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pdf(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1.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在朗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批注批注学生展示介绍,教一、举行“少数民族
2、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2.教师听学生的介绍情况,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生活习俗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大家愿不愿意到这所民族小学去参观一下呢?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风情的乐曲。三、初读
3、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感受这所学校的美,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热情,从而热爱读书板书课题播放配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四、趣味识字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铜钟粗壮凤尾竹2.指名读,正音。3.小组开火车读。4.同桌互相指读,纠正。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我们的民族小学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教学反思】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很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
4、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发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学习第 1 自然段。轻声朗读第 1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的句式说话。2.学习第 2、3 自然段。(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
5、了,民族小学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 2、3 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2)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逐段理解,激发想象力复习巩固批注批注(3)下课了,同学们在做什么?操场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3.学习第 4 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热闹、欢快)三、深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拓展延伸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城市的小朋友们交朋
6、友。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使他们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一些了解。小练笔,养成动手的好习惯朗读课文的好习惯养成有感情地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我们的民族小学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团结友爱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学反思】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预习课文,自由读课文,从读中找到自己会的和不会的。这样,学生会感到和自己以前学习的相差不多,在心理上不会觉得很难。然后让大家进行交流,读完课文后体会作者是以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样就比低段的教学又更进了一步。2.2.金色的草地金色的草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 13 个
7、字。能正确读“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地上吹蒲公英种子玩的情形,能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3.通过自读自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文。【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你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在草地上你会玩些什么?2.你见过“金
8、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兴趣引导学生把自己二、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及语气变化。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三、初读感知,掌握生字、新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小组内合作交流。(2)学生汇报。(3)教师小结。2.指导识字、写字。(1)教师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自读。(2)学生小组内讨论识字方法。例:“趣”:“取”字会走真有“趣”。(3)教师重点指导“拢、耍、瓣”的写法。(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的过程历从音到形、从认到写生字的学习要经激发学生的学习批注批注板书课题四、读书感悟1.学习第 1 自然段。(1)这片草地在
9、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2)哪位同学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也可请见过蒲公英的同学来介绍。2.学习第 2 自然段。(1)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两人边说边演。(3)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学生描述)(4)哪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 自然段,把“我”和弟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
10、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1、2 自然段。公英的特点。感受“我”和弟弟一起玩耍的无忧无虑图文结合,了解蒲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金色的草地第1自然段:点题花盛开草地金色第2自然段:快乐无忧无虑【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从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学起来就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了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整体入手,以情贯穿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草地为什么是金
11、色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学生讲述蒲公英的样子。3.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和这些蒲公英的呢?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师生互动批注批注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1.大屏幕显示:一个小孩吹蒲公英种子的画面。师:吹过这种绒毛的同学请举手。生:我们学校前面的原野上就有蒲公英,我们上学路过时经常吹着玩。师:是吗?那一定很有趣了。师:(指名读)用开心的语气再读读第 2 自然段,读出作者的快乐。师:这么开心的事“我”后来怎么不做了呢?我们来读读第3 自然段。生:因为他有了一个新发现:他发现草地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绿色;他发现
12、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生(疑惑地):老师,蒲公英的花瓣怎么像我们的手呢?它怎么合拢、张开?师:这样吧,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他的新发现。大屏幕显示:早上,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一片金黄;傍晚,草地又绿了。一个小孩走进草地,一株蒲公英特写在小孩脑中浮现:早晨花瓣合拢太阳升起花瓣慢慢张开晚上又合拢。师: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某些事物呢?小组内交流一下。师:有了这个新发现小哥哥会怎么想呢?接下来看第4 自然段。生:原来蒲公英这么好玩儿,一会儿开,一会儿合。草地就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绿色;他肯定想以后别揪它了,它到晚上也睡觉,跟我们人是一样的。师(惊奇地):你怎么知道的?生:课文里写着:“
13、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一起起床。”师:你真会思考,和文中的小朋友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读得很有感情,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师:现在大家一定更喜欢蒲公英了。其实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就像我们的伙伴,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三、通读全文,回到整体师:大声朗读全篇课文,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声音里。教师小结: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让我们回到大自然中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你会有所发现!四、课外延伸,培养观察兴趣的感情感受,融入情景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小朋友的你也有喜爱的花草吗?请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
14、细观察,把你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再说你的新发现。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金色的草地早晨花朵合拢绿色中午花朵张开金色细心观察傍晚花朵合拢绿色【教学反思】这一步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充足的空间,学生既可以谈学前、学后对蒲公英的认识,也可以谈自己喜爱的花草,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然后请学生课后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这样,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感悟,学习语文是有趣的。3.3.爬天都峰爬天都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
15、、白发苍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4.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以及“我们”爬天都峰的艰辛。5.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2.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结尾爸爸说的话。【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题1.齐读课题,订正读音:天都(d)峰。2.教师简介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
16、,登山石阶约有1.5 公里长,坡度在 70 度以上,最险处近乎 90 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了解黄山,积累知识批注批注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令许多游客望而生畏。二、试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汉语拼音多读两遍。2.出示词语卡片,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chny jjis生字:发 颤 犹豫汲取多音字:暑假似乎3.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苍、仰、辫)4.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5.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犹豫:拿不定主意。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这险峻的天都峰,出乎人们
17、意料,令人敬佩。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汲取:吸取。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笔标出有几个自然段。(10 个)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了“我”与不认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爬上天都峰的事。)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读每个自然段,并说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2.说说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相近。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来到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会分段的目的学习归纳课文内容,达到学会概括课文内容上下文理解词义,效果较好在读中学习生字,并联系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3爬天都峰“我”
18、相互鼓励爬天都峰老爷爷【教学反思】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励。这样在课堂中,学生才能做到走进课文,充分地感悟,自如地表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新课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用“爬”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时手脚并用的费力、艰难的情景。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画”。3.学生练读后讨论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二、深入读议
19、,体会“我”终于爬上了峰顶的心情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10 自然段。3.“我”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原因是什么?自由读课文第37 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自由读第6、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三、总结课文,培养能力1.读爸爸的话,思考:“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样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四、分角色朗
20、读全文,升华情感1.小组内练读。2.选两组分角色读。师生评议。五、课外延伸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坚持把课余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集体交流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3.师生评议。人物的语气和心情读好对话,读出不同白道理学习课文,并从中明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抓住重点句子,图文结合,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批注批注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3爬天都峰犹豫汲“我”力,老爷爷)不犹豫奋力攀登取量【教学反思】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我们语文课应该担负的责任。因此,就
21、需要动手操作,去查找资料,去和小伙伴探讨一番。4.*4.*槐乡的孩子槐乡的孩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米的欢快。2.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兴趣,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到劳动的快乐。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一块儿认识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1)听准字音,注意停顿。(2)边听边想象画面。(
22、3)说一说听后的感受。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小组内练习朗读,纠正出错之处。播放配乐板书课题批注批注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教师出示图片,结合课文内容介绍槐树、槐花。2.读读议议。(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是什么样的?(2)槐米有什么用处?(3)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内容。(4)八月份,天很热,这样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5)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割槐米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米的?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之间赛读。赛后师生共同评价。四、欣赏感悟1.你喜欢课文
23、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在全班交流。2.通过对课文的赏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大家一起来夸一夸、赞一赞槐乡的孩子吧!3.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体会劳动的快乐吧!积累句子惯读课文边思考的习让学生养成边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4*槐乡的孩子男孩:爬、削快乐满载而归勤劳能干女孩:捡、塞【教学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学生的体会比我们预设的还要充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一点空间,让他们能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的恰到好处。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教学整体设计教学
24、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充实。2.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4.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认识9 个生字。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学重点】区分多音字,掌握识字方法。【教学难点】1.流利、通顺地说一段话。2.能将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通过对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
25、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米挣学费的情形;我们也记录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这一阶段大家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今天我们就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课余活动的乐趣。二、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可以讲讲今后的打算。1.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2.可以讲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活动。3.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摘记了多少张卡片,有什么样的收获。4.可以讲讲自己与同伴或家人外出游览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三、小组选优,上台讲述1.每个小组选
26、出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2.学生讲,教师略记条理。3.讲解、梳理。四、共同评议1.就刚才几位同学的交流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有何不同?议一议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2.评选出课余生活丰富、安排合理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3.谈谈听了他人的介绍之后,自己对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批注批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批注批注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议:(1)是否扣住某项课余活动或某件课余发生
27、的事来写。(2)是否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3)语句是不是通顺,叙述是不是流畅。(4)有没有错别字。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小组内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1.教师教给学生修改方法。2.教师挑选一篇错误较多的习作,师生合作共同修改。3.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4.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5.5.灰灰雀雀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桦、胸”等 5 个生字,会写“郊、散”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
28、归林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4.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出示列宁的照片)他是谁?谈谈你对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批注批注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后简介列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孩子的故事。3.板书课题,强调“雀”字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二、通读课
29、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胸(xing)脯(p)”“白桦(hu)树”“面包渣(zh)”。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比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分角色朗读课文。5.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这件事的?(从第 2 自然段到课文最后是具体讲这件事的)那么第 1 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30、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惯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5.灰 雀列宁爱鸟爱护孩子小男孩捉鸟放鸟回林【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读、谈、议、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彻底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激活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使课堂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促进、协作、帮助、疏导作用的崭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批注批注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31、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默读课文第 310 自然段,看看哪几段话是列宁说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2.屏幕出示课文第 3、5、7、9 自然段,请大家读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1)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的形式来告诉大家。(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集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根据情节发展,指导学生讨3.聪明的孩子们,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哪里去了?你是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
32、屏幕出示第4、8、10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3)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4)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4.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活动,分角色朗读第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第 1113 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
33、么会说话呢?”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四、朗读升华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了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列引导学生体会到: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论,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宁对小生命的关爱,对下一代的呵护。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中心,了解编者的意图,抓住训练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进行训练,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不会“高消耗、低收益”,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课堂效率。6.6.小摄影师小摄影师教
34、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l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4.续写这个故事。【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教学难点】通过文中的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批注批注一、揭题导入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
35、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的生平,教师补充讲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位,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重点指导“鞠(j)躬(gng)”“胶(jio)卷”,轻声字“打量(liang)”。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 个自然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
36、自然段。4.默读全文后,完整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5.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绘声绘色。三、自由读文,边读边标画难理解的词句,写出批注1.学生质疑。2.小组合作。3.教师点拨: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初步理解词句。4.学生代表解疑。四、合作识字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抓住形声字的特点(辆形旁“车”声旁“两”)。3.说说在书写生字时应该注意什么。4.教师范写“杂、突、辆”,强调写法。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发学生的朗读热情的学习兴趣激趣导入,激发学生不同形式读课文,激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6小摄影师基侧突胶按卷摆辆弄秘准
37、杂备社【教学反思】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应在深入领会贯彻新课程精神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孩子们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让创造的幼苗在如母爱般的呵护中茁壮成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练习说说1.回顾课文内容。(找学生概括)2.教师:课文中有哪两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文中去了解吧!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当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第111 自然段的内容。点拨: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
38、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词句。(1)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鞠躬”“打量”“摆弄”“赶紧站起来”等词语。(2)从小男孩“咧开嘴笑了”到“哭了起来”,说说你体会到了小男孩当时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3)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他对下一代的慈爱和关怀。(4)引读第 10 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2.让学生
39、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再来吗?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深切感受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角色表演,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复习旧知识批注批注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6.小摄影师小男孩高尔基热爱崇敬关心爱护扔纸团请进来摆弄很久很久按吩咐忘胶卷给胶卷【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孩子结合具体的句子、段落,通过对话、细节描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而在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感染。7.7.奇怪的大石头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
40、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在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4.培养学生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教学难点】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呢?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41、把句子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自学课文,认读生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批注批注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学生就词语质疑,师生共同解释。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李四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小组内合作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自主学习的舞台学生互动,给学生创设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7.奇怪的大石头爱思考李四光爱提问好问好学【教学反思】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的老师,看到的、想到的、要做的都很多很多,面对的压力也很大。有的孩子父母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为自己长大后工作做准备,而学校的教育是多方
42、面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首先我们上学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这样,当我们离开学校时,我们能继续学习。一个懂得学习的人总是一个有成就的人,因为不管他何时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他都会教自己如何以最好的办法来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课前同学们已搜集了李四光的资料,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介绍一下李四光。2.学生交流。3.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本节课我们就走近李四光,了解李四光。二、感知巨石形象1.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 2 自然段,
4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讨论:(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大石头捉迷藏的?(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识打基础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批注批注于躲藏也是原因之一)三、感受好问精神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2.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四、解开巨石之谜1.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是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读后小组内讨论。(1)
44、李四光是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2)对这块巨石的研究,使李四光取得了什么重大发现?3.教师点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7奇怪的大石头大石头李四光怪勤于思考善于发问执着求索【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及评课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首先,我懂得了新课程、新理念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要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摆正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这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赶时髦的语言,而是要认真体会,贯彻落实到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定要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好一座理解、感悟的平台,以实现教学目标。8.*8.*我不能失信我不能失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
45、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哪位同学阅读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是在谁的关心下创办的吗?你对宋庆龄有哪些了解呢?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宋庆龄。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3.讨论交流
46、,初知大意。(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3)小组代表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爸爸伯伯宋庆龄妈妈小珍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但她突然想起上午约好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坚持留了下来。三、分角色朗读课文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各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间进行朗读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读中感悟,体会感情读课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趣激发
47、学生的学习兴批注批注四、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8*我不能失信(宋庆龄)一诺千金做人美德【教学反思】略读课文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耕细作,不分轻重主次地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语文园地二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48、】1.会区分形近字,会背名人名言,知道引用人物的话的不同形式,能用流利的话讲故事。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区分形近字,知道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形式。【教学难点】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搜集名人资料,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故事会。激发兴趣批注批注二、分组举行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49、;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 名。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已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3.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大王”。三、全班交流1.各组介绍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2.教师表扬当选“故事大王”的学生,其他学生掌声鼓励。3.“故事大王”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等。四、畅谈感想1.听了这么多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2.学生畅谈感想。3.教师小结: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
50、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取力量,学得智慧。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向名人学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口语表给每个同学展示才能的机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我的发展1.采用自由读,小组内互读的方法熟读本板块中的三个句子,比较一下,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总结。这三个句子都写了人物说的话,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3.从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例子,并说说属于哪一种形式。批