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属引(zh) 绝𪩘(yn)阙处(qu)素湍绿潭(tun)B沿溯(s)略无(l) 凄异(q)重岩叠嶂(zhng)C悬泉(xun)飞漱(s)曦月(x)哀转久绝(zhun)D御风(y) 襄陵(xing)长啸(xio)隐天蔽日(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远。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
3、颈受戮,而是奋起反击。B家乡建设得真好,道路平坦宽阔,周道如砥,高楼林立。C天晴朗得很,星临万户,孩子们在星空下快乐地玩耍。D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各种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B我之所以喜欢朱白清的散文的原因,是因为他作品的语言优美。C上中学以来,我们班运动员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D在实施“双减”之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1)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2)春
4、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4)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的句子是:_,_。(5)渔家傲中展现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5、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
6、释有误的一项是()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使坚固,巩固B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C牺牲玉帛牺牲:放弃,舍弃D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呼尔而与之B其乡人曰其真无马邪C肉食者谋之前人之述备矣D必以分人以君为长者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A庄公说:“太大小小的罪状,(我)虽然不能()观察,但一定会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B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观察,也一定会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C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件件)明察,但一定会根据(自己的)诚心(
7、处理)。D庄公说: “大大尔小的罪状,(我),即使不能(件件)明察,也一定会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段选文都写到战争。甲文论述了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乙文叙述了战争的时间、对象以及战前的准备情况。B两段选文均体现民心的重要性。甲文有力阐述了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人和”,乙文通过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表明战争需取信于民。C两段选文皆含对比。甲文以“天下顺之”对比“亲戚畔之”,彰显“得道”之效;乙文于问答间尽显乡人与庄公见识之高低。D两段选文语言简明。甲文“战必胜矣”中仅用“必”一词就凸显取胜的信心,乙文以一“鄙”字就表达了曹刿对权贵的蔑视。四、现代文阅读(共
8、10分)萤火虫法布尔如果萤火虫只会像亲吻似的轻拍蜗牛,对它施以麻醉术,而没有其他本领的话,那它也就不会这么出名,这么家喻户晓了。它真正名扬四海的原因,是它能在尾部亮起一盏灯。我的手和眼仍然很听使唤,做起解剖来还算得心应手,因此,我便想解剖一下萤火虫的发光器官,以便彻底搞清楚其构造。我终于成功地把一根发光宽带的大部分给剥离开来。我在显微镜下仔细地观察了这条宽带,发现其上有一种白色涂料,由极其细腻的黏性物质构成。这白色涂料显然就是萤火虫的光化物质。紧靠着这白色涂料,有一根奇异的气管,主千很短却很粗,下面长了不少的细枝,延伸至发光层上,甚或深入体内。发光器官受到呼吸气管的支配,发光是氧化所导致的。白
9、色涂层提供可氧化的物质,而长有许多细枝的粗气管则把空气分送到这物质上。现在,我很想搞清楚这个涂层的发光物质究竟为何物。起初,人们以为那是磷,还把它加以燃烧,以化验其元素,但这种办法并没获得理想的效果。显然,磷并非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尽管人们有时把磷光称之为萤光。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不在这里,而是另有原因。萤火虫能够随意地散布它的光亮吗?它能否随意地增强、减弱、熄灭其亮光?它怎么做的呢?它有没有一个不透明的屏幕朝着光源,能够把光源或遮住或暴露出来呢?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知道得很清楚,萤火虫并没有这样的器官,这样的器官对它来说是没有用的,它拥有更好的办法来控制它的明灯。若想增强光的亮度,遍布光化层的
10、光管就会加大空气的流量;如果它把通气量减少甚至停止供气,光度就变弱,甚至熄灭。总之,这个机理与油灯的机理一样,其亮度是通过控制空气进入灯芯的量来调节的。从各种实验的结果来看,极其明显的是,萤火虫是自己在控制着身上的发光器,它可以随意地使之或亮或灭。不过,在某种情况之下,有无萤火虫的调节都无关紧要。我从其光化层上弄下来一块表皮,把它放进玻璃管里,用湿棉花把管口堵住,免得表皮过快地蒸发干了。只见这块表皮仍在发光,只不过其亮度不如在萤火虫身上那么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有无生命并不要紧。氧化物质,亦即发光层,是与其周围空气直接接触的,无须通过气管输入氧气,它就像是真正的化学磷一样,与空气接触就会发光。
11、还应该指出的是,这层表皮在含有空气的水中所发出的亮光,与在空气中所发出的亮光的强弱一样。不过,如果把水煮开,沸腾,没了空气,那么,表皮的光就熄灭了。这就更加证明,萤火虫的发光是缓慢氧化的结果。萤火虫发出来的光呈白色,很柔和,但这光虽然很亮,却不具有较强的照射能力。在黑暗处,我用一只萤火虫在一行印刷文字上移动,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个字母,甚至可以看出一个不太长的词儿来,但是,在这小小的范围之外的一切东西,就看不见了。(选自昆虫记,有删改)1本文围绕萤火虫的发光,依次介绍了_、发光控制原理和_等知识。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但这种办法并没获得理想的效果。3小文和小梦对“囊萤”能否读书起了
12、争议,这时你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小文:你知道吗,萤火虫的光还能读书呢!古代就有人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白绢做的口袋里,夜里读书用。小梦:你说的是车胤“囊萤”读书的故事吧,我觉得这只是传说而已,“囊萤”的光是没法读书的。4小文在网上找到一段介绍萤火虫的文字,阅读后觉得还是法布尔写得更有意思,请以上文内容为例说说昆虫记有意思体现在哪些方面。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末端的腹面,主要由大量发光细胞组成。发光细胞中的萤光素,在萤光素酶的催化下利用萤火虫体内的能量物质(ATP)与氧气发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从而激发出光子,形成肉眼可见的亮光。五、诗歌鉴赏(共5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示的画面。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藤野先生中的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七、作文(共40分)片断写作练习:你是否注意观察了月夜的景色,请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写一段月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