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docx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654234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为了切实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

2、的作用。校本课程也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本课程将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本课程性质校本课程建设应充分利用学校所特有的教育资源,凸显学校校园文化,满足学校学生发展需要,坚持“面向本校、来自本地、服务学生”的方向,充分体

3、现学校特色和课程的时代性。1、校本课程应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时代特征,要充分体现该领域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及时反映当前的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学校初步了解该领域发展的历史现状,社会热点问题,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2、校本课程应具有本土性和本校性。校本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和桥本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著名人物以及学校的人文现象、知名校友、特色学科、社区教育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热爱家乡、热爱自然、报

4、效祖国、服务大众的思想情感。3、校本课程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既要在整体上有统一要求,又要充分注意学生各年级段的学生差异,加强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等内容的课程建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校本课程应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校课程的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体现灵活性,可以是教师到班级上课,可以在实验室、微机房、阅读室和图书馆,也可以是听演讲、报告、观看电影、录像或组织调查研究,还可以是学生有组织的实践活动。5、学校课程应具简明性和通俗性。学校课程教学内容

5、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在课程内容组织和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综合渗透;内容呈现形式活泼多样,通俗易懂。二、校本课程设计1、需求分析:对学生、社会、教师的需求评估是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主要依据。各位教师在确定选修课程前,首先在学生、家长、社区中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目前我校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名著阅读、乒乓训练、书画习作、信息技术等有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部分教师也有这方面的专长,各位教师应多在学校传统项目和学生特长项目上下工夫,开设选修课。我校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建设的理念,是立足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以我校“问题+”课堂改革为基础,制订和完善学校课程建设的各项举

6、措,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公民性发展和弘扬学校文化的课程建设体系,形成学校课程品牌特色,为新一轮高中课改奠定理论和行动基础。为此,将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识,建构全面而又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学生知识体系。我校每年按国家选修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色活动课程等课程类别,编订和完善校本课程,进行优秀校本课程评比。同时,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没有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改革作支撑,课程建设就失却了支点。因此,要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建设。我校受“互联网+”的启发,开展“问题+”教育教学改革,无论是在“问题引领式”教学,还是在“数据跟进式”教学,以及将来的“云课堂”、深度学习中

7、,开展了适应未来教育需要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这些将是未来校本课程的不尽源泉。2、课程目标确定:我校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学科拓展课程和阅读课程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实施立德树人的新途径、新策略,开发适合学生、学校的校本课程,构建自主、互动的学习型课堂,搭建师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努力实现新时期课程建设的提升和转型,把学校办成师生幸福的乐园。在课程建设理念上,讲究课程知识的多样性,课程设计理念宽广,师生兴趣广泛,课程表征高度信任和自主,能进行开放、丰富、多元的课程交流,具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机会,建立一种支持回顾和反思、开放和共享的课程文化,努力开创新时期课

8、程建设的广阔天地。校本课程开设的具体目标为:A、使学校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促进学校形成特色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B、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C、认真研究、实践、总结,使我校校本课程形成特色,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D、认真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师生素质,整合教育资源,使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3、课程纲要编写确定课程目标之后,我们还要组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组织内容,编写校本课程纲要和选修课程纲要。在编写纲要过程中,要做到如下几点:A、注重开发本土知识,如对家乡历史、人文、物产资源系列调查研究,激发学生热爱家

9、乡,建设家乡的情感。B、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情趣。C、结合新一轮课改和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加强新教材分析和研究;D、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1)学科选修、选修课程:要加强学科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加强专题归纳和训练;(2)学科教材拓展类:要贴近高考能力要求和专题训练要求,加强能力提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学科或综合性活动课程:如博文课程、健康课程、艺馨课程等,要丰富学生知识和视野,促进学生个体特长的发展;(4)特色课程:如绿色课程、书香课程、智慧课程等,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注意核心素养的学科渗透和融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5)精英课程:如文学创作课程、创客课

10、程、竞赛课程等,通过文学创作、物联网技术等课程的引进和开设,为特长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4、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要求教师选择教学方式要依据课程目标的制定情况和学生的实际。(1)教学方式落实:A、在理念上,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尊重内在机制,逐步养成自我反思,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B、在活动空间上,教师要成为一个策划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空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C、在学习内容上,教师要成为一个服务者,设计的内容要不断地系统化、深刻化。D、

11、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要成为一个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决策权、组织权,教师是辅导者、设计者、指导者、协助者、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合作,倾听、交谈、沟通,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教学氛围。E、在传授知识的方法上,教师是一个促进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2)学习方式原则:A、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探究知识,又要学会技能;既要掌握学习方法,又要有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合作学习。B、自主性发展积极参与校本课程活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和总结,并能把教

12、育目标、任务、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要求和创造性行为,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自主学习、自觉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C、有个性的发展根据个体的独特性,积极参与竞争,张扬个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善于观察、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个性化的建议和方案。D、优先发展通过学科竞赛,大学先修课程,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创客课程,以及文学创作、STEAM等课程,获得优先于其他考生的学科知识,或获得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为继续深造创造条件。(3)学习方式实施:新一轮课改注重核心素养。什么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我校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将引领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建设中渗透

13、和尝试四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以“问题”为背景,将知识与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等认知策略,努力体现全面、关联、智能的数字化、直观化、立体化的深度学习表征。非认知学习:核心素养培育中“自主发展”的“健康生活”、“社会参与”中的“责任担当”等对人的素养培养提到了社会化的高度,对“非认知技能”的学习,包括“人际技能”(如异质交往、团队工作、社会技能等)、“个人技能”(如时间管理、适应性、执行力)等,属于“社会情感性”学习,它与各种认知性学习紧密相联,但性质不同。种种研究表明,对许多学生而言,“非认知学习”及技能与学术性技能相比,更

14、预示着长久的成功。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校本课程能超越学科界限,整合个人、社会和学科的需要,生成多学科探究主题,进行探究、交流、分享。连接学习:在高中阶段与大学、职业生涯和公民生活等联系起来的学习,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职业生涯和市民生活,形成“大学知识”、生涯意识和职业能力以及参与市民生活等能力基础。5、设计思路学校课程开发的内容确定必须遵循时代性、本校性、实效性、简约性等原则。使学校课程切实成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效益。根据学校的办学现状,针对本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等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社会实践能力三方

15、面进行。课程设置“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校本课程”是指在学校内各年级普遍适用的学校课程,内容在高中教育中符合国家要求,已基本稳定的各项教育内容。如:学生行为规范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人际交往、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和桥社会、经济、人文历史、资源、城市发展等。学校的概况、校园文化等校本课程一般以综合课程形式出现。每学年涉及若干教育模块同一模块在各年级分层安排教学内容。“选修课程”是指围绕特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学科拓展的课程,包括选修、选修课程,应体现鲜明的校本性要求,具有浓郁的学校学科特色。“选修课程”的开发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科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三、校本课程实施立

16、足新时期立德树人的要求,贯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在校本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十三五新一轮课改的校本课程实施。(一)校本课程范畴以学科拓展课程和阅读课程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校本课程主要范畴包括:1、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学校、和桥的认识和了解,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2、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学校的发展,增强社会、集体生活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17、要求,具体涉及三个方面:文化基础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3、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具有爱心的担当意识。4、提高自我发展与终身学习的能力。社会参与1、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识技能。2、发展尊重他人、尊重伙伴、关注社会、热爱学校的态度,增进集体团队合作。3、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学校、家乡,热爱学校和家乡。4、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规划,组织协调等技能。自主发展1、提高运用知识和信息,解决自然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3、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112018.2)1、成立校本

18、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XXX校长,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副组长:XXX副校长,负责组织实施校长及领导小组的决策,指导、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检查。成员:XXX等,主要负责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XXX成员:XXX等。职责: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制定校本课程标准,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提纲和相关教学典型案例集。3、确定本阶段的主要任务。(1)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2)参加并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等培训交流活动。(3)在教师、学生、家长

19、、社区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的调查和研究。(4)制定学校通用课程标准,培训教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3-2020.12)1、按照方案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教材提纲。教材提纲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A、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B、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C、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D、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教师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评价的汇总,成果展示等,进行量化考核和发展性评价)2、组织科任教师编写选修课程开发提纲,积累校本课程案例,形成典型案例集。3、通

20、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等活动,反馈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4、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三)校本课程评选每学期开学前,我校将进行校本课程评比。如2018年2月第一阶段开展关于开展“新学习方式”校本课程评选活动,参评校本课程的编订要求:一是个人、备课组或教研组独立或合作编订均可参评,尤其鼓励近几年开设过或取得成果的校本课程经完善后参评;二是参评校本课程以1012课时为宜,设计封面、目录,上交纸质文档、电子文档;三是参评校本课程将在校园网网站上交流、共享,逐步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库。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师生为自身的学习

21、和发展负责。课程建设,是课程价值观、课程目的、未来诉求的展现,也是丰富多彩的学习理念、学习策略、学习方式的转型。1、开展以“新学习方式”为重要表征的校本课程教材编制该评比活动涵盖三个年级,分别按备课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期末结束前,将下学期校本课程开设的要求和方案下发到每位教师,每位教师确定开设的校本课程类别、标题和课时。期末结束前上交编订的校本课程的设想、目录和内容提纲,利用假期进行具体的构架、收集和编订工作。新学期开学备课班期间,递交个人编订的校本课程教材。要求分课时设计,每本校本课程大抵12课时左右,设计适量的学生活动和成果汇报活动等。获得一二等奖的每个校本课程将视年级、学科情况先后开

22、设每周一节的校本教材课。形成一定规模后,将实行学生选课制,由学生挑选感兴趣的一至两门校本课程,实行校本课程走班制。开设的校本课程将全部在实验楼各类教室上课,理科类、通用技术、历史地理学科类校本课程在相应的实验室和专用教室,语文、政治、信息技术、体音美学科在相应的阅读室、微机房、体育馆等专用教室上课。校本教材课的开设要分课时,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设备,可以安排一些节假日时间内完成的学习活动。2、开展各级各类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评价将按照校本课程理念设计、学习方式的转型、教学内容的新颖独特、活动设计的适时适量和核心素养的渗透五个方面进行评选。活动评选出的优秀校本课程,学校将进行重奖,并与先进评选、职

23、称评比等挂钩,体现出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获得一、二等奖的每个校本课程将视年级、学科情况先后开设每周两节的校本教材课。在校级评比的基础上,逐级推荐参加市级各类校本课程评选,如德育校本课程评比,课程基地校本课程评比,创客教育校本课程评比等。3、师生立足课堂共建特色化校本课程立足课堂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是拓展学科知识、丰富课堂实践、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创建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出发点,其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建设是新时期课程建设的重要特征。例如,我校语文课程建设的课程模式可分为“主题式浅阅读”、“体验式感悟阅读”和“探究式思辨阅读”等多种模式。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要利用图书馆、活动中心和网络,开展好国

24、家课程的拓展学习、探究学习,结合教材“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问题探讨”、“写作实践”等版块,引进“时文”这一源头活水,完成教材规定或教师自定的读书、探究活动,每学期出刊时文选粹、时评等校刊34期。教师的教材开发按12课时计入每学期研修内容。课堂教学计入加时补课工资。按学生上课人数、课堂参与情况、学生问卷评价、成果展示等,决定该校本课程开设的效果评价和能否继续开设的依据,开展“精品校本课程成果评比”活动,将校本教材和活动成果作为教育成果评比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计入加时补课工资的办法:每课时按一定金额计;考核优秀,加100元;由考核小组考核,计入学期补课工资,年终发放(打入校本课程第一编订

25、者工资卡)。(四)校本课程管理1、统一认识,加强宣传和领导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利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和其他研究机构,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开发理念、实施和操作办法、教学方法等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每月末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流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校本课程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宣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参加相应的选修课程活动,在活动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加强对家长宣传,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们清楚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及做法,从而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每个环

26、节都加强管理和指导。在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分析课程开发内外环境的同时,我们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成立课程开发组织机构,制定课程开发制度等,使课程实施过程规范化。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有多种多样的专业知识。学校为教师的多向多维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利用网络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先进地区的校本课程经验。3、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监控重点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备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记录和总结的指导与监控,每周定期检查,定期总结、交流。关注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态度、工作责任心、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加强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

27、搜集整理好,每备课组发放一个档案盒,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电子文档交学校办公室蒋慧丽老师,发校园网实行共享。(五)教材编写建议1、按年级编写教材,校本课程通用标准可以按年级把各模块教学内容以主题教学方式编写,也可按教学单元编写。2、整套教材不同学段在体例风格、文字表达方面可有不同特点,各年级教学应有层次和梯度。3、内容的呈现尽可能通过典型实例,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避免单纯知识传授,片面追求学术性、系统性的倾向。4、可根据需要,安排少量作业、考察、实验和网络搜索等。特别要重视实验活动设计,可有重点的安排12项研究的项目。(六)教学实施建议校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

28、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提倡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并表现出如下价值趋向:1、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人经验,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一个感受和体验过程。密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动机,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素材可以来自教师的搜集,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的收集。2、校本课程的设计是综合性的,倡导课程整合,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造成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生活更完整、客观、真实。3、增强校本课

29、程的开放性。在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时,要突破围绕课堂进行教学的传统授知方式,通过调查、访问、资材收集、网络信息等适时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实践性、合理性。(七)课程评价建议我校校本课程及其实施评价,依据“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案。“三位”指校本课程评价按教材开发、课堂教学、学生参与三方面,“一体”指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每门课程按规定学时计入学生每学期的学分。评选出的优秀校本课程编入课表,做到人员、课时、教材、评价四到位,并把校本课开设和结构工资、先进评选和职称评定等挂钩,加大激励和奖励的力度。1、评价的功能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在学

30、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2)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3)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者。2、评价方法(1)采用等级制,设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若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交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努力方向,争取合格。(2)评价内容分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领域。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如兴趣、情感、态度等。(3)坚持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可以对学生参与的活动。如调查、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中表现加以逐一

31、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分析与评价都采用“自我参照”的原则,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为参照系数,关注他们的发展水平,评价要求不是整齐划一。四、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机制我校将在未来三年中建设好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按照特色化、前瞻化、素质化的要求,丰富学校课程文化。1、寻求课堂课程课改联动机制多年来,我们把“问题”当作“资源”,努力实现课程建设的转型,实现由课堂到课程的深化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生本、生成、生命”等核心要素,培养反思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在课程实施中,关注“课程、课题、课堂”的整体功能,以课堂作为突破点,实现由课堂改

32、革的突破到课程改革的突破。在课程提升上,突出“态度、信度、效度”等考核指标,优化发展性评价,完善课程建设的建构策略及其长效机制,巩固课程建设成果。为进一步加强未来精品课程建设,我校将制定未来三年精品校本课程建设标准,依据核心素养为校本课程建设方向,评选出精品校本课程15门以上。2、梳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依据新时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我校逐步建立良好的课程建设开发机制:一是研究如何打牢学科基础课程,即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拓展选修、选修课程,加强核心素养的学科渗透和融合;二是研究如何丰富学科或综合性活动课程,如博文课程、健康课程、艺馨课程等,丰富学生知识和视野,促

33、进学生个体特长的发展;三是研究如何开发特色课程,如绿色课程、书香课程、智慧课程等,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四是研究如何拓展精英课程,如创作课程、创客课程、竞赛课程等,通过文学创作、STEM等课程的引进和开设,为特长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目前,初步安排了14个门类的校本课程50多门,正在进行充实和完善。后期将针对这些课程进行升级和更新,融进新时代因素和新课改内容,焕发校本课程应有的魅力。3、探索适合学校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目前,我校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正在围绕新时期核心素养培育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探索,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立足未来,今后我校还

34、需在许多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建立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课程建设运行机制。(1)深化教学改革,走进生活课堂目前,课程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在培养师生能力和素养上还要长远规划。如后期阅读课程建设,要让阅读走进生活的课堂,获得终身发展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一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胸怀天下的情怀,使生活、学习的天地更广阔。二是书源获取要更快捷,途径要更多样,三是媒体技术、资源要更现代、直观,学习情趣要更广泛,要更适合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2)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学生成长课程建设的目标在于拓展师生视野,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我校的省级语文课程基地的学生活动中心,将坚持开展时文选粹、时文导读等五大阅

35、读活动的年度书刊出刊工作。每学期出刊导读集、心得集、探究集以及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读本瑰宝、时评等;建立“教师推荐专项书柜”,出刊读书感悟录敦本。在班级、校园营造书香氛围,广泛接触各类报刊杂志和专著,提高读写的兴趣,带动对经典名著及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通过多读、多思、多辩,提高语言感悟和运用能力,提高阅读素养和能力。(3)引领教师发展,推动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水平。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教育科研协作计划,要利用这一资源,指导教师开展高水平的学科专业辅导和前瞻性的理论通识讲座,将把校本课程建设纳入教育科研协作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要

36、积极申报和建设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课程基地,带动学校课程基地建设和物联技术、创客技术的发展。(4)丰富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特色资源和特色是课程建设的生长点。我校课程建设将实施校本课程教室专用化、课时固定化、教材规范化。将把校本课程建设数字化、立体化、直观化和成果化。这样,扩大了课程影响力,物化了校园科技、文化环境。通过教师和学生自选、自编、自销读书产品,师生专题工作室的丰富活动,促进科技、文化主题建设更加物化和可视化。百年老校面临新的百年发展机遇,新一代和中人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秀的办学传统,接过课程建设这杆大旗,开创和中新百年新的辉煌。文化浸润,书香致远。当前的课程建设,更是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的提升和转型,将在课程文化的浸润中,充盈心灵,涵养生命,实现全面育人的构想,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