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告同学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告同学书”.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告同学书”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复试部分考生成绩为“0分”引发网友热议。这些考生包括3名初试成绩过400分,2名415分并列第一的最高分考生;复试结束后,他们觉得录取完全没有问题了,于是在考研群里分享了面试题目和经验,结果被人举报。事件发生之后,网络一片哗然,有人说作为法律专业的考生却“知法犯法”,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应该被同情;有人说他们中有人不过就是因为一起备考的战友在问,大家都那么熟了,你好意思不回答吗,这不公平;还有人说举报者可能就是泄题受益者,群里所有看题的人未一起受罚,这不是真正的公平。材料二
2、: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费孝通乡土中国)当我们作为旁观和评判者,我们容易选择维护标准;而当我们有一天也作为应试者,我们难保会和材料中的考生一样倾向人情。标准和人情我们该如何平衡,考试乃至社会的公平该如何实现?结合两则材料,假设自己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也曾在考研时与同学分享面试题目和经验,听闻此事,心有所感;或者假设自己是人大的相关负责老师,面对网络热议和同学们的困惑,写下一封“告同学书”。选取其中一个身份,表达你对相关问题的思考。题目自拟,字数800以上。范文展示1 告同学书兰东烨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
3、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专业负责本次复试的老师。近日,有几名考生因在复试结束后,在考研群里分享了面试题目和经验,被我们给予了0分处理。这件事引发了同学们的困惑,对此,我将作出一点解释。首先,对那些因此而不能被我们录取的同学深表遗憾。你们其实都很优秀,在你们中间,甚至有着初试并列第一的同学,你们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法律的捍卫者。但是,你们有没有想到过,正是因为你们在法律专业初试上的出类拔萃,越发凸显出了你们犯这样的错误实属不该?考试纪律明文规定面试题目不能泄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既然有规定,那就应该遵守,谁违反了,就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那些被我们给予0分的同学,将来可能都
4、会从事法律专业,甚至有一些可能会成为法律的制定者。假如一部法律被制定出来了,却没有人遵照执行,大家都把人情放在法律的标准之前,它又还有什么意义呢?法律的效力在于践行,一部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需要人民相信它有说一不二的效力呀!而如果知法之人不守法,执法之人不尊法,那么人民还会相信它吗?人民还会遵守它吗?昔商君变法,立木于城门,依法处罚太子师,为的,不就是取信于民吗?泄露面试考题的同学毫无疑问都是懂法的,一定深知法律的公信力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一定深知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会付出多高昂的代价,在这种情境下,如果我们不对他们做出惩罚,也许,他们自己将来都会对法律的严肃性产生怀疑吧!此外,还有些同
5、学有可能会疑惑:为什么群内所有知晓了面试考题的受益者没有一起受到处罚?因为我们不能断定那些考生都有主观套取考题的故意,我们也不能判定群里参考的考生哪些仔细看过面试信息,我们更不能判定看过的人都有谁依据那些信息刻意准备过。针对无法判定的事实,我们只能遵从“疑罪从无”的原则,毕竟从善意的角度来揣摩人,才有可能把人引导到“从善”的方向上去。还些同学可能问:这样做,难道就一点与不考虑人情吗?要知道,人情是感情性的,规则是理性的。一味地理性,社会将会无情;一味的感性,社会将会无序。如果我们只管人情,法治社会将无从谈起。所以从感性的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同情他们;从理性的层面来看,我们却坚决不可包庇他们。最后
6、我想说的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就认为这些同学不够优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们还有机会重整旗鼓!我希望他们能够以此为戒,更加遵守规则,以身作则,从此养成更严谨的法治精神。也祝愿他们最终能顺利通过下一次考试,日后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法律的卫士!人大的相关负责老师2 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吴桐语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考研时候的经历突然涌到了眼前。其实那个时候我也挺纠结的,面试正在进行中,要不要分享自己的题目?或者要不要听别人的分享?其实不只是考研,在很多方面,生活中都面临法律规范和人情私交如何权衡,追求公平正义和维护人情交往的矛盾冲突。法律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活动分寸的根本依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7、处世标准,但这些标准必须建立在法律、规则之上,这些普世的标准应该成为我们心中的准绳。讲“人情”应该是在坚守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而不是漠视标准、践踏规则。法律规范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准线,更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之道。如考试,本身是用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选拔人才,大家只凭个人的才识和本事决定是否能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是说,考试的标准原则保障了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更保障了我们自身的权利不被侵犯。故而维护这种保障机制的公平,自然而然成为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对个人而言,“人无信不立”。信,可以说是遵守的信用,也可以说是恪守的原则;信,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
8、,才能保证不被庸俗的、或是世俗的洪流冲走。人若没有一点原则,即心中没有任何标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岂不很容易就迷失自我、见利忘义?所以标准规则应该是我们心上的一把标尺,行为的周正来自于心灵的标正、人格的标正。当心中有了坚定的原则,维护外部的人情时,我们就会归顺其应有的原则而不会跨越雷池。于考试的过程中传递题目绝对不是体现同学情谊的好时候、好方法。论语有言“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益友,在你颓废打游戏看小说时拍醒你,在你心态崩溃厌学时支撑你、给你讲题,带你学习,帮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你度过苦读中每一个难捱的时刻。试问,考研时你还需要他传递的题目来侥幸通过考试,才觉得他够朋友吗?而作为朋友的他不但没有违背自身的原则,而且也尽了同学的情谊,这样的他难道不更值得尊敬吗?所以,标准和人情在本质上是不冲突的,处理得当,它们能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千年以降,中国人皆言“君子如玉”。一是为玉至坚至刚,即为君子内心应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二是为玉至温至润,温润的触感让人不由得愿意亲近,让人不由得倾慕赞叹。愿我日后也能成为这样一名君子,既能有不变的坚守,也能对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