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__第十三章eguo.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__第十三章eguo.ppt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收入-支出模型支出模型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理论的发展消费理论的发展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乘数理论乘数理论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各种乘数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1 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最简单的经济关系1.2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的概念1.3 1.3 投资储蓄投资储蓄q1 1.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假假
2、设凯恩斯定律恩斯定律 需求需求变动,只会引起,只会引起产量量变动,使供,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凯恩斯定律成立的原因。恩斯定律成立的原因。q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均衡均衡产出(均衡收入)出(均衡收入)与与总需求相等的需求相等的产出,出,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产出出 需求,厂商所的存需求,厂商所的存货会增加,减少生会增加,减少生产。产出出 0IU yIU0,非意愿存货,非意愿存货 =增加产出增加产出 y2:AE 减少产出减少产出均衡均衡产出的分析工具:出的分析工具
3、:NIAE、45o 线q1.2 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的概念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总支出(支出(总需求):需求):E=ci总产出(出(总供供给):):y=c+s均衡均衡时:E=y ci=c+si=s 计划投划投资计划划储蓄,是蓄,是经济达到均衡一个前达到均衡一个前提条件。提条件。国民收入核算中:国民收入核算中:I=S,是必然的,是必然的结果。果。q1.3 投资投资=储蓄储蓄计划投资计划投资计划储蓄计划储蓄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12.1 消费和消费函数消费和消费函数2.22.2 储蓄和储蓄函数储蓄和储蓄函数2.32.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2.42.4 居民消费函数与
4、社会消费函数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q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消费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足消费欲望而用于欲望而用于购买消消费品和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的所有支出。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指消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的依存关系,依存关系,凯恩斯主恩斯主义认为是消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函数关系。q2.1 消费与消费函数消费与消费函数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消消费函数:函数:非非线性消性消费函数:函数:c=c(y)(满足条件足条件dc/dy 0)线性消
5、性消费函数:函数:c=+y(0 1)q2.1 消费与消费函数消费与消费函数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对线性消费函数的说明对线性消费函数的说明 c=+y(0 APS。1 MPS 0几点说明:几点说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y=c+sAPC+APS=1MPC+MPS=1q2.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消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函数的总和,但并非和,但并非简单加加总。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消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消费总量大于收入差量大于收入差距距较大的社会大的社会 政府税收政策:政府税收政策:通通过税收和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方
6、式将富人的移支付的方式将富人的财富富向向穷人人转移,就会提高社会的移,就会提高社会的总消消费水平水平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未分配利润:更多的利更多的利润分配和更少的未分配利分配和更少的未分配利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水平q2.4 居民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居民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3.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3.2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3.3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
7、ycle Hypothesis3.4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q3.消费理论的发展消费理论的发展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4.14.1 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24.2 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储蓄函数决定收入q4.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本假定基本假定两部两部门(居民(居民户和企和企业)经济企企业是自是自发投投资,不考,不考虑利率利率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企企业利利润全部分配,没有折旧全部分配,没有折旧;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考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考虑总供供给
8、对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的影响。可以得到:可以得到:GDP=NIGDP=NI 又又 c=c=+y y AEc+i=(+i)+y 总支出总支出 自发总支出自发总支出 引致总支出引致总支出q4.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假设计划净投资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均衡收入公式为:均衡收入公式为:AE=y 总支出:总支出:AE=c+i=y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y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民收入。baba-+=+=1iyiyyq4.1 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消费函数决
9、定收入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例:例:c=1000+0.8y,自发计划投资为自发计划投资为600。则均衡收入为则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8000此时,此时,cy-i8000-6007400 sy-c8000-7400600=i(与投资相等)(与投资相等)q4.1 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消费消费投资曲线决定收入投资曲线决定收入45oE80005000c+i16001000oycc+i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自发总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自发总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c+iAE0y=AEE0yy00AE2AE1y2y1E2E145。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c
10、+iAE0y=AEE0yy00AE2AE1y2y1E2E145。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节俭悖论)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节俭悖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假定投假定投资 i 已知且固定不已知且固定不变两部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公式:国民收入决定公式:计划投划投资等于等于计划划储蓄:蓄:i=yc=s,即,即i=s储蓄函数:蓄函数:s=-+(1-)y联立方程立方程组,得:,得:i=-+(1-)y,得,得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i)/(1-)所以,知道了所以,知道了储蓄函数和投蓄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q4.2 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储蓄函数
11、决定收入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例:例:s-1000+(1-0.8)y,自发计划投资为自发计划投资为i=600。则均衡收入为则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8000此时,此时,si=600,y8000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i)/(1-)q4.2 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储蓄储蓄投资曲线决定收入投资曲线决定收入 ys,iisE80005000600-10000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s=-a+(1-)yiOys,i-ay0y2y1储蓄曲线变动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储蓄曲线变动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SOS0iE0y0yS1E1y1y2E
12、2S2-边际储蓄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边际储蓄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5.1 5.1 问题的引出问题的引出5.2 5.2 乘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乘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5.3 5.3 乘数的形成机制乘数的形成机制5.4 5.4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q5.乘数理论乘数理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5.1 问题的引出问题的引出19201930年,英国的年,英国的经济危机。危机。1931年,英国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卡恩大学学生卡恩认为:总需求需求任何的任何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都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变动。他将他将这一一现象称之象称之为乘数乘数现象。象。q5.乘数理论乘数理论宏观经济学
13、宏观经济学5.2 乘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乘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乘数或支出乘数:乘数或支出乘数: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即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即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或放大效应。用用K表示支出乘数,乘数的数学定义为:表示支出乘数,乘数的数学定义为:K KNINIAEAEq5.乘数理论乘数理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5.3 乘数形成机制乘数形成机制在两部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消中,假定消费函数函数 c=1000+0.8y,总
14、需求方程:需求方程:AD=c+i=1000+i+0.8yv企业产品企业产品v要素所有者要素所有者收入收入投资投资100100折折0.80.8折折0.640.64消费消费0.5120.512乘数产生原理乘数产生原理q5.乘数理论乘数理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00亿的投资增加最终使亿的投资增加最终使NI增加多少?增加多少?Y=100+1000.8+1000.80.8+1000.8n-1 =100(1+0.8+0.82+0.8n-1)=1/(1-0.8)100 =500亿美元亿美元乘数乘数q5.乘数理论乘数理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投资乘数的代数表达式投资乘数的代数表达式MPSMPCkkMPCMPCk
15、111,11,11:11=-=-=-=-=因此因此则则表示表示如果用如果用或或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乘数 q5.乘数理论乘数理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O Oc+ic+iy yE Ey yyyc+ic+ic+ic+i i i y yq图形表示乘数效应图形表示乘数效应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6.1 6.1 模型假定模型假定6.2 6.2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政府的收入和支出6.3 6.3 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的决定6.4 6.4 各种乘数各种乘数q6.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考虑折旧,投资仍然是净投资;不考虑折旧,投资仍然是净投资;分析的经济仍然是封闭型
16、经济,没有进出口;分析的经济仍然是封闭型经济,没有进出口;政府收入都是个人所得税;政府收入都是个人所得税;公司利润全部分配。公司利润全部分配。在这些假定下,在这些假定下,NDP、NI、PI都相等,但个人可支都相等,但个人可支配收入小于个人收入,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扣除个配收入小于个人收入,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人所得税后的收入。q6.1 三部门经济模型假定三部门经济模型假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收入:税收收入:税收定量税和比例税。定量税和比例税。税收函数税收函数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q6.2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支出:政府支出支出:政府支出政府
17、政府购买和和转移支付移支付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总需求增加,但是政府需求增加,但是政府购买和和转移支付移支付对总需求影响方式不同需求影响方式不同增加多少受增加多少受边际消消费倾向影响。向影响。q6.2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均衡的条件均衡的条件 总收入收入 y=AE总支出支出c+s+t=c+i+gs+t=i+gq6.3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假假设消消费函数函数为c=+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定量税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定量税为 t,投,投资为 i,政府政府购买为 g由:由:yd=y-t而而 s=yd
18、 c=yd-(+yd)=-+(1-)yd由均衡等式:由均衡等式:s+t=i+gq6.3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整理后得到:整理后得到:bba-+=1tgiyq6.3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府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支出乘数q6.4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b-=11kg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Oc+i+gyE1y0y1c+i+gc+i+gg政府购买增加后政府购买增加后yE0q6.4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税收乘数税收乘数q6.4 三部门经济中的
19、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b-=1-bkt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Oc+i+gyE1y0y1c+i+gc+i+gtE0y税收减少后税收减少后q6.4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府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移支付乘数q6.4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b-=1bktr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平衡平衡预算乘数算乘数平平衡衡预算算 是是指指政政府府增增加加等等量量的的支支出出与与税税收收,即:即:g=t平平衡衡预算算乘乘数数是是指指政政府府收收入入和和支支出出同同时以以相相等等数数量量增增加加或或减减少少时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变动对政政府府收收支支变动的比率。
20、的比率。意意义:意意味味着着增增加加等等量量的的支支出出与与税税收收时,将将会会引引起等量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起等量的国民收入的增加。q6.4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1kb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均衡均衡产出的概念出的概念消消费函数和函数和储蓄函数的蓄函数的经济学含学含义。平均消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向、平均储蓄蓄倾向、向、边际消消费倾向、向、边际储蓄蓄倾向的含向的含义及其及其计算方法算方法消消费和和储蓄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影响两部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中的各种乘数税收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影响本章小结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