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7708304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zhu)契约(q)悲天悯人(mng)B陡峭(qio)竹篾(m)颠沛流离(pi)C恍惚(hung)晶莹(yng)不耻下问(ch)D恳切(qi)简陋(lu)诲人不倦(hu)2、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C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

3、君子”。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B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

4、学习的重要性。D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1)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2)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3)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4)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

5、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

6、,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难:驳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赵:赵国。将:使为将军。1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闻之笑曰B沿河求之C其反激之力D秦悉坑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阅十余岁(2)竟不可得(3)赵括自少时学兵法(4)数十万之众遂降秦3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语言简洁,记叙了人们

7、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寺僧找石兽,既不了解事物特点,也没有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是凭感觉盲目地寻找,所以找不到。老河兵既考虑了石头和沙的特点,又考虑了沙子、水和石头的相互关系,所以按照他的见解,石兽能被找到。C讲学家的笑,包含着对寺僧的嘲笑和轻视,也反映了他骄傲自大、好为人师的特点。D“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意思是在下游找石兽,已经错乱了;在河中间找,不是更错乱吗?其中一个“固”字,表现了老河兵对讲学家固执己见的批判,和“更”字前后呼应,表现了老河兵的见多识广,以及对自己判断的笃定。4翻译下列句

8、子。(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尝与其父奢言兵事。5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讲学者的话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相同点?从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老山界(选段)陆定一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

9、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

10、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

11、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昨天的晩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

12、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写火把,突出老山界的陡峭,烘托红军战士行军之艰难。B第段划线句“抢了一碗就吃”意在表明战士们饥饿难忍,忽略部队纪律情有可原。C第段划线句写马掉下悬崖,采用的是侧面烘托,突出雷公岩的陡峻。D第段划线句的“坚强意志”指红军战士为北上抗日,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意志。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如何理解第自然段划线句“奇观”的含义?4联系选文,谈谈你在红军战士

13、身上学习到了哪些优秀品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2)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3)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七、作文(共40分)作文。成长的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阳光灿烂,也有狂风暴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人教版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