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孱头(cn)缘故淅淅沥沥(l)恍然B脾性(p)缈小轰轰烈烈(hng) 一摞C颤抖(zhn)赤踝祸不单行(xng) 懊丧D纤纤(qin)花苞血气方刚(xu)苦涩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幼稚忍俊不禁祸不单行芳草萋萋B猥琐仙露琼桨轰轰烈烈垂垂暮老C魂魄血气方刚盘虹卧龙灼灼其华D孱头紫色滕萝惹人费神延棉无尽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A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B你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了,这项活动你不适宜参加。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
3、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D目前,全国公安系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拐”斗争,抓捕了很多犯罪分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在财政可承受能力内,解决重大项目资金需求。B本着 “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2017年成都市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壮大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
4、句“_,_”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3)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
5、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山门圮于河圮:倒塌B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C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D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流:顺流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求之于上流何陋之有B必于石下迎水处尝射于家圃C以为顺流下矣徐以杓酌油沥之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自以为大有所益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
6、人们寻找石兽的全过程,说明了应该“据理臆断”的道理。B第一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等动词,简述事情经过,语言简洁生动。C人物塑造各具特色,寺僧盲目行动,讲学家空谈事理,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D本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情节波澜起伏,平而不板。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一棵小桃树选段,回答小题。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
7、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蓄着我的梦。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扫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儿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因为它长的太不是地方,谁也不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
8、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一晚又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儿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儿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了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9、;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儿便再没有去思想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垒一垒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
10、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儿,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如今,它开了花了,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水蜜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儿,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花幸好并
11、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
12、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我心里稍稍有些了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1读课文,在括号内填出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埋在角落-()-长高-()-枝儿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3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多次用“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他为什么如此执着地用这个
13、称呼呢?五、诗歌鉴赏(共5分)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写了诗人_时的离愁和表达_的政治抱负,诗人将政治理想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立意高远。2请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陡峭: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修葺: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修长: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有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感动你、影响你。关于感动,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写记叙文;要有真实的情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