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
2、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相传*文字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见地上印有兽蹄和鸟爪的痕迹有了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
3、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作用的。但此传说是在战国末期才有的,那时的人并不都相信;如易和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文字不断地在演变,说是一人独创,是万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渐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
4、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于原来的籀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的三种字书都不传了。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做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划时代的字书,囊括了历代的各种书体,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的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学入手。 汉字从秦代就开始演变成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来历及发展。 就从这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很丰富的了。从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介绍得一清二楚,有关的传说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好像就在眼前。从
5、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看出作家的知识之渊博,文笔之圆熟,真令人叹服。读了这本书之后,那句开卷有益的成语应验了。我感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何谓经典及这些经典的来源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古为今用一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是为了倡导国民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朱先生把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都是有用途的。 朱自清是*时期的一位知名作家,这本经典常谈是一本朱自清专门写的一部讲述国学经典文化的著作。读过他文章的人都知道,他的文章不
6、像同时期的那些作家苦*难懂,他的作品反而更加亲民,经典这东西日积月累想要了解就一定要挖得很深,但是朱自清能够由浅及深地带领读者,引导读者。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课文之一就是背影,因为看他的文章能够很轻易地读懂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他舍去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修饰,只把干货留给读者,我感觉这才是一位作家的负责的表现。 本书的主旨是告诉读者,我们国家的那些经典著作是不能被淡忘的,他努力推崇这些经典,比如说文解字,周易,诗经等等总共十三篇之多。书中不仅分别讲述,并且还结合了历史大脉络,体现出了一种连贯*。 胡适说,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光了,新起的学着还不曾有什么大功绩表现出来。这就像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般
7、,只不过动物被保护起来了,而这些国学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热度。可能是大家都觉得不需要了,既然科技已经进行到如今这样,就没什么要担心的了。但是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进步,而进步的基础就是掌握历史前辈所总结的道理。 很多错误的思想不断传染,使人们还自以为加入了国学的保护队伍当中,其实这*才是罪魁祸首。人们还没搞清到底是什么使国学被人淡忘,有人怪罪于西洋学术,甚至认为孔教可以完全代表*的古文化。还有人认为保护古学就是保存古文古诗,这都是外行人的做法,也是时候使这些得到一个终结了。 看这本经典常谈就像是在故事一样,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虽然它成熟的时间很早,但是单从思想和内容上来看,是看不出年代感的。朱自清
8、告诉我们,书还是要看的,关键是要看好书,不要看杂书,这些看过会有质的改变的作品是千万不能被忽略的。如果你觉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来枯燥难懂,没关系,就算你毫无古文基础依然可以看这本书,它会领你上道。 只要我们了解了国学的重要,并且着手把即将被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我们的将来会更美好,这种美好是由内而外的,这也体现了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介绍了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入手,还有介绍,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为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国家更富强,*人是不会放弃经典国学的,祖国的未来也正等着我们去创造。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9、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古时的文集就属于后者,非物质化遗产是探究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事物,历史的真实*需要有两样东西,一是文物而是史书记载,只有两样都俱全了,才能*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以前韩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当时*人如此的愤愤不平,端午节伴随国人这么多年,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习俗,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物质丰富,精神贫乏在不少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个节日往往能唤醒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生活所扮演的角*。 近几年来
10、,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全球,国人在对外的文化输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将论语的思想传遍了五大洲七大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底蕴,要想让外国人更多的了解*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给他们*的文学思想,国家花费精力在这上面无可厚非,但却有些顾此失彼,在我读初中的时候,还是2000年代初,每天上午的早自习都要自主学习三字经,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强迫学习的方式,三字经流传了几千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历过风风雨雨才传递到我们手上,这是古人思想的精髓,学习书中的内容是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事情。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古文的学习与研究早已抛之脑后,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蕴的人少之又少,这就如那些曾经靠精雕细琢的木匠活维持生
11、计的匠人一样终究被时代快速的发展所吞噬掉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1942年所编写的,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印刷了一版又一版,可以说是普及*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书中,他讲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辞赋、诗、文。文中提及的所有书籍,都是研究古文化学者的首选,何为经典,经典就是经过数亿人的筛选,经过时间的蹂躏,依旧能够在社会上,在学术上带来深刻的影响力的物质,这就是经典,上文所提及这些书籍若不是经典,那我真不知哪些书能被称作经典了。 几个月前我买了一本周易,一直放在书架上,撕开塑料薄膜后,几乎就没去触碰过它,书的表面早已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今天看完经典常谈后,我又
12、把周易重新拾了起来,抖了抖书上的灰尘后开始了阅读之旅。为何我还愿意去重新去阅读它,此前我一直觉得周易无比的晦*,认为它是古代最难懂的哲学,朱自清在书中对周易的讲解,一点点的拨开了我繁琐的思绪,化难为易,攻破了我对周易阅读的障碍,朱自清从周易的起源讲起,然后阐述了周易在各个朝代的变迁,最后把周易中最为难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了出来,还原了周易本来的面貌,从他的语言功底可以看出,朱自清对经典古文的研究十分透彻,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曾经的我们,阅读古文,匆匆而过,早已忘记了书中的原意,常读常新,没有人能如朱自清一样带领你按图索骥
13、,去寻找古文中最诱人的知识! 经典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用文字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的遗产,它对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不能脱离对于本民族经典的学习。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段话表明了他对经典训练重要*的深刻见解,也正是这个基于原因,他编著了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这本书写于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因此,七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古代文
14、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为启发人们对经典的兴趣,朱自清给想漫游经典的读者当向导,以亲切自然的随笔风格描述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等十三部经典的典故源流、胜景佳境,深入浅出、富于生趣。书中所作的是对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至深至广的文化典籍的介绍,这些被列为经典的作品,千百年来,在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自身的学术体系。朱自清介绍,以经典本身为主,以书为主,没有把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为全书叙述的纲领,这位读者揭示了一条简明的路。 浩瀚的书海一直延展至天际,终于凝缩成一个点。在宇宙般无垠的书海中求索、吸收、消化,萃取精华凝成一本书,那就是我正捧在手心里的经典常谈。这巨大的工程,全凭一个人的努力来
15、完成。这伟大的工程师,就是朱自清先生。 人有如沧海一粟,但集天地之精华。经典常谈亦如灵气的人一般,乃浩瀚书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经典常谈以通俗流畅的文字,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从仓颉造字开始到周易诗经春秋、四书五经、诗、辞、文、赋的经典内容,为读者提供通览国学精华的指南。其中所呈现的内容,有我曾用心通读过的,有偶尔翻阅未曾细细品味的,还有从未涉猎的。朱先生在文中提到,担心一些人以为读了这本书就不必再读书中所罗列的原著了。我倒觉得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正如本书作者的写作宗旨使经典普及于一般人。 人们若想从经典中汲取一定的营养,对此有个大概的了解,那么此书已将各类经典之精髓一一呈现,读之自然受益匪
16、浅;若是国学的一般爱好者,正能从此书中得些经验,激发一探原著的兴趣我对其中一些已经粗略读过的著作又提起了再读的兴致,而某部尚未接触过的则已然排入我的读书计划之内,这也应当是作者的初衷之一吧;若要对其中某些或是所有的经典内容进行研究的,那此书则更能助力研究人员,使其易于把握方向、紧扣主题,无论是研究前的热身、研究过程中的比对,还是研究即将出成果时的总结,都值得借鉴。由此可见,朱先生研究国学经典而凝成的这本精华巨著,对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人都会大有助益,真乃善莫大焉! 在经典常谈的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常被朱先生的研究精神、独到见解所感动,也不时为书中所介绍的一些经典作品的成书过程以及精*内容所打动。司
17、马迁因受李陵案牵连,在遭受污及先人、见笑亲友的宫刑之后,忍辱负重,继承先业,综括三千多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炉而冶之,历时十四年之久,终于写就一部大书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完成先父遗志,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司马迁不轻言放弃,甘愿忍受屈辱,让自己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其中的艰*困苦有谁知! 从朱先生的介绍中得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古人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不但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这不无科学道理,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小学阶段即6到13岁,正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
18、期。 在这个阶段选择古代圣贤的智能精华,进行经典诵读,加强知识积累,将经典内容存入大脑记忆,会烙印在潜意识里,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能陶冶*情,使心*向善、向上。朱子认为,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是*。滋养心根,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从先贤身上所获得的何止是知识,所感受的何止是人格魅力,更有一些永不过时的观念和方法。读经典常谈,所获是多角度多方面的。 另外,本书的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在全书中也占了相当重的分量。朱先生以自己的博学多才,为我们一一呈现了泱泱诗海中的精华所在,如平仄押韵的诗歌创作方法,用
19、典的优劣,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风格、代表作,以及一些典型诗作的创作背景、意义、与相关作品的对比等等等等。这些,对提升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学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读过经典常谈,掩卷之余,感慨良多。朱先生潜心研究的治学精神,为当代所稀缺;朱先生厚积薄发的学者风范,为我辈所景仰。愿你我在朱先生这位资深导游的引领下,能畅游经典之胜境,汲古代圣贤之智慧,为我所用,为今所用。 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经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令人如闻朱先生謦颏,不觉仰
20、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
21、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经典常谈可以算是一部指南,朱先生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仿佛列了一个书单。而他对这份指南的度把握得也非常耐人寻味。论尚书,他不征引这部被称为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的古典中的人言,却不惜笔墨地叙述尚书流传的曲折,探究今古文之争的渊源,让人不禁好奇,是怎样的一部尚书,能在千百年里演绎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史迹。谈史记,他也不拿那些流
22、传千古的列传本纪说事,却讲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身影下画出了司马迁的小身影他和史记一样伟大。这也让读者不禁想去窥一窥那部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朱先生无疑是很懂人心的,他的这部经典常谈,虽为指南,却只告诉你南方很有趣,而不告诉你南方的具体模样。他只跟读者介绍经典,却不把经典直接搬出来给读者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的角度推广了那些著作,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读后感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在读完经典常谈后,我就去把书柜里积灰了的那套史记重新翻了出来。很久以前对它只是粗粗略读,如今我依着朱先生所说,去书中品读那些作者对天道的无常,世道的
23、无常有感而发的抑扬之辞,体会到了过去未曾感悟到的、历史之外的情韵。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想我所体会到的那种意外的情韵,也许正是朱先生所指文化里的一部分。经典不仅是学术的,历史的,它更是人文的,智慧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 朱先生是作家,也是诗人,更是一名学者,他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在著书时的考究都非常严谨。因此对于这本经典常谈,我觉得光拜读是不够的,拜读完了还要百度去找寻那些原著篇章、青史典故细细品味。书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任何一部都是常人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研读透彻的。一叶可障目,一叶亦可知秋。朱先生敢于编撰这样一本经典常谈,足见其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底气,也能让人感
24、受到他对国学、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坚持和珍爱,实乃学者典范,让我十分敬佩。 在这样一部充满学术气息的著作中,朱先生的文笔还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智慧和幽默。不像钱钟书式的机智戏谑、讽刺辛辣,朱先生的幽默平缓轻松,又通俗有趣。他在战国策里写到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在朱先生笔下,寥寥数行就把引锥刺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写屈原著离骚,因为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
25、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也是几句俏皮易懂的话语,就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丰满地展示了出来。书中类似的桥段还有许多。如今百家讲坛栏目中红极一时的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都以平民视角、通俗风趣的方式来谈历史、谈文化、谈学术,朱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书中开展了,我对先生的这份敬佩之情不禁又加十分,达到了二十分。 经典常谈是一部有趣、丰满的书,它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它是常谈而不是长谈,不啰嗦也不说教,只是告诉你,那边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里面沉淀着许多东西,欢迎你去看。 皓首穷经典,青灯书常谈。在读经典常谈的那个夜晚,我仿佛看到一位学者,他伏在案前,耐着性子,
26、把那些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地写到纸上。他单薄的身形摇曳在光里,那仿佛是巨人的背影。 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
27、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