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教案-.pdf(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第一课:春的消息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面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准备1.舒缓、优美的音乐和其他赞美春天的诗歌。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信息资料。教材简析这首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和童趣的现代诗,是著名作家金波的作品。诗人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春天,用儿童的手去触摸春天,用儿童的心去体验春天,用细腻的笔去描绘春天,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春天的热爱。全诗共六节。第一节概述春天已经来到。春风吹绿了树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冬天过去,春天来到。第二节承上启下,写“我们”
2、到树林里、山冈上去寻找春天。第三至六节写“我们”聆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追寻到的春天的足迹。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在诵读过程中领悟内容,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解读与提示 开篇勾勒出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迷人春景。春风和煦,树枝泛绿;湖水清澈,小鸭嬉戏。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看到和想到些什么。可抓住“摇绿”“漂白”等用得精妙的词语说体会,培养语感。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惊喜。第二节两个“飞”值得玩味:表达“我们”追寻春天,投身大自然怀抱的迫切心情。聆:听。第三至六节写“我”发现春天的踪影,欣喜不已。蝴蝶、雏菊、绿苞、嫩绿的小草,朗读
3、时,宜用轻快、活泼的语调,在对音韵美、节奏美的感受中,体验内容美。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可引导讨论:诗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物?“我”为什么捉住蝴蝶又放掉蝴蝶?牵引:牵动,吸引,拉。雀跃:高兴得像雀鸟一样跳跃。“我”与小花亲切对话,从“我”的长高,反映出新的一年开始了。“绿苞”指枝头长出的新叶。“唤醒”“奔跑”是指溪流解冻了。最后两句采用设问修辞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识字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用不同办法记住本课生字。“聆”“搔”“颊”等字要注意不要少写了一点。朗读课文,要注意培养语感,培养朗读能力,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背诵课文要在感悟意境、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进行。第二
4、题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近义词,然后再写出自己知道的,越多越好。第三题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或自己平时观察到的情况进行。鼓励学生把自己欣赏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教学设计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也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二、读通诗歌,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认识生字新词。(1)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2 2.把课文读通顺,说说金波爷爷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1)自由练读,抽读,
5、生生、师生互评。(2)相互交流,老师相机引导。三、品读诗歌,深入感悟1.诵读第一节。(1)结合课件或挂图、插图,说说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从“漂白”“摇绿”,你体会到什么?(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3)想象画面,诵读第一节诗。2.诵读第二节。(1)伴随着春风春雨,我们小朋友又有怎样的变化?(2)从两个“飞”字中你体会到什么?(追寻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急切心情。)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3.诵读第三至六节。(1)诗人发现了哪些春的踪迹?勾画出来,议一议。这些春景给“我”带来哪些快乐?给你又带来了哪些快乐?(2)质疑问难。合作释疑。四、感情诵读,背诵诗
6、歌,教师小结五、记忆和书写生字1.讨论、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并组词。2.展示作业,交流写好生字的要领。3.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六、查阅资料,拓展延伸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参考资料 金波,原名王金波,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61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 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儿童诗选、绿色的太阳、红苹果、雨铃铛、在我和你之间、金波儿童诗集、林中月夜、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十四行儿童诗集)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窗外飘进一朵云、
7、踢拖踢拖小红鞋、金波童话、眼睛树、金海螺小屋、影子人等,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作品。春的消息 获中国“作协”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快乐的节日 获全国第一届幼儿图书二等奖;会飞的花朵获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在我和你之间获国家教委、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林中月夜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92 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3 第二课:快乐的小燕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
8、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教学准备教师:生字新词卡片,表现欢快情绪的音乐带。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教材简析活泼的小燕子,带着春光,向我们飞来。小巧玲珑的体态,清亮圆润的啁啾声,多么可爱;在如烟如雾的雨丝里穿来穿去,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斜飞,多么快乐。奶奶在靠近房梁的墙上钉小竹桩,放新瓦片,给燕子筑窝;燕子轻言细语地说:“不借你的盐,不借你的醋,只借你的屋,让我们来住”;“我”快乐地对着燕子喊:“你们住吧!”好一幅人与燕亲密无间、和睦相处的生动画卷!全文语言优美、文字清新,充满童真童趣,在语感培养和人文熏陶诸方面都有丰富的营养。可以从把握小燕子的特点去感受小燕子的快乐
9、: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小燕子的飞翔特点,小燕子消灭害虫的本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边读边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解读与提示 注意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并借助挂图或标本,抓住“小巧玲珑”“轻悠敏捷”“清亮圆润”等词语,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敏捷”指行动迅速而灵活。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咀嚼、品读“如烟如雾”“绿莹莹”“红润润”等词语,想象明媚的春光。小燕子在这么美的环境中妙舞轻扬,多快乐啊!这段是重点,在阅读过程中,要抓住“窜”“掠”“跃”“射”等词语,切实体会小燕子的轻悠敏捷、自由自在。瞬:眼珠儿一动,一眨眼。掠:轻轻擦过或拂过。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联系上一段可以体会到,这些自由飞
10、翔的美丽小燕子,为美丽的田园春色增添了生趣。第四至十二段主要写“我”与奶奶的对话,可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两点:一是燕子喜欢在哪儿筑窝,二是燕子是益鸟。“剪春”“闹春”的理解要重过程,要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去联想、想象。“小黑豆般的眼睛,”写出了小燕子的灵活、可爱。“不借,不借,只借,”多么可爱的小燕子啊!燕子不仅是候鸟,而且是益鸟。本课的生字字形较复杂,比如“捷”“瞬”“漾”等字。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记字形的方法,交流怎样把字写美观。第一题感情朗读要给足学生时间。设计的问题旨在总体感知写作思路和顺序,重在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教师的因势利导。第二题首先联系上下文体会带
11、点的词语:这些描写小燕子动作、神态的词语十分准确、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燕子身轻、灵活、飞行速度快和活泼可爱的特点;其次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培养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积累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激趣质疑1.激趣。(1)播放小燕子的叫声,猜猜它是谁。(2)出示有小燕子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看看这是谁。2.引入课题。()的小燕子。填空后齐读课题。3.质疑。(1)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2)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4 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认读生
12、字并交流识记方法。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2.选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的小燕子。(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保护春天的小燕子,)3.师生共同小结。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小燕子的?(外形、飞翔、筑窝、本领)四、重点阅读,感悟“快乐”1.选喜欢的一个方面诵读,体会小燕子的快乐。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3.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第二题的句子阅读体会课文第二
13、、三段,感受燕子的快乐。五、感情朗读,品味“快乐”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六、指导书写生字七、课外阅读,拓展延伸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参考资料燕子是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燕子春天飞到北方,秋天往南飞。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和吉祥喜庆的象征。家燕从石器时代起到今天,几乎全都筑巢于人类的建筑。正因它与人类形成了亲密关系,又以蚊蝇等害虫为主食,虽未被列入保护动物名单,但人们仍一如既往地珍视它,奥地利和爱沙
14、尼亚两国都把家燕选为国鸟。家燕身长17 厘米,体重1518 克,上体蓝黑色,额和喉部呈棕色,前胸黑褐相间,下体部分呈白色,尾基部有一行白点。它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像镰刀,尾分叉像剪子。飞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在比其身躯长度还小的距离内做90 度转弯。这些灵活运转的技巧,使它们能在未来从事惊险旅程时解围脱困。燕子经常在空中穿梭般地飞行,速度极快,刮风下雨对它们也没有多大影响,反应十分敏捷,张开嘴巴能在空中捕捉各种飞虫,并不时地发出几声短促、尖锐的鸣叫,蚊、蝇等各种昆虫都是它们喜欢捕食的对象。每年初春,家燕成群结队地迁徙到北方,雌雄家燕在房檐下或屋梁上共建“家园”。巢由泥土
15、、稻草、羽毛混合唾液筑成,外表呈半碗状。一个新巢筑成大约需要花11 天时间,有的燕子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往往使用过去的旧巢。据国外生物学家统计,老燕子回巢的比例接近1/2,头年的幼燕回旧巢比例为1/6,燕子能找到旧巢与它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和超常的导航本领是分不开的。燕子一年繁殖两窝,每窝产卵36 枚。雏燕出世后,雌燕还要在窝中抱雏,觅食的重责自然落在雄燕身上。雄燕平均每天往返巢中200 次左右,捕捉数以千计的昆虫来喂养幼燕。待雏燕羽毛渐丰、食量大增时,雌燕才帮着雄燕一起外出觅食,以喂饱一窝小燕。据统计,一窝燕子在一个夏天吃掉的昆虫达100 万只,也有人说一只燕子在一个夏天吃掉的昆虫一个接一个地排
16、起来,可长达1 000 米。树叶黄,秋天到,白天日渐变短,燕子体内的“月历”发出一个信号:该是离开农舍、南移避寒的时候了。谁都不曾想到,那看似脆弱的翅膀,真能带燕子飞越沙漠、高山、海洋,来到印度、南洋群岛、南非以及澳洲等地越冬,扎扎实实地一年从事两次跨洲的长程探险。来自全国各地的燕子往南飞时,喜欢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在云南的墨江、元江及浙江的绍兴等地经常出现成千上万的家燕在城市街道两边的电线上过夜栖宿的壮观景象。工业化时代,密集式农耕使得乡村景观一致化,一片片昆虫栖息的原始草原正慢慢消失,农药化肥迫5 使害虫逐渐灭亡,燕子赖以筑巢用的泥浆来源池塘亦被汲干,气候不佳时充当燕子主要躲避场所用的树木也
17、被连根拔起,一系列隐形连环的致命杀手导致燕子的数量剧减。6 第三课: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旁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教学准备教师:生字、新词卡片,三月桃花水的挂图。学生:了解和搜集春汛的有关信息和农村春耕的资料。教材简析阳春三月,燕子飞来了,桃花盛开了,冰雪融化了,河流苏醒了!三月桃花水用诗一般优美动人的语言,描绘了春汛到来时的胜景。把河水比作竖琴,把波纹比作琴弦,把浪花比作鼓点,“三月桃花水”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
18、章;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大路上马车驶过的铃铛声,与流水声汇聚成一首和谐的“春忙”交响曲。把清澈的河水比作明镜,映照出春天山乡的美景。课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去把握:1.(12 段)总写桃花水到来时动听的声音、明洁的颜色和流动的形态。2.(34 段)主要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写桃花水像竖琴,弹奏出动听的“春”的交响曲。3.(56 段)用四个排比句,写桃花水的颜色明洁,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美丽的“春”的身影。4.(最后一段)写作者对桃花水由衷地赞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解读与提示 开篇两段写桃花水的声音、颜色和流动的形态。教学
19、第一段要引导学生读出疑问语气,体会两个比喻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第二段要借助旁批,引导学生揣摩和理解。绮丽:鲜艳美丽。空白处可鼓励学生自行批读。“竖琴”是一种弦乐器,在直立的三角形架上安有48 根弦。36 段是教学重点。要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借助旁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认认真真地与文本对话,整体领悟内容,感受其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的能力。对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从学生接受程度出发,适当告诉学生一些。朗读的过程:读通畅读出味读出情,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丁零:拟声词,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用拟人的手法
20、写垂柳。旁批引导揣摩、理解。“红莲”指姑娘在水中的倒影。结尾段的学习,可启发学生借助生活积累,联系全文内容,特别是联系“农家人开犁播种”来讨论对“贵”的理解。生字教学时注意:“竖”是翘舌音;“裹”字上中下三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尽量写得紧凑、匀称。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学习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又叫什么吗?为什么?揭示课题,齐读。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欣赏美景1.一、二段写了什么?填空:
2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2.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三月的桃花水?3.为什么说它像竖琴、镜子?7 4.小读者读懂这些内容后是怎样旁批的?5.把自己读懂的地方,找一处试着批一批,并交流和点评。四、体会情感,指导朗读1.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五、指导书写生字参考资料春 汛春暖时节,积雪融化成水而汇流成的汛期,叫做春汛。此时桃花盛开,河水暴涨,故也叫桃花汛。我国长江、黄河,夏汛流量最大。世界上有些河流,它们的主汛期不在夏天而是在春天,春汛是全年最大的汛期,远远超过夏汛的规模,因为这些河流流经的平原地区有很厚的积雪,融化的雪水大量流入河道,
22、这是造成春汛泛滥的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方一些内陆河,春汛也是那里最大的汛期,而且来势特别猛,有时造成水灾。这些河流主要发源于山区,冬天降下的积雪没有融化,到春天时这些积雪受太阳辐射而融化,形成了内陆河一年中难得一见的汛期。在一些高山地区,山顶常年存在积雪,这些积雪在一定高度以上常年不化,这个高度叫做雪线,只有在雪线以下的积雪春天才会融化。我国内陆河大多流经干旱区,水量少。但是在春汛期间河水来得特别猛烈集中,也要进行抗洪,所以在沙漠地区发生洪水也不是天方夜谭。在我国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春汛是灌溉农田的最宝贵的水源。冬天季节积雪的多少,融雪后形成的春汛的大小和迟早,都与北方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紧密相关
23、。总的说来,我国的季节积雪是偏少的,属于少雪的国家,因而许多地方不是担心春汛过大,而是苦于春汛不足,发生春旱现象。华北和西北的一些地方,春旱现象经常发生。相比之下,东北平原春旱极少出现,原因就在于那里冬天的季节积雪多,而且春天的汛期不太凶猛却又延续时间比较长。8 第四课:一幅画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2.想象画中的美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段。教学准备抒情的配乐录音带,几幅风景名画。教材简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多么迷人的一幅风景油画!多么精彩的一篇赏析文章!那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那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山村真是令人陶醉;那洋溢着赞叹
24、的词语,那浸透着喜爱的句段确实值得玩味。全文观察顺序清楚,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清新优美。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既要揣摩和领会作者有顺序、有主次地观察景物的方法,更要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按作者的观察顺序,可以分成四部分来把握。1.(1 段)概括写这幅画景色迷人,充满春天的生机和乡土气息。2.(24 段)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远处的景物。3.(57 段)写在近处看到的景物。4.(最后一段)表达对美景的赞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积累优美的语言。解读与提示 24 段这部分描写远处的景物,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天空大山树草地野花小木屋。其中侧重描写了树。
25、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作者的观察顺序,再自主选择想积累的词语、句段。木屋的小衬托出草地的辽阔。这段描写加入了作者的想象,把静止的画面写活了:溪流在歌唱,野花在起舞。57 段这部分描写近处的景物,依次写了小溪、小溪两旁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其中侧重描写了小溪的动态,并写出了自己的联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展开丰富的想象,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摇曳:不停地摆动。悦耳:好听。春天是绿的世界。绿色是这幅画的基调。奇形怪状的石头使这幅画不单调。总结这幅画中的山、水、花、树所构成的景色令人向往。第一题要在充分默读、领悟了观察顺序的基
26、础上才能真正完成,也就是在整体领悟内容后,才能边读边想象出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的能力。第二题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尽量引导自主、生生合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教学设计一、读课题,知题意1.揭示课题,齐读。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教师注意归纳和提炼,最后形成学生的学习提纲。如:我想知道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作者为什么欣赏这一幅画。)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提出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看看这幅画画了些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分组读课文。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3.提出在自学中还没有
27、解决的问题。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指导阅读2 7 段。1.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象所描绘的情景。2.师范读这几段,生说说自己从课文中想象到的情景。3.这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体会感情,知道为什么写9 1.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油画。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观察一幅你喜欢的画,写一写参考资料油画、国画等画种简介油画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油画得到了普及性的发展。水粉画以水调和粉质颜料绘成的画。现在多用经过调
28、配制成的锡袋装或瓶装的水粉画颜料,画在纸、布或经过处理的板材及墙壁上。风景画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有时在其中也添画一些人物和动物。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实际上也是风景画,但不使用风景画这一概念。现代中国画中国画又名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别于西洋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泛称。它包括水墨画、墨笔画、彩墨画、工笔重彩画、白描画等。现代中国画是在近百年来引入西方美术潮流的文化环境中发展的,出现了诸多派别、主张和新的探索,名家辈出,在画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版画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世界名画资料蒙娜丽莎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作者达芬奇是意大利人,天才画家
29、。这幅肖像画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为什么蒙娜丽莎如此著名呢?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提着水罐的小女孩作者雷诺阿,是法国最优秀的肖像画家。一位姑娘披着一头金发,长着一双蓝眼睛,鲜艳的圆脸蛋,红红的嘴唇,站在画的正中央。她的衣服上
30、有着漂亮的花边,裙子下面还有白色的褶边。青青的小草犹如一个框架环绕着小女孩的头与手,她的手指正牢牢地抓着水罐与花。最后的晚餐作者达芬奇。耶稣和他的12 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沿着餐桌坐着12个门徒,形成4 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30 块银币的赏钱。即使他没有拿着那只钱袋,我们也能通过达芬奇的绘画方式,辨别出这个
31、罪恶的敌人犹大。10 第五课: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以便配乐朗诵。学生:搜集与“咏春”古诗相关的信息资料。教材简析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百花争艳。历代文人墨客,挥洒饱蘸感情的笔,留下数不清的咏春诗篇,其中不乏千古绝唱。本课选编的两首古诗,堪称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佳作。惠崇春江晓景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笋等是画中的景物,诗人寥寥几笔,就勾勒
32、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诗人不仅描绘了画上的景物,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春江水暖”来自桃花盛开的联想;“河豚欲上”来自蒌蒿、芦笋的联想。春天来了,鸭群在温暖的江水中嬉戏,河豚正要逆江而上,这些联想和想象富有情趣,美妙传神,点染了初春的气息,深化了画中的意境。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被赞为吟诵清明的绝唱。诗人选取了与其他咏春诗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的所见所闻以及独特的感受。清明节是踏青、扫墓、祭祖的日子,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细雨纷纷,下个不停。雨中的行人手忙脚乱,十分狼狈,心中烦闷,慌不择路地想找家酒店避雨休憩。好不容易拦住一个本地牧童向他问路,
33、不料牧童也急于回家,匆匆忙忙向远处一指:有个酒店就在那边的杏花小村。此诗最有情趣的是后两句,诗人捕捉住了赶路行人与天真牧童一问一答的生动情景,写得绘声绘色,准确传神。两首诗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春天为背景,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怀。不同之处在于:惠崇春江晓景表现诗人苏轼喜春惜春的情感;清明表现的是旅途中的人遇到连绵阴雨时惆怅、茫然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是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解读与提示 惠崇:北宋僧人,苏轼的朋友。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指惠崇
34、所画的画春江晓景图。这是苏轼为该画所做的题画诗。*竹外:竹林外面。鸭先知:指鸭子先感觉到了水温变暖。在诵读过程中引领学生想象嫩绿的竹叶、盛开的桃花、鸭群在春水中嬉戏等初春美景。*边读边讨论哪些是画上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这首诗可以按“2/2/3”的节奏朗读,要注意读出音韵美和节奏美,读出诗人喜春、惜春的感情。诗意解说:竹林外几枝桃花初放,鸭子最先察觉到春天江水的回暖。河滩上蒌蒿满地,芦笋开始抽芽(这些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此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到江河里来)的时候。清明: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的4月 5 日前后,民间习惯在这天去扫墓或郊游。纷纷:指雨持续不停地下着。*
35、诗意解说:清明时节细雨蒙蒙,路上行人心情不由得有些茫然、惆怅,想找个酒家冲淡这种心绪。向牧童询问何处有酒店。他用手势告诉我:就在远处的杏花村中。这首诗可以按“2/2/3”的节奏朗读,也可以按“4/3”的节奏吟诵。要注意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旅途中的人心中的惆怅和茫然。诵读古诗时,要注重对古诗内容的领悟和情感的体验。第二题要边读边想象,读懂诗句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第三题链接了写春景的诗句。出自南朝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一文。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11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1.说说你眼中的春
36、天是怎样的。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3.读题。教师简介苏轼和杜牧。二、初读课文,熟读成诵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3.齐读。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示范引路,学会方法学习惠崇春江晓景。(1)想。自读古诗,想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2)看。看课后注释,想诗句意思。将自己还未明白的地方与同桌讨论。(3)猜。根据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诗句的意思,同桌互相交流。(4)议。师生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5)说。学生说出诗句
37、的意思。(6)悟。感悟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7)诵。感情朗读并背诵。2.小组合作,自学探究学习清明。(1)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惠崇春江晓景的方法。(2)学生小组内研读。(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议。四、背诵全课,默写古诗1.多种形式背诵两首古诗,并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3.默写古诗。五、课外延伸,学会积累1.说说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名句。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可称为一代文宗,文学通才,散文、诗词、书画各方面成就都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
38、一。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牧(803852)字牧之,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杜牧是晚唐时著名的诗人与古文家,他有进步的政治见解,创作的许多篇诗文反映了一定的唐代历史现实,也有不少个人写意抒情之作,艺术性是相当高的,具有独特风格。其诗歌代表作有山行、江南春、赤壁、泊秦淮等。12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领悟和了解语序对表达效果的影响。2.积累有构词特点的四字词语。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积累成语。4.自主阅读短文,概括主要内容,积累好词佳句。5.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用语文、学语文的兴趣和能力。6.围绕“春天”,写下自己的见闻和真实感
39、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个学生喜欢的成语故事。学生:字典、词典。【教材简析】本单元“积累与运用”安排了以下内容:一是通过比较两个句子,让学生发现语序对语义的影响。二是编排了12 个有构词特点的词语,目的是积累词语,体会汉语言的丰富。三是阅读成语故事,故事出自三国演义,曹操用“望梅止渴”的办法激励士兵。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意思,积累成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四是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实践怎样寻找春天、亲近春天,如何展示“多彩的春天”。五是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围绕“春天”写作文。六是自主阅读短文四季的美,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质疑、释疑,自主采用摘抄、背诵等积累的办法。【
40、解读与提示】顺序不一样,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句比句更强调出三月桃花水的可贵。引导学生朗读体会。重在积累。可让学生观察构词特点:前面两组词语里分别有“无,无,”“如,如,”两个相同的字;第三、四组分别是“轻”和“清”字打头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再找几个这样结构的词语。让学生自读成语故事,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教师适度地点拨引领。绝不要像学课文那样分析讲解。成语的比喻义可让学生了解。通过读成语故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个成语的典故,另一方面让学生积累成语,以备后用。这次综合性学习要提前布置。要以学生为主进行准备和开展活动。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了解春天,展示春天,从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了前面“多彩
41、的春天”(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这次习作就会“有话可说”。可以写“多彩的春天”展示会上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和感受春天,在本单元“春”的课文的熏陶下,写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还可以使用配套的小学语文习作(三下)进行相应的辅导练习。自主阅读短文拓展、延伸了本单元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读。既可作为表达范例,激发习作愿望,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积累的资料。注意尊重学生体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或从内容,或从形式,或既从内容又从形式上捕捉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师不要作统一要求。“自主阅读园地”的文章重在学生独立阅读,是给学生提供的自主空间。教
42、师不要像课文那样去分析讲解。这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可以借助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为阅读或习作作参考。一(一)温故知新1.读懂题意,自读自悟。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3.总结规律,语序改变,把强调的提前,效果更好。(二)语海拾贝1.自主读词语,读正确,读出节奏美。2.用符号勾画出各组词语中相同处,帮助理解、记忆。3.互动学习,讨论构词特点,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熟读,积累。根据四种构词特点进行补充练习。(三)点击成语1.自由练读,读正确,读通顺。13 2.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互动释疑。3.结合实际,交流阅读体会。4.老师引领,归纳总结。5.练习用这个成语说
43、一句话。(四)自主阅读园地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3.选择你最愿意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包括背诵、摘抄等。二(综合性学习:多彩的春天)(一)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用书面、口头结合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所得。2.能以“春”为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3.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二)教学准备1.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后,就可以布置本项学习任务,给学生足够的资料搜集、展示准备的时空。2.教师可选两首咏春诗准备朗诵表演。(三)教材简析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安排,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个整体,联系非常紧密。活动任务和要求可
44、以提前布置。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些铺垫工作。如何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怎样寻找春天、亲近春天,教师要正确导向。开展示会,要做好组织、分工、协调、鼓动工作,提倡有创意的活动。活动可当场评比,评比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是为了今后更有质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评比的着眼点是参与程度和创新精神。(四)教学过程1.搜集资料,交流信息。(1)自主地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不同方法搜集关于春的资料。(2)与同学交流搜集的资料,探索充实资料的途径和方法。2.独立设想,合作构思。(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想参加展示会的形式,是诗文朗诵,还是办小报,(2)根据设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3)寻找、
45、邀请“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方案,做好参加展示会的准备。3.成果展示,重在过程。(1)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做好组织工作。(2)展示者可以汇报在搜集材料和准备展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3)观摩者可以质疑问难,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4)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言传身教,因势利导。4.成果评比,重在激励。(1)可以将个人、小组的展示都归结到四大组评比。(2)定性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重,目的是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这种活动的积极性。三(习作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围绕“春天”选择习作材料。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4
46、.感受春天的魅力,体验人生的美好。(二)教学准备1.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选材、构思。2.教师准备13 篇各具特色的范文。(三)教材简析14 这次习作紧扣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有机整合,围绕“春天”自由习作,体现了从读到做再到写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学生可以模仿课文写春景、春游活动,也可以写与春天有关的人和事,还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发生的事。要注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动口说,都愿动手写,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四)教学过程1.读懂要求,明确目标。(1)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习作要求,培养独立探究意识。(2)老师引导梳
47、理习作要求,明确选材范围,提示本次习作目标。2.读写结合,扩展视野。(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都与春天联系紧密,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2)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成果中选择习作材料。(3)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材。3.自主表达、学习修改。(1)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发现亮点,及时点评导向。(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3)引导学生练习用修改符号在草稿上自主、互动修改。15 第六课:绿手 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并能美观地书写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48、。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领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一位老奶奶二十年如一日,满怀信心地培育纯白色的金盏花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尽管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很想试一试;经过一年又一年,老奶奶收集种子,栽种花儿;最后经过验证,老奶奶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她又有了新的渴望培育出黑色的金盏花。故事表面在写培育纯白金盏花的故事,但作者的真正意图,是通过这个故事塑造一个充满理想、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老园丁形象。本课的语言描写朴实无华,浅显易懂,对老奶奶美好品质的赞美暗藏在字里行间,读课
49、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奶奶语言、行动的词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为了理想,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追求、探索的美好情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绿手指”不仅是指园丁技艺出众,更是指精神的可嘉。建议教学本课用12 课时。解读与提示*读了第一段,让学生说说:“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绿手指”?还可以让学生议一议:在你的心目中,怎样的园丁才算得上是“好园丁”?因为学生此时对课文的理解并不深刻,对“好园丁”的理解可能比较狭隘、浅显。教师可不忙着引导,建议在学完全文后再回扣这个段落,使学生对“绿手指”“好园丁”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第二段讲述了事情的起因:园艺所重金悬赏,希
50、望有人培育出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试一试。重金悬赏:奖赏数额巨大的钱财。*这段话中有两个反问句,可引导学生和陈述句对比,多读一读。从“但是,我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体会老奶奶的好奇、渴望;从“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体会事情的艰难,希望几乎为零。*“挑选”“收集”,再“种下”、再“挑选”,写出了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方法。*第三段主要写了老奶奶一年又一年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过程。教学这段时,最后一句话是重点,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品评词句。“一年又一年”要联系下文弄明白指的是20 年。“循环往复”的意思是周而复始地进行,要结合本段的第26 句理解。沮丧:灰心失望。“从不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