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奉化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奉化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旁骛(w)亵渎(du)迷惑(hu)自吹自擂(li)B陨落(yn)惊骇(hi)扶掖(y)荡然无存(dng)C秘诀(ju)箴言(zhn)广袤(mo)怒不可遏(ji)D佝偻(gu)剖(po)枘凿(ru)恪尽职守(k)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广袤困厄政通人和李待桃僵B儒养灰烬心旷神怡抽丝剥茧C贸然遵循觥筹交措富丽堂皇D妄想精微气象万千红装素裹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C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
3、际。艾青孤独的身影在烛光里更显得形销骨立。D事件的真相未明,一切都处在扑朔迷离中,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地去还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B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加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填空。(1)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2)不以物喜,_。(范仲淹岳阳楼记)(3)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
4、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雾凇沆砀,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愁,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藉的名句是:_,_。(6)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后四句: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5、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泽而渔。泽深血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洞:肴野献。杂然而前陈考。大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
6、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B佳木秀而繁阴秀:秀丽C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至于负者歌于途感极而悲者矣C日出而林霏开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醒能述以文者不以物喜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B本文在写法上大量运用骈句,并夹有散句,句式既整齐又富于变化。C文章意在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
7、情怀。D文章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同时又以“太守之乐”衬“游人之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回归阅读,拓展生活的光谱世界读书日前夕公布的一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近八成,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与2015年相比均有增长。而在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仅1.7%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逾四成的人感觉自己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国民阅读率的与日俱增和个人对阅读量的“不知足”,说明人们对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加在乎了。事有所成,常常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往往是读有所得。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更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
8、也正因此,古人有“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的感慨,而在忙碌非常的信息时代,“全民阅读”这一关键词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杨绛小的时候,有一次被父亲询问:“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回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对于热爱读书者,书籍如同亲密的精神伴侣。书海里,有远比眼中更生动的风景。你不必穿越时空,通过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经典,便可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不必舟车劳顿,借助唯美的文字,便可领略“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绚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邈远;不必远渡重洋,翻阅哈姆雷特红与黑老人与海等西方名著,便可感受山海之外的民情、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
9、。书籍,蕴含着神奇的魔力,潜藏着无限的可能。读书,意味着熟知世间万物,品悟宇宙之妙。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着他的精神长相;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自有沟壑,眼里必有远方。茨威格认为,“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的确,阅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面向现实的一种社交。融入一本书的具体场景,就不再仅仅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是与作者和无数心灵为伴,去奔向生活的广袤原野。“人是知识的这种特定存在和自为存在”,如果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那么阅读则堪称人类的生存之道。【A】今日之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信息交流迅捷、价值多元多变,不少人常感慨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苦闷于庸常的局
10、限。读书,无疑为吮吸生活精华提供了一条捷径。【B】面对现实生活的芜杂丛林,驻足阅读,何尝不是在为人生掬一捧清泉?以书籍为灯塔,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必能找寻到通向美好的林中之路。“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把书籍当作生活必需品,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个体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自然越来越强。也许,读书日正确的打开方式,恰在于此。1试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第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3为文章第段的画线句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5下列道理论据,放在第段【A】【B】两处的哪个位置更合适?为什么?热爱自然而独居瓦尔登湖的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动情地写道:
11、“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五、诗歌鉴赏(共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B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C从诗的题目上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写一写。请你仿照上联,根据水浒传的内容,对出下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_。七、作文(共40分)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