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提分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怒号(ho)挂罥(jun)塘坳(o)B布衾(qn)庇护(b)突兀(w)C恶卧()倚杖(y)俄顷()D断绝(ju)茅屋(mo)三重茅(zh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皑皑白雪沟壑旷野B乘隙而进轻歌漫舞C风云变幻气势磅礴D纷至沓来和颜悦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B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D消息灵通的报
3、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4月22日,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现场火焰卷着浓烟高达二三十米以上。B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C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获奖,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进入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都非常强。D由于浏览处理网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让不少网络大V宣布退出微博和朋友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3)_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4)
4、持节云中,_?(苏轼江城子)(5)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_)(6)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论语八则)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5、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乙】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所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 皆当其地。”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暝色下
6、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梅曾亮游小盘谷记(节选)【注释】謦欬:咳嗽。轻曰謦,重曰欬。遗老所避兵者:清兵南下时,明朝遗民逃往深山避兵之处。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茅庵,草屋;团瓢,圆形草屋。三十六、七十二,形容其多。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便要还家()(2)此中人语云()(3)日且暮()(4)月光布其上()3【甲】文结尾写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本文开头写“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分别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甲】
7、中有“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本文中有“遗老所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这些内容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8、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规律B气候变化C物候现象D四季景
9、色变化2第三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A作诠释列数字B下定义举例子C作比较举例子D列数字作比较3对这三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自然现象称为物候。B物候学就是一门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C作者在说明物候现象时,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语言准确、严谨,条理清晰。D选文前两段和第三段的关系是从现象到本质,最后第三段归结什么是物候学。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虫鱼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
10、化。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时与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5对选段中语言的理解,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段的语言特点是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B“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C“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一句中“簌簌”一词,将树叶飘落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境。D“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大自然
11、中的物候为农民着想的心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诗歌朗诵是把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形式。朗诵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请仿照示例为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定制一份朗读指导。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
12、时空界限的豁达情趣,音调要明快爽朗,“比邻”需读“重音”,强调诗人胸襟旷达,第一句语速稍轻缓,第二句语速稍快,语调上扬高昂。2姜白石道人诗说云:“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意思就是说作诗结句,要追求意蕴丰富,要讲究词尽意不尽。你觉得哪首诗的尾联更符合姜的鉴赏标准?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渔人甚异之异:_(2)复前行前:_(3)欲穷其林穷:_(4)处处志之志: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