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45348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 .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 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出现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壮大C.统治者开明的政策D.资本主义的萌芽解析:根据题目中所阐述的社会状况可知道是宋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代中后期,故D项错误; A、B、C三项都属于宋代社会状况大力发展的原因,但题目问的是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来判断,故A 项正确。答案:A2 .自秦代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

2、与钱,但从明代起,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 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8 .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白银货币的使用。根据材料,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要原因是明代 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且只限于部分地 区,不具有广泛性,A项排除;明代限制对外贸易,排除B项;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答案:C3.“明朝中期以来,以省、府甚至以州、县为单位的同业行会,普遍设立在京师与各地的商业中心。”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A.手工业分工的日益细密B.区域

3、间长途贩运的兴盛C.地域性商人群体的活跃D.水陆交通业的不断发展解析: 根据“以省、府甚至以州、县为单位的同业行会,普遍设立在京师与各地的商业中心”,可 知地域性商人群体日趋活跃,广泛分布于各商业中心,故C项正确。答案:C4.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依据是 ()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时间是明代中后期,.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根 据所学知识,出现近代商业因素的表现是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一一交子,是商业发展的媒介,故B 项正确;市

4、的出现和发展,是商业发展的表现,但并非典型的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故C项错误;出现地 域性商帮是在明清时代,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5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 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场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通晓”“不觉抵暮”等可以判定夜市和瓦子的经营已 经没有时间限定,材料没有提及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瓦子经营者的问题,排除 C项;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答案选A

5、项。答案:A6 .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 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A. 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解析: 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从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答案:C7 .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一,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 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变化 反映了()A.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8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C.江南工商业

6、市镇的兴起D.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解析:由“到了宋代,城市道路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 心”,可知宋代时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答案:B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鹫鸟 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 治生祖白圭。”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一一(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 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

7、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 蜀地锦织成”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材料三(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 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 帽子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四“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一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特点“(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 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一一(明)谢肇湘五杂俎(1)根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

8、根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其商品种类有何变化?(3)根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犹伊尹、吕尚之 谋,孙吴用兵”等归纳总结;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及材料四中徽州、山西两地出现着名商帮的史实分别概括两个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第(2)问要根据两则材 料的关键信息分析作答。第(3)问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归纳总结。答案:(D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特点:战 国时期出现大商人:明代出现“商帮”(或出现徽商和晋商)。(2)变化:由奢侈品到日用品。(3)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发展(或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