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分离工程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641616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1199 大小:2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分离工程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9页
制药分离工程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药分离工程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分离工程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119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制药分离工程第第1章章 绪绪 论论1.1 制药工业制药工业1.1.1生物制药生物制药1.1.2化学制药化学制药1.1.3中药制药中药制药1.1.1生物制药生物制药生物药物是一类既古老又年轻的新型药物。早期的生物药物多数来自动物脏器,有效成分也不明确,曾有脏器制剂之称。到上世纪20年代,对动物脏器的有效成分逐渐有所了解。纯化胰岛素、甲状腺素、各种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开始用于临床或保健。40年代50年代相继发现和提纯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脑垂体激素,使这类药物的品种日益增加。50年代起开始应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类药物,60年代以来,从生物体分离、纯化酶制剂的技术日趋成熟,酶类药物很快获

2、得应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菌酶、天冬酰胺酶、激肽释放酶等已成为具有独特疗效的常规药物。近20年来,世界生物药物中的生化产品品种迅速增加,60年代生化药物有100种余种,到80年代已有350多种。到90年代初,已有生化药物500多种,还有100多种临床诊断试剂。我国生化药物近年发展也十分迅速,已有产品150多种,其中出口产品20多种。1.1.2化学制药化学制药化学制药工业发源于西欧。19世纪初至60年代,科学家先后从传统的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纯的化学成分,如那可丁(1803)、吗啡(1805)、吐根碱(1817)、番木鳖碱(1818)、奎宁(1820)、烟碱(1828)、阿托品(1831)、可卡因

3、(1855)和毒扁豆碱(1867)等。这些有效成分的分离为化学药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为从此开始有准确剂量的药品用于治疗,并且使植物中的杂质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可以消除。更重要的是,在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合成和结构改造,可以得到新的化学药品。例如通过可卡因的化学结构改造的研究,发明了一系列结构简单的局部麻醉药(苯佐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等)。1.1.2化学制药化学制药(1)有机砷制剂的发明:1910年的有机砷制剂胂凡纳明(即“606”)和 1912年新胂凡纳明(“914”)的发明,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从此人们认识到,药物治疗可以针对病因,药物可以做到专属性地对付某一种病原体,

4、而化学结构的微小变化对于药物的疗效有重大的影响。(2)磺胺药的发明: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磺胺药的发明是化学治疗又一新的里程碑,从此人类有了对付细菌感染的有效武器。过去每年夺走数以万计生命的许多细菌性传染病,如产褥热、流行性脑膜炎、肝炎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磺胶药的产量曾达到4500t的高峰。1.1.2化学制药化学制药(3)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1928)和分离提纯(1941)以及不久实现的深层发酵生产,使人类有了对付细菌性感染更为有效的武器。接着许多其他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相继出现,并投入生产和应用,更丰富了人类对细菌性疾病作战的武库。19

5、59年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分离成功,为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头孢菌素 C的发现(1961)推动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开发。(4)其他一些重要进展:对于化学制药工业曾作出贡献的还有:胰岛素(1921)和其他生物化学药的提取和精制;抗疟药的研究和生产始于20年代,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达到高峰;维生素的人工合成始于30年代,其产量在整个化学制药工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份额;激素(包括性激素和皮质激素)的人工合成和生产也始于30年代,最后发展到计划生育药物的生产和应用。1.1.3中药制药中药制药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传统医药源远流长。初时采用新鲜植物捣碎使用,商代开始应用汤剂,公

6、元前中国最早的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已有方剂、丸、散、膏、丹、药酒以及药材加工的记载。汉代张仲景(150219)的伤寒论记载方剂加工技术甚详,为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发展奠定了基础。晋代葛洪(281341)的肘后方第一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主张成批生产,加以贮备,供急时之需。唐代孙思邈(581682)的千金方中,有制药总论专章,叙述了制药理论、工艺和质量问题。659年唐朝颁布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共载录844种药物。宋熙宁9年(1076)设立太医局专卖所(即太平惠民药局),制备丸、散、膏、丹等成药出售,是商业性成药的开始。1080年又编印和颁发了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使药剂制造有了统一的规范和准则,对中成

7、药的生产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明代李时珍(15181593)于1578年著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明代以前的医药实践经验,共收载1892种药材和近40种成药剂型。1.2 制药分离技术制药分离技术1.2.1制药分离技术的作用制药分离技术的作用1.2.2制药分离原理与分类制药分离原理与分类1.2.3 制药分离技术的进展制药分离技术的进展1.2.1制药分离技术的作用制药分离技术的作用 制药工程涵盖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由于药物的纯度和杂质含量与其药效、毒副作用、价格等息息相关,使得分离过程在制药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无论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与中药制药,其制药过程均包括原料药的生产和制剂生产两

8、个阶段。原料药属于制药工业的中间产品,是药品生产的物质基础,但必须加工制成适合于服用的药物制剂,才成为制药工业的终端产品。在制药分离工程中,将主要研究原料药的生产过程中的分离技术。1.2.2制药分离原理与分类制药分离原理与分类(1)平衡分离过程(2)速率分离过程(1)平衡分离过程该过程是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或吸附剂)使均相混合物系变为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分配关系的差异为依据而实现分离。其传质推动力为偏离平衡态的浓度差。根据两相状态的不同,平衡分离可分为:气体传质过程(如吸收、气体的增湿和减湿等);气液传质过程(如精馏等);液液传质过程(如液液萃取等)液固传质过

9、程(如浸取、结晶、吸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等)气固传质过程(如固体干燥、吸附等)。(2)速率分离过程该过程是在某种推动力(如 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梯度和磁场梯度等)的作用下,有时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率的差异实现组分的分离。这类过程的特点是所处理的物料和产品通常属于同一相态,仅有组成差别。速率分离过程可分为两大类:膜分离(如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等)场分离(如电泳、磁泳、高梯度磁力分离等)。表表1-1 制制药药分离技分离技术术及其分离机理及其分离机理单 元 操 作分 离 机 理膜分离 微滤压力差、筛分 超滤 压力差、筛分 反渗透压力差、筛分 透析浓度差、筛分 电渗析电荷

10、、筛分 渗透气化汽液相平衡、筛分萃取 浸取固液相平衡 超声波协助浸取固液相平衡微波协助浸取固液相平衡有机溶剂萃取液液相平衡 反胶团萃取 双水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液液相平衡液液相平衡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电泳 凝胶电泳筛分、电荷 等电点聚焦筛分、电荷、浓度差 等速电泳筛分、电荷、浓度差 区带电泳筛分、电荷、浓度差离心 离心过滤离心力、筛分 离心沉降离心力 超离心离心力1.2.3 制药分离技术的进展制药分离技术的进展在化工与制药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精馏、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一些具有较长历史的单元操作已经应用很广,对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计算方法等不断成熟。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

11、人们天然产品的青睐,在传统分离技术基础上也派生出一些新技术以适应生物加工或天然产物加工的特殊需求。例如,萃取技术派生出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区溶剂的高溶解性和高选择性将溶质进行萃取,再通过调节压力或温度使溶剂的密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其萃取能力,使溶剂与萃取物得到有效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被认为是萃取速度快、效率高、能耗少的先进工艺,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特别适合于分离热敏性物质,且能实现无溶剂残留,这一特点使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天然产物、中草药的提取分离成为研究热点。第2章 固 液 萃 取(浸 取)2.1 概述概述萃取(extration)是

12、分离液体(或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它是利用原料中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选择一种溶剂作为萃取剂用来溶解原料混合物中待分离的组分,其余组分则不溶或少溶于萃取剂中,这样在萃取操作中原料混合物中待分离的组分(溶质)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从而使溶质被分离。所以萃取属于传质过程。当以液态溶剂为萃取剂,而被处理的原料为固体时,则称此操作为固液萃取,又称浸取或浸出(leaching)。当以液态溶剂为萃取剂,同时被处理的原料混合物也为液体,则称此操作为液液萃取,也常称(有机)溶剂萃取。本章主要介绍浸取,液液萃取在第3章中介绍。2.2 浸取过程的基本原理浸取过程的基本原理2.2.1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取过程

13、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取过程2.2.2 费克定律与浸取速率方程费克定律与浸取速率方程 2.2.3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2.2.1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取过程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取过程中药材中所含的成分十分复杂,概括:有效成分,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辅助成分,指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无效成分,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成分,它们往往影响溶剂浸取的效能、制剂的稳定性、外观以至药效。组织物,是指构成药材细胞或其它不溶性物质,如纤维素、石细胞、栓皮等。浸取的目的在于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方法,充分浸出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尽量减少或除去无效成分。2.2.1药材有效成

14、分的浸取过程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取过程2.2.1.1浸润、渗透阶段浸润、渗透阶段 2.2.1.2解吸、溶解阶段解吸、溶解阶段 2.2.1.3扩散、置换阶段扩散、置换阶段 2.2.1.1浸润、渗透阶段浸润、渗透阶段新鲜植物性药材的细胞中,含有多种水溶性物质和水不溶性物质。药材经干燥后,组织内水分被蒸发,细胞逐渐萎缩,细胞液中的物质呈结晶或无定形沉淀于细胞中,从而使细胞内出现空洞,充满了空气。当药材被粉碎时,一部分细胞可能破裂,其中所含成分可直接被溶剂浸出而转入浸出液中;而大部分细胞在粉碎后仍保持完整状态。当它们与溶剂接触时,被溶剂浸润,溶剂渗透进入细胞中。2.2.1.2解吸、溶解阶段解吸、溶解阶段由

15、于细胞中各种成分间有一定的亲和力,故溶质溶解前必须克服这种亲和力,才能使这些待浸取的有效成分转入溶剂中,这种作用称为解吸作用。浸出有效成分时,应选用具有解吸作用的溶剂,如乙醇就有很好解吸作用。有时也在溶剂中加入适量的酸、碱、甘油或表面活性剂以便能有助解吸,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浸取溶剂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后与被解吸的成分接触,使成分转入溶剂中被称为溶解阶段。2.2.1.3 扩散、置换阶段扩散、置换阶段 浸取溶剂溶解有效成分后形成的浓溶液具有较高的渗透压,从而形成扩散点,不停地向周围扩散其溶解的成分以平衡其渗透压,这是浸出的动力。一般在药材表面附有一层很厚的溶液膜,称为扩散“边界层

16、”,浓溶液中的溶质向粒表面液膜扩散,并通过此边界膜向四周的稀溶液中扩散。在静止条件下,完全由于溶质分子浓度不同而扩散的称为分子扩散。扩散过程中有流体的运动而加速扩散的称为对流扩散。浸取过程中两种类型的扩散方式均有,而后者对浸出效率影响更大。2.2.2 费克定律与浸取速率方程费克定律与浸取速率方程2.2.2.1 费克定律费克定律2.2.2.2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取速率方程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取速率方程2.2.2.3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2.2.2.4 总传质系数总传质系数 2.2.2.1 费克定律费克定律2.2.2.1 费克定律费克定律2.2.2.2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取速率方程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

17、取速率方程2.2.2.2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取速率方程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取速率方程2.2.2.2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取速率方程由费克定律推导出的浸取速率方程2.2.2.3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 溶质(A)在液相(B)中的扩散系数 溶质在固体中的扩散系数 溶质(A)在液相(B)中的扩散系数 溶质(A)在液相(B)中的扩散系数 溶质(A)在液相(B)中的扩散系数 溶质在固体中的扩散系数 如果固体内存在浓度梯度,固体中组分可由某一部分向另一部分扩散。通常在固体中有两种扩散类型:一种是遵从费克定律的、基本上与固体结构无关的扩散,另一种是与固体结构有关的多孔介质内扩散。由于把固体药物看成由可溶物(溶质)和

18、不溶物(载体或基质)组成,浸取过程实质是溶质由复杂的植物基质中通过内外扩散传递到液相溶剂的传质过程。由于中药材的物质结构中存在孔隙和毛细管及其作用,使分子在毛细管中运动速度很缓慢。内扩散系数与有效成分含量、温度、及流体力学条件等有关,故不是固定常数。此外,内扩散系数还和浸泡时药材的膨胀、药物细胞组织的变化和扩散物质的浓度的变化等有关。表 2-1植物药材的内扩散系数药材名浸出物质溶剂内扩散系数/(cm2/s)百合叶颠茄叶缬草根甘草根花生仁芫荽籽五倍子甙类生物碱缬草酸甘草酸油脂油脂丹宁70%乙醇水70%乙醇25%氨水苯苯水0.451080.91080.821075.11072.41080.6510

19、81.951092.2.2.4 总传质系数总传质系数 2.2.2.4 总传质系数总传质系数2.2.3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2.2.3.1 浸取溶剂和辅助剂浸取溶剂和辅助剂2.2.3.2 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2.2.3.1 浸取溶剂和辅助剂浸取溶剂和辅助剂(1)浸取溶剂的选择浸取溶剂的选择(2)浸取辅助剂浸取辅助剂(1)浸取溶剂的选择浸取溶剂的选择 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容易采取蒸馏等方法回收利用;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等。(2)浸取辅助剂浸取辅助剂为了提高浸取溶剂的浸取效能,增加

20、浸取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为了增加制品的稳定性以及除去或减少某些杂质,有时需要往使用溶剂或原料中添加某些被称为辅助剂的物质。一般常用酸(如盐酸、硫酸、冰醋酸、酒石酸)、碱(如氨水、碳酸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石灰)调节pH 值。利用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浸取溶剂的效果,由于浸取方法不同,选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也有异。如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盐酸盐有助于生物碱的浸出;用70%乙醇渗漉颠茄草时,若加入0.2%吐温20,则渗漉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用同量的吐温80为佳;但若用振荡法浸出颠茄草,则吐温80又比吐温20的浸取效果好。2.2.3.2 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1)药材的粒度)药材的粒度(2

21、)浸取的温度)浸取的温度(3)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4)浸取的时间)浸取的时间(5)浓度差)浓度差(6)溶剂的溶剂的pH值值(7)浸取的压力浸取的压力(1)药材的粒度)药材的粒度过细的粉末在浸出时虽能提高其浸出效果,但吸附作用亦增加,因而使扩散速度受到影响。故药材的粒度要视所采用的溶剂和药材的性质而有所区别。如以水为溶剂时,药材易膨胀,浸出时药材可粉碎粗一些,或者切成薄片和小段;若用乙醇为溶剂时,因乙醇对药材的膨胀作用小,可粉碎成粗末(520目,甚至40目)。药材不同,要求的粉碎度也不同,通常叶、花、草等疏松药材,宜用较粗的粉末,甚至可以不粉碎;坚硬的根、茎、皮类等药材,

22、宜用较细的粉末。若粉碎过细,药材组织中大量细胞破裂,致使细胞内大量不溶物及较多的树脂、粘液质等混入或浸出,使浸出杂质增加,粘度增大,会使扩散作用缓慢,造成浸提液过滤困难和产品浑浊现象。(2)浸取的温度)浸取的温度因为温度的升高能使植物组织软化,促进膨胀,增加可溶性成分的溶解和扩散速度,促进有效成分的浸出。而且温度适当升高,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酶被破坏,有利于浸出和制剂的稳定性。但浸取温度高,能使药材中某些不耐热的成分或挥发性成分分解、变质或挥发散失。如浸提鞣质时,若温度超过100,部分鞣质分解,浸取量就下降;也有的药材在高温浸取后,放冷时由于胶体凝聚等原因有出现沉淀;另外温度过高,一些无效成

23、分被浸提,影响制剂质量,故浸取时需选择控制适宜温度,保证制剂质量。(3)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在定量溶剂条件下,多次提取可提高提取的收率。一般第一次提取要超过药材溶解度所需要的量。对不同药材的溶剂用量和提取次数都需要实验确定。(4)浸取的时间)浸取的时间 一般说浸取时间与浸取量成正比,即时间愈长,扩散值愈大,愈有利于浸取。但当扩散达到后,时间即不起作用。此外,长时间的浸取往往导致大量杂质溶出,一些有效成分如甙类易被在一起的酶所分解。若以水作为溶剂时,长期浸泡则易霉变,影响浸取液的质量。(5)浓度差)浓度差 浓度差越大浸出速度越快,适当地运用和扩大浸取过程的浓度差,有助于加速

24、浸取过程和提高浸取效率。一般连续逆流浸取的平均浓度差比1次浸取大些,浸出效率也较高。应用浸渍法时,搅拌或强制浸出液循环等,也有助于扩大浓度差。(6)溶剂的溶剂的pH值值 浸提溶剂的pH值与浸提效果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浸提过程中,往往根据需要调整浸提溶剂的pH值,以利于某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如用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用碱性溶剂提取皂甙等。(7)浸取的压力浸取的压力 当药材组织坚实,浸出溶剂较难浸润时,提高浸取压力会加速浸润过程,使药材组织内更快地充满溶剂和形成浓溶液,从而使开始发生溶质扩散过程所需的时间缩短。同时有压力下的渗透尚可能将药材组织内某些细胞壁破坏,亦有利于浸出成分的扩散过程。当药材组织内

25、充满溶剂之后,加大压力对扩散速度则没有什么影响,对组织松软、容易湿润的药材的浸出影响也不明显。目前有两种加压方式,一种是密闭升温加压,另一种是通过气压或液压加压不升温。经实验证明,水温在6590,表压力25Kg/cm2时,与常压煮提相比,有效成分浸出率相同,但浸出时间可以缩短一倍以上,固液比也可以提高。因加热、加压条件可能导致某些有效成分破坏,故加压升温浸出工艺需慎重选用。2.3 浸取过程的计算浸取过程的计算2.3.1 单级浸取和多级错流浸取单级浸取和多级错流浸取 2.3.2多级逆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2.3.3 浸出时间的计算浸出时间的计算2.3.1 单级浸取和多级错流浸取单级浸取和多级错流浸取

26、2.3.1.1 浸出量浸出量 2.3.1.2 浸出率浸出率2.3.1.1 浸出量浸出量 2.3.1.1 浸出量浸出量2.3.1.1 浸出量浸出量2.3.1.2 浸出率浸出率 2.3.1.2 浸出率浸出率2.3.2多级逆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2.3.2多级逆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2.3.2多级逆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2.3.2多级逆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2.3.2多级逆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表 2-2 多级逆流浸取的浸出率M浸取器级数123450.20.51234567891.21.523456789100.16560.33330.50000.66670.75000.80000.83330.85710.87500.

27、88890.90000.19530.42860.66670.85710.92310.95240.96770.97670.98240.98630.98900.19870.46130.75000.93000.97500.98820.99360.99610.99750.99830.99880.19910.48370.80000.96770.99170.99710.99870.99940.99960.99980.99990.19960.49190.83330.98420.99730.99930.9997图 2-3 多级浸出图 2.3.2多级逆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2.3.3 浸出时间的计算浸出时间的计算2

28、.3.3 浸出时间的计算浸出时间的计算图 2-4 浸出曲线 2.3.3 浸出时间的计算浸出时间的计算2.4 浸取工艺及设备浸取工艺及设备2.4.1 浸取工艺浸取工艺 2.4.2 浸取设备浸取设备2.4.1 浸取工艺浸取工艺(1)单级浸出工艺)单级浸出工艺(2)单级回流浸出工艺)单级回流浸出工艺(3)单级循环浸渍浸出工艺)单级循环浸渍浸出工艺(4)多级浸出工艺)多级浸出工艺(5)半逆流多级浸出工艺)半逆流多级浸出工艺(6)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连续逆流浸出工艺(1)单级浸出工艺)单级浸出工艺单级浸出是指将药材和溶剂1次加入提取设备中,经一定时间的提取后,放出浸出药液,排出药渣的整个过程。在用水浸出时

29、一般用煎煮法,乙醇浸出时可用浸渍法或渗漉法等,但药渣中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需先经回收,然后再将药渣排出。1次浸出的浸出速度,开始大,以后速度逐渐降低,直至到达平衡状态。故常将1次浸出称为非稳定过程。单级浸出工艺比较简单,常用于小批量生产,其缺点是浸出时间长,药渣能吸收一定量浸出液,可溶性成分的浸出率低,浸出液的浓度亦较低,浓缩时消耗热量大。(2)单级回流浸出工艺)单级回流浸出工艺单级回流浸出又称索氏提取(见图2-5),主要用于酒提或有机溶剂(如醋酸乙酯、氯仿浸出或石油醚脱脂)浸提药材及一些药材脱脂。由于溶剂的回流,使溶剂与药材细胞组织内的有效成分之间始终保持很大的浓度差,加快了提取速度和提高了萃

30、取率,而且最后生产出的提取液已是浓缩液,使提取与浓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此法生产周期一般约为10h。其缺点是,此法使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对于热敏性药材是不适宜的。图 2-5 索氏提取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酒提灌 缓冲罐 输送泵 冷凝器 冷却器 凝液受槽 浓缩锅(3)单级循环浸渍浸出工艺)单级循环浸渍浸出工艺单级循环浸渍浸出系将浸出液循环流动与药材接触浸出,它的特点是固液两相在浸出器中有相对运动,由于摩擦作用,使两相间边界层变薄或边界层表面更新快,从而加速了浸出过程。循环浸渍法的优点是,提取液的澄明度好,这是因为药渣成为自然滤层,提取液经过1420次的循环过滤之故,由于整个过程是密闭提取,温度低,因此在

31、用乙醇循环浸渍时,所损耗乙醇量也比其它工艺低。其缺点是液固比大,在制备药酒时,其白酒用量较其他提取工艺用得多。因此,此法对于用酒量大,又有高澄明度要求的药酒和酊剂生产是十分适宜的。(4)多级浸出工艺)多级浸出工艺药材吸液引起的成分损失,是浸渍法的一个缺点。为了提高浸提效果,减少成分损失,可采用多次浸渍法。它是将药材置于浸出罐中,将一定量的溶剂分次加入进行浸出;亦可药材分别装于一组浸出罐中,新的溶剂分别先进入第一个浸罐与药材接触浸出,浸出液放入第2浸出罐与药材接触浸出,这样依次通过全部浸出罐成品或浓浸出液由最后1个浸出罐流入接受器中。当1罐内的药材浸出完全时,则关闭1罐的进、出液阀门、卸出药渣,

32、回收溶剂备用。续加的溶剂则先进入第1罐,并依次浸出,直至各罐浸出完毕。浸渍法中药渣所吸收的药液浓度是与浸液相同的,浸出液的浓度愈高,由药渣吸液所引起的损失就愈大,多次浸渍法能大大地降低浸出成分的损失量。但浸渍次数过多也并无实用意义。(5)半逆流多级浸出工艺)半逆流多级浸出工艺此工艺是在循环提取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为保持循环提取法的优点,同时用母液多次套用克服酒用量大的缺点。罐组式逆流提取法工艺流程(见图2-6)。经粗碎或切片或压片之药材,加入酒提罐A中。乙醇由I1计量罐计量后,经阀1加入酒提罐A1中。然后开启阀2进行循环提取2h左右。提取液经循环泵C1和阀3打入计量罐I1,再由I1将

33、A1的提取液经阀4加入酒提罐A2中,进行循环提取2h左右(即母液第1次套用)。A2的提取液经泵/C2、阀6、罐I2、阀7加入酒提罐A3中进行循环提取(即母液经第2次套用),如此类推,使提取液与各酒提罐之药材相对逆流而进,每次新鲜乙醇经4次提取(即母液第3次套用)后即可排出系统,同样每罐药材经3次不同浓度的提取外液和最后1次新鲜乙醇提取后再排出系统。图 2-6罐组式逆流提取法工艺流程示意图I1,I2-计量罐,A1,A2,A3,A4-酒提罐;B1,B2,B3,B4-循环泵;114-阀门(6)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连续逆流浸出工艺本工艺是药材与溶剂在浸出器中沿反向运动,并连续接触提取。它与1次浸出相比具

34、有如下特点:浸出率较高,浸出液浓度亦较高,单位重量浸出液浓缩时消耗的热能少,浸出速度快。连续逆流浸出具有稳定的浓度梯度,且固液两相处于运动状态,使两相界面的边界膜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快,从而加快了浸出速度。2.4.2 浸取设备浸取设备(1)间歇式浸取器)间歇式浸取器(2)连续浸取器)连续浸取器(1)间歇式浸取器)间歇式浸取器间歇式浸取器的型式较多,其中以多能式提取罐较为典型(见图2-7)。除提取罐外,还有泡沫捕集器、热交换器、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管道过滤器等附件,具有多种用途,可供药材的水提取、醇提取或提取挥发油、回收药渣中的溶剂等。药材由加料口加入,浸出液经夹层可以通入蒸气加热,亦

35、可通水冷却。此器浸出效率较高,消耗能量少,操作简便。图 2-7 多能式提取罐示意图(2)连续浸取器)连续浸取器 浸渍式连续逆流浸取器 喷淋渗漉式浸取器 混合式连续浸取器 浸渍式连续逆流浸取器a.U型螺旋式浸取器 b.U型拖链式连续逆流浸取器 c.螺旋推进式浸取器 d.肯尼迪(Kennedy)式逆流浸取器 a.U型螺旋式浸取器U型螺旋式浸取器亦称Hildebran浸取器,整个浸取器是在一个U型组合的浸取器中,分装有三组螺旋输送器来输送物料。在螺旋线表面上开孔,这样溶剂可以通过孔进入另一螺旋中,以达到与固体成逆流流动。螺旋浸取器主要用于浸取轻质的、渗透性强的药材。b.U型拖链式连续逆流浸取器这种浸

36、取器是一U型外壳,其内有连续移动的拖链,浸取器内许多链板上有许多小孔。被浸取的固体物由左上角加入,在拖链板的推动下由左边移动到右上角而排出渣物,而溶剂则由右上部加入,与固体物料呈逆流接触,由左上部排出浸取液。这种浸取器结构简单,处理能力大,适应性强,且浸取效果良好。c.螺旋推进式浸取器 如图2-8所示,浸取器上盖可以打开(以便清洗和维修),下中带有夹套,其内通往加热蒸气进行加热。如果采用煎煮法,其二次蒸气由排汽口排出。浸取器安装时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便液体的流动。浸取器内的推进器可以做成多孔螺旋板式,螺旋的头数可以是单头的可以是多头的,也可用数十块桨片组成螺旋带式。在螺旋浸取器的基础上,把螺旋板

37、改为桨叶,则称为旋桨式浸取器,其工作原理和螺旋式相同。图 2-8 螺旋推进式浸取器 d.肯尼迪(Kennedy)式逆流浸取器 如图2-9所示,具有半圆断面的槽连续地排列成水平或倾斜的,各个槽内有带叶片的桨,通过它的旋转,固体物按各槽顺序向前移动,溶剂和固体物逆流接触,此浸取器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改变桨的旋转速度和叶片数目来适应各种固体物的浸取。图 2-9肯尼迪(Kennedy)式浸取器 喷淋渗漉式浸取器a.波尔曼(Bollman)连续浸取器 b.平转式连续浸取器 c.履带式连续浸取器 d.鲁奇式连续浸取器 a.波尔曼(Bollman)连续浸取器波尔曼连续浸取器,包含一连串的带孔的料斗,其安排的方式

38、犹如斗式提升机,这些料斗安装在一不漏气的设备中。固体物加到向下移动的那一边的顶部的料斗中,而从向上移动的那一边的顶部的料斗中排出。溶剂喷洒在那些行将排出的固体物上,并经过料斗向下流动,以达到逆向的流动。然后,又使溶剂最后以并流方式向下流经其余的料斗。典型的浸取器每小时大约转一圈。波尔曼浸取器,一般处理能力大,可以处理物料薄片。但是在设备中只有部分采用逆流流动,且有时发生沟流现象,因而效率比较低(见图2-10)。图 2-10 波尔曼连续浸取器 b.平转式连续浸取器 图2-11所示是一种平转式连续浸取器,其结构为在一圆形容器内有间隔十八个扇形格的水平圆盘,每个扇形格的活底打开,物料卸到器底的出渣器

39、上排出。在卸料处的邻近扇形格位置上部喷新鲜的浸取溶剂,由下部收集浸取液,并以与物料回转相反的方向用泵将浸取液打至相邻的扇形格内的物料上,如此反复逆流浸取,最后收集到浓度很高的浸取液。平转式浸取器结构简单,并且占地较小,适用于大量植物药材的浸取,在中药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图 2-11 平转式连续浸取器 c.履带式连续浸取器 固体原料装在螺旋式皮带输送机上一边输送一边在几个地方从上面喷淋溶剂,并用泵将溶剂逆流地输送,进行浸取。被浸取的物料经过回转阀进入装料漏斗,落到带上,成为层状移动,料层厚度通过挡板调节(一般为8001200mm)。接受料层的带是铺有合金钢丝网的钢板,在板上开有无数小孔。原料约需

40、2小时在带上一边浸取一边移动,渣物从带上落下,用漏斗接受后,通过回转阀排出。另一方面新鲜溶剂加入浸取部分,然后在料层中渗漉浸取,溶液落入带下面的受槽中,用泵输送使固液两相成逆流接触。d.鲁奇式连续浸取器 是由上下配置的两个特殊的钢丝造的皮带输送机和与此机等速移动的循环式无底框箱群所组成。框箱的底由上述皮带输送机构成。从上部送料的固体原料首先放入料斗上,这料层起密闭作用,用螺旋输送机把湿料送入框箱,料层高为0.70.8m,上段皮带输送机一边移动一边使框箱内固料层被浸取,浸取方式与平转式相同,接受由上面注入的溶剂并充满框箱,框箱不断移动,溶液下流到接受槽用泵送到下段的料层,当料层移到皮带输送机回转

41、点时,落入下一段皮带输送机上,此时再形成料层,继续进行浸取。这样,即使上段有浸取不均匀,下段还可继续浸取,最后用新溶剂洗淋,然后螺旋输送机排出药渣。新溶剂进入第1、2级主要为洗药渣,由第1、2级出来的溶液用泵送至第3级,第3级出来再送入第4级等等,最后浸取液由第8级用泵打出,并用少部分浸取液喷淋第9级固体,由此出来的液体再送入此泵与第8组长浸取液一起输出。混合式连续浸取器所谓混合式就是在浸取器内有浸渍过程,也有喷淋过程。如图2-12所示是千代田式L型连续浸取器。固体原料加进供料斗中,经调整原料层高度,横向移动于环状钢网板制的皮带输送上,其间通过浸取液循环泵进行数次溶剂喷淋浸取,当卧式浸取终了,

42、固料便落入立式部分的底部,并浸喷于溶液中,然后用带有孔可动底板的提篮捞取上来,在此一边受流下溶剂渗漉浸取一边上升,最后在溶剂入口上部加入,积存于底部,经过过滤器进入卧式浸取器,在那里和固体原料成逆流流动,最后作为浸取液排出。此种浸取器的特点是浸取比较充分和均匀。图 2-12 千代田式L型连续浸取器 2.5 浸取强化技术简介浸取强化技术简介2.5.1 超声波协助浸取超声波协助浸取2.5.2 微波协助浸取微波协助浸取 2.5.1 超声波协助浸取超声波协助浸取2.5.1.1 超声波的基本作用原理超声波的基本作用原理2.5.1.2 超声协助浸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超声协助浸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用2

43、.5.1.1 超声波的基本作用原理超声波的基本作用原理 超声波热学机理 超声波机械机制 超声波空化作用 超声波热学机理和其他形式的能一样,超声能也会转化为热能。生成的热能多少取决于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所吸收能量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热能,从而导致组织温度升高。这种吸收声能而引起温度升高是稳定的。所以超声波用于浸取时可以在瞬间使溶液内部温度升高,加速有效成分的溶解。超声波机械机制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主要是辐射压强和超声压强引起的。辐射压强可能引起两种效应,其一是简单的骚动效应。其二是在溶剂和悬浮体之间出现摩擦。这种骚动可使蛋白质变性,细胞组织变形。而辐射压将给予溶剂和悬浮体以不同的加速度,即溶剂分子的

44、速度远大于悬浮体的速度,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摩擦,这力量足以断开两碳原子之键,使生物分子解聚。超声波空化作用 由于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当液体处于稀疏状态下时,液体会被撕裂成很多小的空穴,这些空穴一瞬间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间压力,即称为空化效应。由于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产生极大的压力造成被粉碎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破碎,而且整个破碎过程在瞬间完成;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增加了溶剂的湍流强度及相接触面。积,加快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从而强化了传质,有利于胞内有效成分提取。萃取效果随声强呈线性地增加,而频率似乎影响不明显。2.5.1.2 超声协助浸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45、超声协助浸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提取生物碱类成分 提取黄酮类成分 提取蒽醌类成分 提取多糖类成分 提取皂甙类部分 提取生物碱类成分从中草药中用常规方法提取生物碱一般提取时间长,收率低,而经超声波处理后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如从黄柏中提取小劈碱,以饱和石灰水浸泡24小时为对照,用20KHz的超声波提取30min,提取率比对照组高18.26%,且小劈碱结构未发生变化。当从黄连根中提取黄连素时,实验证明超声法也优于浸泡法。提取黄酮类成分 黄酮类成分常用加水煎煮法、碱提酸沉法或乙醇,甲醇浸泡提取,费时又费工,提取率也低。有文献报道在从黄芩根茎中提取主要成分黄芩甙时,以水为溶剂,仅超声提取10min就

46、高于加水煎煮3小时的提出率,并以20KHz超声波提取40min的黄芩甙的提出率最高。又如从槐米中提取芦丁,超声提取40min的提出率为22.53%,是目前大生产得率的1.7-2倍,经对比实验可知,节约药材30-40%。提取蒽醌类成分蒽醌衍生物在植物体内存在形式复杂,游离态与化合态经常共存与同一种中药中,一般提取都采用乙醇或稀碱性水溶液提取,因长时间受热易破坏其中的有效成分,影响提出率。当从大黄中提取大黄蒽醌类成分时,用超声提取10min比煎煮法提取3小时的蒽醌成分高,同时以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提取的提出率最高。在复方首乌口服液的提取工艺中,对含有大量的蒽醌甙类衍生物的何首乌,大黄,番泻叶采

47、用超声提取,可避免蒽醌类物质因久煎破坏有效成分。提取多糖类成分从茯苓提取水溶性多糖,以冷浸12小时和热浸1小时作对照,超声提取1小时,其提取率比对照的两种方法高30%。由此看出,超声提取多糖类成分省时,提取率也高。提取皂甙类部分从丹参中提取丹参皂甙,以常规浸渍法为对照,丹参细粉经超声处理40min后,丹参皂甙的提出率高于常规法一倍多,时间缩短了98.6%,而且经超声提取的丹参皂甙得到的粗品量是常规法的近两倍,纯度也高。在从穿地龙根茎中提取有效成分薯蓣皂甙时,以70%乙醇浸泡48小时为对照,用20kHz的超声波提取30min,其提取率是对照组的12倍,并用1Mhz的超声波提取30min,其提取率

48、是对照组的1.34倍,可以节约药材23.4%。2.5.2 微波协助浸取微波协助浸取 2.5.2.1 微波的基本作用原理微波的基本作用原理2.5.2.2 微波协助浸取的影响因素微波协助浸取的影响因素2.5.2.3微波协助萃取设备微波协助萃取设备 2.5.2.4 微波协助浸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微波协助浸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2.5.2.1 微波的基本作用原理微波的基本作用原理 体热源瞬时加热 热惯性小 反射性和透射性 体热源瞬时加热对于极性液体分子用微波加热时可看作为球形偶极子在外电场高频作用下,每个极性分子都要克服与周围分子间的磨擦阻力,随外电场方向的高速变化而做高速正反取向的旋转运动,极性分子的

49、平均动能增大,同时,分子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以及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介质损耗而引起介质体的温升,使介质材料内、外部几乎同时生热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从而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热传导时间,且内外加热均匀一致。热惯性小对介质材料系瞬时加热升温,能耗自然也很低。同时,微波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介质材料的温升可无惰性地随之改变,即不存在“余热”现象,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反射性和透射性2.5.2.2 微波协助浸取的影响因素微波协助浸取的影响因素 萃取剂的选择 pH值的影响 物料中水含量的影响 微波剂量的影响 萃取时间的影响 基体物质的影响 萃取剂的选择在微波协助提取中,萃取溶剂的选择对萃取结果的影响至关

50、重要,直接影响到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选择的萃取剂首先应对微波透明或部分透明,溶剂必须有一定的极性以吸收微波能进行内部加热;其次所选萃取溶剂对目标萃取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这样,微波便可完全或部分透过萃取剂,达到协助萃取的目的。此外,溶剂的沸点及其对后续测定的干扰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己见报道的用于微波萃取的溶剂有: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二氯甲烷、三氯乙酸、已烷等有机溶剂,硝酸、盐酸、氢氟酸、磷酸等无机溶剂以及已烷-丙酮、二氯甲烷-甲醇、水-甲苯等混合溶剂。对同一种待处理物料,不同的萃取剂,其微波协助萃取效果往往差别很大。萃取剂的用量与物料之比(L/kg)一般在(1:1)(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