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争讼(sng)领域(y) 斡旋(w)静穆(m)B思慕(m)怅惘(wng)锵然(qing)幽悄(qio)C燎原(lio)熙熙然(x)褪(tu)色人情世(sh)故D暖融融(rng)马前卒(z)吩咐(fn)点缀(zhu)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初三年级组织的语文“二诊”考试中,部分学生答卷书写潦草,错别字连篇,老师们心急如焚,而学生却对这些问题不以为然。B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C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
3、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D为探明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广大地质工作者不畏严寒酷署,走遍千山万壑,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为后期的开采利用奠定了基础。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凑合而成的。有的哲学家说,时间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 的里边。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ABCD4、下列句
4、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3)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4)俱怀逸兴壮思飞,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6)蒹葭萋萋,_。(蒹葭)(7)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
5、行)(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9)“乡愁”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例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的“_,孤帆天际看”。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_,燕然未勒归无计”。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对比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
6、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lng gn):像珠子的美石。潆(yng)回:水流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
7、)夫:轿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水尤清冽尤()(2)尽溪,平望如荠。尽()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3【甲】【乙】两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两句诗。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
8、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9、。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
10、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2选文是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的?3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这首诗的颈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2赏析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核心素养)口语交际。今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XXX到此”很多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大家把他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教育。一位大婶说:“小伙子,你要是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当心我把你的手剁下来。”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题材不限,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青的,也是绿的。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很多树的树叶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