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贞观政要论纳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贞观政要论纳谏》.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贞观政要论纳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顺从而不逆,甘言以取容。朕今发问, 不得有隐,宜以次言朕过失。”长孙无忌等皆曰:“陛下圣化,道致太平,以臣观之,不 见其失。”黄门侍郎刘洎对曰:“陛下拨乱创业,实功高万古,诚如无忌等言。然顷有人 上书,辞理不称者,或对面穷诘,无不惭退。恐非奖进言者。”太宗日:“此言是也,当 为卿改之。”太宗尝怒苑西监穆裕,命于朝堂斩之。时再由为皇太子,遽犯颜进谏,太宗 意乃解。长孙无忌日:“今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申犯颜之谏,诚古今未有。”太宗曰: “夫人久相与处,自然染习。自朕御天下,虚心正直。皇太子幼在
2、朕膝前,每见朕心说谏 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之谏。”贞观六年,匈奴克平,远夷隽,年谷频登。岳牧等 屡请用斗,群臣等又称述功德。惟魏征以为不可,曰:“臣未能远譬,且借近喻于人。有 人长患疼痛,不能任持,疗理且愈,皮骨仅存,便欲负一石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 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除其疾苦,虽已乂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窃有 疑。”太宗称善,于是乃止。贞观八年,左仆射房玄龄于路逢少府监实德素,问北门近来 更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乃谓玄龄日:“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少有营造,何预君事? ” 玄龄拜谢。魏征进曰:“臣不解陛下责,亦不解玄龄拜谢。玄龄既陛下廖熟,有所营造, 何容不知?陛下所
3、为善,当助陛下成之,所为不是,当奏陛下罢之。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 道玄龄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不解玄龄不识所守但知拜谢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节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龄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不解/玄龄不识所守/但知拜谢/ 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B.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龄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不解/玄龄不识/所守但知拜谢/ 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C.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龄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不解/玄龄不识所守/但知拜谢/ 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D.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龄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
4、不解/玄龄不识/所守但知拜谢/ 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宗,即唐高宗李治,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得到太宗言传身教,死后庙号高宗。 B.入贡,文中指外夷前来朝贡,唐太宗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故有多元融合的盛况。 C.封禅,指古代帝王在登基之时祭告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举行。 D.股肱,本义是人的大腿和大臂,后用来喻指朝廷中肩负辅佐帝王之任的重要大臣。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他的过失,长孙无忌等都表示看不出有过失,只有黄门侍刘洎在肯 定太宗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他的缺点。B.唐太宗因
5、一时之怒而要处死大臣,太子不顾冒犯威严及时劝止了他;长孙无忌认为太子 如此直言敢谏,是从古到今都没有过的事情。C.有大臣多次提出封禅的建言,群臣也纷纷歌功颂德;唯独魏征认为当时天下如同久病初 愈的人,尚难以负重远行,反对封禅的提议。D.窦德素将北门营建之事告诉给房玄龄,这引发了太宗不满;魏征指出房玄龄不仅应该了 解此事,还应当帮助太宗评判营建是否合理。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顷有人上书,辞理不称者,或对面穷诘,无不惭退。(2)除其疾苦,虽己乂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窃有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以备平希。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日
6、:微臣窃思秦始 皇之为君也,藉周室之余,因六国之盛,将贻之万叶。及其王而亡小由逞喳奔欲/无富人 者也是知天下不可必力理绒抵丕旦必亲性雄当必俭的薄麒敬慎终蛤可必永固。方今承凋残 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太宗谓玄 素日:“卿以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 ”对日:“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太宗 叹日:“我不思量,遂至于此。”顾谓房玄龄日:“今玄崇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然 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如此?且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人之。可赐纲二 百匹。”魏征叹日:“张公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忤旨,太
7、宗以为讪谤。侍中魏征进言日:“自古上书, 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心。激切即似讪谤,惟陛下详其可否。”太宗令赐 德参帛二十段。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魏征谏 日:“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 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诸蕃闻之,且不重中国。但使彼国安 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昔冬宫申有献千里马者,日: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 省卷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 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蜴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
8、,奈何至 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 ”太宗遽令止之。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不可以亲恃/惟当弘 俭/约薄赋敛/慎终始何以永固/B.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不可以亲恃/惟当弘 俭约/薄赋敛/慎终始何以永固/C.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不可以亲恃/惟当弘 俭约/薄赋敛/慎终始何以永固/D.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不可以亲恃/惟当弘 俭/约薄赋敛/慎终始何以永固/6.下
9、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巡狩,可解释为“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也有“狩猎”之意。本文中指前者。B. ”将贻之万叶”的“贻”意为“赠送”,与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贻”相同。C.汉文帝,就是汉太宗(庙号)孝文皇帝(谥号)刘恒,也是历史上“文景之治”的“文D.鸾舆,常用作天子代称。本文指皇帝仪仗中的旗载于车上,大驾出而先行。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下诏兴建乾元殿。张玄素进谏说,这样做的过错远甚于隋炀帝,甚至会有与桀、 纣一样的下场,面对如此犀利的言辞,太宗不但没动怒,反而重赏了他。8 .张玄素敢于直言劝谏,不仅唐太宗高度赞
10、赏,魏征也大加褒扬,他认为张玄素的进言对 国家百姓带来的好处以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可限量。C.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唐太宗,太宗认为是毁谤。但魏征认为自古上书奏事,往往 言辞很激切,这样才能打动入主的心。最终他说服了皇帝。D.针对“太宗遣使历诸国市马”一事,魏征认为之前太宗的所做所为,虽然说略胜过先前三 王,但在这件事上的见识,决不能处在汉文帝、光武帝之下。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非其忠直,安能如此?且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谓谓。(2)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10 文中张玄素和魏征劝谏太宗的策略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1、成下面小题。(甲)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羯诚以待下,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 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 朽索,其可忽乎?(选自谏太宗十思疏(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日:“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创业难矣! ”魏征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日: “玄聆身吾共取天下出苴羽得二生故知创生之难延与香去安天工常
12、恐骄麦生于宣贵祸乱生 王所忽拉知史感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日: “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丙)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日:“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日:“若恩威所 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 相去又甚远。”太宗日:“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 ”征日:“昔 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 太宗又日:“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日:“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便谏。三年已后, 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
13、,虽也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 日:“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 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幅 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B.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做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 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C.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 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D.玄龄与吾
14、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 /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下列句子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比较著 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B.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谥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 第二代帝王的谥号多为“太宗C.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D.三驱,指古代圣贤之君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 种解释是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15、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作者概括了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历史教训,得出了“怨不在大,可畏 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结论。B.乙文中唐太宗说对于守成之难,现在应当慎之又慎,房玄龄听了之后拜服,改变了自己 “创业难”的观点。C.丙文中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恩泽声威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 观初年,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D.三篇短文围绕治理国家阐述了主张,甲文作为奏疏,言辞诚恳急切;乙文和丙文利用对 话,塑造了进谏和纳谏的典型形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2)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
16、难矣!14 .丙文中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之后说自己“过失堪惊”,“过失”指什么?参考答案:1、A句意:这是君任用臣、臣侍奉君的正道。房玄龄等人问了既是无罪,而陛下却加以 指责,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房玄龄等人不清楚自己的职守,只知道下拜谢罪,我也不能 理解”。太宗听了这番话深为惭愧。“无罪”指的是“玄龄问”,因此“玄龄问既无罪”不能断开,且与“而陛下责之”构成转折关系, 因此“而”前断开,排除BC;“所守,作“不识,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D。2. C “古代帝王在登基之时”错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 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3. D “窦德素将北门营建之
17、事告诉给房玄龄,这引发了太宗不满”错误,由“左仆射房玄龄 于路逢少府监窦德素,问北门近来更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乃谓玄龄曰可知,太宗生气 是因为房玄龄问窦德素。4. (1)但不久前有人上书,(遇到)言辞义理不合陛下心意的,有时就当面极力责问,(上 书人)无不羞惭而退。(2)(陛下)解除百姓疾苦,虽已安稳平定,(但天下)还不是十分富足,(现在)祭告天 地以成功,我私下对此有怀疑。参考译文: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臣子对帝王,多是顺从而不敢违背,用甜言美语来讨人 欢心。我现在提出问题,你们不准隐瞒,要说出我的过失。”长孙无忌、唐俭等人都说: “陛下圣德教化,使天下太平,就我们看来,没有什么过失。
18、”黄门侍郎刘洎回答说:“陛 下拨乱创业,确实功高万古,正如无忌等人所说。但不久前有人上书,遇到言辞内容不合 陛下心意,有时当面追根究底,致使上书言事的人都羞惭退下。这恐怕不是在奖励进言者 吧。”太宗说:“这话很对,我一定接受你的意见改正错误。”太宗对苑西监穆裕大为恼 火,下令将他在朝堂上斩首。当时高宗为皇太子,不惜冒犯太宗,前去求情,太宗的怒气 才消退。长孙无忌说:“今天陛下大发天威,太子却能犯颜进谏,这是古今没有的。”太 宗说:“人在一起相处,自然会相互染上一种习气。自从我统治天下以来,虚心接纳正直 的意见。皇太子小时候在我面前,常见我听到进津心情很愉悦,因此养成喜欢纳谏、进谏 的习性,所以
19、才有今天的进谏。”贞观六年,突厥已告平定,远方外族前来进贡,谷物连 年丰收。地方长官多次请求举行封禅大典,臣下们也纷纷歌功颂德。只有魏征认为不行, 说:“我不拿远的历史来比喻,只就近用人来讲。有人长期患病疼痛,支撑不住,虽经治 疗快痊愈了,但已瘦得皮包骨头,却想马上背起一石米,一天走一百里,肯定办不到。隋 期祸乱,已不止十年,陛下为天下良医,解除百姓疾苦,虽已太平,还不很富实,要祭天 地报告大功完成,我心里有疑虑。”太宗说魏征讲得很好,于是停止封禅。贞观八年,左 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监窦德素,问他北门近来又在营建些什么。笑 德素将这事报告给唐太宗。太宗就对房玄龄说:“你只管南
20、衙里的事,我的北门稍有点营 建,何须你来干预? ”玄龄等下拜谢罪。魏征进言说:“我不理解陛下为什么要指责他们, 也不理解房玄龄为什么要下拜谢罪。房玄龄既然做了大臣,也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有所 营建,怎么不可以让他知道?陛下做得好,应当协助陛下来完成,做得不对,即使已在营 建,也应当奏请陛下停止。夷走港任用思、更传奉君的兵道,废亥跄固回了眼是无罪, 而陛下却加以指责,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房玄龄等人不清楚自己的职守,只知道下拜谢 罪,我也不能理解。”太宗听了这番话深为惭愧5、C句意:可是到了他儿子掌权的时候国家就灭亡了,想来是由于他们父子随心所欲地 放纵自己的贪欲,违背上天的旨意,残害百姓等因素造
21、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统治天下 不能仅仅凭借武力,一味信奉神灵也不能保障他的江山固若金汤。只有大力提倡节俭,减 轻赋税,自始至终兢兢业业,才可以永保江山安泰。“谅”是“估谅,料想”的意思,“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料想的内容,所以“谅”应放在 后一句中,故排除ADo“天下不可以力胜和神祇不可以亲恃”结构一致,神祇是指天神地祇,泛指神灵,应该 和“不可以亲恃”在一起,排除Bo6. B “相同”错误。“将贻之万叶”的“贻”意为“遗留”。句意:将基业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贻”是“赠送”的意思。句意: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所以两个“贻”意思不同。7. D ”虽然说略胜过先前三王”
22、错误。结合”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分析,今 天陛下的所作所为,远远超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邈”在句中的意思是远远地,即“远 胜过”,而非“略胜过”。8. (1)如果不是张玄素忠心正直,又怎能做得到这样呢?况且恭顺谨慎的一群人,比不上 一个直言争辩的人。(2)(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有回来,太宗又派人携带大量金 帛到西域各国去买马。9. 相同:都借助古人古事。不同:张玄素善于从反面教训;魏征善于从正面引导。参考译文:贞观四年,唐太宗下诏在洛阳修建乾元殿,以供天子巡游四方的时候下榻居住。给事 中张玄素上书劝谏说:我认为秦始皇刚开始做皇帝的时候,一直想倚仗灭掉
23、周室的余威, 凭借平定六国的气势,将基业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可是到了他儿子掌权的时候国家就灭亡 了,想来是由于他们父子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的贪欲,违背上天的旨意,残害百姓等因素 造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统治天下不能仅仅凭借武力,一味信奉神灵也不能保障他的江 山固若金汤。只有大力提倡节俭,减轻赋税,自始至终兢兢业业,才可以永保江山安泰。 当今国家刚刚从萧条中建立起来,这个时候再役使苦难的百姓,劳民伤财,就会重蹈历代 王朝灭亡的援辙,步其后尘,从这点来说,我们恐怕比隋炀帝还要昏庸啊。太宗对张玄素 说:“你认为我连隋炀帝都不如,那跟桀、纣相比呢? ”玄素回答说:“如果这座宫殿修 好了,可以说是与桀纣一样
24、糟糕的下场。”太宗猛然醒悟,叹息着说:“我没有认真考虑 过这件事,所以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说罢,他又转过头来对房玄龄说道:“看看玄 素的奏表,洛阳的宫殿实在不应该修建。要地位低的人干预她位高的人,历来都不容易做 到。要不是玄素忠心正直,心地无私,又怎能做得到呢?况且恭顺谨慎的一群人,比不上 一个直言争辩的人士的意义(价值)。我要赏赐玄素绢二百匹。”针对这件事,魏征感叹地 说:“张公的话真有力量呀,可谓是仁义之人,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对国家百姓的好处 真是不可限量呀!”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唐太宗,太宗认为这是毁谤。侍中魏征进言道: “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很激切,如果不激切
25、,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言辞激切就 近似毁谤,希望陛下仔细详察我的话对不对。”于是太宗下令赏蜴给皇甫德参帛二十段。贞观十五年,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有回来,太宗又令人携带 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国去买马。魏征劝谏说:“现在派遣的使者是以封立可汗为名义的,可 汗尚未封立,就到各国去买马。突厥人一定认为我们的目的是买马,而不是专程去封立可 汗。这样,可汗虽然被封立了,他也不会对陛下感恩:立不成的话,就会产生很深的怨恨。 西域各国听说这件事,也会看不起我们中原地区。只要能使西域各国安定,那么各国的好 马用不着去买,就会自动送上门来。从前汉文帝时,有人献千里马。文帝说:我巡幸时 每天行进三十
26、里,打仗时每天行进五十里,仪仗走在我的前面,副车跟在我的后面,我单 独骑一匹千里马,能走到哪里去呢?于是给了献马人一些路费,让他回去了。汉光武帝 时,有人献千里马和宝剑,光武帝让千里马拉装载战鼓的车,宝剑蜴给手下的骑士。今天 陛下的所作所为,远远超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怎么在这件事情上的见识,还不如 汉文帝、汉光武帝呢? ”于是,太宗立即下令停止买马。10、A句意: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 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共”修饰“取天下”,作其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 “征与
27、吾共安天下”,“共”修饰“安天下”,作其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11. B “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错误,“太宗”是庙号。12. B房玄龄“改变了自己创业难,的观点”错误,原文只说“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 海之福也”,并没有说房玄龄改变了观点。13. (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 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2)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又在安逸的时候失去天下的,守成 难啊!14. 对待谏言的态度发生变化,由劝导提意见,到喜欢听取意见,再到勉强听取意见,并 且这种变化自己并没有察觉。参考译文:(甲)(古代)
28、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 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 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 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 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 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 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 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
29、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 够负载船只,也能颠援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可以 忽视不理吗?(乙)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 ”房玄龄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 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 ”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 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 ”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 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 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 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
30、一番话,是国 家百姓的福气呀!”(丙)贞观十一年,太宗对魏征说:“近来我所作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比以前如何? ” 魏征回答说:“如果就恩泽声威所能达到,远处的外族前来朝贡的情况来说,与贞观初年 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从德义与百姓暗中相通,百姓高兴诚服来说,比贞观初年又 相差很远。”太宗说:“远方处族来归服,应当是由于施与德义。过去的功业为什么反而 更大呢? ”魏征说:“过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义铭记在心。不久,因国内平安无事,逐 渐增添骄奢自满的情绪。所以功业虽然盛大,德义始终赶不上贞观初年。”太宗又说:“所 作的事比以前有哪些不同? ”魏征说:“贞观初年,担心别人不进言,引导大家进谏。三 年以后,见有人进谏,能高兴采纳听从。最近一两年来,不喜欢别人进谏,虽然努力听取 和接受,而内心始终不高兴,确实有为难的样子。”太宗说:“的确如你说的,除了你是 没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 事没有变化,等到听你论说后,我的过失已很惊人。你只要保持这样忠心,我终究不违背 你的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