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野先生教案(优秀8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藤野先生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8篇藤野先生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藤野先生教案 篇一 一、课题:藤野先生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的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
2、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是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难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师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来解开这个疑问。 (二)想一想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根据地点变化,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板书略) (三)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给补充一些历史资料:鲁迅去日本留学是什么年代?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状况? 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
3、”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 (四)学习第二部分 提问:想一想,作者写了他与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从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这四件事,前两件是详写,后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提问:弃医从文这一举动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鲁迅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4、 (五)齐读第三部分课文,讨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 1在藤野先生诸多美好的品格中,作者认为哪一种是他最为敬佩的感动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2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鲁迅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 3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六)总结全文 请学生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七、布置作业 藤野先生教案 篇二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2、着重分析藤野的形象,以及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即本文的明线及暗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题封面上,单击任意处进入菜单,然后单击“
5、导入新课”按钮进入下一页,注意一定要单击蓝色的按钮处,以下均同) 1、由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 2、教师总结(单击任意处进入下一页)。另外,每页下面有两个按钮,绿色表示“回主菜单”,蓝色表示“回上一张”。 3、教师讲解时可以进入下三张,均为已学过的鲁迅作品。 二、写作背景 1、本文写作背景。 2、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3、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图。 三、段落结构 1、阅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三大部分。 四、人物形象 1、出示藤野先生图片。 2、通过“目睹印象”和“耳闻亲见”的分析,概括出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3、讨论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件事,并由此概括出藤野先生高尚品质。教师作小结。 五、课文
6、暗线 1、学生分组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分“在东京”、“去仙台”、“弃医从文”、“怀念先生”四个部分分析爱国主义感情。 六、小结退出 1、教师小结本课。 2、退出。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篇三 思路导航 鲁迅的藤野先生是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目。本课教学设计采用“截取片段、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试图通过“鸟瞰全景(整体感悟)一扫描局部(分层理解)一定格焦点(语段品析)一评说人物(人物特写)”的步骤,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师: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
7、的“方正、质朴、博学”,令幼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人”。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藤野先生,来寻找答案吧!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的学习内容有: (出示课件) 【学习内容】 1、鸟瞰全景整体感悟 2、扫描局部分层理解 3、定格焦点语段品析 4、评说人物一一人物特写 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鲁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文章,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位老师。请看(出示课件): 【课文链接之一】 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离别藤野先生已二十年,遭到北洋军阀反动政
8、府迫害的他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时征求鲁迅的意见,他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告知鲁迅,藤野先生还没有下落,鲁迅慨叹道:“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师:可见,鲁迅是借文章来表达对自己尊敬的藤野先生的思念之情。 让我们带着钦佩、崇敬的心情走进课文,随鲁迅一起去结识这位异国他乡的老师。 二、鸟瞰全景整体感悟 1、信息搜索。 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从题材、体裁、人物、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构思技巧等多方面搜索信息,说说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比一比,看谁搜
9、集得又快又多。 预设学生表述的内容: (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 (2)这是一篇记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和经历的文章。 (3)这是一篇以藤野先生为主人公的文章。 (4)这是一篇以记人为主的的文章。 (5)这是一篇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的文章。 (6)这是一篇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文章。 (7)这是一篇跨越二十年转换三地(东京一仙台一北京)时间空间跨度较大的文章。 (8)这是一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文章。 (9)这是一篇体现了作者思想变化的文章。 (10)这是一篇感情非常强烈的文章。 (11)这是一篇表达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感激与怀念的文章。 (12)这
10、是一篇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文章。 (13)这是一篇有生动的细节描写的文章。 (14)这是一篇设置了两组对比(藤野先生/日本学生、“我”/清国留学生)的文章。 (15)这是一篇通过正面记叙、反面衬托,深情赞颂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的文章。 (16)这是一篇直接描写藤野先生与间接表现藤野先生相结合的文章。 (17)这是一篇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表现力的文章。 (18)这是一篇内容丰富深刻、脉络层次分明的文章。 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 (1)回忆一段留学经历的文章。(回忆性) (2)通过几件事来记人的文章。(丰富性) (3)通过典型事例从多个角度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文章。(典型性) (4)
11、既有感激怀念,又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的文章。(抒情性) (5)体现作者思想变化的文章。(深刻性) (6)运用对比衬托、直接间接结合的文章。(艺术性) 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要是藤野先生读到会有什么感触呢?请看(出示课件): 【课文链接之二】 鲁迅选集在日本出版后第三年,藤野先生的长子入第四高等学校读书。教师发现他是藤野先生的儿子,就把鲁迅选集给了他。当藤野先生戴上眼镜匆忙地翻开这部选集,看到扉页上鲁迅先生的照片时,惊喜地高声叫道:“啊!这是周君,他已经了不起啦!” “周君在文章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师:
12、藤野先生惊喜异常,感慨不已。我们也分明感受到了他对鲁迅的强烈的情感。 2、激情诵读。 师:请大家以饱满的激情选读文中感情强烈的语段。建议重点读这样几个段落:第1段、第2931段、第37段。朗渎时要注意语气语调,朗读时要把握感情基调。 如:读第1段:用嘲讽的语气,读出厌恶之情。 读第29 31段:用沉重的语气,读出愤激之情。 读第37段:用深沉的语调,读出感激之情。 (1)学生自己先揣摩一下,自选片段朗读。 (2)第1段女生读,第29 31段男生读,第37段全班读。 师:作者对恩师藤野先生心存无限感激。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师生情谊如此深厚呢? 请看(出示课件): 【课文链接之三】 周君来的时候
13、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我少年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师:原来如此!感谢这位尊重中国人的平凡而伟大的老师!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文中直接记叙描写藤野先生的第623段。 三、扫描局部分层理解 若将这一部分内容划分为两层,说说划分的理由。可以用简洁的词语、精练的短语、完整的句子表述。 预设学生回答: (1)前一层写与藤野初识,后一层写与藤野相处。 (2)前
14、一层写外貌,后一层写事迹。 (3)前一层抓住外在特征,后一层叙写典型事例。 (4)前一层表现外在特征,后一层表现内在本质。 (5)前一层写生活习惯,后一层写工作作风。 (6)前一层表现生活俭朴,后一层表现品质高尚。 (7)前一层写课上情景,后一层写课后事情。 (8)前一层用白描手法写外貌,后一层用纪实手法写事迹。 (9)前一层虚实结合写外貌,后一层不同角度写事迹。 (10)前一层直接间接描写外在风貌,后一层从多侧面多角度表现精神品质。 教师小结: 这一部分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写人的典型范例。即(板书): 刻画人物抓外在特征突出特点 用典型事例表现品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当年留学日本的大致
15、经历,也明白了他对藤野先生真挚怀念的原因。我们在为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叫好的同时,也从内心深处慢慢理解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作品,还赏析并学习了鲁迅高超的人物描写技法,相信今天的这节课,大家的收获是很多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学习基础上,具体赏读文中的一个事例,要求发现并学习作者叙述事件的方法。 二、定格焦点语段品析 细读第1115段,揣摩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从品析语言的角度来阅读。用“从体会到”或“从看出”的句式表述。如:从“第二三天便还我”一句能体会到藤野先生讲义改得及时,也改得费时。 预设学生的表述: (1)从
16、“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可以看出先生改得很频繁。 (2)从“从头到末”可以看出先生改得很彻底。 (3)从“不但连也都”这一组连词可以看出先生改得很全面。 (4)从“一一订正”可以看出先生批改得很细致,表明他很负责。 (5)从“一直继续”可看出先生批改得持久。 (6)从“他使助手来叫我”可以体会到先生顾及到“我”的陌生感,考虑得很周到。 (7)从“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可以看出先生对“我”的主动关心。 (8)从“拿来我看”可以看出先生将关心立即化作行动。 (9)从“过了一星期”可看出“我”到仙台不久,先生就开始关心“我”。 (10)从“大约是星期六”中的“大约”可看出时间太久远,“我”的
17、记忆有点模糊;从“星期六”可以体会到“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11)从“很吃了一惊”可以体会到“我”当时的感受很强烈,没想到先生会亲自批改,且改得如此详细。 (12)从“不安和感激”可以体会到“我”“不安”是因为有“脱漏的地方”“文法的错误”,也是因为先生的关心让“我”受宠若惊;“感激”是因为先生如此费神、如此负责、如此关照。 教师小结: 对于老师而言,检查笔记、批改作业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藤野先生“添改讲义”这件事却让我们感动、惊讶甚至震撼!因为从这件事中,从藤野先生改得快、改得多、改得细、改得全、改得勤、改得久我们看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一个高尚的灵魂,感受到了一种及时的帮助、一
18、份真诚的关爱!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这缘于:叙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语言一一朴实简洁,蕴涵真情。 三、评说人物人物特写 师:学到这里,回顾全文,在你眼里,在你心里,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预设学生答案: (1)他是一个有着八字须的黑瘦的日本友人。 (2)他是一个戴着眼镜、说话缓慢而有顿挫声调的儒雅的教授。 (3)他是一个穿衣服不太讲究的生活俭朴的先生。 (4)他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的老师。 (5)他是一个热情关爱学生的老师。 (6)他是一个对学生严格要求、工作严谨的老师。 (7)他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和求实精神的学者。 (8)他是一个坦率诚恳、珍惜感情的人。 (9
19、)他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的好人。 (10)他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师。 【课文链接之四】人物颁奖词(学生齐读) 黑瘦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赤诚的心,顿挫的语调讲述着难忘的故事。红笔圈点成生命的彩带,讲义凝聚成历史的见证。他,以认真、严谨为舟在医学领域遨游;他,)(以热情、正直为伞给异国他乡的学子撑起了一片晴空。他用自身的言行为“教师”作了极好的诠释。藤野,一个朴实的名字,藤野,一个响亮的名字!当它刻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心中时,也就刻在了无数中国孩子的心中!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犹如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去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与思想的升华。今天学习了藤野先生,我们了解到了
20、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也令我们感动。愿我们都获得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愿生活的天空变得更湛蓝、亮丽!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 篇四 一、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地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洋溢着作者一腔的爱国之情。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概括、分析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
21、阔,好胜心强。倘若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还政于民”,引导得当,学生定会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的。 (三)、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授课时,应紧紧抓住文章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
22、想这一暗线,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方法与过程:抓住文章两条线索,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
23、爱国主义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教学难点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了解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8年11月29日,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出示图片)。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生:鲁迅在日本留过学。)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藤野先生是鲁迅的老师。)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板
24、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设计意图 (从新闻报道入手,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急于了解鲁迅先生的洋老师,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绯红(fi) 烂熳(mn) 芦荟(hu) 解剖(pu) 不逊(xn) 匿名(n) 诘责(ji) 瞥见(pi) 2、解释词语。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顿挫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设计意图检查课前
25、预习,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落: 1、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生: 回顾 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 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生:东京仙台离开仙台(北京) 3、 师: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生讨论归纳:三部分 (1)东京所见所感; (2)仙台学医生活; (3)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 了解通过时间、地 点的变换来叙述事件,构思布局的写作方法,进而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四)、
26、感知形象 1、文题是“藤野先生”,同学们找一找,课文是从第几段开始写藤野先生的?(生:第六段) 2、藤野先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的,文章抓住了藤野先生的哪些特征来描写? 生: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目睹到先生大大小小的书的情景和耳闻先生的衣着模胡,来表现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检朴的崇高品德。 师述:这是与藤野先生的相识,下面接着写与藤野先生的相处。 3、在相处过程中,作者记叙了能表现藤野先生高贵品质的哪几个典型事件?这些事例分别
27、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学生听1123段的录音,边听边在书上勾画批注,然后举手抢答) 1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2 纠正解剖图 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3 关心解剖实习 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4 了解女人裹脚 探索研究,实事求是 4、 一个日本教员,对“我”这个中国人如此关心和厚爱,这又表现了先 生的什么品质呢? 生: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5、藤野先生有这么多优秀品质,对“我”如此关心厚爱,按理“我”应该留在仙台继续学医,可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呢? 生讨论后明确: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当看到日本学生的狂妄傲慢,尤其看到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的时候,“我”的思想受到了严重挫伤。
28、于是决定弃医从文,改变志向。 6、作者写老师为什么要写弃医从文这些内容? 生讨论后明确: 从侧面表现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为下文的惜别埋下伏笔。 7、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生讨论后明确:藤野先生听说“我”不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 “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辞“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小结: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写了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
29、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写出了师生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表现了师生之深厚而真挚的感情。 设计意图扣住“我”与藤野先生交往这条明线,通过典型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 (五)、体会感情 1、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这些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语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生:清国留学生赏樱花、盘辫子、学跳舞,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等 2、这些内容与写藤野先生的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生讨论,师引导,归纳: 清国留学生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写藤野先生的
30、缘由; 日本“爱国青年”反衬日本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 弃医从文 写鲁迅与藤野先生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
31、,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 (2)、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 生讨论,师归纳: “日暮”有“日暮途穷”之意,触发鲁迅对社会的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
32、文? “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鲁迅。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愿望。“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医治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找出饱含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感。 (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
33、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发体现。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4、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讨论,师归纳:“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正人君子”: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
34、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小结: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 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来统摄全篇的。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的一个表现;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记得水户,这是作者爱国的又一表现;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可见,作者的
35、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贯穿全文的另一条线索,是暗线。 设计意图扣住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条暗线,从事例入手,引导学生领会鲁迅的爱国之情。 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四句话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外貌展内涵 事例现品质 改志为救国 惜别见真情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布置作业 选取几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等)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学习通过典型事例揭示人物品质的写法。 八、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东 赏樱花 仙 相识 北 别后 盘辫子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处 京 学跳舞 台 惜别
36、京 怀念 爱国主义感情 设计意图 设计板书,体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老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层次、思想感情、把课文内容浓缩于板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板书,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握课堂教学动向。 藤野先生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采用圈点批注阅读法,感受“我”的困境和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重点) 3、通过揭示文本矛盾、联系文化背景等阅读方法,讨论、评价、领会鲁迅先生深邃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简单接触了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请用一个
37、词概括藤野先生给你的印象。 (生答:认真、负责、严格、严谨、朴实等) 那么,鲁迅又是怎样评价藤野先生的呢?找找。 (生找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二、感受人物品质 鲁迅1904到1906前往仙台求学,与藤野先生相处仅仅只有两年时间。但是时隔20年,鲁迅却“总还时时记起他”。 1、鲁迅记起什么呢?首先,鲁迅记起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呢? (添改讲义/修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惜别) 2、当鲁迅记起藤野先生,记起这些事时,说道,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一件件小事,何以让鲁迅又感激又受到鼓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
38、这段回忆,仔细地探索探索:鲁迅还记起藤野先生的什么? “我”总是还时时记起他的。 (要求:选择两人交往中最有感触的细节,点评批注,体会我的情感) A、一叫我: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强调:藤野先生是一个医学老师,有必要改文法错误么?他是一时兴起么?他是不是吃饱没事干太闲了? 所以他添改背后,我们看到是怎样的藤野先生?(一丝不
39、苟/热忱真心)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热忱真心。感激!)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严格要求。这样对学问严谨的态度也影响鲁迅以后作文做事。对鲁迅而言,确实是言传身教的鼓励。 比读: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 你给喜欢哪种表达?语气委婉,循循善诱。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
40、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换词:敬重/迷信/相信 身为医学教授,他知道有没有鬼呢?既然知道没有,何用敬重一词?我的感觉怎么样?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尊重与牵挂。 D、裹脚:叹息 E、惜别:欲言又止。 有这样一位循循善诱、热情诚恳、无微不至而又尊重学生的老师,无怪乎作者会充满感激之情;有这样一位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老师言传身教,无怪乎作者会感受到满满的榜样鼓励。 三、激发矛盾 1、鲁迅如此感激他的老师,可这位老师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却这样写道:对于周君,我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亲切。相同的事情、相同的经历,两人的感触为何截然不同? 2、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和鼓励?
41、 3、那么鲁迅呢?他当时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渴望什么?和身边同学关系怎么样? 请看所发的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所处环境,再想想藤野先生的行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材料一: 去东京前: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琐记 (提示:锁记中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因此鲁迅打算离开南京前往日本求学。鲁迅期待的是怎样的学习环境呢?) 材料二: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
42、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 (提示:此段写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对国民的认识:愚昧麻木。在课文看电影事件中是否有体现?) 材料三: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那怕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日本人还写中国人做猪头三。因此有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
43、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一群,把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进蕃校出身的野波先生教过汉语,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周君就可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回忆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境遇。结合“匿名信事件”,想想鲁迅渴望什么?) 4、鲁迅是在什么情况下去的日本?此刻最想要什么?得到了么? 因此,他发出了感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读出心情:失落/无奈/鄙夷) 到仙台呢?这个时候作者又处在怎样的环境下?和同学关系好么? 匿名信事件。作者的发出怎样的评论:中国是弱国(愤慨,觉得屈辱) 5、其实藤野先生也知道这种情况。藤野先生明知
44、6、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看待藤野先生的行为? 此时的中国就是弱国,日本人根本就看不起国人,肆意欺辱国人自尊,而国人自己呢麻木软弱,落后迂腐。似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人就理应被歧视,被欺负。恰恰是在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对弱国学生及其国家保有的尊重和同情,关心和鼓励,真诚和公平,就显得尤其难得可贵了。这样无民族偏见的,坚持真善的品质,怪不得作者要冠以伟大一词呢! 四、总结 先生给我了最需要的东西,这些越看似平常的、不经意的东西,就越显珍贵。正如钱理群所说:某种程度上,鲁迅要写这篇藤野先生,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 齐读最后段,收束课堂。 藤野先生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 3、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