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ppt(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研读课文1、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的三件趣事,请用简短的文字加以概括。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从而怡然自得。第三件是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2.作者把这种趣事称为“”。物外之趣3.这篇叙述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围绕的中心是什么?童 趣4.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总述(1)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获得“物外之趣”分述物外之趣(24)观蚊之趣:夏蚊成雷群鹤舞空冲烟飞鸣青云白鹤土墙草
2、丛之趣:丛草虫蚁土砾森林兽类丘壑观虫、虾蟆之趣惊癞蛤蟆庞然大物物外之趣产生于:观察 想象 游戏之中5.“物外之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趣拟夏蚊为群鹤舞空 把草、虫土砾拟作森林、野兽、丘壑 惩治虾蟆,为小虫抱不平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6.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这种这种“物外之趣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体现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创造性
3、的思维,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知识丰富,想象力强,富有情趣。了作者小时候知识丰富,想象力强,富有情趣。如:夏蚊(想象成)群鹤舞空。冲烟飞鸣(想象成)青云白鹤丛草森林虫蚊兽类土砾丘壑富有创造性 拓展练习1选出没有比喻义的句子()。A夏蚊成雷。B果如鹤唳云端。C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D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DDA必细察其纹理。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C作青云白鹤观。D凹者为壑。2哪句中有通假字?()B“强”同“僵”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B怡然称快。C见二虫斗草间。D神游其中怡然自得。3没有直接写作者有物外之趣的句子是()。C C4“蹲其身,使与台齐”句中“使”字后面省略了一个代词“之”,如果把它翻
4、译出来,你觉得“之”应具体指代什么?()A身子 B眼睛C头部 D下巴B5.请用“一至十”10个数字分别填在横线上,使原句正确无误 年一觉扬州梦 春白雪归春冢 月黄鹂飞上林 边伐鼓雪海涌 去紫台连朔漠 月秋高风怒号 月七日长生殿 更鼓角声悲壮 宫粉黛无颜色 天闾阖开宫殿十十八八三三七七二二五五四四六六一一九九1.“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是将它处死?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处置有度。处置有度。不忍心。不忍心。2.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时有物外之趣 观察的本领 观察的收获 观察的习惯
5、 3.本文对大家有什么启示?要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观察要仔细、敏锐,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有创新精神),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本文写了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人是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下,就可以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和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却诱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丰富的联想想象,能让人产生愉悦,作者写自己的观察之趣是“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你也作这样的观物游戏,还能怎样写呢?试写三百字的短文。谢谢观赏!2020/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