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敦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甘肃省敦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坍塌(tn)慷慨(ki)缝隙(x)B废墟(x)浇灌(gun)刨根问底(po)C呼啸(xio)干涸(g)湿润(rn)D微薄(b)挑拣(jin)丝不苟(gu)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7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于近日全面发行,书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B近日,赵本山青涩旧照
3、曝光,照片上留着短寸发型的他显得神采奕奕。C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D老师刚说学校要举行长跑比赛,擅长跑步的李铭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报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C新冠肺类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D随着湖北新冠肺类疫情形势好转,使得援鄂医疗队开始有序撤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
4、以用论语中的“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
5、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国人道之()丁氏对曰()投杼逾墙而走()其母尚织自若()2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投杼逾墙而走A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B而顷刻两毙(狼)C俄而雪骤(咏雪)D博学而笃志(论语)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昔者曾子处费4翻译下列句子。(1)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5阅读甲乙两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最温暖的你我记得她年轻时的样子,那时她刚大学毕业,一脸青涩,肆意笑起来的时候,分明还是个孩子。对于这个偏远而又闭塞的小山
6、村,她仿佛天外来客。她就站在冬日的阳光里,盈盈地看着我们笑,瞬间俘获了我们的心。山里的孩子生性顽劣,总是闯祸,山里人只有一个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唯一的教育方式。每次有谁被打得体无完肤,她总要冲上去找家长理论。奈何祖辈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每一次她都无功而返。她开始教我们下跳棋,放学了把黑板架在课桌上教我们打乒乓球,还和我们做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以此来消磨我们四溢的精力。有一次,她随口讲一个故事,当我们眼巴巴地望着她,期待她讲下去的时候,她居然假装忘记了后来,每节课开始时,都讲一个故事,每次讲到一半就戛然而止。对此,我们愤愤不平,她甩来一句:“想知道结局,自己看呀。”每天放学,她扔下一堆书
7、后,就扬长而去。我们上去就一顿疯抢。抢到的人兴高采烈,没抢到的人巴巴地问:“我晚上可以去你家和你一起看吗?”那些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稀罕物,我们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抢到一本书。在争抢中,我们不知不觉读了很多书,写起作文来顺畅了很多。那次被学校推选到县里参加比赛的,全是我们班的同学。我因为在比赛中得了特等奖,被推选到市里参加比赛。比赛的题目是“我的老师”,我很想写她,可是她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姐姐呀。我绞尽脑汁回忆我看过的作文书里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如法炮制了一篇。毫无意外的,我铩羽而归。她的父母来过几回了。我们想着法子对她好,时常冷不丁地往她手里塞花生、炒蚕豆,还往她宿舍的窗台放腊肉、粽子、糍粑
8、,上学的途中,估摸着她的青菜快吃完了,专门拐去菜地里扯一把青菜,有时还下河给她摸鱼捉虾。她终于要走了,我们追着急驰的车,一边跑一边呜呜地啼哭。尘土飞扬,黄沙遍地,我们一直追,嘴里大声喊:“老师,你不要忘记我们。”我们还沉浸在离别的哀伤中,她却回来了,我们知道她放弃了什么,父母帮着找的稳定工作,城市里优越的生活。我们小学毕业那年,她结婚了,跟一个来我们学校支教的老师。我们听说如果有人送出999只纸鹤的祝福,收到的人会永远幸福。我们悄无声息地一只一只给她折,每一只都是虔诚的祝福。她回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把串成串的纸鹤挂在她的身上,绕了一圈又一圈。她一直咧着嘴笑,可我们分明看到她眼角的泪花。我们离开她
9、上了中学,最初的几年,我们时常回去看她。再后来断断续续听到她的消息。听说她离婚了,因为她的丈夫想回到城里,而她放不下那些孩子。听说她去到更偏远的学校了,孤身一人带着女儿。后来,我去过她授课的学校,却没有遇到她。那所学校在大山的深处,在公路的尽头下车后,还要走十来里的山路才能到。问了住校的学生,学生说她去城里淘书去了,还说老师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想起最初她随口说的那个没讲完的故事。有一对老夫妻进城时捡回了一个弃婴,那个孩子长到10岁时,她的亲生父母寻来把她接走了。当她长大了,有能力回报时,老夫妻已相继去世。到此时,我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后半段,那个孩子悲伤之余发现这片曾养育过她的
10、土地,即使经过了十几年,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和落后,于是,她决定留下来。我走出学校,风很大,我迎着风走,泪掉得很急。我们一个一个走出了小山村,而她却留了下来,年复一年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下桃李。如果时光倒流,我多想在当初的作文比赛里,在我的老师里,写下你的样子神采飞扬的你,坚定执着的你,最温暖的你。(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第5期,有删改)1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标题中“温暖”一词的含义。2文中两段写了哪些事?从中可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文中的“她”为什么没有名字?文章在前面叙事一直用第三人称“她”,而在末尾却变为第二人称,这是为什么?4第段中介绍“我们”“断断续续听到她的消息”,这些
11、消息既有关于她的家庭的,也有关于她的工作的,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人名) _,题目中“次”的意思是_。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展现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_ 。_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七、作文(共40分)情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一个晴朗的傍晚,放学了,爸爸在校门口等着接我回家,我扑进爸爸怀里,说:“我都一天没见到太阳了!”爸爸说:“阳光一直都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