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_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689239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_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_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_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_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_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中学数学新课改体会”。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1、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1.1全新的课程设置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置已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教材实行三级管理制。教材不再是老师传授学问的唯一学问载体,它促使老师由原来的老师型向探讨性转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行开发校本教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现在的“用教材”。 1.2教学目标的改变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学问与技能、过程与

2、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对学问技能的驾驭,而且特殊关注驾驭学问技能的过程,包括学问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得学问的实力和方法等等。在学问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驾驭学问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验形成这些学问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学问,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1.3数学技术的体现 数学技术融入数学课程是国际趋势,数学教学应运用数学技术帮助全部学生理解数学,并为越来越

3、科技化的社会中应用数学作好打算。中学新教材中也增加了利用计算器等有关内容。数学技术集数学、计算机技术、数学学习工具三者为一身,为数学的教化和传播打算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数学技术是数学学习、探讨的工具,是“工具”的“工具”。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不仅能计算、解方程、绘图像、因式分解、作统计等等,几乎囊括中学的全部数学学问,有的还具有智能推理的功能。它也会促进数学教学内容的改变,新课程也注意了算法、估算和近似计算。试验、推理、建模、应用的数学“思想”中,有效地实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数学技术为人人驾驭数学、用数学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数学技术将有利于使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数学”

4、。 1.4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需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协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记。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的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充分相识到计算机是协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依据内容细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5课堂活动方式的改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应主动进行视

5、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方式。老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2、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2.1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提倡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老师即课程”。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分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学问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老师,再由老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短暂性的假设,老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试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探讨、对话,只有

6、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学问。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须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 2.2明确教学要求的改变,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洁地回答,也不能简洁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 如函数的零点问题应当是理论性很强也是应用性很强的问题,由于过去受计算方法的制约被人为地降低了,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要求也提高了。对于教过多年旧教材的老师来说,在上必修课时,总是根据以往的学问阅历,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

7、,这样自然觉得课时紧,出现随意增加课时现象。假如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改变,在课内就不会随意拓展、挖深内容,在每周5节课的状况下应当可以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有较足够的时间进行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2.3严格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配置练习 老师要严格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细心选择练习题,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学问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又有重在驾驭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训练。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选择地布置,不必要求每题都做。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到位,可跳过几道基本题,反之则加强基础,较难的习题可赐予适当的提示。对于一些开放性、应用性、探讨性的问题不要仅仅作为习题来解决,而是要开发

8、其内涵的价值,依据须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老师可刚好地将练习册中与教学进度对应的内容作为课堂练习、口头作业或者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运用,刚好地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在运用习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要留意过程性和成长性。 2.4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每一周星期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一周确定一位主讲老师,就上一周的教学中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习)题的编排等方面进行主讲,然后全组老师进行探讨,最终定案。 3、新课程教学的反思 3.1教学开放过度 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沟通。在整个教学

9、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觉大部分学生未驾驭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需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索余地,然而,谛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学问。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留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加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殊是忽视对学生参加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驾驭学问,遗忘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老师在课堂上应当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须要点拨,当讲授还须要讲授。 3.2合作流于形式

10、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便宣布小组探讨。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当如何如何”,“我的看法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提倡者的四高校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而在实际教学中,整个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表面上热喧闹闹,但在热喧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细致视察,就可以发觉,大多数探讨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旧是“我怎么样”,而不

11、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须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索,有了沟通的须要后,再绽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沟通”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看法。而实际教学中,沟通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沟通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丢失独立思索、自主探究的学习实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摸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3.3变相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学生依据老

12、师设计的问题情境逐一解决。 反思:新课程提倡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学习中依据自己对学问的理解与驾驭状况,随着学习进程的推动而主动提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来设置。探究应是学生随着学习的开展,随着学生自身对学问的理解,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思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合作及老师引导与促进而开展的。 4、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4.1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运用好新教材? 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多,受惯于运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不好把握。另外,新教材编者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力问题,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提高了实力要求。例如

13、:运算实力中有关指、对数运算及换底公式的运用,逻辑思维实力中有关实根分布、解对数不等式、解对数方程等,都只供应很少的课时,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关注与思索的是:能否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操作的既取舍分明又深浅度明白的实施方案或说明?让老师有所适从,让师生能顺当完成教学任务。 4.2如何上好既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又有实效的课? 新课改以来,听了一些专家有关新课改的专题报告和高级别的新课程观摩课。专家的报告很精彩,观摩课也各有千秋,但总觉得这些新课堂里体现“新”的地方仍不多,仅仅是多一些提问、换一些术语而已,有些课堂上依旧容量过大,抽象难懂,有些课堂虽有新课程的味道,但例习题支配得太少。 我们困惑的是:新课程中

14、的“新”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理论(专家所讲)与实践(老师上课)不相吻合的状况?是否是因为高考制度的客观存在使得人们只有这样做才最现实呢?我们究竟应以什么标准来上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高质量、有实效的课? 4.3应如何拓广新课程中数学教学内容? 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完成对教材本身的教学任务,一般都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拓广与加深,如在课内增补一些相应的学问点,增加一些例题等。但是,怎样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加深?什么学问点可以适当拓展?什么样的学问点不必拓展?在什么时机进行拓展与加深?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盲目拓展只会只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困难,教学不易进行,出现老师用延长课时来弥补的不

15、良状况。 4.4如何有效地运用配套练习 目前我们选用的配套练习是创新课堂,用了之后普遍反映不好。其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1)整体要求偏高,基础性体现不够,有些章节在基础训练中出现了类似高考题的综合性题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2)题量分布不均。在某些重要章节,题量偏少,不能达到学生理解基本概念,驾驭基本技能所必需的训练量。 (3)题型不全面。某些传统的、典型的数学题有很好的训练效果,而配套练习未能赐予足够重视,使学生的解题实力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4)与初中数学缺乏有机的兼顾和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全面理解。 (5)实力层次结构不够清楚,给老师的运用带来肯定困难

16、。 4.5如何对试卷进行合理命题? 一方面认为为了高考,课堂上要多讲一点,讲难一点,多补充一点,单元测试卷不宜太简洁,太简洁了没有练习的价值,而且学生会傲慢,可能不再去多花功夫;另一方面又认为学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已大不如前,课堂上讲多讲难,有许多学生根本就接受不了,单元测试卷出得难,让那么多学生考不及格,学生学习的自信念与主动性受到了严峻挫伤。开学至今两次考试平均分都不及格,后段学习中应如何命题,心中多数。 4.6初中学的连接问题 作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确定会对初、中学所涉及的学问进行通盘考虑,但实际教学中状况往往不是如此,这是由于初中学的教学要求不同所造成。由于初中是普及教化,毕业会考

17、是一种水平测试,教材上许多内容是作为阅读教材出现的,初中的老师为了教化质量,凡是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而高考是一种实力测试,是选拔考试。初中相当一部分阅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在中学课程中不再涉及,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这就造成初中学教学的严峻脱节。 4.7计算器与计算机的应用问题 新课程下的教材特殊重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相关软件作图、进行数学运算、算法语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等,在现在的教学设备条件下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中学数学组:马倩玲在新课程推行的这三年中,全部担当新课改的老师一起经验了辛苦的探究和实践过程。首先感

18、谢教培中心和学校组织很多形式对老师. 中学数学新课改教学中的体会与困惑 中学数学新课改教学中的体会与困惑唐海帆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绽开了,但是实际的状况是,课堂教学实践的改革远比课程内容的改革难得多。重庆市作为最终几个进入. 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体会与思索 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体会与思索石狮市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数学组赵金林 2022年9月,我们福建省中学各学科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这是时代的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 中学数学新课程培训体会 中学数学新课程培训体会4月7日8日两天,市教研室的申、沈两位老师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我县对中学数学老师进行培训。我有幸参与了此次培训,两天下来,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 实践中学数学新课程的体会 实践中学数学新课程的体会界首一中荣 战去年暑假我作为界首一中数学老师新课程培训班的一名学员,来到阜阳党校,倾听了很多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接受了大量的前瞻性的信息和很多.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