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教案【优秀8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665577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的教案【优秀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草原的教案【优秀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的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的教案【优秀8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草原的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虎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草原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语文课文草原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

2、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参观,我们知道蒙古草原上清新的空气,有明朗的天空,有翠绿的小丘,有迂回明如玻璃的小河,那里形美、色美,而更美的是那里的人。 二、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只有心相同,才会“握手再握手”,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主客人都舞的舞、唱的唱,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

3、流逝,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能将这段文章满含深情地读出来吗? 三、课外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呢?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草原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会写这六个生字。 2、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

4、、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有关草原的图像,激发学生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笔下,感受草原的独特之美。请同学生们打开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导学生学习重点生字词。 3、通过刚才的读,草原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大意。 三、品读课文,体会美景 1、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呢?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自读画出有关句子,想想自己怎么从中具体感受到美的。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怎么感受的?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若学生谈出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

5、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表示我的愉快”中感受到草原的美时,引导学生通过原句和“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对比,体会两个“那么”对草原空气和天气清鲜、明朗程度的描写,并指导读出这种开阔明丽的感觉。 若学生谈“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一句时,可相机点拨“一碧千里、茫茫和并不茫茫”的意思,指导读出草原一片碧绿,广阔无垠的美。 在老舍笔下草原无边无际,而作者为什么说它并不茫茫呢?引导学生在继续感受中体会。 若学生谈出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到处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中感受到草原美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画国画,体会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所带给人的饱满、润泽、青翠之美,并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6、。 3、作者初见草原就一下子被草原的天和草原的天底下一碧千里,广阔无垠的美所吸引,让我们轻轻的读,感受草原的美。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朗读。 4、想不想去草原看看,亲自领略一下草原独特的风光呢?播放有关草原的录像,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 5、在这碧绿无垠的大草原上,作者产生了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感受。 6、如果此时你是作者,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并交流。 四、自主阅读,感受人美 1、如果说草原的美已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脑海,那么草原的人又是怎样的热情好客呢?请同学们自读下文,想下文中每个自然段各写什么内容?再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引导学生练习给每段加小标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

7、路。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内容。 3、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方面?多读读,想想为什么自己感受深? 当学生谈到欢迎远客时,可引导学生读初入草原时,“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望见河时的惊喜。 通过重点语句“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等想象主人欢迎远客的情景,读出迎客的热闹场面,体会蒙古人的热情纯朴。 当学生谈到亲切见面时,可引导学生拓展想象主客相互握手时,会说些什么?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当学生谈到热情款待时,可引导学生讲讲蒙古族人的风土人情,感受主人欢迎客人的隆重场面,并相机指名朗读。 对

8、于联欢话别一段的学习,可重点抓住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美丽、宽广、充满生机的草原,养育了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人民,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并相机指导朗读。 五、指导写字、积累词句 1、仔细观察文中的生字,和同桌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在刚才的复习生字中,你觉得那些字比较难写呢?引导学生搞清难写字的书写要点,范字后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3、草原一文,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把你认为生动形象,印象深刻的词句找出来和同桌交流后,抄写在好词好句本上。 草原教学反思 篇三 草原是我国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向人们

9、生动展示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对场面描写富有激情,细腻传神,并且将民族真情融入其中,让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草原的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本的学习,领略散文优美的文字魅力,积累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审美体验。 2、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3、鼓励同学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净化心灵世界。 二、教学难点 1、对没有真正体会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上感受草原之美是困难的。 2、对初二学生而言,散文是记叙文中比较新的文体,鉴赏比较有难度。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蕴含深义

10、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法师生交流互动法提问法课文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预习要求 1、通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意义。 2、通读课文,在各段落之前标上序号,并背诵第十一自然段。 3、有条件的情况下,课前通过查找一些图片图像,从而对草原这一自然景观有更直观的印象。 七、教学过程 1、以上节课学过的刺勒歌导入,全班齐声背诵。 2、导入课文后,抽查预习情况,请同学到讲台上为生字词注音,解释文中的生词意义。 3、进入课文讲解环节,提问同学对文章的阅读体验,鼓励同学自主发言。

11、 4、同学发言完毕后,老师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师生相互交流对课文及作者情感的初步理解。 5、分析课文,选取重点句段讲解。 A从辽远、苍茫困惑这几个词语归纳出看不到这个特点,第七段归纳出看不尽这个特点。 B看不到看不尽单一,但是单一中的丰富体现在哪里呢?在与海的对比中,看出包容性(接触,抚摸,打滚儿,过夜等)。 C重点段,第11自然段,结合第12自然段,一起分析。自由感和不自由感是否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壮阔,感到很自由,不受拘束;但是完全没有拘束,也就没有指引,人突然感到局促,无措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感觉。另外,人被突然放置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由此感受大自然的博大。 D.为什么作者

12、要说愿意像母牛和烈马一样,温柔和刚烈的对比作者陶醉在草原的怀抱中。草原可以给人感受到宽容温柔的一面,也可以体会残酷坚硬的一面丰富人的性情。 E.最后两段,作者冥想。由草原到人,由外在景物升华至内心情感。 F.总结,作者对草原怀有什么样情感呢?深沉厚重的热爱,像儿女对母亲的那种热爱和仰慕。 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都市景色和草原的不同的欣赏感觉;牧人和城里人看草原的不同感觉;草原和大海的对比;自由感和不自由感的对比;母牛和烈马的对比;草原与人的对比。 6、理解完课文,请同学分组分段把整篇课文朗读一遍。之后,检查同学背诵情况,请两位同学背诵第11自然段。 7、结束课文,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预习

13、任务。 八、板书(部分): 静默草原 草原的特点: 辽远、苍茫、困惑看不到 草一直延伸到天际看不尽 单一(单纯)丰富(包容性) 相关对比: 壮阔无边无拘束、自由 局促、无措不自由 母牛烈马 草原与人 草原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草原教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会积累语言。 3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和蒙古同胞的热情豪客,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会品味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

14、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

15、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二、读课文,学课文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A.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

16、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三、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教案草原教案。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四、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7、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

18、,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C.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五

19、、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六、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1、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2、自学课文的第二-五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1)、你认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吗?你是丛哪里看出来的? (2)、通过读文,你了解了多少蒙古族同胞的风俗习惯? 3

20、、学生自学批注,汇报。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七、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赛马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

21、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八、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九、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语文课文草原教案 篇六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读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

22、的熏陶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并能用课文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2、品读词句,体会比喻句的妙用。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有关草原的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草原吗?或是见过草原吗?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书中写的一样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老师。(生谈自己的见闻) 2、师简介草原及其民俗民情。 二、学生自己读课文,进入学习 1、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掌握情况:检查读音、字形、组词。 (2)说

23、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激趣:如果让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行吗? 三、再读课文,准备介绍材料。 1、把自己想向别人的景物作上标记,要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在小组里介绍,然后选代表上台介绍(可让学生利用挂图) 景物分为:自然风光 民族风情 要求:先说你想介绍什么?再作具体介绍,还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介绍的情况,相机作板书:(板书附后) 3、教师过渡总结: 听了他的介绍,你认为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吗?(很美)美在哪呢?我们来仔细体味一下老舍爷爷是怎么样描写的。(读第一自然段)在自

24、己喜欢的句子旁作旁注,想想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着重体会作者的心情) (2)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草原美景) (3)四面都是小丘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理解比喻句的妙处)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理解、品味句子意思) (5)在这种境界里无限的乐趣。(联系生活谈感受) 在理解上面句子时,在让学生懂得句子的意思,懂得这样表达的好处,可以借助图片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仔细品味,进一步领略草原的美景。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这一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刚才我们听了小

25、导游的介绍,知道了草原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再美美的读读一读,享受一下这美丽的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我们知道了那里不但自然风光很美,而且民族风情也很有趣。谁来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生读2至5自然段,讨论交流后,请一个学生介绍民族风情,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板书。(板书附后) 1、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里的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热情好客)从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有关句子,仔细体味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1)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在汽车左右和前面引路。 (3)许多人从几十里外来看望客人。 (4)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手抓羊肉。 (5)姑娘、小伙子为客人

26、们表演。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 2、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三、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有感情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比喻句的用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让学生谈谈它的好处。 (2)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气特点。(要求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四、拓展训练 1、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里的语言,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 附:板书设计 草原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

27、,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参观,我们知道蒙古草原上清新的空气,有明朗的天空,有翠绿的小丘,有迂回明如玻

28、璃的小河,那里形美、色美,而更美的是那里的人。 二、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只有心相同,才会“握手再握手”,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主客人都舞的舞、唱的唱,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能将这段文章满含深情地读出来吗? 三、课外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呢?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草原优秀教学设计 篇八

29、 一、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通过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堂课的思想是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语文素养、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的整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欢乐。 三、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涌”“醒来了”“回荡”等生词,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30、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策略: ()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七、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是: (1)以基于多媒体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2)以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3)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4)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归宿; (5)以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欢

31、乐为情感目标。 八、教学环节设计及意图: (一)、欣赏草原风光,初步感知 对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欣赏草原风光录像”,让学生对草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课题:草原的早晨更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来读课题,进入学习情境,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我们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全文以一个大问题“从哪里体会出草原的美丽和欢乐”贯穿始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读书感悟、交流体会,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体验较贫乏,在学习课文的过

32、程中,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当学生谈到“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时,学生对草原醒来了,难以理解,教师借助演示:图上先出现宁静的、铺满新绿的草原,接着出现牧民的鞭子,最后出现马牛羊人在活动的情景,随着太阳的升起,画面由暗到亮,与之相配的是舒缓低沉的音乐,接着是“啪!啪!”的鞭声,最后是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吆喝声,草原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配上画外音,草原的夜静悄悄的,随着黎明的临近,牧民的鞭声啪啪地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通过这些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宁静”,体会“草原醒来了”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用朗读唤醒同

33、学们的耳朵,让大家感受到草原醒来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草原醒来了”的含义,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破了教学难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草原的欢乐场面,在学习这一段时,学生对“涌”的理解可能会很不到位,因为从没有到过草原的小学生,头脑中对羊儿争先恐后像潮水一般涌出圈门这一景象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教师通过演示,化抽象为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很多羊儿欢快的“涌”出圈门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一幅鲜活、跳动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

34、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能把羊儿的多、羊儿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自然段写了远处的羊群和牧羊人的歌声。通过欣赏蓝天上白云飘,蓝天下羊群散布在大草原上,慢慢的移动吃草,牧羊人悠闲的躺在草地上的动画,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和牧羊人的快乐。申老师讲解“回荡”一词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她没有照搬词典里的解释,而是通过读书,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去“意会”。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拓宽了词汇。 总之,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我们成功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一些难懂的词语,深刻的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 (三)作业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内化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比较开放的作业,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出草原的美,喜欢唱歌的同学可以用你的歌声表达出草原的美,也可以朗诵一首关于草原的古诗,也可以写一段话,不但拓展延伸了所学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知识选择的权利。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