。(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凡:总共。适:恰好。中人:宦官。素:向来。无乃:莫非,恐怕是。卑:地势低。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阅十余岁_(2)是非木杮_(2)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_(4)亦取数茎去_2用“/”划分句子停顿,限画两处。凡 数 百 茎 根 干 相 连 悉 化 为 石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甲文中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在寻求河中石兽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得出让人叹服的推断:“_”(用原文语句填空)。乙文中沈括根据
7、竹笋化石推测出延州远古时代的地貌及气候特征:_(用现代汉语句子填空)。这两篇文章均启发我们:我们探究事务的道理、规律时,应当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8、。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
9、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
10、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对选文第段中划线句“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专注,钻研古代书籍的状态就像医生开药方一样。B闻一多先生兴趣广泛,不仅是诗人、学者,还钻研中国古代医学。C衰微的民族要振兴,只有靠闻一多这样的学者的研究成果。D闻一多先生在努力寻找使我们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方法。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前半部分主要写闻一多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废寝忘食,着力表现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B选文后半部分主要写闻一多作为争取民
11、主的战士,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视死如归,着力表现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家”。C从先前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到后来的“迥乎不同”,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从钻研学问到参加革命,逐渐觉醒的过程。D前半部分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与后半部分的“迥乎不同”,看似矛盾,其实在行动的目的上是一致的。3下列关于本文写法和语言特色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精炼、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是本文的语言风格。B选文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不讲究形象只求简洁明了。C选文语言多用口语,自然朴素,不加雕琢,平实如话。D选文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为一体。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小题。
12、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着的“题”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
13、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六、语言表达(共10分)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依照示例,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示例:贺人新婚,可以说“祝你们喜结连理”,也可以说“祝你们荣偕伉俪”。(1)祝贺人高考得胜,可以说“祝你_”,也可以说“祝你_(2)拒绝别人请求帮助,可以说“我实在_”,也可以说“我真的_(3)请专家给自己的作品提意见,可以说“请您_”七、作文(共40分)写文章时,引用诗句、格言、典故、古代典籍等,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加强真实性,使文章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如文中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一文,表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其工作的艰辛,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片段仿写】请你用引用的方法写一段话。(引用古诗文、资料、格言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