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673198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青海省青海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阅读某教师关于任务型阅读的研究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A.任务型阅读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B.任务型阅读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C.任务型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D.任务型阅读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评价【答案】D2、阅读蜀道难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品析李白的诗歌主要是关注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B.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够体现教学难点和重点,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实际C.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应围绕一个主题延展到结构、语言、意境、主旨及风格等D.鉴赏诗歌以赏析诗歌艺术特色为主,分析作者情感可辅助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活动【答案】D3、教师在讲解普希金时,提到他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并给学生举例说明了“多余人”的特点。下列举例不恰当的是()。A.谁之罪别尔托夫B.当代英雄毕巧林C.罗亭罗亭D.钦差大臣赫列斯达可夫【答案】D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个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

3、故也总是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品出个中滋味来C.找对语言点后、教师适时引入补充资料,体现了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D.若全让学生品味“三十年前”,则学生会因为资料的匮乏很难品出什么,而教师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表”,恰当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链接的材料补充了文中的空白,为学生的理解搭了桥【答案】B5、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经典琵琶演奏曲霓裳,在音乐声中说:“在自居易时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请大家随着这琵琶声走进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然后,教师播放范读录音。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该诗情感浓厚、意蕴丰富,适合运用情境导入B.教师用琵琶曲来渲

4、染氛围,唤起学生情感共鸣C.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闷凄冷的氛围D.导入能成功引出课题,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答案】C6、老师在讲解通假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特举出以下例子,下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发闾左適戍渔阳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答案】D7、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B.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C.应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

5、欲望D.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答案】D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A.积累整合B.感受鉴赏C.应用拓展D.发现创新【答案】C9、某版教科书把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该单元的教学建议不恰当的是()。A.本单元课文主要为古代记叙散文,应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事结构,培养概括能力B.本单元课文内容多选自历史传记,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典籍的鉴赏

6、和研究能力C.本单元课文语言简洁,应该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古代记叙散文语言表达技巧D.本单元课文多涉及人物的嘉言懿行,应该指导学生领略古人才华和品德【答案】B10、阅读某教师浅谈“留白”艺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在具体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切勿将课堂“排满”,应注重合理“留白”。其中,合理“留白”的主要原因如下:学生会基于过大的“留白”进行大范围的思考,且通常不知如何将自身想法充分表达出来,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而倘若“留白”过小,学生无需过多思考便可以获取答案,时间一长,会放大学生的“惰性”。基于以上原因,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重视合理调配问

7、题的梯度,促使学生可以在“努力”以后,获取答案。例如,教师在讲解陈情表一课时,可以优先基于题目设计问题,学生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文本进行认真、详细的阅读,进而在理解文章大概含义以后,思考并解决问题。A.教师注重“留白”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B.“留白”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C.“留白”不合理,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D.对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经过认真、详细阅读就可以解决【答案】B11、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在“表达与交流”专题中,设置了四个栏目,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对该专题的实施建

8、议分析不恰当的是()。A.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练习议论文的写作B.教师可根据学情、在一个学期内统筹安排这四个栏目的教学C.教师不需要按照这四个栏目的顺序进行教学,可根据教师、学生情况相机安排D.对于每个栏目后面的练习题、教师应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习【答案】C12、学习爱莲说,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描写荷花的古诗,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A.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B.过故人庄孟浩然C.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D.小池杨万里【答案】B13、教师教学古诗时,告诉学生有许多诗涉及植物,而这些植物往往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就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意象词汇。下列关于古诗中植物意象的说法及举例不正确的是()

9、。A.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B.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的品格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C.梅花傲霜斗雪,纯净洁白,象征高洁傲岸、不屈不挠的品格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D.竹苍翠挺拔,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答案】C14、阅读下面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口语交际能力。以“为照片中的表情作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B.本案例组织了“丰富的表情”这一训

10、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的想象、开放的表达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答案】A15、某教师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制定了一个教学目标:学习诗歌的诵读方法,体会使用排比、反复修辞的好处。下列最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做法的是()A.让学生默读全诗,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B.让学生大声朗读,画出诗中相似的句子C.让学生自由阅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D.让学生进行赛读,用竖

11、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答案】B16、某教师在导读伊索寓言时,建议学生收集一些寓言故事并阅读,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或启示,学生收集成果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皇帝的新装B.农夫和蛇C.智子疑邻D.乌鸦喝水【答案】A17、阅读孔乙己教学案例(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始至终的主角B.本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C.教学对话法就是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D.教师以权威的形象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答案】D18、阅读某教师我爱这土

12、地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A.学习并演唱红歌的任务脱离了语文学科教学B.学习并演唱红歌的任务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C.学习并演唱红歌的任务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情感D.用红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教师灵活运用教学资源的体现【答案】A19、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进行他的教学设计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能使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B.阅读是学生对诗歌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的复杂心智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阅读能力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居基础位置,提倡多种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等。但学生试读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

13、识,也使朗读没有针对性。D.留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能加强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答案】C20、在“文言七十二变”的活动中,教师建议学生整理教材中包含“之”的语句,并解释它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下列对“之”的词性和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代词,这B.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助词,的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动词,到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助词,的【答案】D21、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有一道“研讨与练习”题,第一题是“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 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

14、系统()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答案】B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A.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抓住了“老爷”这个包含着丰富意蕴的词语大做文章,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言文字素养B.找对语言点后。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两次引入相关经验或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体现了教师强调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教学意识C.“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是铺垫性问题,打开了学生准确理解文中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巨大变化的原因大门D.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侍萍执意要拉开距离的怨愤心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

15、知识,这一教学技巧【答案】C23、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堂导入环节,回答问题。A.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B.这样的安排与议论文这一文体特征相暗合C.这样安排把握住了“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D.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教师使用学生问题导入,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答案】B24、某版初中语文教材海燕一课后附有一篇短文句子成分,这部分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答案】A2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教师依据这一建议采取了以下教学行为,其中符合这一建议要求的是()。A.教

16、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语文的规律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选修课C.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D.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答案】B26、教授完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来加深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A.丑小鸭B.灰姑娘C.红舞鞋D.卖火柴的小女孩【答案】B27、学习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学生对典型人物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吝啬鬼形象的作品。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A.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B.茅盾子夜C.果戈理死魂灵D.吴敬

17、梓儒林外史【答案】B28、如果让你对学生讲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这句话,以下讲解角度不正确的一项是()A.让学生在翻译时注意:此句中的“假”和“腰白玉之环”中的“腰”一样,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B.要向学生指明“假借”是同义复合词,“假”和“借”都理解为“借”C.可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和“走送之”“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滋味之享”“弗之怠”几句中的“之”放在一起讲解,加深学生对“之”的几种用法的理解D.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个倒装句,原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答案】A29、执教祝福一课,教师让学生思考:“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 试着找出并

18、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A.以描述人物命运的关键动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B.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就能步步深入,明确课文主题C.该题简单易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答问的积极性D.运用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符合小说教学规律【答案】B30、某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包括“新闻手法”A.诗歌与散文B.新闻与传记C.语言文字应用D.文化论著研读【答案】B31、某选修教材中有“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人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新闻作品如刘翔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 60 米栏冠军进行阅读,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作

19、新闻,完成对“博观约取、简洁真实”这一新闻特点的掌握。该教学设计的特点不包括()。A.实现了新闻教学中“阅读”与“实践”的统一B.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C.有效地利用了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新闻的了解程度D.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利用专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答案】B32、教师在讲解鲁迅的故乡一文时,要求学生回忆呐喊中的人物形象,以下不正确的是()A.阿 QB.祥林嫂C.孔乙己D.华老栓【答案】B33、老师在讲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时,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判断句,特地找出以下句子进行拓展,下面选项中的句式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B.下

20、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D.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B34、李清照醉花阴中有词云:“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下列对“人比黄花瘦”的妙处解说得较为恰当的是()。A.“西风”起时的黄花本已很瘦,而此时人比黄花还瘦,以花衬人,更为生动传神地表达出“销魂”之深B.黄花娇小瘦弱。人比黄花瘦是说人比黄花更好看C.“人比黄花瘦”中将花与人相比,突显出人更加瘦弱D.花人相映,互为衬托;以人比花,更为形象【答案】A3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教师精心创设导语,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畅谈.尽量发挥B.这是精

21、彩的火花,思维碰撞从这里开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的表现与思维是独立的.学生的学习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的C.一味肯定,欠缺分析,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幼稚、荒唐的想法,要严肃否定、及时指正,并提出正确解读D.在这段教学中,学生的个性表现突出.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答案】C36、学习爱莲说,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描写荷花的古诗,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A.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B.过故人庄孟浩然C.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D.小池杨万里【答案】B37、(2018 年真题)某男,65 岁,阴虚火旺,症见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宜选用的成药是()A.玉泉丸B.金锁固精丸

22、C.大补阴丸D.河车大造丸E.五子衍宗丸【答案】C38、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以下不符合推荐要求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B.钴镯潭记C.洛神赋D.雁荡山【答案】C39、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唐风雅韵唐代山水田园诗”专题。下列作品适合入选的是()A.王维辛夷坞、孟浩然过故人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陆游游山西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李白送友人、孟郊烈女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D.柳宗元渔翁、王翰凉州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A40、阅读下面的兰亭集序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文言文教学应该打破先“言”

23、后“文”模式B.文言文教学不宜采用讲授法。应“以读代讲”C.文言文教学不宜“解经”、逐句翻译D.文言文教学教师应注重借助文言词句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感悟鉴赏【答案】D41、阅读综合性学习正是菊黄蟹肥时教学设计(节选),按要求答题。A.把分组的自主权给予学生,可能导致各组能力不均等B.前两个阶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C.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意在训练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D.各阶段的学习形式比较繁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答案】D42、在中国古代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进行归类。下列学生整理的诗句中,所含有的意象与其他三项诗句中所含意象不属于同一种意象的是()。A.又

24、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B.夜人翠烟啼,画寻芳树飞(范仲淹越上闻子规)C.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答案】D43、阅读壶口瀑布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通过视频展示壶口瀑布的气势.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创设了情景.营造了氛围B.这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对壶 121 瀑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C.这段教学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人手.宏观透视.重视“第一印象”“首感效应”的教学观念D.在这段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也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答案】

25、B44、阅读下面一节作文讲述课的片段,按要求答题。A.学生发现问题,当场进行修改,读书能力很强B.生生交流和谐,讨论气氛浓厚,乐于展示威果C.教师态度模糊,没有主导课堂,只有学生表现D.师生互动顺畅,课堂流程明晰,体现师生平等【答案】C45、阅读两位教师教学孙权劝学的课堂小结,按要求答题。A.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均为学生后期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B.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均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C.教师甲的总结有助于达成知识与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D.教师乙的总结让学生趁热打铁,强化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答案】D46、教师讲解朱熹观书有感时,列举蕴含哲理的诗歌,下列古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王

26、之涣登鹳雀楼B.白居易望月有感C.苏轼题西林壁D.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B47、阅读某教师的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A.导入的作用在于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B.有效教学时间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时间C.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D.把握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答案】A48、以下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B.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C.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

27、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D.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答案】A49、教师教授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之后,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母爱的作品,增强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体悟,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A.胡适我的母亲B.冰心荷叶母亲C.莫怀戚散步D.孟郊游子吟【答案】C50、教师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讲到“负荆请罪”的来源,并让学生收集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A.卧薪尝胆B.曲高和寡C.物换星移D.夜郎自大【答案】C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材料.

28、萧乾吆喝原文 20 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的声音。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刺啦”一声发出带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用的定音叉。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啷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当然还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长号。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

29、,很有味道。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

30、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那时夜里

31、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

32、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答案】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作者在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总体上是充满了怀念之情的.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二、案例:阅读下面的作文

33、题目和学生作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 800 字。【学生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

34、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能不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能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着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琐。【答案】第段中的错别字为“一道琐”中的“琐”应改为“锁”;第段中的错别字为“纸醉金谜”中的“谜”应改为“迷”。第段中的病句为: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能不说这感情不壮烈?否定失当,应改为: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三、

35、阅读材料,完成第题。苏轼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

36、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

37、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课文介绍赤壁赋是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中的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教学过程设计的能力。【解题思路】(1

38、)准确理解教学目标的指向性:(2)阅读理解,结合课文介绍、单元说明、学生情况等设计教学过程。(3)具体设计时可从导人、初读、品读、再读、小结、布置作业、板书等环节进行依次设计。【参考答案】赤壁赋教学过程一、导入(PPT1 演示课题、作者)()二、整体把握 1学生合作完成课文初读。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精美的语句或有难度的字词。2正音指导诵读。3结合同学们的圈点,发现大家在这几句话上有共识,下面一起逐句分析,共同学习。(学生按顺序朗读一句,解释一句)(PPT2 演示例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四、阅读材料

39、,完成题。法布尔绿色蝈蝈原文现在是 7 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夜已晚了夜晚 9 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呜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

40、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寒宰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

41、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在 6 月份我提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

42、勇猛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动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反驳,只能哀鸣踢蹬。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

43、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因此别的东西也得吃。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

44、儿青草。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撇开这一点不谈,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顶多面对食物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

45、,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答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2)通过阅读,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

46、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中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五、案例:阅读下面的作文题目和学生作文,完成第 17-18 题。【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

47、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 800字。【学生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能不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能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

48、看不见听无声”。【答案】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及常见病句的辨析、修改。【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指定的需要找出错别字和病句的段落,结合已掌握的字形识记、病句部分基础知识,细心阅读案例中的学生习作,最终确定错别字及病句并进行修改。【答案】第段中的错别字为“一道琐”中的“琐”应改为“锁”;第段中的错别字为“纸醉金谜”中的“谜”应改为“迷”。第段中的病句为: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能不说这感情不壮烈?否定失当应改为: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六、阅读材料。完成第 19-21 题。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

49、,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50、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语文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