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T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22030212291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IT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220302122915).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一、引言.1 二、我国 IT 行业发展现状.1(一)发展现状.1 1产业规模庞大,发展速度较快.1 2竞争能力显著提高.2 3.信息化程度高.2 4.产业发展成就显著.3(二)国际化趋势加强.3(三)我国 IT 行业出口导向性强.3(四)我国 IT 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4 三、我国 IT 行业存在的问题.4(一)全行业产品结构进应一步调整.5(二)中国 IT 产业缺乏核心技术.5(三)IT 行业对外部因素较为敏感 .6(四)风险意识相对较差.7 四、我国 IT 产业对策分析.7(一)制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战略.7(二)优化 IT 行业结构.7(三)打造高效、安全、节能的硬件平
2、台.8(四)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9 五、我国 IT 行业趋势展望.9(一)技术是主导.9(二)我国 IT 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多机遇.10(三)优势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10 参考文献.12 1 一、引言我国 IT 行业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规模与影响力,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庞大的产业规模与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带动我国经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其意义非同凡响。但IT 行业的特点就是技术性强,专业化水平高,而我国虽然拥有庞大的行业规模,但我国 IT 企业却大多处在组装加工环节,技术水平低,严重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同时核心
3、技术作为在华IT 企业的命脉,其技术保护性很强。如何加快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和如何有效的吸收技术溢出?如何完善产业结构,强化产业薄弱环节等都是我国IT 行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二、我国 IT 行业发展现状截止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产业规模庞大、专业门类齐全、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产业运行日趋规范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之一。(一)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庞大,发展速度较快统计显示,加入WTO 前即 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11876.3 亿元,入世后进一步加快。自从200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抓住国际和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开
4、拓国内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当年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650 亿元,增速较上年提高了7.1%,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报告中数据,2008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3 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5.1 万亿元,增长 12.8%;软件业 7573亿元,增长 29.8%。实现增加值 1.49 万亿元,增长 14.6%。可见信息产业在90 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千亿大关到万亿,再到几万亿只用短短几年时间。2008年全行业的实现销售收入6
5、.3 万亿。占到了我们国家 GDP 总值的 5%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标准的划分,超过 5%以后就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所以说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并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信息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等十几类产品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但2 是,由于外向度较高,比较容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受此影响,2007 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经济效益发展继续保持在较好水平。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即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市场低迷影响。从2008年 7 月份开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和出口增速急剧下滑,今年1 至 2 月更是继续大幅下滑,出现近
6、30 年来首度负增长。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15%,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挑战。2竞争能力显著提高加入 WTO 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在市场在市场导向下得到明显调整,产业的投资结构开始从过去注重投资加工组装转向软件、网络、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从过去注重硬件转向加大对研究开发和计划的投入。不仅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有了明显上升,电子信息产品转向了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近年 IT 产业的集中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产业基地已经初见端倪。当年我国已形成以整机生产为龙头、元器件产业配套发展的长
7、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IT 产业区域,三区域的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比例分别为83.8%、89.3%、86.7%和 88.7%,比 2007 年均提高了 4.7、1.5、5.4 和 6.8。首批 9 个产业规模较大、布局相对集中、综合实力较强、辐射作用明显、产业链基本完善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经挂牌。而且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从监测的重点产品看,产品产销率均达 98%以上。手机产量达到5.6 亿部,同比增长 2%;彩电 9033万台,增长 6.5%;微型计算机 1.37 亿部,增长 13.2%;数码相机 8188 万台,增长 9.3%;集成电路 417
8、亿块,增长 1.3%。由于这些商品单位消费周期逐渐缩短,但消费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新增用户逐渐减少,所以未来这些产品产销是否能保持稳定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产销的良好状态有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信息化程度高全国电话用户 9.82 亿户,互联网网民2.98 亿人,网络与用户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手机普及率达48.5%,城镇居民彩电和计算机拥有率分别达150%和 60%。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增速超过30%。特别注意,虽然国内市场广阔,但是随着居民信息化使用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距离市场饱和越来越近,有关企业在投资生产和销售等上应适当逐步减少,调整供销弹性,适应发展。3 4.产业
9、发展成就显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据统计,我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已由2000 年的 593 亿元,增长到了 2006年的 5800亿元;出口额由2000 年的 4 亿美元,增加到了2006 年的 156.9 亿美元,增长了近 16 倍。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了设计、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三业相竞争发展的良好局面。2006年,我国集成软件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900亿元;同时,“中国心”的开发和产业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芯片,从多个CPU、DSP芯片到数字视频和3G通信芯片,都以开发成功,特别是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和数字多媒体芯片、MP3芯片等都成功地实现
10、了现代化。(二)国际化趋势加强信息产业是伴随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并且其发展也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平台的统一、市场的开放、技术的标准化为信息产业的国家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当前,没有那个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和范围象信息产业这样深刻,涉及到产业资源、市场要素、企业组织和技术标准,跨国公司在领导市场、技术和标准方面起着空前的作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描述最为恰当了反映了信息产业的国际化特征。信息产业的以上特点决定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多样化的资金渠道,需要国家的高度支持。在传统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基础上,我们必须加快风险投资体制的建设,并合理利用国际资金,加强海外直接融资和吸
11、引外资的力度。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尤其是加入WTO 以来,我国的 IT 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进入全球主要IT 大国的行列。不过,大而不强的特点也因此较为突出。目前,我国 IT 产业发展趋势是,整体上已进入了由大向强的发展阶段。(三)我国 IT 行业出口导向性强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外贸经济就已成为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加入WTO 之后,外商环境进一步好转,电子外商投资企业进一步增加
12、,规模迅速扩大,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4 据统计,2003年,我国 IT 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4026 个占全行业数的 23%,但完成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占行业个数的比重却都超过一半以上,分别为67.5%、57.9%、52%、82.7%,对全行业经济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数据,2008 年我国外贸出口进一步攀升。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 8854 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其中,出口 52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6%,占全国出口的 36.5%;进口 3637亿美元,增长5.4%,占全国进口的 32.1%。通信、计算机、家用视听产品仍是出
13、口主要力量,比重接近 75%;加工贸易比重超过80%,但增速同比出现下降,同样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也充分说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同时也使某些国内厂商的投资逐步趋向于国外。(四)我国 IT 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入世以来,一些国内生产企业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逐步加大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部分成长较快的企业还逐步显出了跨国公司的雏形,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海外研发中心规模及产品生产得到了持续增强。在2009 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副司长刘洪宽表示,发改委将重点鼓励五个重点领域的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这是对信息产业发展
14、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自从 2004 年我国具备实力的IT 企业继续高举国际化大旗,在品牌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进一步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并在更高层次上展开了国际竞争。如当年3 月份,我国联想集团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12 月份收购美国 IBM个人电脑业务;TCL通过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加快构筑未来在数字电视和3G手机领域的竞争优势;华为、中兴通讯的海外通讯市场开拓,也已由发展中国家延伸到欧洲的荷兰、西班牙等国;海尔开发生产的医用低温柜从欧洲各大品牌手中扩大了市场份额,一举成为印度政府卫生部门采购的专用产品;等等。受此举动,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加大了产品出口力度和跨国合作深度,全年的出口
15、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我国 IT 企业百强完成出口交货值190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7%。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研发能力的急剧增强和多年国际市场经验的积累,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品牌大规模“走出去”的实力。三、我国 IT 行业存在的问题5 进入 2005 年以来,我国 IT 行业经济运作总体保持平稳,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势产品比重继续攀升。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整体经济效益持续下降,部分企业运行面临较大困难。(一)全行业产品结构进应一步调整软件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软件产品收入3166亿元,同比增长 32%。软件技术服务收入1455 亿
16、元,同比增长39.9%,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收入203亿元,增速达 100%以上。嵌入式软件收入1118亿元,同比增长 25.5%。系统集成收入 1616 亿元,同比增长 25.2%。IC 设计收入 217 亿元,同比增长16%。软件出口142 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虽然在此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IT 行业收到的影响有限,但从侧面不难看出,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IT 行业目前产品和消费结构仍处于全球 IT 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目前我国软件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产业链结构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多注重短期利润,缺乏核心研发技术积累以及对
17、软件技术开发的创新意识,再加上对市场细分领域深入程度不够,严重阻碍了企业做大做强。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秘书长袁萌认为,目前国产软件很大一部分都并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是对国外自由软件的翻版,国产软件只有依靠真正的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才有出路。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正处在技术转型期,有待市场培育及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一方面随着数字电视标准的即将出台以及彩电的平板化趋势,整个行业都处于推广和培育阶段,消费者大都持币待购;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发展,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目前尚出于前期投入状态,产品市场没有形成规模。(二)中国 IT 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我国 IT 制造业规模
18、虽大但利润低,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因缺乏R&D 投入,形成恶性循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入世后在国内外市场面临严重挑战,如 DVD 出口被要求付 5 美元专利费例如 PC行业被 Wintel 结构所控制,IT 的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重引进轻吸收,我国IT企业自主创新不足,不断为核心技术专利费“买单”。由于技术引进风险小,我国本土 IT 企业大多把资金花在技术引进上,而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相对较少;外资企业更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直接从本国“买”技术。2003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6 之比为 18:1,而日本和韩国的这个比例是1:5 甚至更高。
19、结果是,我国IT 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DVD产业目前陷入交纳高额专利费的困境,突出说明了中国 IT 产业发展在技术结构上所面临的制约。相比之下,日本、韩国的 IT 企业面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专利战略的形势,每年在本土之外大量申请专利,以打破先行者的垄断。近几年韩国三星电子每年在华获专利超过1000 件,且 98.8%是发明专利,居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前列;2004年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达到1604件,超过英特尔公司,排在第 6 位。目前韩国国外申请专利比重已高达71.5%。按照我国信息产业部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大公司战略的指导意见的标准,电子信息产业大公司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年平均
20、申请专利应超过 100 件,其中发明专利约占一半。而事实上,在我国新一届电子信息百强中,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只有华为、中兴通讯和京东方科技等少数几家企业。而且我国 IT 行业处于组装加工环节,附加值低,消化上升成本的能力不足。在缺少核心技术的现实条件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借鉴了新兴工业化国家早期加工贸易模式,选择切入产业链低端环节的加工制造业。而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很低,同在半导体产品领域,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以代工为主的中芯国际毛利率为8.2%,而英特尔为 31%。(三)IT 行业对外部因素较为敏感统计显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 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5.1 万
21、亿元,增长 12.8%;软件业 7573亿元,增长 29.8%。实现增加值 1.49 万亿元,增长 14.6%。2008年前 11个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利润1559亿元,同比增长 4.1%;税金 528 亿元,增长 19.8%;企业应收账款净额8254亿元,下降 0.2%。计算机、家用视听、电子元件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三资企业利润也下降了2%。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导向明显,在欧美金融危机影响下野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增加值、利润和投资额近10年来首次出现低增长。但对整体行业规模而言受冲击幅度还是比较小的,这与我国政府的“拉动内需”政策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综合来看,引起我国IT 产业效益增
22、长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原材料不断涨价因素的影响;二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行业销售利润率比上年降低了0.8%;三是企业间拖欠货款的现象始终未得到缓解,全行业应收账款金额增幅始终在20%左右;四是人民币的升值加大了产品出口成本,而出口量也受到挤压,进而影响了企业利润的实现;五是国7 家仍在进行的宏观调控如银根紧缩、贷款利率上调等因素,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及贷款难度。(四)风险意识相对较差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于欧美IT 行业的影响,给我国IT 行业敲响了警钟。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IT 行业带来的影响有限,但是危机过后将会带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由于经过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欧美I
23、T行业在调整洗牌之后会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在世界IT 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国际IT 企业的强有力竞争。国内 IT 企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和抵御市场风险以及竞争的能力。如今在我国主导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信息化道路大环境下,我国 IT 行业应不断地对国内市场进一步细分化拓展,分散风险。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环境促使小企业主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而我国企业当中 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国内拥有庞大的IT 需求市场。而未来我国即将上市的中小创业板以及可以通过对专利技术作为抵押贷款等相关利好政策,将会使得我国IT 企业在融资渠道上更加多元化,解决
24、了国内IT 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风险。四、我国 IT 产业对策分析(一)制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战略在新世纪信息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取得发展动力的基石。面对新形势.我国应从战略高度对信息产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合理设计其发展布局进一步解决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把信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柱产业推向国际市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因此,信息人才是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信息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尽人意、结构不合理等是信息产业中信息人才方面的突出问题。因此,一方面,应从信息教育抓起,培养掌握计算机知识并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开发、
25、设计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应对现有信息人才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建立。同时国家要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力度。国家要大幅度增加对信息产业的投入,进一步扩大我国信息产业的经济规模,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二)优化 IT 行业结构有关产业结构调整,长期存在但是并未被认真解决的IT 产业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同时不足的问题技术的先进性与应用的相对后、简单等有8 些错位,局部的计算过剩越积越多,花钱的信息化太多,盈利的信息化太少。这是影响 IT 市场供求关系的核心,也是妨碍市场复苏的关键瓶颈。过去我们看到、讲到的更多是IT 产业自己的摩尔定律,但是从现在起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市场消费、IT 应用的摩尔定律。应用、需求
26、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快速增长,是决定新老产业体系转换的关键。所以我国IT 产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着眼于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整。同时要加快转型。一是积极推进、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二是加快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使国有企业的出资人真正到位;四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在制度上进行创新;五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六是培养造就一支有战斗力的科技、管理队伍;七是采取多种思路实现技术创新,既要扶持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开发有自主知
27、识产权的产品,又要与国外公司、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开发某些应用技术和核心部件,还要鼓励企业联合开发,加强分工合作;八是用现代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率先在本产业中用信息技术实现开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的信息化;九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规范企业出口竞争秩序,打击假冒伪劣,有序展开企业外向竞争。(三)打造高效、安全、节能的硬件平台软件和硬件,是信息化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信息化过程中,应该做到“软硬兼施”。软件决定了信息化的高度,硬件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深度。在大力提升国产软件平台化、产品化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硬件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个高效、安全、节能的系统平台。在重要信息系统方面,要从根本
28、上解决依赖国外IT 产品的现状,国内IT 企业要加强核心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出高性能、可靠的IT 产品。只有将产品本身的性能提高,与国外先进的产品相比具有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信息化的水平,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降低信息化成本。尤其是高端服务器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由于在关键应用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在国内现有技术和产品还不能完全替代国外产品情况下,我国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重要信息系统的服务器还主要依赖于进口,超过 90%的产品是外国品牌,这为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国内服务器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的步伐,提高高端产品的性9 能,抢占制高点。目前,国内厂商在高
29、端服务器自主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浪潮天梭”等高端服务器实现了高性能、大规模、高扩展能力的高性能商 用计算,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开始展开与国外品牌的角逐,先后 4 次打破商业计算世界纪录,打破了国际厂商的技术垄断,在金融、通信、政府等重要应用市场上终结了一向依赖国外产品的历史,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双突破。(四)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IT 行业标准化及规范化同样是核心技术竞争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国际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把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技术垄断联盟,借助于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强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借助知识产
30、权的专有性(又称垄断性),去实现对某些技术标准事实上的垄断,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目前国外建有多个IT 企业联盟,他们充分利用各自拥有的知识产权,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峻。因此,我国IT 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没有掌握IT 关键技术的行业标准。在中国IT 产业的重要领域,如数字电视、电子测量、显示器件、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技术领域,来自国外的申请均超过90 以上。因此,我国应加快知识产权的建设。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IT 产业发展的立命之本,将完善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加以足够的重视,制定全面的、细致的发展IT 产业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完善产品
31、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措施,为IT 产业顺利发展铺平道路。其次,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联盟,从产业各层面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使IT 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五、我国 IT 行业趋势展望(一)技术是主导当前全球 IT 产业仍然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区域性转移,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这给我国IT 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IT 产业只有在个别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战略路径转型,才能逐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这就要求国家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因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机制既不能有效地解决通用技术知识的供给问题,也不可能公平地分配来自技术知识的收益。我国
32、未来会积极的获取IT 行业的技术主动权,将会继续加大对我国 IT 行业自主研发的投资力度。在技术结构上,一方面,由过去的“相互10 隔离”到现在的“相互融合”,例如PC强调数字技术,数字电视更强调数字+影音+互联技术。另一方面,由过去的“辅助控制”到现在的“中央控制”,即过去是电子辅助控制机械,现在是辅助机械的电子控制,如CAD,CAM 等到数控机床、数字加工中心。(二)我国 IT 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多机遇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转变,面临着如何开创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所以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国内的IT 行业必定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由于竞争的全球化,国内的IT 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
33、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全面竞争和较量。竞争的激烈使得无论是坚守在中国 本土市场的中国企业,还是哪些勇敢地走到国外市场的中国企业,随时都会遇到强大的国际对手。其次,IT 企业将加快进入信息高密集相关行业的速度以及IT 服务业将会较高增长。进入信息高密集相关行业的IT 企业会生存的更好。而随着经济的发展,2002 年中国 IT 行业销售总量达到11876.3 亿元。2008 年全行业的实现销售收入更是6.3 万亿,经过数年爆发式的增长,增长趋势将会有所缓和,但增长水平还会较高。最后,软件行业的发展将会加快。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测,未来5 年间中国软件的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48%。而政府推动企业全面
34、信息化方面的进程的加快以及大型企业集团、高校和科研院所向软件产业投资将会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给软件企业创造无数的机会。(三)优势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优势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我国IT 产业的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在当前已经显现出来。从未来发展来看,随我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规模继续向优势企业集中、人才继续向优秀企业流动、市场份额继续向名牌产品扩大的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将明显加快。同时,在最新一届的电子百强企业中,民企的数量开始超过了国企,单一国有经济的企业正在逐步减少。其中,国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有48 家,而
35、集体和民营企业有52 家。而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都表明,民营企业是IT 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型 IT 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例会不断增加,民营企业也正在有效到大、由分散到集中,为更多经营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11 民营企业集团出现创造条件。我国政府应在庞大的行业规模基础上有效运用宏观调控积极促进产业集团整合,出台有效政策,积极运用宏观手段促使产业内企业整合,使我国 IT 行业显现集团效应以便有利于与外资企业竞争;同时对产业薄弱环节进行优惠扶植,完善产业集群,提搞产业关联度。从而提高行业内竞争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外资企业在行业竞争加
36、强中加快对我国IT 产业的技术转移,从而达到技术溢出目的。12 参考文献1中国产业地图编委员.中国 IT 产业地图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美 伯克思 美 班若雷滋,狄东宁译.中国海外企业治理与组织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邱力生,曾一昕.IT 经济学 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4 陆群.中国 IT:当惊世界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美 尼古拉斯G.卡尔,曾剑秋译.冷眼看 IT:信息技术竞争优势的丧失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6 王云斌.IT 业的知识产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7 天极数据调查中心.IT 行情-中国 IT 市场应用调查研究报告2006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 美麦克法兰.IT 战略与竞争优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