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载途(zi)连翘(qio)萌发(mng)销声匿迹(n)B鸟臀(tn)褶皱(z)遗骸(hi)长吁短叹(x)C劫难(ji)雉鸡(zh)缄默(jin)夜阑人静(ln)D狩猎(shu)繁衍(yn)山麓(l)海誓山盟(m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矜寡孤独B北冥有鱼鸿皓之志C盗窃乱贼外户不闭D鲲鹏展翅翩翩两骑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
3、时代的思潮,凑合而成的。有的哲学家说,时间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 的里边。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B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C五一期间,长沙之所以晋升为新的“网红城市”,是因为“茶颜悦色”“老长沙臭豆腐”“橘洲焰火”火爆的原因。D“向美而生,因乐不凡”校园艺术节精彩纷呈,我们看到了达人秀生动的表演和十佳歌手闪亮的歌喉,大饱眼福。
4、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成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5、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
6、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选自贞观政要)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屋舍俨然俨然: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_(3)太宗谓侍臣曰谓:_(4)皆由嗜欲以成其祸嗜: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3【甲】文中明明渔人已经“处处志之”了,为什么太守遣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4【甲】文中的桃源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乙】文中李世民在位期间天下大治,被称为“贞观之治”,请根据选文分别简述理由。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老木匠桑伯徐惠林在陈西村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60多岁的木匠桑伯正使劲刨着
7、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穿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同辈人陶子树递过红红的烟头。“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他叼着烟,继续他的活计。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陶家的木工活,还是桑伯的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桑伯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子。
8、儿子大了,娘死得早,虽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桑果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只是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的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4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在中午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越喝话越多:“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
9、,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上八府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渓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院内的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在雕完那朵梅花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桑伯的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
10、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郑家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乘车回家,桑果嘟囔着:“爸这阵子太累了。”“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家里又不缺钱花。”水妹再次提出建议。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干的缺德事让爸知道了,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低声说。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
11、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较以前白了很多。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深深浅浅,左左右右,
12、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后,体现作者当时的惶恐与孤寂。B词的上阙描写了所见之景,渲染了清冷凄清的氛围。C下阙运用象征手法,看似写孤鸿,实际是写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D总体而言,本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狂放不羁的后悔,以及孤单独居的无奈。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你为丽江写一段导游词。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因带来的繁复、艰辛、曲折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难堪、纠结、胆怯做好一份职业、兑现一句承诺、改变一种习惯不容易,道一声抱歉、解一个心结、登一次讲台,可能也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难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值得珍藏。请以“_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故事。要求:请将标题补写完整;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丰满、曲折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