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习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习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后篇稳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解析宋代以前,城市的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市、坊别离,按时开市、闭市,所以东汉的长安“九市属于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故A项正确。草市和夜市在这个时期还没出现,城市的职能也多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故B、C、D三项说法错误。答案A2.?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说明西
2、汉初期()A.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开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开展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解析“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政府政策松动的表现,但不是重商政策,故A项正确;B项错在“重商政策“民营手工业上;C项“交通的便利表述片面;D项在材料中未表达。答案A3.?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藩镇在京师的邸舍)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材料反映出当时()A.商业繁荣B.金融业开展到成熟阶段C.交通便利D.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唐朝商业贸易频繁且出现了“飞钱,这正是商业繁荣的表现。应选A项。答案
3、A4.导学号09504005推动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向以经济功能为主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A.农业的开展B.手工业的开展C.商业贸易的开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功能显著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宋代城市坊市制度破除后商业贸易的快速开展,所以答案选C项。A、B两项与城市功能的转变无直接关系。D项是商品经济高度开展的结果,也与城市经济功能的转变无直接关系。答案C5.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泼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晋商可以推测,题目讲述的是商帮,商帮的出现是在
4、明清时期,故D项正确。答案D6.商业是古代经济中最活泼的因素。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盐铁论力耕?材料二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卷三?材料三(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
5、。摘编自?南翔镇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殷富大都的特点,判断其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开展情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开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开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开展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特点:位于交通便利处;商业繁荣;出现富商大贾。朝代:西汉。 (2)表现:出现瓦子(专门的娱乐场所);效劳业开展;夜市繁荣。影响:打破坊市界限。经济功能增强。(3)开展:商业市镇繁荣;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徽商)。 关系:互相促进。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以下图所示的带“
6、贝的文字。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解析“买“贮“贷“宝这些古代带“贝的文字,其含义都与商品贸易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贝在当时就是货币。应选D项。答案D2.春秋战国时期,临淄、咸阳等城市呈现“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的景象,说明了这些地区()A.开始出现商业活动B.开展成为商业中心C.开展成为政治中心D.建筑特色十分突出解析“四方辐凑说明临淄、咸阳等城市成为人群聚集的地方,而民“事末说明人民主要从事商业活动。因此,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些城市成为商业中心。答案B3.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开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兴旺的城市广布
7、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开展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C.大一统局面形成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解析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有利于形成更为广阔的市场,促使商业的开展,故C项正确。答案C4.导学号09504006唐朝公布的?关市令?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较。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较,并印署,然后听用。这说明唐朝()A.商品经济活泼B.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C.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D.中央集权涉及经济领域解析材料说的是凡官私度量衡器具,每年八月必须送交有关官府检验校正,京师地区的检验工作由尚书省金部司和太府寺主管,地方的检验工作由
8、各州县衙门负责。经检验校正后的度量衡器具,由有关官府签署封印前方可使用。这说明唐朝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应选B项。答案B5.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根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以商业职能为主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业限制被打破解析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表达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效劳于城市等特点。应选B项。答案B6.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
9、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交子广泛使用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开展繁荣D.商帮活动频繁解析据材料,扬州在唐代“雄富冠天下可知,其商业开展繁荣,故C项正确;“交子是在宋代出现的,商帮是在明清出现的,故排除A、D两项;“坊市界限严格在材料中无法表达,故排除B项。答案C7.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解析题干材料“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说明墟市间日开市,
10、不是每天开市,故A项错误;由材料“岭南村墟聚落可知,题中涉及小区域间的农村集市,不能说明乡村市场繁荣,故B项错误;“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说明官员主张加强管理乡村交易的意见遭到最高统治者的拒绝,因此反映了宋朝市场监管相比照拟宽松,故C项正确;宋代突破了坊市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C8.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说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解析无论是夜市,还是瓦子,都是商业经营的场所。“通晓不绝“终日居
11、此说明北宋时期市的经营已没有时间限制,这是中国城市开展的重要突破。答案A9.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依据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含有近代商业因素的表现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开展的媒介,故B项正确。答案B10.?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解析根据材料“没
12、有银法到“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可以推断出白银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对于白银的货币化起到推动作用。应选C项。答案C11.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D.形成区域性商人群体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北方,这说明了当时国内物资交流频繁,应选C项。答案C12.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
13、)1620年3001 7001850年7202 880A.根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渐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人口占多数,A项错误;表格中农业人口上升,反映不出C项;表格中没有涉及其他地区人口情况,不能得出D项;表格中城市人口增加,说明城市得到开展,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北魏洛阳)“自退酤(里)以西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
14、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輀车为事。?洛阳伽蓝记?材料二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唐初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昏而闭,五更而启。“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杀之。摘编自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材料三(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可容数千人。茶坊每五更点
15、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洛阳城市里、坊命名的原那么。(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我国唐中期以前里、坊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有哪些新开展。 参考答案(1)以儒家道德准那么(或以反映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准那么的字词或含有褒义的有关字词)和以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命名。(2)特点:是我国古代城市基层管理制度,管理严格;居民按身份地位和
16、所从事的职业聚居(或在市周围按工商业性质分设里坊;里坊分区);里(坊)与市分开,居住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城市布局整齐划一;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封闭性。影响:有利于防范盗贼和稳定社会秩序;其城市规划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市民生产、生活及人际交往,阻碍商品经济的开展。(3)工商业繁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或打破了里坊界限);根据经营的类别形成不同的商业区;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大大增强(或出现了市民阶层的娱乐场所)。14.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给的矛盾长期存在,
17、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缺乏,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摘编自?徽商网徽商历史?材料二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
18、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徽州?解说词材料三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开展。(1)根据材料一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2)根据材料二,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开展障碍?(3)结合三那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参考答案(1)原因: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手工业比拟兴旺;水路交通便利。启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积极寻求出路,知难奋进。(2)经验: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吃苦耐劳;注意与封建政府的关系。障碍:各种税务摊派;官吏的敲诈勒索;政府的抑商政策;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等。(3)政府搭建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商界;发挥徽商的纽带作用;扩大合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