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09655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氧气吸入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气道黏膜干燥、无效吸氧、氧中毒、呼吸抑制、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肺组织损伤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一)气道黏膜干燥1. 原因氧气吸入前未湿化或湿化不充分,引起气道黏膜干燥。吸氧流量大,氧浓度60%。2. 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部分患者有鼻衄或痰中带血。3. 预防(1) 及时补充

2、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患者,指导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湿纱布。(2) 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 12L/min,中度缺氧 24L/min,重度缺氧 46L/min,小儿 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 45%以下。(3) 使用湿热的湿化液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4.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黏膜干燥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长期吸氧者床旁使用加湿器安抚患者及家属。(二)无效吸氧1. 原因(1) 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2) 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3) 吸氧流量未达病情

3、要求。(4) 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5) 气道内分泌物多、干燥,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2. 临床表现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 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气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翕动。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3. 预防(1) 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3) 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氧流量。(4)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4、5)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6) 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并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4. 处理流程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三)氧中毒1. 原因(1) 患者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2) 吸氧过程中,患者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3) 长时间高浓度给氧(氧浓度高于 60%,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 小时),能导致肺泡气和氧分压升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氧分压差升高、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因获氧过多而中毒。2. 临床表现(1) 肺型氧中毒: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患者即可胸骨后锐痛、烧灼感,咳嗽、

5、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等。(2) 脑型氧中毒:可出现视觉、听觉障碍或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科昏迷、死亡。3. 预防(1) 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2) 严格控制氧吸入的浓度和时间。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 45% 。 60%80%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 24 小时,100%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 12 小时。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3) 对氧疗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告诫患者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4.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氧中毒症状立即降低吸氧流量报告医生、护士长 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

6、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四)二氧化碳潴留1. 原因(1) 慢性缺氧患者高浓度给氧。因慢性缺氧患者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吸氧过程中,患者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2) 患者自主呼吸减弱。2. 临床表现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3. 预防(1) 对长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并存的患者,应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氧浓度控制在 12L/min。(2) 注意监测血气分析结果,以纠正低氧血症。

7、维持 PaO2 在60mmhg,以不升高 PaCO2 为原则。(3) 加强病情观察,将该类患者用氧情况、效果列为床边交接班内容。(4) 加强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患者或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4.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症状立即调整氧流量 12L.min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五)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1.原因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会引起此并发症。临床表现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

8、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预防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 40%。对于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状遵医嘱处理(尽早手术治疗)安抚家属。肺组织损伤发生原因给患者进行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临床表现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预防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调节氧流量时,应拔下吸氧管患者端,调节好所需的氧流量再将氧气管末端接入患者鼻腔。处理流程出现肺组织损伤及时将氧流量降低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呛咳、咳嗽着给予平喘、止咳药物及雾化治疗; 对于张力性气胸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 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